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建築工地當農民工,20年過去了,咋還歷歷在目?

2020-12-23 回村歇歇

親!請點右上「關注」回村歇歇,俺是一個留守在農村生活的老農。作為一個60後農民,因為不習慣建築工地打工,村裡人大都去打工了,俺在村裡拾他們不種的土地承包耕種。但對於建築行業壘砌,抹灰,俺都會,這完全是在村裡鄰居蓋房子,幫忙練出來的。村裡有幾個工頭經常叫俺跟著他們去打工。俺說不幹。

2000年正月初五後,村裡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打牌四個人都湊不夠。村裡陳同學一直做工頭,論村裡輩分,俺是他叔,他在邢臺清河開發區包了一個廠房,找不到人去幹,非拉俺去他的工地幹一段時間。那就去清河轉一圈吧!

打好行李卷,塞進一本還是豎版繁體字的《宋詞選》,想到工地後,失眠睡不著了就翻看宋詞。十幾個人在路口等車,因為從我們村到清河縣需要倒車三次,每次上車後,售票員都讓俺買票,俺說陳同學,這售票員總把俺當老闆,看你小子不像個老闆呀!

一路有說有笑,也很熱鬧的。當下午趕到工地,這個開發區在清河縣城南部,就是一片平原上像畫象棋盤一樣,東西南北修了好多條路,幾乎都是正南正北,南北叫街,東西叫路,路名有「浦江路」「錦江路」「灕江路」,總之開發區的路街,都是以南方的江河名山命名,俺感覺這個縣主持開發區的領導應該是南方人。

面對一片用泊油路街隔成方塊的平原,連一間房子都沒有。陳同學說,先蓋住的房子吧!怎麼蓋?同行的老陳說,看你第一次來工地,外行了吧!這不是有磚麼?於是,十幾個漢子齊動手,就把磚摞起來也不用灰漿,半晌就搭起了簡易得不能再簡易的「窩棚」,還有廚房。

第二天就開始澆灌地基,不論是小工還是技工都是攪拌水泥石子,綁鋼筋,寄託就把廠房圍牆的牆基澆灌出來了模樣。有言在先,陳同學答應俺來工地是做技工,不是做小工的,他分配俺專門支盒子板。當第一次拿到手羊角錘,都不知道怎麼用。這好說呀!看別人咋用就學唄!

正月的北方早晨,還涼風嗖嗖,每天早晨5點起床吃飯,5點半上班,6點準時上牆上。早晨是鹹菜片,連刀饅頭,白開水。每天這麼早好想再睡一會兒,起來趕緊刷牙洗臉,然後就要吃鹹菜饅頭,怎麼能吃下去呀!比俺年長十多歲的華叔說:必須要吃,要不怎麼能頂到中午12點開飯?開始吃不下去,強制自己吃一個饅頭。中午還是饅頭,說是熬菜,其實也就是白水煮白菜,放點醬油醋,鹽味是必須有的。晚上還是饅頭鹹菜片,白麵疙瘩湯。

俺的工作並不重,上在牆上,一個人在裡面一個人在外面,架子板下面有個小工伺候。開始俺幹的很快,在牆裡面架子板上的老杜是老建築了,他說:看你就是第一次幹,日工活就是磨洋工,今天上午咱就從這支到門口,就行了。俺看了一眼,這一段盒子板最多一個小時就支完了。當然俺明白老杜的意思,只能配合老杜磨洋工。老杜就說他們村的稀罕事,俺就說俺村的稀罕事,互相打趣挖苦開玩笑。

後來支獨立立柱,一個技工一個小工。俺上過初中,幾何學得特別好,物理也學得特別好。那種很寬大的廠房,有很多立柱,因為租賃的家具不湊手。沒法幹了,就像陳同學那兒推,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弄,於是,俺就想辦法,用鐵絲,木頭,釘子,一個個困難都給他解決了。不當著陳同學的面,老杜就挖苦俺說:你可以當工頭呀!俺知道老杜的意思,如果沒人支招出主意,陳同學不知道咋弄,俺這些人就歇著不幹,讓陳同學去租賃需要的家具。

因此,俺覺得好無聊:不是大家好一起幫著工頭解決困難,趕工期,怎麼都喜歡這樣磨洋工?當然大都是同村和鄰村的熟人,俺總不能向陳同學打小報告吧!況且陳同學幹好久工頭了,他未必不知道。

轉眼進入農曆二月。二月二颳大風,春天風起,這個開發區土表是黃沙,因為工地上車來車往,每天都是揚塵紛飛,在牆上上一晌,被颳得滿臉足有一毫米厚的黃沙土,用手摸摸不到臉皮。互相看著對方,都是黑眼珠,白牙或者黃牙。中午下班吃飯,老杜說別洗臉,臉上的黃土就是防曬霜,俺不服,就洗臉。沒幾天,臉上皴裂生疼,才知道老杜說的中午別洗臉,晚上睡覺時才洗臉是正確的。

