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子大陸實習:種下一顆有情的種子

2021-01-17 環球網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訊(記者吳曉寒) 七、八月份的北京,陽光灼熱而耀眼,故宮古建築上空烏鴉盤旋飛翔、胡同小巷裡老人坐在躺椅上乘涼一言不發、戴眼鏡的大叔站在地鐵角落不忘讀書,司空見慣的北京城在張曄昕、林易臻、劉泓三個臺灣女孩看來,如此的新鮮有趣、既陌生又迷之熟悉。在北京實習、生活近一個月的時間裡,這座城市,這段經歷已悄然在她們心中種下了一顆有情的種子。

第一次感受北京,這裡的世界很遼闊

「她叫張曄昕」、「她叫林易臻」,兩位即將開啟大學生活的「95後」小姑娘逗趣的互相介紹著。自7月底開始,她們同劉泓一起通過2016「臺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

「我超興奮,第一次可以自己出來這麼久,一點都沒有想家」,聊起在北京的實習生活,張曄昕手舞足蹈的表達著自己的雀躍,她也是此次活動中年紀最小的團員。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頭髮,看到張曄昕的第一眼就會覺得眼前一亮。喜歡跳街舞、當過貝斯手、努力學Bbox、享受當Model,她熱愛一切超酷的事情,如同自帶發光體、行走著的「美好青春」。她會笑著跟你說喜歡像彭于晏一樣大眼睛、雙眼皮的男生,也會認真的講未來想做擁有自己節目的主播,聊到停頓時還會發射出「Ai~Ai」的思考訊號。這個可愛百變的姑娘說起北京也滿是調侃,「之前有去過桂林,但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桂林比較田園一些,北京很都市化,交通很方便,不過天氣真的沒有太好。」語未畢,先偷笑。

跟張曄昕一樣,劉泓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感受北京這座城市。「北京很大,人又多,就覺得道路也很大,臺灣都是小小的。」在劉泓眼中,這裡的世界很遼闊,空間很大。「另外,感覺北京比臺灣還要走在潮流、科技的尖端。」因為爺爺奶奶常常講他們當年在大陸的故事,劉泓也想趁這次實習機會,再回來看看。「感覺自己都沒有好好地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根源。」

沒有熟悉的奶茶、街角的路燈、爸媽的嘮叨,她們在北京生活的還習慣麼?「我覺得還不錯」,林易臻平日裡就愛看大陸劇,「步步驚心」、「四爺」等詞彙也是脫口而出,「有一點兒」、「服務員兒」,學起北京腔來也是有模有樣。

林易臻常說自己很無聊,黑衣、黑褲、黑靴加身,其實她也很酷。因為聽了宋冬野的《安和橋》,就想搭第一班地鐵去那看看。問她這算是一種儀式感麼,她卻說只是怕早上上班來不及,想慢悠悠的晃過去再晃回來。「做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還蠻好玩的。」

慢節奏的她被北京老胡同所吸引。「我很喜歡南鑼鼓巷的支道,走過了最熱鬧的路段,在旁邊人較少的胡同裡」,林易臻說她喜歡這裡不喧囂的氣氛,「慢慢的走、悠悠哉哉的晃,拍拍照片、看看地道的人文風情,我覺得這是在商場、觀光景點看不到的東西,是最真實的老北京。」

「萬萬沒想到」的實習體驗

「美術館的工作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張曄昕說,「來之前我以為會是比較容易上手的解說人員,或者是檢票、售票工作,沒想到背後還有如此繁雜的幕後編輯、排版等內容。」同樣也是一張「萬萬沒想到」面孔的,還有跟她一起在出版中心實習的林易臻。「這期間看到了老師們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才理解到籌備一個展覽有多麼不容易,包括接洽藝術家、經費、策劃展覽、安排布展團隊、宣傳廣告等。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有許多是需要注意的,每個地方都需要非常謹慎。」林易臻說,這些經驗非常寶貴,對自己以後辦展覽會有莫大的幫助。

實習慢慢步入正軌後,姑娘們也逐漸找到了合適的工作狀態。「這裡的老師們都很好,很照顧我們,安排的工作也與我們在未來學習上有很多相關性。」張曄昕即將開始學習廣播與電視新聞專業,實習期間便參與了美術館新媒體傳播的工作內容。在她看來,「這兒是個團體的生活,如同斑馬一般,完成此時此刻的分內工作,才能一起往前邁進。」

