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從鳳霞和二喜身上,我看到了婚姻最好的樣子

2020-12-16 米蘇是我

米蘇在讀書 | 書評系列

真正的經典,從來不會是一片讓人絕望到窒息的深海。反而,即使是在波濤起伏間,它也總會漏進幾絲微光,讓人感到幾分安慰。

餘華的《活著》就是這樣一部經典。雖然一個個人物都走向悲劇的結局,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但他們用力去活,用力去愛的樣子,卻也同樣讓人心生感慨。

而其中,我在福貴的女兒鳳霞和女婿二喜兩人身上,看到了婚姻最好的樣子。

01不讓你一個人難過

鳳霞長大之後,每次看到村裡有喜事,她遠遠地瞧著,愣愣地發呆。有次王家兒子娶親的時候,鳳霞也這麼看著,後來居然一邊笑,一遍迷迷瞪瞪地走進了娶親的隊伍。

村裡人看到後就對她指指點點,口無遮攔地笑她想男人了。鳳霞的父親福貴看著心疼,又不好多說什麼,只能在拉著鳳霞回家後,舔著老臉,去求隊長給鳳霞找個人家。

鳳霞小時候發高燒差點燒死,好不容易救回來了,卻落了下了又聾又啞的後遺症。福貴也因此不敢對鳳霞的夫家多提條件,還忍著心疼補充說,哪怕是個缺胳膊斷腿的男人也行。

沒幾天後,隊長就給福貴回話說,對象找到了。對方叫萬二喜,是縣城裡的搬運工,工資挺高。唯一的缺點是他是個偏頭。他的腦袋一直靠在肩膀上,根本直不起來。

見面的時候,雙方都很滿意。兩人的婚事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福貴把二喜拉到一邊,輕輕和他商量:

二喜,不是我想讓你破費,實在是鳳霞命苦,你娶鳳霞那天多叫些人來,熱鬧熱鬧,也好叫村裡人看看。

在福貴看來,讓鳳霞風光出嫁,不是為了顯擺,給自己掙面子,而是讓鳳霞自己能夠挺直脊梁,讓她確信自己不比任何人差,自己也能走向幸福。

幸運的是,二喜懂得了老父親的苦心。

為了掃去曾經鳳霞心底的酸楚,為了讓鳳霞明白從此她不會再一個人難過了。迎親那天,二喜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還借了一些錢,帶了二十多個穿著中山服的漢子,拉了裝飾好的板車,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來娶親。

不懂甜言蜜語的糙漢子,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的愛人最深的溫柔。

剛進村門,二喜就拆了兩條香菸,逢人就送,而且是直接整盒送。

鳳霞的喜服也特別好看,襯得鳳霞整個人都容光煥發。等到二喜抱著鳳霞上車時,鳳霞又羞又喜,整個人都洋溢著幸福與甜蜜。

所有人都圍攏在新人身邊,笑著、鬧著。之後好多年,村裡別的姑娘出嫁的時候,村民們還會對比感慨,說鳳霞出嫁的時候最氣派。

就像情感導師楊瀾說:「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於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有他(她)託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堅強,並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

二喜用自己的努力,帶著鳳霞走進了新生活。

自此,「你和我」變成了「我們」,誰都不會再是一個人。

02不讓你一個人承擔

二喜不會說什麼漂亮話,但他做的事卻都實在又漂亮。

沒和鳳霞結婚時,二喜看到鳳霞家的房子破爛,就記在了心裡。他什麼都沒說,只挑了一天,用板車拉著石灰,帶了五個人,直接衝到鳳霞家裡,開始幫忙整修屋子。

等到鳳霞和他成親之後,他也體諒妻子惦記娘家的心情。

畢竟鳳霞的娘家很特殊,鳳霞的娘家珍常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而鳳霞的爹福貴上了歲數,沒了鳳霞幫襯,幹農活也很吃力。

二喜理解鳳霞娘家的壓力。他也願意和鳳霞一起承擔。

鳳霞擔心家裡,想要回家看看。二喜就不顧當地習俗中,出嫁的閨女要一個月後才能回門的規矩,在和鳳霞成親十多天之後,就和鳳霞一起回了娘家。

曾經看到有婚戀專家說:「夫妻間的互動方式,很多時候都是以牙還牙,你們對待彼此家人的態度,就是你們對待彼此的態度。」

二喜深愛鳳霞,願意用真心去對待鳳霞的家人。

而二喜沒有親人,鳳霞就把二喜真正接納進自己的家庭。鳳霞的親人也就成了二喜的親人。

雖然生活不易,但一家人相親相愛,彼此依靠,也過得很幸福。

現在很多人都恐婚,覺得一個人過得挺好,何必讓另一個人帶著一家人,闖進自己的生活。

殊不知,一個人雖然可以活得精彩,但有了好的婚姻,兩個人在一起,卻可以實實在在地為生活錦上添花。

03不讓你一個人努力

二喜在外掙錢,鳳霞在家操持家務。兩人相互扶持著,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等到鳳霞懷孕了,全家人就更高興了。

