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不同時期的中國攝影學會 · 趙俊毅

2021-02-08 津門網

        在攝影史的長河中,先後有四個攝影團體使用過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這四個攝影團體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們雖然都在使用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但這四個攝影團體之間沒有關聯。


第一個中國攝影學會


林澤蒼創辦的中國攝影學會會徽


        1925年6月底,攝影愛好者林澤蒼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向國民政府內政部遞交了創辦中國攝影學會以及攝影畫報的申請報告,一個月之後,得到了民國內務部頒發的「警字一號」的登記證。1925年8月22日,在上海南京路20號,林澤蒼創辦了中國攝影學會,同時還出版了中國攝影學會會刊《攝影畫報》,畫報每周六出版,刊行時間長達12年之久。林澤蒼以中國攝影學會的名號為平臺,凡是訂閱一年畫報的讀者,均吸納為中國攝影學會的會員,據相關資料顯示,1928年,林澤蒼吸納會員有800多人,自稱是國內唯一全國性的攝影組織。1937年8月,學會的會務隨著淞滬會戰上海淪陷被迫停止。


第二個中國攝影學會


郎靜山等人創辦的中國攝影學會會徽



        抗戰勝利後,上海攝影界開始萌動,中青攝影學會、上海攝影學會先後恢復了會務。1947年秋,郎靜山、穆一龍、陳懷德等攝影家想成立一個新的攝影組織,大家認為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較為適宜,林澤蒼也願意把棄用的中國攝影學會名稱轉給新的攝影組織。1948年3月3日下午,在假金谷飯店成立了中國攝影學會,上海的攝影家出席了此次會議。同年4月8日下午,學會舉行第一屆理監事會,選舉郎靜山為理事長。林澤蒼、陳懷德、穆一龍、盧施福為常務理事。同年9月9日,在上海南京東路61號3樓會址,舉辦了中國攝影學會第一屆影展及會員聯誼會。由於解放戰爭的緣故,中國攝影學會的會務被迫中斷,上海解放初期,林澤蒼、穆一龍、陳懷德等人曾向上海軍管會遞交了從新登記「中國攝影學會社團」的申請,但未得到上海軍管會的批覆,中國攝影學會的會務就此終止。


第三個中國攝影學會


        1949年,郎靜山定居臺灣以後,內心裡還存有從新組建中國攝影學會的想法,只苦於時機尚未成熟。1953年3月25日,在時局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中國攝影學會在臺北宣告成立,郎靜山擔任理事長。臺灣的中國攝影學會效仿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做法,採用榮銜制度,把會員分級制度化運作。臺灣的中國攝影學會雖屬於民間性的攝影組織,但它每年一屆的國際攝影沙龍,均能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支持。


第四個中國攝影學會


新中國成立的中國攝影學會會徽



        1956年7月, 新華社主辦的《攝影業務》雜誌刊載了一則消息:「中國攝影學會籌備委員會7月3日成立,這是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根據群眾要求和攝影事業發展的需要,會同在北京的攝影家和各攝影部門負責人商討後成立的。」 同年12月19日,中國攝影學會在北京正式成立,石少華任主席,丁聰、張印泉任副主席,出席成立大會的104位代表,後經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審核,批准為創會會員。1966年8月,學會各項活動因文革停止。1978年5月27日至6月5日,在中國文聯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宣布了籌備恢復中國攝影學會工作的決議,同年7月,正式成立恢復中國攝影學會籌備組,徐肖冰任組長,孫振、高帆任副組長,著手恢復學會工作。1979年11月4日至11日,中國攝影學會召開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了將中國攝影學會改稱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決議,由此,終止使用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


      第一個至第三個中國攝影學會,純屬民間性地域性的攝影團體,他們選用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是希望把地域性的攝影團體發展成全國性的,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的願望未能實現,而真正把全國各民族攝影家組成專業性人民團體的,只有全國統一之後在北京成立的中國攝影學會。


        新的中國攝影學會剛成立,就有上海攝影家給中國攝影學會寫信,指明解放前,上海的攝影團體曾使用過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新成立的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與舊的名稱重疊;為此,中國攝影學會主席石少華派學會秘書長吳群去上海調查此事,吳群從上海相關部門了解到,解放前註冊登記的中國攝影學會,解放初期覆審時均未得到批准;也就是說,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不存在重疊問題。