今日美術館圖書出版中心出版總監趙小平也對兩位臺灣同學的實習表現讚賞有加,「她們很積極、很樂觀,用網際網路上的詞來形容,就是滿滿的正能量。」趙總監表示,此次特別為她們安排了《清明上河圖》的研究課題,「兩岸文化一脈相承,也是想看看現在的臺灣小孩對傳統文化是否還有興趣。通過接觸,發現她們跟大陸這邊在文化認同感方面還是比較接近的。」

劉泓所實習的展覽中心能接觸到更多的館內展覽工作。「這裡很棒,像是何雲昌的行為藝術展就很震撼,之前在臺灣就沒有看過類似的展覽。」劉泓的實習老師小敏姐說她就像一朵「梔子花」,溫溫和和,特別乾淨,在工作中也很勤奮、高效。在北京的時光,不僅難忘,也給劉泓留下了一段深粉色的記憶。「我們住在一起的同學每天都會約下班要不要一起吃飯,晚上也會聚在一起聊天、宵夜,很溫馨。」

人生第一次獨自在陌生的環境待這麼久,一點點逼著自己學習新的事物、逼著自己脫離舒適圈,林易臻說,這次的實習經驗對她非常重要。「我覺得最大的意義在於認識到很多的朋友,通過他們的做事方式和價值觀,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更努力的去達到跟他們一樣的位置,或者比他們更好。」劉泓也在這次的實習過程中看到了日後發展更多的可能性,「在這裡,我找到了自己未來創作、參展策劃的方向,讓我更了解自己,朝著這個方向加油。」

談及未來,三位同學都表示如果有機會,願意來大陸發展。「會蠻想回來看看十年之後這裡的變化,是不是都在快速的運轉著」,劉泓眼中臺灣流行的「小確幸」還是不要常常有、一下下就可以了,還是要專注在自己的工作跟課業上。張曄昕也表示,這裡的工作環境很吸引她,回到臺灣後,會向身邊的小夥伴推薦來大陸看看。

「One Month in 北京,我留下許多情」

從第一次來北京的新鮮、初入職場的手忙腳亂,再到漸漸融入工作步入正軌,24天的點點滴滴為臺灣學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許正如他們所說的這不僅僅是一次實習體驗之旅,同時也是文化藝術之旅、友情交流之旅,更是一次兩岸探索之旅。

每天和每個微不足道的成績都是一種禮物。就像張曄昕在實習報告中所說,「我想日後若還有機會來到大陸,我一定會去找帶領我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畢竟也在這兒認識了許多北京朋友,留下了情,我會很想念這兒的一切,帶著滿滿的感恩及豐富的外地實習經驗平安回家。」你看,一顆有情的種子已經種下。有情,便有希望。

這次的實習活動中,還有更多的「張曄昕」。7月26日至8月18日,來自臺灣17所高校的20名大學生在北京今日美術館等6家單位進行為期近一個月的實習工作。

在最後一天的歡送會上,他們唱到,「One Month in 北京,我留下許多情,不要跟我聊實習,我都很勤奮上工。……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情之所牽,愛之所引,他們所經歷的一切總要有些隨風,有些入夢,有些長留在心中。他們放不下的是對實習時光的留戀之情,我們割捨不掉的是對寶島臺灣的同胞之愛。渴望中的遠方未必就是陌生之地,那也許是「回家」的召喚。

直到臨行前,姑娘們也沒能看上心心念念的《盜墓筆記》。電影裡,王胖子說:「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是的,咱們後會有期。(完)

2016「臺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介紹:

2016「臺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於7月26日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由文化部中華聯誼會、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辦,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事務中心承辦。來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實踐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等臺灣17所高校的20名大學生分別在國家大劇院、首都圖書館、首都博物館、中山公園音樂堂、今日美術館和萬達國際會展公司6家單位進行了為期近一個月的實習工作。據悉,這是北京市文化局首次舉辦臺灣學生文化工作實習活動,這為臺灣大學生以及海內外學子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好舞臺,也是發揮北京文化資源優勢,不斷推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和互信的重要嘗試。