夏天的晚上,屋子裡蚊子多。二喜心疼鳳霞,便讓鳳霞先去外面乘涼,自己跑屋裡默默不動,餵蚊子。

樸實的漢子滿身紅包,卻高興地想著,自己把蚊子餵飽了,它們就不會咬鳳霞了。二喜憨笑著說:「我一個人,蚊子多咬幾口撿不了什麼便宜,鳳霞可是兩個人啊。」

鳳霞也心疼二喜,可每次一進門,二喜就會把她推出去。

婚姻的浪漫,落入日常的瑣碎中,氤氳出醉人的溫暖。

雖然兩人最後的結局並不美滿。鳳霞在生兒子苦根時難產離世,留下二喜一個人在人世,抱著回憶度日。

但我想,即使知道結局,二喜大概也願意再娶鳳霞,再愛一次吧。畢竟,所有的愛都是真的,所有給彼此的溫度,依然都在。

因為遇見彼此,兩人都踏踏實實愛過,快樂過,還要奢求什麼呢。

著名思想家馬克·奧勒留曾說:「你不要把壽命看得太重要,最長壽者將被帶往早夭者相同的地方。」

雖然他說的是對生死的看法,但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想,生死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若干年後,有情人總會再次相聚,再續前緣。

04寫在最後:

我想,好的婚姻,讓你從此不再是一個人。

兩個人相親相愛,彼此扶持。

就像《往後餘生》裡唱的: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也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