每次開飯蹲在地上,各位工友都一手舉著饅頭一手拿著鹹菜片,比賽誰吃的饅頭多。有個20出頭的小夥子,中午和晚上,每頓不是吃八個饅頭就是吃九個饅頭。你可能不信,三個饅頭足有一斤重,這個小夥子一天能吃不低於20個饅頭,就是六七斤重。華叔40多歲,早晨吃三個饅頭,中午和晚上不是四個就是五個,一天也要吃4斤重的饅頭。俺個頭不小,可飯量不行,早晨總吃不下兩個,中午和晚上吃三個。就有一次和工友打賭,吃了四個饅頭。

放在俺書架上的《宋詞選》

每天晚上天黑看不見了才下班,一天幹13個小時,晚上累得倒頭便睡,一個月過去了,在枕頭底下壓著的那本《宋詞選》沒記者摸過幾次。俺想,如果把蘇東坡發配在這樣的工地參加勞動,他會寫出「把酒問青天」的浪漫詩詞麼?

一個月過去後,工地上人多了,有了四五十號人。俺跟陳同學說:答應你來這裡湊數,現在人不少了,也不缺俺一個,俺不幹了。俺休息了一天,把髒衣服在水裡涮了涮,打上行禮卷,一個人到清河縣城武松公園轉了一圈回村。

割麥前,村裡華叔回來,把那本《宋詞選》給俺送來。原來俺收拾行李時忘記了,華叔一直為俺保存得好好的,如今還放在書架上。

蘇軾的《水調歌頭》

從那次以後,俺再沒去過一次建築工地打工,至今20年過去了,那第一次當農民工經歷還歷歷在目,因此每當看見新聞報導拖欠農民工工資不給,俺就憤怒。建築工地農民工那種勞動環境和境遇,只要老闆的心是肉長的,就不會欠農民工薪酬。