相關焦點

  • 臺灣學子:在大陸感受真實
    隨著兩岸民間交流的不斷深入和大陸高等教育的發展,臺灣學子赴大陸求學深造已經漸成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上萬名臺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進一步了解、感受真實的大陸,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紐帶。第一次來,就愛上了大陸張先鵬,1968年出生在臺北,現在北京清華大學攻讀公共管理學博士。
  • 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原標題: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 臺灣青年登陸廈門銀行實習 「銀鷹計劃」啟航
    廈門銀行行長洪主民介紹說,為使參與實習計劃的臺灣學生收穫滿滿,該行持續探索創新實習模式,打造體驗式金融實習平臺,將安排79名臺灣高校實習生,接受各業務板塊課程培訓,並深入到總行、分行、支行,通過參與早會、推廣產品、走訪客戶及訪查工廠等實務學習,體驗銀行人的職場生活;在網點實習之餘,該行還將帶學子們實地走訪企業,更好地認識大陸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環境。
  • 富邦華一銀行「2018暑期實習生計劃」開啟30位臺灣學子搶先體驗...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富邦金控旗下富邦華一銀行(以下簡稱「富邦華一」)「2018暑期實習生計劃」日前開啟,來自臺灣的30位學子,從7月9日展開在富邦華一上海總部為期6周的實習生活,這是富邦華一第二度為臺灣學子提供暑期實習機會。
  • 臺灣大學生談大陸實習生活:還想去重慶吃火鍋買榨菜
    臺灣大學生拿著實習結業證書合影留念。 鍾升 攝中新網蘇州8月11日電 (記者 鍾升)10日晚,2019翱翔蘇州·臺灣大學生蘇州實習營結業儀式在蘇州市舉行。儀式上,近百名臺灣大學生一道津津有味地分享著在大陸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
  • 2018臺灣大學生北京國粹深度實習計劃
    僅今年7月,將有2000多名臺灣學生在大陸各地實習;就在本周北京將舉辦800多名臺青參與的交流峰會,下周福建省福州市還會舉行海峽兩岸青年節、北京將舉辦規模過千人的交流活動。「這些都顯示兩岸交流是共同的願望,我們都期望臺海和平、交流互惠、共同發展。」  黃文濤介紹,今年1至4月,來大陸的臺灣民眾人次同比增幅超過3%,首次辦理臺胞證的臺灣民眾人數同比增加9.8%。
  • 大陸用人單位為臺灣人才提供2300餘個就業實習崗位
    新華社廈門6月15日電(記者付敏、申安妮)大陸用人單位在15日開幕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上面向臺灣人才推出2300餘個就業實習崗位,吸引了眾多臺灣專才和學生前來對接。作為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的配套活動之一,第十四屆臺灣專業人才就業創業暨臺生實習見習廈門對接會當日舉行。大陸115家用人單位、8家政策諮詢機構、6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與會,為臺灣人才提供就業實習崗位2300餘個。
  • 50名臺灣大學生湖南實習 寄語結下「芒果情緣」
    7月3日,第四屆「愛·在芒果」臺灣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暑期來湘實習交流活動在長沙啟動,臺灣22所高校的50名學生被分配到被稱為「芒果臺」的湖南廣播電視臺旗下10個頻道及單位,進行近一個月跟班實習。此次實習採取了「一對一」師徒式的管理模式,每位實習生都安排一名芒果師傅手把手傳授電視技藝。
  • 兩百多名臺灣大學生在廣州實習
    「築夢珠江 展翅飛翔--2019臺灣大學生廣州實習體驗活動」8日在華南農業大學啟動 廣州臺灣青年之家供圖 攝中新網廣州7月8日電(記者 郭軍)由廣州市臺辦主辦的「築夢珠江 展翅飛翔--2019臺灣大學生廣州實習體驗活動」8日在華南農業大學啟動。
  • 臺灣大學生結束崑山實習之旅
    新華社南京9月6日電(記者何磊靜)隨著新學期開學,205名臺灣大學生結束了在江蘇崑山兩個月的實習之旅。他們紛紛表示,期待未來與崑山再相逢。  「去年,第一次踏上崑山這片創新創業熱土,龍騰光電是我暑期實習的第一站,崑山之行讓我受益匪淺。今年我再次報名參加,在交通銀行崑山支行實習了兩個月。」
  • 臺灣青年赴大陸交流活動成果展臺北舉行
    (來源: 新華網)「青春的一百種故事」兩岸交流成果展在臺舉行  你好臺灣網12月1日臺北消息(記者 林霞 朱新宇)「2018青春的一百種故事」兩岸學生交流活動成果展1日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舉行,主要展出96位臺灣大學生利用今年寒暑假期間深入大陸雲南、北京、甘肅、四川等地體驗當地風俗民情與傳統文化的交流點滴,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展品設計等方式
