近日,「放開3胎」又成熱點話題,引發眾多爭議。
話題緣起於「恆大研究院」的專家任澤平先生的一個建議:
可在「十四五」期間儘快放開「三孩」政策。
任先生的理由大致如下:
先前放開的「二孩」政策,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生育效果;放開「二孩」以後,生育數據大大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估數據;「三孩」政策,符合民意。
言論一出,估計任先生也沒有料到,「民意」卻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歡欣鼓舞、奔走相告,而是噓聲一片,僅網絡相關文章的評論區裡,網友幾乎都在反對,聲如潮水。
其實,民意如此「反對」,也很好理解。
既然放開「二孩」沒有達到預期的生育效果,說明現實中,存在很多家庭,他們由於種種原因,並不願意生二胎。既然這樣,放開3胎,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
而已然生了二胎的家庭,除了少數因為兩個孩子都是女孩而想生個男孩子的家庭外,會選擇繼續「三孩」的,估計真沒幾個。
箇中原因,幾乎人人都有感受——壓力太大。真的,現在生個孩子養大成人,壓力無處不在:
一家老小的生活成本壓力,男女雙方休請產假甚至要辭職的壓力,小孩無人照顧的壓力,還有一個最大的——教育成本的壓力!等等等等!
現在,真不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孩有口吃的就行了。人們的普遍感受是:生得起,養不起。
在一片反對聲中,細心的網友們會發現:父母雙方文化程度越低的家庭,生「三孩」的欲望會越小。
其實,還是因為孩子的教育壓力!這個壓力,可以簡單地歸因於「教育顯性成本」和「教育隱性成本」。
其一,教育顯性成本。
顯性成本,簡而言之,就是金錢。現在,孩子上學的費用相比以前,多了很多。
三歲以前,奶粉要喝好的、甚至進口的,才放心,有的父母,還要送孩子上「早教班」;上幼兒園,要選擇好的幼兒園,課外可能還要去給孩子報舞蹈班、鋼琴班、跆拳道班……;上了小學一年級後,學校收的費用到不算太多,可是還是要上各種培訓班,寒暑假還要去補文化課。
其次,也是教育壓力最大的來源——隱性成本。
很多網友感嘆:現在的家長,真的太累太累!
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老師每天是在給孩子布置作業,更是在給父母布置作業。
每天,家長群裡老師的通知一個接一個,家長的任務也是一個接一個:上傳照片、拍視頻、做手工、完成各種APP……
很多父母,面對家長群裡的各種「任務」,真是欲哭無淚。
其中,文化程度較低的父母更是如此!因為,有很多作業,孩子不會,他們更不會!
為此,很多父母質疑學校、老師:
教育,需要家校聯手,協作互助,可是,家長要做都事情也太多了吧?
而文化程度低些的父母,他們更不容易,也很難理性地去和老師交流。
他們,要麼咬著牙堅持著,要麼粗暴地抵制,或者無可奈何地放棄。
網上有一位媽媽這樣說:
我是真沒有辦法,孩子作業做錯了,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我沒有給孩子指出、訂正,可我才小學文化程度,孩子的很多作業,我都看不懂,輔導不了。
所以,當今社會教育隱性成本的增加,應該是我們很多人不敢生「三孩」的主要原因。
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很難做個「快樂的父母」,更別奢望「三孩」了。
#任澤平建議放開三胎#
關注小編,不迷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