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難招人,農民卻找工難,咋回事

2020-12-14 三個老頭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難招人,農民卻找工難,咋回事?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作為一名農村出身的80後來說,可能大家都親身經歷了這些年農村所發生的變化。筆者記得以前小的時候,父母和大部分農民家庭一樣,都在農村以種地為生,也沒有更多的收入來源。直至筆者上初中的時候,農村也興趣了一股進城務工熱潮,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進城打工,父母也因此做起了「半工半農」的角色。再到後來我們80後,剛步入社會的時候,從學校一畢業就到城裡工作了。筆者依然還記得,去城裡工作工廠的時候,第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0塊。

儘管只有300塊,但拿到工資的時候心裡還是非常高興。因為做的是一名學徒工,但那時大部分人的工資都只有七八百塊。而且在那時找工作,甚至都還要找各種關係才行。但隨著改革開放不深入,我國製造業水平不斷提升,對用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農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提升,但近幾年城裡工廠也出現了「用工荒」,甚至月薪6、7000卻難招到人。同樣也出現了另一種現象,一方面月薪六七千難招人,另一方面農民卻找工難,這到底又是咋回事呢?我們聽聽老農是咋說的吧!老農:原因有以下3點!

1、能拿月薪6、7000的工作要求高。

其實這些年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那就是農民進城打工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城裡工廠也面臨著利潤率的下滑,都在想方設法降低用工成本,也引進了自動化機械,淘汰掉了很多普通工序。但對用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現在城裡普工的工資一般能到手四五千就很不錯了。所以能拿月薪6、7000的工作要求高,農民能力不足。

2、黑心工廠套路多,再高也拿不到。

對於每一位來城裡打工的人,可以說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能拿更高的工資。尤其對於現在一些年輕人來說,如果能拿高工資,工作又輕鬆的工作自然最好不過了。然而現實哪有這麼好的事情。現在城裡用工荒,不少黑心工廠就通過高工資的套路,把人招進去。但實際就算再高的工資,無非就是畫餅充飢,再高也拿不到。

3、厭倦了打工的生活,返鄉的人多了。

近幾年國家十分重視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國家也鼓勵有資源有項目有想法的三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尤其國家在農村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農村也造就了很多工作機會,再加上現在網際網路在農村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也厭倦了打工的生活,近幾年返鄉的人也多了。

對於今天分享的話題:【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卻難招到人,農民:原因有3點!】大家對此又有何看法和想說的呢?歡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分享、交流!