  • 臺灣學子福州重走科舉路 探尋科舉歷史與華夏傳統文化
    中新網福州7月2日電 (鄭江洛 劉可耕)2日,第七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兩岸學子科舉文化交流體驗營暨第二屆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在福州開營。本屆體驗營以「文脈源長·情傳兩岸」為主題,來自臺灣逢甲大學、臺南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淡江大學等16所高校50名臺生和10名大陸學生參與本次活動。
  • 湖北舉辦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
    央廣網武漢7月9日消息(記者左艾甫)8日,由湖北省臺辦、省人社廳、共青團湖北省委、省工商聯、省教育廳等部門聯合在武漢舉辦「我選湖北·千崗迎臺青」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吸引了80家企事業單位、10家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孵化器)和300餘名臺灣青年參與。
  • 暨大是大陸接收臺灣學生最多的高校,這些學子青睞哪些專業?
    據統計,暨南大學是大陸接收臺灣學生最多的高校,截至2016年9月27日,暨大在校臺灣學生有886人,在這裡求學的臺灣學子,多數選擇了會計、財稅、企業管理、國際關係、醫學等學科。  臺灣有200多位骨幹會計師畢業於暨大,每年有一批暨大醫學畢業生返回臺灣從醫……甚至在臺灣地區的南投縣,也有一個「暨南大學」,演繹著兩岸一脈、血濃於水的故事。
  • 臺灣大學生暑期到四川實習感受中醫運動醫學魅力
    臺灣學子在省骨科醫院學習膝關節科目內容  7月18日,臺灣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運動保健學系10名學生來到四川省骨科醫院,開啟了為期3周的第3屆臺灣體育大學暑期實習之旅。  為讓學子們真正學有所獲,省骨科醫院為臺灣學子們精心安排了鄭懷賢傷科(即「鄭氏骨傷科」)基本手法、練功方法、按摩特點及臨床應用要點等理論課程。對比前兩屆實習課程,今年的內容設置主題更鮮明,內容更具體,依託省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為基地,開展了一系列運動傷學臨床實踐,有助於學子們將從課堂上了解到的傳統手法、功法進行臨場體驗,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和應用。
  • 美國籍臺灣情中國心 聲寶集團總裁陳盛沺素描
    平時陳盛沺出門,座駕也就是一輛別克商務車而已,對比大陸一些富人名車豪宅的炫富生活,他很好地詮釋了「樸素」一詞的內蘊。  他有自己關注的東西,比如兩岸關係,作為生於臺灣的美籍華人,他有一顆中國心;比如環保,因為學水利出身的他服膺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諧觀念;比如全球布局、進口替代、生物產業,因為他還是一個追求安和樂利的實業家。
  • 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回歸大陸,獲得65萬獎勵,後來怎樣了?
    解放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敗逃到臺灣,但是有許多人祖籍在大陸,卻不得不和蔣介石一同去往臺灣。由於蔣介石的統治,很多人去了臺灣便難以回到大陸了,但是他們想念大陸,更想念自己的故鄉,於是他們便自己創造機會投奔到大陸。黃植誠便是其中一員,但是他不僅回到了大陸,還帶著一架戰鬥機,一同回到了大陸。
  • 臺灣體育大學學生暑期到四川實習 感受中醫運動醫學魅力
    截止目前,共有3屆28名臺灣體育大學學生在省骨科醫院完成中醫運動醫學的相關學習。7月18日,臺灣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運動保健學系10名學生來到四川省骨科醫院,開啟了為期3周的第3屆臺灣體育大學暑期實習之旅。
  • 富邦華一銀行連續三年舉辦臺生暑期實習計劃 2019招募規模翻番
    7月,富邦華一銀行2019暑期實習計劃正式啟動。60名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成功大學、臺灣中山大學、淡江大學等高校的學子集結於富邦華一銀行總部所在地上海,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  因應近年來臺灣青年赴中國大陸求學、就業的趨勢,富邦華一銀行自2017年推出專門面向臺灣高校學生的暑期實習計劃,旨在為有志於到大陸從事金融業工作的優秀人才搭建平臺,並增進臺灣青年群體對大陸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了解。
  • 臺官方通訊社:大陸告臺灣書又來了,這回給臺灣情治部門
    臺當局官方通訊社「中央社」今天報導稱,繼央視連續3天播出「臺諜」案節目」後,大陸的《人民日報》天刊出「告臺灣情治部門書」,軟硬兼施「呼籲」臺灣情治部門「不要被『臺獨』綁架」,並稱「祖國」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