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2020-12-23 騰訊網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UG編程NX】後主菜單回復「666」即可獲取全套UG數控編程教程哦,回復「UG」即可獲取安裝包和安裝教程!

年後招工難

每年過完年,都會有報導,說什麼企業招工難。

尤其是沿海製造業基地,最近這十來年,沒一年不吵不鬧的: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託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

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製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幹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如果再過十年,等這幫人退休,或者幹不動了,製造業的車間裡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現在的80後、90後,進廠打工主要是找對象談戀愛,順便長點見識,對於學習專業、鑽研技術,根本不感興趣。

這批人已經毫無機會,失去理想,帶有絕望,未富先廢。

農民工去了哪裡?

現在的城市子弟們靠著父輩的積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轉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廠上班,那是他們看不上的地方。

幹什麼不好呢?幹什麼都比當工人舒服還掙錢多,這是他們一致的看法。計劃經濟年代當工人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工廠裡都是農民工,而農民工越來越少,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漲,最後產品就毫無價格競爭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會上的觀念,完全變了,對於工人,沒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個男孩子說自己在廠裡上班,就是農民工的女兒也會鄙視他。這種輿論環境下,這些製造業還怎麼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麼農民工哪兒去了?

主要成了「農二代大學生」。他們畢業後在大城市的各個角落晃蕩,懷揣希望,但是毫無希望。

希望在歌聲裡,在詩裡以及所謂的遠方,聽著聽著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們的職業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類銷售員之類的,年紀超過30歲就難辦了。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困難之處。

我曾經在珠三角一家傳統製造業工廠考察,車間內的操作工,年輕人很少,最小也是30歲。

倒是在管理區,財務、人事、銷售等,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工作相對而言,還算體面點。

因為農二代也是大學畢業,他們的父母絕對不會讓子女去車間上班了,他們自己也會覺得,那個地方真沒前途。

十年後,工廠要是關停,如果不出現意外,這些30多歲的農二代大學生大吵大鬧一番後,會大批失業。

考證和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說他村子裡好幾個大學畢業的孩子,有一年到頭都不上班的,就窩在家裡考證,各種各類的職業資格證,忙個不亦樂乎。

還有的乾脆是自己當個體戶,送貨跑運輸,甚至玩自媒體的。硬是沒有一個是進廠當工人的。

這樣下去,中小製造業還有未來嗎?

從用人角度看,管理員和操作工,中國1:8是合理的,德國約1:4。但中國大學生錄取率超70%,算上存量勞動力,也是嚴重結構失衡,大學生太多,怎麼消化呢?

一旦樓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關配套的個體戶馬上就失業。到時這些農二代大學生們進退失據,會大面積失業,這是隱憂所在。

製造業工廠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現在企業利潤薄,導致大量優秀學生選擇從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務行業,表示絕不進廠。

這些人從生產領域進到分配領域,導致生產行業人員素質越來越低。

不要相信什麼高科技研發(光伏),說白了就是買套進口高科技機器。你看看「工具機加工中心」,基本是義大利、德國的。只要有一點兒波折,企業就垮。

普通員工最希望把企業的利潤,年底全部分掉,房價這麼高,分錢最實惠。他們不喜歡把利潤留出來搞研發,搞積累。企業垮了,反正明年換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闆們何嘗不是這種心態?辛辛苦苦掙點錢容易嗎?還不如拿著錢去搞搞金融和房地產得了!

