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每日分享三農趣事,了解更多農業資訊,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是:「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
隨著疫情減弱,各地企業及建築工地陸續復工,農民返程迎來高峰。然而,由於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交通客運運輸並未完全恢復,以至於農民的返程並不順利。在這種形勢下,部分用工企業通過「點對點」式的包車、包機服務,直接將農民工從老家接到城市,快速返崗賺錢。不得不說,這樣的舉措雙贏,一方面解決了農民返程的出行難題;一方面讓企業的「用工荒」有所緩解。
眾所周知,城市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農民對於薪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些年來,農民的薪資由剛開始的50~100元/天,漸漸的上漲到了200~300元/天,甚至更高。然而,遺憾的是,以前農民進城很好找工作,工地上往往也不會出現「用工荒」現象;現如今,工地上開的工資很高,一天甚至300~400元/天,卻沒有人願意幹!這是為啥呢?
原則上來說,農民進城打工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工地開出這麼高的工資,為啥咱農民不願意幹呢?事實上,咱農民非常無奈,並不是自己非常挑剔,很多時候而是出於以下這2個方面的原因:
①工資看起來高,實際到手卻沒有
一些用人單位為了招人,開出的工資條件很吸引人,有的直接註明500元/天。然而,這些數字往往是「虛高」,農民實際到手的卻沒有這麼多。而且,很多時候工資的結算周期比較長,一年可能就只結算一到兩次工資。所以說,這個高工資並不好拿,很多時候甚至還會出現欠薪的情況。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是「用工荒」的第一點原因。
②高工資伴隨高危險,願意幹的農二代很少
事實上,工地上的很多崗位都具備一定的風險性,如果是家中的頂梁柱,那就算是再賺錢,但如果危險性比較高,千萬也要考慮清楚,畢竟生命比金錢更重要!而且,許多進城打工的農二代也越來越不能吃苦了,尤其是這種高風險的行業,更是沒有年輕人願意幹。所以,這是導致「用工荒」出現的第二個原因。
總而言之,除了薪資的要求之外,在工地上幹活其實還應該多一些保障。比如統一的安全技能培訓、統一的社會福利與保障、統一的農民工管理系統等等。當然,我們更希望圍繞農民工的保障措施能夠越來越好,欠薪問題不再存在。而且,薪資結算的周期也由按年轉變為按月結算,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讓農民安心賺錢。
最後,「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對此,你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見解。
聲明:本文所用插圖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