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一貧如洗卻成高考狀元,688分考上北大

2020-12-14 小Z老師扎馬尾

北大和清華是多少學子一生夢寐以求的聖地,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以千萬計,最終能走進北大和清華的只是極少數的幸運兒。今天要說的女主人公便是其中之一,她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了688分的好成績,最終成功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成為北大學子的一員。

這位眉清目秀、留著男孩子般的短髮、戴著眼鏡、看起來文靜斯文的女孩子叫鐵星,是寧夏固原人。她出身貧寒,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家裡的生活十分貧窮,還有一個弟弟,全家四口人相依為命。

富裕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貧窮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原本這個四口之家靠父親出力流汗賺錢養家餬口,生活雖不富裕倒也安靜平和。後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鐵星的父親在一次車禍中喪失了勞動能力,全家從此靠母親一個人辛苦賺錢來供養。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家裡一貧如洗,鐵星比別的孩子都懂事。她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買過參考資料,那些正常的開支對她來說都是奢望,每次她都是借同學的。高中三年時間也從來沒有接觸過手機,看到同學們玩手機的時候,她也會心生羨慕,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父母不能賦予自己像別人一樣美好的生活。生活在那樣一個環境中,鐵星卻沒有因為自己的家庭而自卑過,相反,她的性格樂觀而開朗,心情像外表一樣充滿陽光。

也許命運為了補償這個女孩家庭生活的困苦,賦予了她一副聰明的頭腦。鐵星在學習上表現出超人的優勢,先天條件優秀加上她自身的勤奮努力,使得她從小學到高中的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名。懂事的她體諒母親的疾苦,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寫完作業她就幫助媽媽做家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許是命運之神青睞於她的刻苦和勤奮,善良和懂事,雖然經歷了不少磨難,沒有錢買學習資料,沒有錢買手機,2019年高考中,鐵星取得了688分的高分,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高考文科狀元,最終成功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

鐵星的故事平凡卻不簡單,她的經歷很好地詮釋了「努力就有收穫」這句勵志語言。

我們身邊家境貧寒的孩子也不是沒有,可是個個都能成才嗎?非也!有更多條件比鐵星好得多的孩子會怨天尤人,胸無大志自暴自棄。我們身邊更多的孩子生長於小康家庭之中,物質條件優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卻不知何為勤奮刻苦。他們手裡握著大把的學習資料,卻懶得看一眼,他們有家裡豐厚的物質條件做後盾,學習資料和用具多得數都數不清,可是卻不能好好地利用。鐵星之所以能成功考入北大,除了天賦,更多是和她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有關。