《三個老頭》鄉村欄目,原創文章,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莞工廠實探:月薪5500流水線難招人,「打工人」正在一步步減少
    製造業發達的東莞,工廠為何難招人?東莞一直以來都是以密集製造業發達而聞名,少部分的工廠老闆為了利潤最大化,選擇壓榨剩餘勞動力,在招工和用工荒情況下,部分工廠不得不到處招聘,發布求職信息,設置高額的返利和獎金。
  • 平均月薪近9000,需求大正急招人
    這時候,除了農民朋友們比較焦急之外,不少工廠也明顯開始坐立不安了。我們都知道,在去年疫情來襲的時候,很多農民工朋友因為無法進城打工、無法出家門就業,這使得不少工廠一度面臨著「用工荒」的情況出現。 現在,當多地多行業已經發出「停工令」的時候,不少工廠也許又要面臨「無人可用」的情況。
  • 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相反,因為工作不好找,很多員工還打消了跳槽的念頭。」近日,廣東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記者就「招工難」的話題採訪東莞企業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陳俊龍時,他這樣回答。對於擁有18萬家工業企業的「製造之城」東莞來說,就業用工是年頭年尾常講常新的話題。
  • 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 「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原標題:「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對東莞政府來說,解決結構性缺工,當務之急是補充產業所需的技能人才。 □ 對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提升薪酬待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題。□ 對廣大「打工人」來說,「招工難」並不意味著「找工易」,想獲得理想的崗位,還需持續提升技能,練就「兩把刷子」。 「我們沒遇到招工難。相反,因為工作不好找,很多員工還打消了跳槽的念頭。」
  • 到處都在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UG數控編程數控行業 | 乾貨分享關注加入免費學UG編程關注年後招工難每年過完年,都會有報導,說什麼企業招工難。尤其是沿海製造業基地,最近這十來年,沒一年不吵不鬧的:招不到人!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託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 都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年後招工難每年過完年,都會有報導,說什麼企業招工難。尤其是沿海製造業基地,最近這十來年,沒一年不吵不鬧的:招不到人!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託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現在呢?
  • 外賣大軍700萬 月薪七八千?廣東工廠卻用人荒?
    外賣大軍700萬 月薪七八千?廣東工廠卻用人荒?全職外賣小哥100萬 月薪七八千?南方工廠卻招不到人?外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是為懶人經濟,百團大戰,平臺燒錢,貼補,餐飲說自己沒賺錢,平臺說自己沒賺錢,難道錢是外賣小哥賺了?
  • 這行高薪招人,缺口1000萬,月薪上萬無人應聘?曹德旺發聲警告
    尤其是年輕人,寧願選擇3千一月的文員工作,也不願意去5千一月的工廠。一方面希望自己的收入水平能夠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找那些太過辛苦的工作。正是因為如此,也造成了工廠陷入「用工荒」的局面。年輕人群體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寧願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從事製造業進廠上班。
  • 工廠「招工難用工荒」,這什麼狀況?這麼多年輕人都去哪裡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廠也是越來越多,對員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現在很多工廠出現了"招工難用工荒」。現在工廠招工難已是全國性的問題,即使製造業蓬勃發展的長三角珠三角都未能倖免,即使有些有名的企業,也會出現了「招工難用工荒」的現象,有些工廠的招聘廣告上,以高薪誘人,依舊無人問津。
  • 農村出現「用工荒」,每天150塊錢也難招到人幹活,啥原因?
    由於種了幾畝地,沒有機器割,需要人手工割,家裡勞動力不多,想要像往年一樣,花錢找別的農村人幫忙割。但是,找了幾天,還託親戚在其他村子裡問,都沒人願意幹。這種有錢也難找到人幹活的問題,可不光是筆者老家才有的,很多農村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用工荒」。
  • 工廠依舊「招工難」,月薪6000無人應聘,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工廠依舊「招工難」,月薪6000無人應聘,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推薦語:如果你問年輕人,什麼工作做好找,他們肯定會告訴你,外賣員和快遞員,以及春夏秋冬都缺人的工廠流水工。但是對比這3份工作來說,年輕人最不願意從事的就是工廠相關的工作,因為幹送外賣和送快遞,不僅在時間上相對自由一些,而且在工資方面往往都會比工廠活兒的要高一些,這或許就是年輕人不願意進廠上班的一大原因。在以前,工廠上班是70後、80後們最普遍的工作,但是現在70後們已經老去,只有少數的80後還願意留在工廠上班。
  • 中國人口14億,50%的企業卻面臨招工難,是人口過剩還是用工荒?
    中國人口14億,50%的企業卻面臨招工難,是人口過剩還是用工荒? 推薦語:眾所周知我國擁有14億的龐大人口數量,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勞動力充足,人口紅利巨大,這是人們表面上所看到的,而現實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 農民工找工難,企業招工難,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工廠招不到人。因為疫情讓很多依靠外貿訂單的企業,出現了停產歇業的現象。在停產前的一些員工,瞬間變成了失業人員。這些失業人員因為沒有了工作,多數選擇了回家,少數選擇了另外找廠,或者是另謀出路。
  • 很多企業說招工難,一些人說找工作難,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光從年齡段來判斷,明顯的低於用工方需求的數量。再說80後.90後.00後,有很多都不喜歡打工。他們更多的傾向於服務行業,其中也包括剛剛新起的自媒體。像工廠.企業,包括建築行業,都不是他們喜歡的類型。要想徹底解決用工荒,招人難的問題。除非放寬招工的年齡限制,讓70後這幫群體回到企業或者是單位。自然用工荒的問題,就會得到圓滿的解決。以上就是我對於招工難,這個問題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希望對這些企業有所幫助。接下來我們再聊一聊,找工難的問題。
  • 農村人以前很糾結,現在月薪太難招人了。「金飯碗」為什麼不流行?
    當然以前農民都比較傾向於在農村種地,不過與外出打工相比,種地的收入很明顯不足以維持一大家生活。正是因為如此,農村也掀起了一陣打工熱潮。不少農民紛紛外出打工,希望以此來補貼家用。前幾年打工基本上都是以服務業為主,建築工地、工廠、餐館這些地方,也是農民數量最多的。
  • 管理層卻少有離職,工人卻難招,寧願送外賣,也不進工廠
    如今,民工荒愈演愈烈,尤其是製造業,很多工廠出現了"用工荒"、"招工難"的問題,大量的勞動力逃離工廠流水線。遙想新中國成立初期,工人是一個多麼令人羨慕的身份。而今,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工廠,工廠常年招不到人,這是為何?
  • 「服務經濟」催旺用工需求 珠三角服務業也鬧「人荒」
    受訪專家表示,三大產業結構調整催生勞動力市場嬗變,在服務業發展逐漸步入「快車道」的進程中,化解「結構性錯位」亟待提升勞動者素質,用社會培訓、理念宣傳、規範市場等「看得見的手」提前布局,引導服務業用工進入良性軌道。  「用工荒」蔓延服務業  珠三角「結構性缺工」現象不僅困擾著中國製造,還影響了服務行業,而這一趨勢在節後「招聘季」正在蔓延。
  • 「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是:「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隨著疫情減弱,各地企業及建築工地陸續復工,農民返程迎來高峰。然而,由於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交通客運運輸並未完全恢復,以至於農民的返程並不順利。
  • 企業吵著招人難,求職者喊著工作不好找,人都去哪了?
    同樣的,一邊企業吵著招人難,一邊求職者卻抱怨工作不好找。那這些人都去哪裡了?據最新的數據2019年畢業生人數高達834萬, 而近7年間累計畢業生人數達到5706萬人。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據,這些都將成為新的職場主力軍。
  • [新春用工行情]記者用腳走出全國用工地圖(圖)
    相關報導:    [新春用工行情]餐飲商貿業季節缺工旺季到來     [新春用工行情]手握地圖在家門口找工作(圖)    [新春用工行情]《楚天都市報》繪製用工地圖幫助就業  春節後各地「用工荒」愈演愈烈,人難招的另一面卻是工作難找,人才市場上勞動力既「過剩」又「匱乏」。用工與就業,猶如天平的兩頭,在結構性矛盾中,努力尋求平衡,而及時有效的用工信息,是調節的砝碼。新春伊始,本報派出8路記者,分赴中國經濟三極和省內各地走訪和體驗,用第一手的信息,用心繪製兩份用工地圖呈現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