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觀經濟上看,這樣做的結果是,滿大街都是亂竄的失業者。

用工荒的真相

所謂的用工荒是企業和年輕人的雙輸。

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輕人沒有技能,但因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資;成本高昂的企業無力支付,雙方僵持。

年輕人,騎驢找馬,隨時跳槽;企業面對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訓費用打水漂。其實大學生也活得差,企業也活得差,雙輸。

企業只想要熟練農民工,不要大學生,嫌他們嬌氣還事多,有腦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現在一個企業只是招聘10人,卻寫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實際上工資開得低;而農民工被某些唱高調的新聞誤導,對工資抱有太高期望。

於是一方面企業找不到人,一方面農民工找不到活。企業和工人僵持,卻被人報導和解讀為用工荒。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練工和苦工種。

以前技校畢業去工廠,現在進高校為了賺錢,活生生把人關了三四年,培養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棗,越來越不會幹活,還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幹,真要技術的工作幹不了,企業根本不敢要。

做壞一批產品,損失遠遠大於節約的工資,熟練工培養周期太慢,所以出現搶工人。說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點兒技術的不多,企業沒法用。

我曾觀察了一個企業,普通製造業,企業員工除了老闆一家全部是大學生,其他都是中學畢業,日常電腦管理做得也很好。

該企業前幾年也招聘了幾個大學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們上班就是拿著「考公務員」或者「英語六級」書複習,和農民工無法交流,工作馬馬虎虎,抱怨一大堆,確實沒辦法使用。

二是苦工種,如搬運,年輕人不想幹,中老年幹不動。我認識一個搞裝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線城市苦幹十五年,為兒子買了房買了車。

兒子現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裝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艱苦了,兒子果斷拒絕。

90後們的好日子

90後的農村員工,絕大多數是喝可樂、吃麥當勞長大的,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遇到新《勞動合同法》的強力保護,根本不關心企業的難處。

90後員工只會和老闆兒子比生活待遇,然後產生怨恨心態。這個狀態,很難維持多久的。我們國家的經濟,必將迎來一次考驗。

很多企業招聘給出了4000~7000元的工資,其實是「計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這些。

今後機器會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個朋友,買了一臺機器10萬元左右,取代了兩個熟練工,效率大增,原來要一天,現在半個小時。

機器不需要繳納社保,也不需要「辭退賠償」。當然,大部分工種還是要人力完成。

但這裡少用一個人,那裡就會多出一個勞動力,總體還是有用的。

勞動關係不穩定,員工大流動,熟悉本企業特定崗位的工人越來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企業就是個笑話。

但企業負擔太重,產能過剩,也無力提供高福利,惡性循環。

結果是絕大多數製造業在低水平競爭,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養工人,會一夜之間全部辭職。

對製造業而言,財政、老闆、工人,這三方是不會同時達到滿意的。

中國製造業利潤薄,就業人數多,還在初級階段,在沒有進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財政,老闆,員工」,不可能同時樂呵呵。

現在情況是:財政滿意,員工滿意,小老闆不容樂觀了。中間掉鏈子的後果就是,就業壓力跳過企業,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為中小企業減負,優化民企經營環境,怎麼搞?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那樣才是90後們好日子的開始。