相關焦點

  • 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為什麼不繳納社保?
    但是,據我們了解,很多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是沒有社保的。其實按道理來講,工地上農民工應該也是建築公司的全日制的勞動合同工,既然是屬於全日制用工形式,那麼就應該建立長期的全日制勞動合同,並且依法給農民工繳納相應的社保待遇,這是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的。對此,業內專家進行了解釋,在他們看來,從理論上說,凡是建築公司的職工,是必須辦理社保的。
  • 建築工地招工難,為何都不願去工地上班?
    近年,隨著大量建築工人年齡開始老化,工地上上班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建築工地招工工作變得越來越難,常常招不到人,很多建築工地出現了「用工荒」,工程需要趕進度但招不到人的現象經常發生。是啥原因讓原本香餑餑的建築工地變成了現如今的模樣?
  • 工地一天600塊還缺人,農民工為啥每年只剩兩三萬,有4點原因
    導語:工地一天600塊還缺人,農民工為啥每年只剩兩三萬,有4點原因。現在幹建築的農民工,多少有點技術的人,日薪工資基本上也不低於三四百這個數,這也是因為當下農村年輕人不願意幹建築,這種又苦又累又髒的工作,已經逐漸被年輕一代的農民工拋棄。目前幹建築的農民工多數是中老年群體,由於從事建築業的工人逐年下降,所以農民工的工資也就被逐步抬高了。
  • 因勞資糾紛,一群農民工到建築工地阻工,河間民警耐心調解
    原來,河北冠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建築商郭某和承包商陳某,因工期延遲造成農民工工資增加產生勞資糾紛。郭某組織工人到建築工地阻工,雙方爭執不下。府前警務區民警接到報警後向雙方了解情況,郭某認為承包商陳某應給付工資及材料款54萬,承包商陳某認為應給付建築商郭某22萬,雙方各持己見。
  • 「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是:「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隨著疫情減弱,各地企業及建築工地陸續復工,農民返程迎來高峰。然而,由於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交通客運運輸並未完全恢復,以至於農民的返程並不順利。
  • 有一天工地上還有600人失蹤。每年只剩下兩萬到三萬農民工。有四個...
    導語:工地一天600塊還缺人,農民工為啥每年只剩兩三萬,有4點原因。現在幹建築的農民工,多少有點技術的人,日薪工資基本上也不低於三四百這個數,這也是因為當下農村年輕人不願意幹建築,這種又苦又累又髒的工作,已經逐漸被年輕一代的農民工拋棄。目前幹建築的農民工多數是中老年群體,由於從事建築業的工人逐年下降,所以農民工的工資也就被逐步抬高了。
  • 再過20年,就算工地發1.5萬工資,農民工也不願意幹。這是為什麼
    有多少人會願意去工地上做事呢?在年輕人群體當中,幾乎就沒有。害怕吃不了那個苦,害怕萬一什麼時候受傷,更害怕落下什麼職業病。於是甘願守著流水線或者小辦公桌,但是還是接受不了為啥農民工的工資那麼高。這就是心理作怪,並沒有人阻止你去工地上班。我們村就有不少在建築工地上做事的人,他們回家的次數非常少,基本上就是一年回來1次。
  • 四川金億達聯合「鏈築」APP 打造建築工地「世界盃影音室」
    成都2018年7月5日電 /美通社/ -- 近期,長寧文體中心項目部分包商 -- 四川金億達建築勞務有限公司聯合「鏈築」APP(四川建橋科技旗下產品)為農民工兄弟打造了「世界盃影音室」。
  • 疫情難擋服務的腳步——中信銀行莆田荔城支行進工地為復工農民工...
    「我們因為疫情耽誤了工期,為了順利完工,工人們都在工地加班加點趕工,抽不出時間到銀行開立工資卡,怎麼辦呀?」日前,中信銀行福州分行所轄莆田荔城支行營業經理在傍晚接到東風建築負責人焦急的求助電話。
  • 建築工地安全帽也有著講究,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身份
    所以進工地搞清楚這個有時候也很重要的,比如在建築工地跑業務,就知道和誰去談,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如果剛進工地幹活的話,就知道誰是管事的,想搞好關係的就知道給誰發煙,給誰送禮。俗話說成功在於細節麼,那麼安全帽的顏色都代表著什麼身份呢?安全帽一般分為以下四種。
  • 中國資產過億的富家女,下工地被群嘲:農民工,到底得罪誰了?
    視頻剛開始,曹譯文迫不及待地向網友們表示:今天要去的工地呢,是自己家的建築項目,而自己,就是工地集團的大小姐。手拿咖啡,眉眼飛揚,這位打著「體恤民情」的富家千金擺出了微服私訪的派頭,特地強調家人並不知道她來到工地。
  • 農民工找活平臺上的一句話,戳中了千萬建築工人的心!
    農民工是個龐大的群體,尤其是建築工人一族,建築工友群體收入越來越高,但背後也有很多的辛酸。近期小編在一個農民工找活平臺上看到有工友表示自己「只搞突擊」,沒想到引發了眾多建築工友的共鳴,紛紛表示贊同。為啥工人現在不想有長期收入,而是只想搞突擊了呢?
  • 從農民工到億萬富翁(組圖)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建築行業剛剛興起,許多地方需要小工,為了生計,為了還家裡的債務,李文順背起鋪蓋捲走出家鄉,成為了當時千千萬萬個農民工中的一員。  當小工不斷偷學 能看懂圖紙  李文順第一個打工的地方是山西省孝義市,在城裡他第一次坐上了公交車,第一次看到那麼高的樓房,第一次走進了他嚮往的新華書店。
  • 說好的年結工資 青島康太源建築勞務咋不兌現
    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涉及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雖受到高度重視,但仍有部分企業頂風「冒險」。近日,就有農民工反映青島康太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拖欠工資的情況,「去年的工資到現在都沒發全,大部分人只拿到70%」。
  • 農民工如今仍然不能按月發工資,建築單位年底結算,那該咋辦?
    如果現在建築工地上還是按照原來發放工資的方式,每月只給農民工發點生活費,工資年底進行一次性結算的做法,那明顯是不合規的,遇到這種情況後,可以先和建築單位進行溝通,要求每月足額發放工資,否則就可以對其進行投訴。
  • 5月1日起工地實行「月薪制」,農民工討薪不再難!
    5月1日起工地實行「月薪制」,農民工討薪不再難!這幾年來,筆者在老家,總是能聽到有人說,現在上學還不如打工,大學畢業生一個月才掙三四千塊錢,而農民工一天就能掙三四百。其實,關於農民工跟大學生的對比,不止農村有人議論,在電視上、網上也總是有人爭論不休。
  • 建築總承包方與農民工籤訂勞動合同直接發放農民工工資的財稅處理
    根據《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建市【2019】)18號)規定,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適用於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2020年5月1日實施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在建築領域推行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管理,將農民工工資和非人工工程款分帳管理。
  • 農民工一年300多天在工地上班,年底曬出工資,看看有多少錢
    隨著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很多地方都有開發樓盤、工廠、民用房等等,而這工地正須要大量的建築工人,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建築工不愁沒班上。他們大多都是從農村出來的農民工,農村人在家都是種田種地,整天臉朝黃土背朝天,做的也是一種苦力活,到頭來卻沒有多少收益。為了提高家裡的生活條件,才來到異地做起了建築工,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整年都在工地上班,到年底會有多少錢呢?比種田收益高嗎?咱們往下看。
  • 2021年,五六十歲的農民工外出面臨三大風險,或許無工可打!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農民靠外出打工改變了生活,他們穿梭在各個城市,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換來了豐衣足食,這些打工者年齡多是八十年代左右出生的,他們是打工群的主力軍,可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養老問題迫在眉睫,如今農村養兒防老不靠譜,國家防老又在起步階段,他們只有在能幹的動的情況下繼續打工,但是2021年他們很大可能無工可打
  • 當農民工、建築工老了,工地上的工作誰來接手?年輕人:我做不了
    據今年4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目前的2.73億農民工裡,50歲以上的佔到了17%,總數超過4600萬人。統計數據清晰地顯示:2009年至2012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佔比與總量連年衝高,且從業埠以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為主,其中建築業從業人員佔比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