相關焦點

  • 他以688分考上清華,直言沉迷LOL,看到段位網友卻笑了
    他以688分考上清華,直言沉迷LOL,看到段位網友卻笑了!我們都知道,高考就等於學習,而學習的「反義詞」,在家長、老師們的心目中,應該就是遊戲了,沉迷網遊、無可自拔,有些人因此成為了世界冠軍,或者是被全球玩家評價為「第一ADC」,但全球的電競圈子裡,如果光是說LOL(英雄聯盟)的電競選手,可能只有1000人不到,所以所謂的電競專業,基本上都是噱頭,可偏偏有一位學霸,卻沉迷LOL,而且考上了清華。
  • 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稱沒發揮好 更想上北大數學系
    原標題: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稱沒發揮好,考研想上北大貧困生690分考上清華稱沒發揮好安徽臨泉縣貧困學生高琦玉,今年以690分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他說這次沒有考好,數學和英語分數只比高二時多了1分,考研時希望能上北大。
  • 她是湖北高考狀元,第一年沒考上清華北大,復讀一年成了文科狀元
    李卓雅,1995年1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學習天分,她是跳過幼兒園直接上小學的,而且從小學開始就沒參加過培訓班,以至於後來當她成功奪得文科狀元後,她父母的同事都感到十分驚訝,甚至不肯相信。
  • 湖北高考狀元,666分考上武大不甘心,明年復讀一下子去北大
    高考是人生一大「轉折點」,未來就業發展與高考息息相關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很多學生在高考的時候都受到了影響,有的考生考進了理想的大學,但是有的學生卻未得償所願。本篇文章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小故事,主人公是湖北理科高考狀元,4年前以高考666分的優異成績考進武漢大學,但是卻並不甘心,於是選擇復讀,在次年「一舉中第」考進了北京大學。
  • 最勵志的高考狀元,18歲前從不玩手機,如今考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最勵志的高考狀元,18歲前從不玩手機,如今考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鐵星是甘肅人,一家四口,幸福美滿。可沒有料到,天有不測風雲,鐵星的父親遭遇車禍,使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頓時負債纍纍。哪怕是在這種情況下,鐵星的父母也沒有要求女兒輟學打工,供養家庭。
  • 浙江高考「狀元」和「榜眼」,為何紛紛拒絕清華上北大呢?
    浙江高考「狀元」和「榜眼」,為何紛紛拒絕清華上北大呢? 這裡的狀元和榜眼是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的劃分,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今年的高考結束,浙江省的兩名學霸徐嘉驁和邵奕佳分別以720分和719分奪得浙江省的理科狀元和榜眼,他們雙雙選擇了北京大學,放棄了清華大學,這其中是否有何緣由和秘密呢?
  • 河南女狀元高考676分,從不上輔導班,曾立志上清華北大
    古人云:「取其上則得其中,取其中則得其下,取其下則無所得。」所以立志就要遠大。當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時,他就有奮鬥的動力,也只有經過奮鬥,才有紮實的基礎,才有實現遠大志向的機會。在學習上,一個人想要獲得好成績,最好就是立下遠大志向。
  • 福建女孩黃亦陳高考687分考上北大,獲得村裡100萬獎金,如今怎樣
    故而我們會看到每一年的高考都會湧現出一些高考狀元,而那些高考狀元會受到當地的獎勵由縣到村,一層層下來,那些獎勵也就是在彰顯讀書的重要性,以及讀書能夠帶來的社會榮譽,能夠讓一個家庭擁有社會自信。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效果,大部分家庭覺得讀書是需要的。
  • 高考成績出爐!北大狀元揭秘:我那屆18個省狀元為什麼選擇出國?
    文|未名河編者按:今天,是全國多地高考查分的日子,熱搜從早晨開始,在微博上就沒有下來過。雖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每年到這個時候,高考狀元——這種「別人家的孩子」就會成為熱點。前幾年有個報告說,高考狀元「到大學就不行了」「成就平平「。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邀請到某屆北大高考狀元現身說法,跟大家聊聊他那一屆53個省狀元的出路。每年高考結束後,高考狀元們都能引起不少關注。讚譽者有之,不以為然者也有。其實,就像在奧運會上,即使水平幾乎一樣,冠軍得到的關注和獎勵常常遠多於亞軍,這只是個很正常的大眾心理。
  • 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
    來源 | 熱心市民樊阿姨作者 | 遊安寫在前面: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個問題:那些清華北大隨便挑的高考狀元們,後來都過上了怎樣的生活?這些站在高考金字塔尖的人,幾十萬個學生裡只能出一個的人。——他們後來成功了嗎?——他們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我好奇過,於是我請來了高考某省文科狀元,也是我的朋友遊安來講講她的故事。
  • 北大圖書館「男神」走紅網絡 曾是高考狀元(圖)