因為是你,我可以不懼餘生漫長,歲月無情。

相關焦點

  • 活著:鳳霞難產,二喜要「保大」,為何最後大的死了卻把小的留下
    只因福貴的一個囑託「鳳霞從小命苦,出嫁那天一定要風風光光的啊!」二喜不惜舉債也為鳳霞辦了村裡有史以來最隆重的婚禮,出手闊綽到連福貴都心疼錢花得多了。娶親那天,鳳霞坐在板車上,二喜在前頭拉,拉了一截路,回頭看到鳳霞扭頭看著爹娘哭,就立刻停下不拉了。這個細節突出表現了二喜確實是個實心眼的人。
  • 《活著》|以笑的方式哭,活著就是承受,鳳霞的苦難說不出
    那是一個午後,我讀了作家餘華的《活著》。記得那天,天氣悶熱,雲層壓低下來,聽那市聲喧囂,看那遠山雲飄。然而,這一切都隱沒在富貴的人生裡去了。餘華與《活著》《活著》寫的就是關於苦難的故事。這苦難太悲情,打動著讀者的內心世界,那強大的撞擊像火山裡的巖漿突然奔湧而出,然而這悲傷,這苦難,餘華卻硬生生地壓縮進了寂靜。一切血雨腥風,都出奇地冷靜。一切生與死都平淡如水。
  • 《福貴》如果我是鳳霞我也會選二喜不會選胡老師
    《福貴》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著名作家餘華的文章《活著》由陳創劉敏濤等領銜主演。在讀書的時候我看過活著這本書,依稀記得裡面的很多情節。而《福貴》這部電視劇完美詮釋了原著的所有內容,毫不誇張地說看這部電視劇我都是哭著過來的。
  • 《活著》:鳳霞臨產,父親苦尋老大夫,卻因吃太飽使女兒出血而死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福貴的女兒鳳霞的死亡。鳳霞是福貴的大女兒,在福貴被抓去當壯丁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變成了聾啞人。在經歷了少年時期的苦痛之後,鳳霞嫁給了二喜。婚後的鳳霞和二喜,恩恩愛愛羨煞村裡的鄉親們,人人都說鳳霞好福氣,遇到了會疼人的二喜,又誇二喜好運氣,娶到了漂亮又賢惠的鳳霞。並且沒多久,就傳來了鳳霞懷孕的消息,生活似乎越來越好了。二老那個高興啊,好多年沒有真正笑了,這次真的很開心。
  • 餘華的小說《活著》從中品味出什麼
    餘華的小說《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是一個遭受家庭變故,生活中遭受不幸打擊,命運坎坷挫折的老人。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它什麼也沒有。福貴在這悲苦的一生中,相信自己的妻子家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妻子,相信延續自己生命的子女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和他的外孫,還有那一直跟隨自己在一起生活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在一起生活過的朋友,還有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點點滴滴......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是一個家境殷實的紈絝公子,他賭嫖敗光家產,變成一貧如洗。
  • 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一直覺得餘華是一個冷靜到近乎「殘忍」的作家,在他多數的作品裡,充斥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苦難和死亡,以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悲慘的故事,不添加任何渲染,比如《活著》裡,福貴對書中的「我」講述親人的相繼離逝時,語調也是很平和的,仿佛在說一個不相關的他人的故事,巨大的苦難卻一下下凌遲著讀者的內心,不忍卒讀。
  • 《福貴》:如果2選1,對鳳霞來說,瘸子二喜為啥比胡老師更合適
    文|若水《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一部史詩小說,因為寫得太走心,1994年被張藝謀拍成同名電影後,2005年又被導演朱正拍成電視劇《福貴》。相比原著和電影,個人更傾心於這部殘酷中充滿溫情詼諧的電視劇。當年,我曾為聾啞女鳳霞陰差陽錯的婚姻深感同情和惋惜。
  • 《活著》餘華:寫死了所有親人,為何要費盡心機告誡世人「活著」
    在文章中,最揪心的情節莫過於: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就連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但是為救縣長夫人;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在有了一個男孩之後,因大出血與世長辭,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由於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
  • 餘華《活著》: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才是人生
    每當對生活感到困苦的時候,我都喜歡重溫一遍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喜歡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那種細微情感,和對世界的客觀態度。活著,是個很宏大又很沉重的話題。「活著」和「生活」最大的區別就是——「活著」天然帶著隱忍和沉重,而「生活」就顯然美好和明朗的多。人如其名,「福貴」是個地主的兒子,家有百畝良田卻不務正業,愛賭愛票。妻子家珍屢勸無果後帶著女兒鳳霞離開了他,當夜,福貴輸光所有家產氣死父親,被迫靠變賣母親首飾租間破屋過活。
  •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餘華告訴你活著的意義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活著》:透過福貴從富貴到貧窮,再到形單影隻,餘華想說什麼
    《活著》是餘華的代表作,這部小說讓餘華獲得了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據餘華說,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他聽過的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裡的老黑奴經歷了苦難的一生,家人都離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這首歌讓餘華萌生了寫一篇小說的想法,這也就有了《活著》裡福貴的悲慘人生。
  • 《活著》是什麼意思?餘華的答案是我聽過的好的
    《活著》是什麼意思?餘華的答案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我不知道你睡覺前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小時候每天上學是為了能進入一所好學校。踏入社會後,我每天都去上班,為了養家餬口,不管生活中有多少磨難,我還是要咬緊牙關。《活著》是一本讀起來很沉重的小說。他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福貴艱難生活的故事。
  • 餘華《活著》人生不可不讀的經典:被命運碾壓過,方知活著的勇氣
    福貴的女兒鳳霞是一個聾啞人,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卻沒有媒人提親,後來遇到了二喜,不僅將婚事辦得風風光光,婚後小兩口感情也甜得像蜜糖一樣。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個數經命運無情摧殘的家庭。鳳霞在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死了。
  • 餘華的《活著》:千千萬萬人讀到的是絕望,其實他寫的是希望
    很多人可能都讀過餘華寫的這本小說《活著》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流著淚讀完的,。初次讀這本書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小說故事,再看一遍就讀出了當時那個年代的歷史背景。第三遍是勵志,第四遍是看破後的通透,餘華的文字特別耐人尋味,每讀一遍都能夠發現新的感受。陪你走到最後的不是人不是物質,也不是風景,而是淹沒在一路上的痕跡。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家珍得了軟骨病;兒子有慶給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鳳霞產下苦根後大出血而亡;鳳霞死後3個月家珍去世;二喜因吊車事故,被兩排水泥夾死;外孫苦根隨福貴到鄉下,生活很苦,福貴心疼他給他煮豆吃,誰知苦根竟給豆撐死了。
  • 餘華《活著》為什麼說鳳霞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原因在這兩點
    《活著》是當代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了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歷苦難最後所有親人都離他而去,只剩一頭牛陪著他。鳳霞是徐福貴的女兒,福貴被拉去當壯丁的時候生了一場病變成了聾啞人。鳳霞就是生了一場大病後變成了聾啞人。等到有慶該上學的年紀兩夫妻商量含淚把鳳霞送給了別人,鳳霞晚上自己跑了回來,徐福貴和家珍不捨得送了,就又留著。鳳霞特別懂事總是跟著家珍去挖野菜,雖然聾啞但卻聰慧過人。
  • 生活很難,惟願活著:細數餘華《活著》中直擊人心的經典語句
    忘不了家珍懷著孕被福貴猛踹的場景、忘不了鳳霞看到爹爹回來時無聲的喜悅、忘不了有慶每天按時餵養心愛的羊羔的純真......一部作品的成功之處便在於此,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書中每個人物的神態、感受他們的情緒、融入他們的生活,仿佛他們就站在我的面前一樣。
  • 20歲說《活著》太扯了!30歲說這就是生活;40歲說生活遠比書中苦
    要不是因為聾啞,早就該找好了婆家,好在她運氣也不錯,最後找到了勤勞踏實的二喜。二喜除了頭偏之外,其他都很好。他非常疼愛鳳霞,鳳霞也過得很幸福。鳳霞和二喜的一段幸福,是《活著》中最暖人心的一節。可鳳霞生孩子時先是疼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生下了孩子,鳳霞卻突然大出血,在天黑前斷了氣。
  • 餘華《活著》: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
    餘華的小說《活著》在當時 引起了不小的熱議。同名小說也被張藝謀執導成電影,葛優、鞏俐等主演。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書中對「活著」二字貫穿始終。講述的不僅是生命意志的吶喊,還是對人生態度的正向的展現。
  •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活著》是餘華老師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流傳至今的熱門小說。張藝謀的電影《活著》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活著》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福貴,圍繞福貴展開的故事可以說真的非常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