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後,一種叫苦櫧的野果,落滿一地,撿回家做豆腐,比肉還香

2020-12-27 騰訊網

這幾日是湖南難得的豔陽天,節後的第一個周末雖然只有一天,但並不妨礙人們去附近曬曬太陽、遊玩。我和老公沿著河邊的風景帶逛了大半圈,路途發現路邊的一個小樹林有6、7個人正蹲在地上,聚精會神的撿什麼寶貝。

出於好奇,我也湊過去,原來他們是撿一種叫苦櫧的果子。每年10月份便是苦櫧果實成熟的季節,果子成熟後,自然脫離外面包裹的薄皮,掉落下來,秋風吹過,落得滿地都是,據現場一位撿苦櫧果的大叔介紹,這苦櫧果撿回家做豆腐,比肉還香。他還告訴我他老家這野果特別多,而且比這裡的個頭要大,也許與品種和土地貧瘠肥沃有關吧

原來苦櫧豆腐還是一道名吃

在我的認知中除了黃豆做的白豆腐,就只有魔芋做成的深灰或褐灰色豆腐。用苦櫧果製作豆腐還是第一次聽見,所以特別好奇,立刻科普了一下,原來苦櫧豆腐是我國民間多地流傳的很古老一道美食,具體淵源已無法考證,早已成為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傳統名吃。

苦櫧樹為常綠喬木,樹葉與桂花樹葉相似,果實外形像極了板慄中的尖慄子,只是個頭比尖慄子小許多,外皮褐色或淺褐色帶有豎條紋,做豆腐的原料就是白色果仁,富含澱粉,帶有苦澀的味道。過去當糧食不夠吃的時候,村民紛紛上山採拾苦櫧果實,用苦櫧果做豆腐充飢。

在江西景德鎮,有一個叫樓前村的村莊,有「苦櫧豆腐之鄉」之美譽,全村有二十多家苦櫧豆腐作坊,每年要製作近四十萬斤的幹苦櫧豆腐,銷往全國各地,已成為當地特色產業。安徽石臺縣的餘節高苦櫧豆腐,曾多次被《人民日報》和《中央衛視》等媒體報導,並被評為「石臺縣十大特色美食」。

苦櫧豆腐的傳統做法

苦櫧豆腐從外觀來看,很容易與魔芋豆腐混淆。目前苦櫧豆腐的製作均採用傳統手工做法。

第一步:撿回來的苦櫧果實衝洗乾淨,放入太陽底下暴曬至裂開,剝出果仁;

第二步:將果仁放入清水中浸泡15天左右,每天要勤換水,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苦櫧果的苦澀味基本消失;

第三步:泡好的苦櫧果仁進行磨漿,家用可用料理機加入少量清水加成濃漿汁,農村過去傳統的是採用石磨碾磨,現在量大商用的,都是用電動磨漿機磨漿;

第四步:將苦櫧果仁漿汁用白棉布過濾去渣,過濾好的就放入鍋中小火慢煮,在煮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攪拌,防止焦糊。

第五步:煮至漿汁稠黏,倒入容器裡冷卻成型,便成了苦櫧豆腐,可直接烹飪。若是製作成幹苦櫧豆腐,程序要複雜的多,漿汁過濾後,放入池子裡沉澱脫水成苦櫧果粉;

第六步:苦櫧果粉加入少許清水成絮糊狀,攪拌均勻,然後再加入適量的沸水,不停攪拌至均勻的糊狀,再倒入方形的容器裡冷卻凝固成型;

第七步:將苦櫧豆腐塊切成薄片,放入曬盤中平鋪晾曬,一般晾曬三四天變幹硬,就可以裝袋保存了,烹飪前,再用溫水浸泡2~3小時左右至軟乎,加入大蒜和辣椒炒煮,也可以炒五花肉,Q彈有勁道,特別爽口,比肉還香。

【筱雅碎碎念】

剝好的果仁要儘早放入清水浸泡,因為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長了,會發生氧化作用變黑。

製作幹苦櫧豆腐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在豆腐成形時要選擇天冷能結冰的夜晚,冷凍一個晚上,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曬乾才不會碎裂。