大家好,我是小編UG-牧亭,「UG編程NX」公眾號致力於打造為廣大的UG愛好者提供一個網絡免費學習的平臺,歡迎大家前來學習交流哦,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所有「0」基礎、不系統、基礎薄弱的學員,只要你熱愛UG,想學好編程,我們就會帶你正規全面掌握,改善你的工作和生活。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到處都在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託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 「人都到哪兒去了」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到哪裡去招人
    東莞是我國的一個城市,但是這個城市是不簡單的。以前人們打工的時候,首選的城市就是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有世界工廠之稱,這裡有很多的企業。以往人們來這裡打工的話,沒有一定要技術和人脈,你是進不去任何工廠的。即使你有技術,還有一點人脈。
  • 工廠「招工難用工荒」,這什麼狀況?這麼多年輕人都去哪裡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廠也是越來越多,對員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現在很多工廠出現了"招工難用工荒」。現在工廠招工難已是全國性的問題,即使製造業蓬勃發展的長三角珠三角都未能倖免,即使有些有名的企業,也會出現了「招工難用工荒」的現象,有些工廠的招聘廣告上,以高薪誘人,依舊無人問津。
  • 工廠頻現「招工難」,工資5000都請不來年輕人,問題出在哪裡?
    文/秋水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工廠也是體現自我價值的地方。因為進廠門檻不高,即使沒有高學歷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也能在工廠找到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工廠為許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提供了生活的地方。年輕人是製造業主要勞動力、生產力,現在他們對工廠工作「並不看好」甚至流行一句話「現在的年輕人對進工廠感到羞恥」,要知道我們的老一輩人都以進廠為榮。如今的年輕人寧願送快遞和外賣,也不願進工廠,5000工資都很難招到人來上班。」現今社會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但從社會收入和技術工人培訓的現狀來看,很少有人關注這些。為什麼?主要有兩個原因。
  • 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任正非:換套薪酬模式讓員工主動幹
    尤其是沿海製造業基地,最近這十來年,沒一年不吵不鬧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託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 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 工廠招工難在哪裡?年輕人寧願學技術送外賣上工地也不願意進工廠
    相信很多朋友都很迷茫,沒學歷沒技術還能幹什麼?去工廠當然可以,就是工廠裡流水線環境太差,也不自由,工資太低了。小編看了下我們這裡有一個工廠招工,每天12小時,1小時12元,工資太低了,流水線工人又累又苦不自由,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去,也沒發展前景。
  • 工廠招工難,年輕人都去哪就業了?
    現如今工廠的確遇上了招工難的情況,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外面風吹雨打的送外賣和送快遞都不願意進廠,要知道,以前大家想進廠都難,都需要託關係才可以進廠,現在工廠招工難、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進廠,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 工廠「招工難」:月薪5000也招不來年輕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工廠「招工難」:月薪5000塊也招不來年輕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推薦語:曾經的年輕人,對於工廠打工這件事還是充滿希望的,特別是對於80後這一代人來說,他們很多人都是靠在工廠上班改變了生活。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內全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網際網路的相關行業讓很多人都實現了「一夜致富」,如此一來想快速致富的年輕人當然不願意再「老老實實」的進廠打工,相反的是大家都願意進入那些新興的「暴利」行業拼一把,比如電商、分享經濟、網站開發、app打造等等,但成功的畢竟只有少數,這是殘酷的事實真相。
  • 工廠依舊「招工難」,月薪6000無人應聘,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工廠依舊「招工難」,月薪6000無人應聘,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推薦語:如果你問年輕人,什麼工作做好找,他們肯定會告訴你,外賣員和快遞員,以及春夏秋冬都缺人的工廠流水工。但是對比這3份工作來說,年輕人最不願意從事的就是工廠相關的工作,因為幹送外賣和送快遞,不僅在時間上相對自由一些,而且在工資方面往往都會比工廠活兒的要高一些,這或許就是年輕人不願意進廠上班的一大原因。在以前,工廠上班是70後、80後們最普遍的工作,但是現在70後們已經老去,只有少數的80後還願意留在工廠上班。