相關焦點

  • 【深度關注】趙俊毅 · 中國攝影學會通訊
    在人們的記憶裡,中國攝影學會成立初期創辦了兩份刊物,一份是《中國攝影》,另一份是《大眾攝影》,實際上,在這兩份刊物之前,還創辦過
  • 民族影像志,記錄不同地域中國人的生活,形塑新時代的中國記憶
    展覽聚焦中華各民族的社會文化變遷,通過20位獲獎攝影師拍攝的20組優秀作品,以視覺化書寫方式記錄了不同地域中國人社會生活,集中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連綴出一部古老文明在新時代煥發生機的社會史圖景,形塑出新時代的中國記憶。
  • 攝影—人類學研究:歷史敘事與未來想像
    筆者用「攝影—人類學研究」這一術語來概括對人類學與攝影在歷史或方法層面的交集的研究方法框架,它「既不是機械地用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去研究攝影,也不是簡單地討論人類學家對攝影技術的運用,而是把攝影作為一種勾連圖像、個體和社會的媒介以及分析社會、文化的理論導入,試圖探討不同的人類社會的視覺歷史、觀察技術和人們對圖像的認知」。
  • 留存不朽時代記憶|《莊嚴的承諾》優秀新聞攝影作品集首發
    《莊嚴的承諾》「柳林酒業」杯中國脫貧攻堅優秀新聞攝影作品集11月26日,在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第八屆三次理事會上,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與人民攝影報社共同策劃、新華出版社出版的《莊嚴的承諾》「柳林酒業」杯中國脫貧攻堅優秀新聞攝影作品集舉行了首發式。
  • 前門街道舉辦「前門記憶」攝影繪畫展活動
    本次「前門記憶」主題攝影繪畫展覽活動,就是由首任輪值主席單位規劃展覽館組織發起項目清單,在街道黨建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的協助下,對接地區單位及個人資源,通過多次召開單位聯席會、居民座談會議,制定完善了「前門記憶」攝影繪畫展覽專題項目方案。下一步,街道將按照「區域統籌、優勢互補、共建共駐」的原則,依託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制度,對資源和項目清單實現精準對接,推動區域化紅心黨建聯盟常態化運作。
  • 中國人像攝影學會給人像攝影人拜年《春節祝語》
    辭舊迎新歲,感慨亦不同。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人像攝影事業發展不平凡的一年。中國人像攝影人頂住壓力、保持定力,毅然選擇主動作為、砥礪前行。我們欣喜的看到,在市場風浪中逐漸成長、成熟起來的行業同仁團結一心又創佳績,2015年全行業保持14.08%的增速,實現2650億行業產值,新增就業崗位15萬個,可謂歲月不居,天道酬勤。中國人像攝影人辛苦了!
  •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官方攝影背心正式上線了!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只為中國企業家攝影學會提供100件攝影背心,請從速購買。
  • 倪天勇當選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攝影分會首任會長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高楊)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攝影分會成立大會暨新時代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20日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作視頻致辭。著名青年攝影家倪天勇當選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攝影分會首任會長。
  • 攝影好書|《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生機勃勃的中國街拍
    於是,找出這本畫冊——《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細細品味閱讀。這本畫冊的作者是西安的攝影家趙利文先生,他與我同齡,15歲就入了攝影這行,痴心不改,堅持紀實攝影數十年,拍攝了很多上世紀80年代老西安的生活畫面,曾被攝影評論家蕭沉稱為「影像的清明上河圖」。
  • 用影像訴說歷史 「難忘2020 記錄中國」攝影大賽啟動
    由陝西省新聞攝影學會、西安商網、西安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難忘2020 記錄中國」攝影大賽11月16日正式啟動。一張張照片,是歷史在訴說;一幅幅影像,是記憶在傾訴;一個個鏡頭,是故事在講述。2020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從「隔離」到「擁抱」,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球矚目。
  • 敗類—俊毅,凌飛(嘻哈方言小黃歌)
    《敗類》類型:原創演唱:俊毅,凌飛作詞:俊毅,凌飛作曲:俊毅
  • 到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看《沙面記憶》攝影圖片展