    北大圖書館「男神」走紅網絡 曾是高考狀元(圖) 2015-01-06 18:30:05來源:現代快報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北大圖書館男神韋驍龍 網絡圖片  這兩天,鹽城濱海2013年理科高考狀元韋驍龍在網上火了。
  • 各省高考成績陸續公布,瞧瞧北大清華狀元的高考經驗和學習方法
    今天欣欣媽帶大家看看幾位北大清華狀元們的中高考經驗,吸取精華,幫助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少走彎路。2020年河北理科狀元邢雨菡河北省一直是毋庸置疑的高考大省,邢雨菡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看了這3位狀元在學習上取得的優異成績,不知道各位家長對學習好的孩子共同優點能否做出個總結?他們大多刻苦、好學、有主見、有目標、有方法。
  • 面對留學不歸的北大清華,還會是各省高考狀元的首選嗎?
    這一段,各大媒體都在譴責清華北大,原因就是因為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很多出國學習後就不回來了,留在國外為別國效力了。於是,有人就說,北大清華現在口碑這麼差,今年的高考狀元還會選擇北大清華嗎?我的觀點是,不管外界再質疑,清華北大自身地位暫時誰也別想撼動,仍然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所以我們各省的高考狀元依然會選擇北大清華,理由如下:第一:清華北大師資力量最雄厚。
  • 2020年的這位高考狀元,卻將無緣清華北大,網友:真的是太可惜了
    高考狀元是每年網友們的熱議話題,能考到所在省份的狀元,也充分說明了考生的實力所在。而每年各個省份的狀元出爐之後,清華北大就會開啟搶人模式,狀元們這個時候都在左右為難,是去清華呢?還是去北大呢?我們都知道,江蘇省的高考總分是480分,白湘菱同學的分數如果換算成全國卷滿分750分的話,相當於671分,再加上江蘇省的高考複雜度和難度,這個分數要遠遠高於671分。
  • 2020最讓人發愁高考的狀元,別的高考狀元「被搶」,而這個卻
    2020年高考考試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目前正處於志願填報的關鍵時刻,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此刻正在努力尋找院校和專業上,畢竟這關係到學生以後的就業和人生規劃,可不能隨意填報,更不能兒戲,這可愁壞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尤其是對於那些成績並不是很理想的學生,是選擇志願填報還是選擇復讀上,但在選擇院校和專業這個難題上出現了一位文科高考狀元,這是讓很多人意向不想到的事情。
  • 2020江蘇高考文科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要理性看待背後隱藏的艱辛
    中國人的狀元、冠軍情結由於歷史文化和現實的原因,中國人對狀元或者冠軍有天然獨特愛好情結。當江蘇文科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的時候,在網上引起一片熱議,但是,我也看到不少人對此問題的理解誤區,所以很有必要再深入探討一些問題背後隱藏的秘密。
  • 16歲高考加20分進北大光華,大三退學復讀成省狀元,退學原因成謎
    考上了復旦大學毅然復讀,然後考上北大,從北大退學後考上清華,又從清華退學再度考上清華,並且還中過一次市狀元。這樣的任性經歷,真的無愧於公眾賦予的「清北專業戶」暱稱。今年高考湖北省襄陽市理科第二名王宇航,也是一名從清華大學任性退學復讀的學霸。2018年高考,王宇航考出了697分的特高分,被錄取到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這其實是很不錯的專業,但是王宇航不喜歡。
  • 高考文科狀元只能上B類985高校?清華北大不能選,連南大都上不了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高考延期了一個月,還是在高考前半年的黃金複習時間,高考生們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家裡面上網課度過的,所以今年的高考儘管推遲了一個月,卻也沒有減少考生們的心理壓力。而在最近成績出來的時候,一件事情卻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江蘇省的高考文科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什麼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 10萬補課費,高考成績715分,省理科狀元,值嗎?
    高考成績715分,省理科狀元,清華、北大基本上是十拿九穩,10萬元的補課又算得了什麼。>福建:北大650分,清華690分;湖北:北大687分,清華687分;湖南:北大688分,清華685分;遼寧:北大693分,清華692分;重慶:北大703分,清華703分。
  • 國內這麼多高考狀元沒有一個成才的,北大教授:終生無緣千裡馬
    高考狀元,是我們每年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這些頂級學霸們,頂著狀元的光環一個個都進入了國內的頂尖學府。從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全國一共誕生了3300位高考狀元,那麼這些狀元後來都發展的怎麼樣呢?根據科教院調查顯示:這些高考狀元,沒有一個成為社會上的行業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