做好苦櫧豆腐一定要全部浸泡在水中,否則就會變質。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一個廚藝愛好者,傳遞一日三餐的美食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哥說常去山上撿一棵大樹落下的果子,原來真能做出好吃的!
    近日,安徽蕪湖,攝影師聽一位農村大哥說他小時候常去山上撿一棵大樹落下的果子,原來這些果子真能做出好吃的東西,你有沒有吃過它?大哥和攝影師一起來到他家門口的後山上,他說這一棵大樹就是他小時候經常在地上撿樹落下的果子,當時不僅是他,很多小夥伴們,甚至大人們也都來樹下撿果子。
  • 瓊湖溼地野果香
    烏萢子。烏萢子有的地方叫刺莓,就是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的覆盆子,是一種藤狀灌木的果實。鳥蜜子或是一種野柿,其樹幹直而枝繁,果實若荸薺大小,沒成熟時呈青色,又酸又澀,幾乎吃不得,而當長成黃色好吃了時,卻又多被鳥吃掉了。烏鴉、畫眉、白頭翁、八哥、喜鵲、麻雀、竹雞,包括常在刺叢中的「鬧倉子」小鳥,都喜歡吃鳥蜜子。尤其是我們叫「山鴉鵲」的紅嘴巴喜鵲,最是厲害,鳥蜜子成熟時,樹上爬滿了那種鳥,你如果去趕它,它還啄你。
  • 高尚平:難忘那時野果香
    至今還記得的,就有十多種。  烏萢子有的地方叫刺莓,就是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的覆盆子。烏萢子樹渾身是刺,無論山野地頭,都是農家必除的雜樹,其果卻是人人愛吃的野果,味道酸酸甜甜,小孩、女人尤其喜愛。烏萢子開始成果時為黃色,稍微成熟一點就紅了,完全成熟了呢,就帶烏色。
  • 陵陽一品鍋,素餅,柴慄豆腐,了解一下!
    一天晚上,山神啟請下山,地藏菩薩從山上下來,向閔公借一片袈裟之地修行。閔公說:「此山都是我的,你只袈裟之地,請你隨意選擇吧!」於是菩薩一展袈裟,竟然覆蓋了整個九十九座山。閔公大喜,,捐獻了這座山,這方袈裟之地,即現今九華山。後來,地藏菩薩興建寺廟,修行傳道,佛傳萬裡,九華山香火旺盛。
  • 豆腐創意吃法,鮮香下飯,比肉還受歡迎,上桌秒光
    長此以往,肚子上的「遊泳圈」越發明顯,體重也蹭蹭蹭地往上漲。一邊想滿足口腹之慾,一邊又想著怎麼吃才能不長肉?很多長胖的朋每天都在為減肥而苦惱不已。其實,只要有毅力,有決心,減肥也並不是那麼難的事情。「管住嘴,邁開腿」這句糖尿病人的應該遵循的原則同樣適合減肥的人群。
  • 豆腐這樣做比肉還好吃~
    4、青紅椒切段,鍋內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醬,炒出紅油。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6、翻炒湯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
  • 童年的野果 /李文苑
    一粒粒鮮紅潤澤的果實已足夠惹人喜愛,可它偏還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地站滿了枝頭,而且經久不落直站到入冬,讓人不矚目都難。豆金糧的果實雖然奪目,但味道一般,果肉少,味酸澀,只有成熟透了的才帶甜味。除了豆金糧,家鄉的野果還有栽秧果、泡兒、地石榴、樸樹果等等。栽秧果也是帶刺的灌木,因為它結果是在栽秧時節,所以人們就叫它「栽秧果」。
  • 50種豆腐的饞人做法!比肉還香!
    4、青紅椒切段,鍋內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醬,炒出紅油。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6、翻炒湯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2.魚香豆腐
  • 鄉下的一個野果可以當「陀螺」,現在價格是高達30元一斤