  • 工廠出現招工難,現在的年輕人都跑向哪裡發展呢?
    在工廠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老牛這種情況,儘管你做了很多年,可是換家公司,你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更重要的是,現在技術更新換代很快,過去積累的經驗,很有可能就不適用了,只得從頭學習。正如題主所說的,現在很多輸出勞動力的企業都在說,想去工廠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 工廠再出「女工荒」?為何女性員工越來越少,人都到哪裡去了?
    文:阿豪在我們中國還在早些年的時候,很多人選擇工作的時候都會選擇進廠工作,因為廠子裡的工作不僅工資待遇好,而且一般都是包吃住的,在那個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那些廠子招人的地方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年輕人,而且在那個時候就算自己沒辦法報上名,也會想辦法找到「中間商」去報名,可見那時候進廠子裡工作是多麼的火
  • 管理層卻少有離職,工人卻難招,寧願送外賣,也不進工廠
    如今,民工荒愈演愈烈,尤其是製造業,很多工廠出現了"用工荒"、"招工難"的問題,大量的勞動力逃離工廠流水線。遙想新中國成立初期,工人是一個多麼令人羨慕的身份。而今,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工廠,工廠常年招不到人,這是為何?
  • 工廠天天招聘,招人真有那麼難?真正的原因太現實了!
    現如今,一邊是工廠「招工難」一邊是員工「求職難」這兩者本來就是不應該對立,而如今卻真實地發生了,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為什麼工廠總是天天招聘,到底是人不好招,還是工廠太挑?原因太現實了!如今的90後不像之前的老員工,90後年輕有活力,更嚮往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很多年輕人都不會為自己的溫飽發愁,更看重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有很多工廠即使開出了高工資,也很難招到年輕人。
  • 東莞工廠實探:月薪5500流水線難招人,「打工人」正在一步步減少
    製造業發達的東莞,工廠為何難招人?東莞一直以來都是以密集製造業發達而聞名,少部分的工廠老闆為了利潤最大化,選擇壓榨剩餘勞動力,在招工和用工荒情況下,部分工廠不得不到處招聘,發布求職信息,設置高額的返利和獎金。
  • 工廠月薪5000搶著幹,工地月薪過萬難招人,年輕人安逸慣了?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學歷不高普遍會選擇進工廠,待遇大多能在4000到6000元左右。而隨著人力成本上漲,現在工地上的普通力工,日薪都不會低於300元,這樣算下來月收入近萬,但優路教育了解到,多數年輕人寧願進廠也不願進工地,這就造成工廠月薪5000搶著幹,工地月薪過萬卻招不到年輕人的現象,不過這並不是年輕人選擇安逸,原因是多方面的。
  • 工廠月薪5000搶著幹,工地月薪過萬難招人,是年輕人選擇了安逸?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學歷不高普遍會選擇進工廠,待遇大多能在4000到6000元左右。而隨著人力成本上漲,現在工地上的普通力工,日薪都不會低於300元,這樣算下來月收入近萬,但優路教育了解到,多數年輕人寧願進廠也不願進工地,這就造成工廠月薪5000搶著幹,工地月薪過萬卻招不到年輕人的現象,不過這並不是年輕人選擇安逸,原因是多方面的。
  • 為什麼外賣員數量瘋狂增長,工廠卻越來越難招人,背後原因太現實
    今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由於疫情很多人面臨失業,那麼這些失業的人都去幹什麼了呢?其實這有很大一部分人去做了外賣員,近些年來我國外賣員群體數量在急劇上升,而工廠的人數卻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難招人,這是為什麼呢?
  • 深圳老闆哭訴:招工難度比找對象還難,不知道打工仔都跑去哪裡了
    深圳曾經作為打工者的「天堂」,讓許多人對深圳趨之若鶩,特別是在關外工廠聚集地的地方,一到放假的時間每條街道就變得人山人海,可見深圳從來不缺少打工者。在深圳打拼了20多年的王老闆,去年自己終於開了一家小工廠,雖然工廠只有十幾個人的小規模,好在一切也都在正常運行中。隨著今年訂單量增多,為了滿足產能要求,他就想多招一些工人進來,所以把這件事交給了中介處理。但另他感到意外的事,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中介那邊還是沒有招到人,說是說有兩三個打進來問,但是也只是簡單了解了一下待遇和上班情況問題,之後便沒有了音訊。
  • 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難招人,農民卻找工難,咋回事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難招人,農民卻找工難,咋回事?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作為一名農村出身的80後來說,可能大家都親身經歷了這些年農村所發生的變化。
  • 為什麼有人說進廠就廢了,打死都不進廠工作,特別是年輕人?
    網友諮詢:為什麼有人說進廠就廢了,打死都不進工廠工作,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為什麼?我只能說,有這個想法的人太極端了。在我看來,說「進廠就廢了」,反映出以下問題:一、說「進廠就廢了」,說明你是一線操作工工廠有很多部門,比如生產部門、研發部門、售後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等。對於普通人來說,去工廠工作,一般是進生產部門所屬的車間,從事一線操作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