    1月12日,由荔灣區文聯、廣州文化公園、荔灣區國家檔案館主辦,荔灣區攝影家協會承辦的《沙面記憶》攝影圖片展在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開幕,展出荔灣區攝影家協會會員創作的作品90幅,特邀名家作品5幅。 百年浮沉,滄桑巨變。沙面是廣州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縮影,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不一樣的魅力。
  • 李公明︱一周書記:當代攝影的影像構建與……歷史圖像學研究
    無論如何,在當代攝影的影像構建中能夠產生某種意義是毫無疑問的,普雷斯頓認為當代攝影藝術家「以不同的方式解讀物質性的概念,並同樣關注如何在圖像的內容中產生意義」。(21頁)在這些「意義」中,不會缺失與「歷史」相關的進程、事件、人物、觀念等維度,問題是歷史學家應該學會從「圖像證史」中拓展出「影像構建」證史的有效方法。
  •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八屆三次理事會今在北京通州區舉行
    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百新同志發表講話說,今天,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召開八屆三次理事會,全面總結2020年學會工作並研究部署明年安排,舉辦「媒體融合助力脫貧攻堅」高峰論壇,表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新聞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這對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指示要求,推動新聞媒體融合發展,增強新聞工作者「腦力、眼力、
  • 中國歷史年表記憶口訣
    全球通史「全面展現全球歷史文化風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上古神話到當今各國八卦,我們為您一一講述」世界史 | 中國史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 攝影高級還是繪畫高級?不同時期的藝術形象不可同日而語!
    繪畫的起源遠早於攝影。繪畫從一開始的記事和留存影像的作用,逐漸成了藝術。在繪畫出現的數千年後,攝影出現了。與繪畫一樣,攝影最開始的作用也是為了紀錄,但也演變成了藝術。如今的攝影與繪畫,都成了視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有相同之處,兩者也有明顯的不同。在野馬哥看來,攝影是做減法的,從視野中的元素精簡到取景框中的元素,再呈現到底片或數碼文件中的影像;繪畫是做加法的,一筆一筆,將一張白紙變成一幅畫。要說攝影與繪畫哪個高級,這並非一兩句話可以說清的。
  • 2019年度中國攝影網十佳攝影師名單公布|藝術攝影|攝影作品|大眾...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中國航拍協會常務理事,亞洲「一帶一路」攝影大聯盟副主席,《長白山視界》雜誌社長,中國攝影網籤約攝影師。  吉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團成員,長白山攝影家協會主席,吉林省檢察官文聯攝影協會名譽主席,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延邊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東方大學客座教授、攝影學院名譽院長。
  • 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
    三十餘載的攝影記者生涯,蘭紅光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眾多特殊歷史節點上的精彩瞬間。他擅長運用攝影語言,刻畫新聞事件中的人物性格。無論是政壇風雲中的各國要人,還是體育競技場上的運動健兒,無不形象生動、個性鮮明、內涵豐滿,形成了獨特的個性風採。這些珍貴的影像成為了一個歷史時期公共記憶符號。
  • 春秋時期的秦和趙,都是商朝貴族後代,為何秦國不稱秦而稱趙?
    在先秦時代,男子一般有名有字、有姓也有氏,秦漢以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姓氏合一,原來的很多氏最後都成為新的姓,如果追朔源頭,很多不同的姓其實來源於一個先祖。在當時的環境下,列國紛爭,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氏,即使同一個姓,很少有兩個國家是同姓又同氏。但是這裡有兩個國家例外,因為他們都屬於嬴姓趙氏。這是什麼原因呢?熟悉商周歷史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繫。如果把時間往前推,在商紂王時代,殷商的一位名臣飛廉就是秦趙兩氏的始祖,當時飛廉有兩個兒子,一個惡來、一個季勝。
  • 螞蟻攝影書店近期好書合集
    之所以採用攝影來選取和表現這樣一個地區和住民的主要原因,是藉助攝影本質之一的相對真實性,來表現在特定歷史時期相對純粹的「高原之美」。作者簡介:薛華克,中國美術學院攝影系第一任系主任,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終身高級會士。1984年以來先後入藏30餘次,多次深入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