    事實上當談到像玩具這樣的陀螺儀時,也許許多中的朋友們已經被演奏過了,因為他是一種無差別時期的流行玩具。我們就這樣說吧,95後和零後,他們玩過的陀螺儀一般都是現代的陀螺儀,都是設備製造的。如果是在代以前,特別是70、代以後,演奏的陀螺大多是由農村的一些綠色植物果子製造的,尤其是我們譜系學所需要的野生水果。
  • 這麼做的豆腐, 比肉都好吃!
    4、青紅椒切段,鍋內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醬,炒出紅油。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6、翻炒湯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魚香豆腐】
  • 有一種鄉愁叫「血豆腐」付廷才/圖文
    在故鄉,有一種傳統美食叫「血豆腐」。北方人常說,小孩別嘴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可在南方,在滇東北,包括我的故鄉。
  • 50種豆腐的饞人做法!比肉還香!趕緊收藏
    2、蒜、姜切末,調一小碗魚香汁:醬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調勻。3、鍋燒熱後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4、倒入豆瓣醬,炒出香味後,倒入2勺水或高湯。5、再倒入豆腐塊炒勻。6、再倒入事先調好的魚香汁,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 最近又火了一種絲襪,叫「左邊豆腐,右邊粽子」,遮肉防曬又新穎
    最近又火了一種絲襪,叫「左邊豆腐,右邊粽子」,遮肉防曬又新穎嗨咯,大家好呀~說到最近的天氣,大家就只能用熱來形容, 氣溫太熱的話,大家的穿搭也就開始簡單了起來,穿上最基礎的單品就非常的減齡了,這一次我們不去了解連衣裙以及褲子,我們來聊一聊絲襪的穿搭,例如最近又火了一種絲襪,叫「左邊豆腐,右邊粽子」,遮肉防曬又新穎 。
  • 在宜昌,盛夏的野果全集你知道哪些,在不收藏就OUT了哦
    索溪峪、楊家界等山麓谷地、林緣灌木叢中野生資源豐富,為上乘野果。枳椇帶肉質花序軸的果實在湖北宜昌,廣東、廣西等地還供藥用,有健胃、補血的功能。 一般在10月左右上山採,採回家後要在家放上一段時間才可以吃,和香蕉一樣的道理。
  • 農村一野果,能當「陀螺」玩,如今價格高達30元一斤
    但在這種這般諸多的玩具當中,在其中有一種就令我迄今默默地難以忘懷,它便是陀螺。實際上若說到陀螺這類玩具,或許許多的朋友們都是有玩過,由於這但是一種分不清時期的受歡迎玩具。我們就是這樣講吧,95後和零零後的,那麼她們所玩過的陀螺一般全是現代化的陀螺,也就是設備生產製造出去的。
  • 80後喜歡的野果,長得酷似板慄,炒來吃很香,90後,00後少有吃過
    導讀:80後喜歡的野果,長得酷似板慄,炒來吃很香,90後,00後少有吃過!文:三農小七有人說:「80後是最苦的一代,特別是農村80後!」這句話我不置可否,但,80後年輕的時候,確實沒有現在的年輕一代獲得的物質豐富。
  • 走,去賀州山間田野找野菜、野果啦,看看你還認識幾個
    作為生態良好的世界長壽市賀州接受了大自然豐富的饋贈春雨喚醒了山間田野林間數不清的野花、野菜、野果……這個時節來一道新鮮的野菜才是王道這些賀州的野菜、野果你吃過嗎?或者說你還認識幾個?在平桂區鵝塘鎮林邊山澗當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灌木,一種綠色的帶香味的葉子,可以直接用葉子汁液就能製成豆腐,當地的群眾稱之為「神仙樹」,也叫做豆腐柴,他們經常用來製作成豆腐,招待客人。
  • 漳州正宗的野果野菜,童年吃過一種的就頂下吧
    實際上我們並不是想吃果實,而是將這個果實摘回家後杵爛,然後用紗布包起來後擠壓出它的汁液,在汁液中兌少量白糖水或黃糖水攪勻後等24小時,凝固成半透明狀時食用,在炎炎夏日裡,就是我們的果凍啊,絕對生態綠色。伏龍觀峭壁上的幾棵品質最好。現在也有人用商品冰粉做起來賣了,但已可能不是用我們小時候那種冰粉果實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