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長安鎮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正式開館

2020-12-22 瀟湘晨報

新快報訊 記者楊英傑報導 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3 周年之際,8 月 3 日,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及長安鎮委、鎮政府主辦的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開館儀式,在長安公園隆重舉行。該館歷經 9 個月籌建,以 " 初心無悔 家國與共 " 為主題,展示了葉挺、李秀文為國家統一、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懼犧牲、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良好場所。

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市府辦二級調研員黃福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李國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陸世強,長安鎮委書記葉孔新,惠州葉挺紀念館館長秦藍,葉挺、李秀文後人代表葉小燕、葉蓮、葉鐵軍等共同為陳列館開館揭牌。長安鎮委副書記、鎮長覃春等三套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惠州惠陽區、廣東魯迅紀念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本次開館儀式。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革命先烈精神

開館儀式上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表示,長安鎮作為葉挺將軍夫人李秀文的祖籍地,積極建成啟用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不僅是長安鎮發揮 " 全國文明鎮 "、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基礎優勢,精心謀劃、應勢而為的最新建設成果,也是市委、市政府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舉措,是東莞打造歷史文化名城,融入人文灣區建設,擦亮廣東紅色文化品牌的鮮明印記。

打造立體式展覽 全景展示革命事跡

開館儀式上,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陸世強詳細介紹了陳列館的策展思路和過程。

據悉,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佔地面積 2528 平方米,綜合運用浮雕、場景、影像、互動豐富的形式設計,以葉挺將軍戎馬一生為主線,葉挺、李秀文生死相伴的愛情為副線,分 " 為生民立命 "" 為家國而戰 "" 雖身死猶無悔 " 三個篇章,展示葉挺、李秀文一生踐行國家大義、初心無悔的革命事跡。

去年 11 月份以來,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及長安鎮聯合開展為期 9 個月的籌建,策展團隊不斷深挖葉挺、李秀文相關史料近 200 種,考究了與東莞相關的人物、事件,展示他們的 " 東莞朋友圈 ",使展覽更接地氣。展覽尾聲設計了兩面 " 緬懷牆 ",展示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對葉挺、李秀文的評價和緬懷,靜默的氛圍、樸實的文字,讓展覽更顯厚度。精準聚焦 " 初心 " 與 " 家國 " 主題,圍繞反映他們家國情懷形成的根源,徵集了民國時期的典籍圖書、進步書報刊等實物展品;圍繞反映葉挺參與的革命事件,如粵軍、獨立團、北伐、南昌起義、新四軍等徵集相關實物展品。採用電影式的剪輯手法,集中展現葉挺、李秀文夫婦人生中最為鮮活、生動的畫面,在 526 平米的範圍內,展出了 5 組圓雕作品,11 幅背景浮雕,2 幅油畫,5 處藝術場景。沉浸式的藝術感染手段,讓觀眾移步換景,對人物形象、典型事跡有了深刻的印象。

葉挺、李秀文後人代表葉小燕表示,建設葉挺、李秀文陳列館,展現了東莞英雄兒女李秀文及其丈夫葉挺為人民解放事業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承載著催人奮進的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希望陳列館主動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協調,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宣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重點圍繞相關節點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把葉挺、李秀文事跡做成鮮活的愛國主義教材,進一步把葉挺、李秀文陳列館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陳列館列入長安今年十件民生實事

長安鎮委書記葉孔新表示,陳列館的建成啟用,將成為長安鎮傳承紅色基因、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下來,該鎮將通過深入挖掘和闡發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的時代價值,通過整合提升紅色文化資源,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創新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持續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城市精神,深化城市內涵,為東莞紅色文化事業貢獻力量。

為弘揚傳承紅色文化,深挖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今年,長安鎮將推進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和紀念主題公園作為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予以全力推進。開館後,長安鎮將在暑假期間舉辦 " 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親子紅色之旅 " 活動,讓紅色文化基因在廣大家庭、青少年當中得到傳承。同時,推進紅色教育常態化,定期組織黨員幹部到陳列館內參觀學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全力將陳列館打造為黨建教育基地,助力 " 灣區智造之都 魅力品質長安 " 建設。

據悉,作為葉挺將軍夫人的祖籍地,長安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整理、挖掘、弘揚葉挺、李秀文的革命事跡和精神。例如,長安在 2017 年就創作了大型現代粵劇《浴火鳳凰》,該劇取材於葉挺將軍、及其夫人李秀文在上世紀廣為傳頌的革命浪漫故事。全劇以葉挺、李秀文的情感為主線,巧妙地將革命主題、愛情故事貫穿在劇情發展和人物命運中,充分展示了葉挺、李秀文堅定的革命意志和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精神。該劇得到葉挺將軍家屬、戲劇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高度認可,被納入東莞市嶺南精品文化名城建設優秀作品,也在去年廣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展中作開場式展演。此外,《長安鎮志》、《烏沙志》當中,對葉挺、李秀文伉儷的革命事跡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廣泛弘揚了葉挺、李秀文伉儷 " 初心無悔 家國與共 " 的精神和理念。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東莞長安新添紅色打卡點!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開館
    8月3日,位於東莞市長安鎮的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正式開館。該館歷經9個月籌建,以「初心無悔家國與共」為主題,展示了葉挺、李秀文為國家統一、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懼犧牲、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良好場所。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先烈精神 東莞長安建成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通訊員 長訊8月3日,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在東莞市長安鎮正式開館。該館歷經9個月籌建,以「初心無悔 家國與共」為主題,展示了葉挺、李秀文為國家統一、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懼犧牲、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
  • 東莞長安舉行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8萬師生齊唱國歌
    12月25日,東莞市長安鎮舉行「同心愛國行共建好家園」——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在長安中心小學、長安中山小學主會場以及中小學、幼兒園分會場,全鎮共102所中小學、幼兒園,8萬名師生同升國旗、同唱國歌、同看愛國片,用行動表達對祖國對家鄉深沉的愛,成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實踐。
  • 楊匏安舊居陳列館開館, 「華南明燈——楊匏安舊居革命歷史陳列...
    楊匏安舊居陳列館開館, 「華南明燈——楊匏安舊居革命歷史陳列」供人重溫革命先驅事跡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4-30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雷偉強、柯楚彬報導:廣州又一處紅色據點被修繕並對外開放。
  • 17歲與葉挺一見鍾情,生下9個子女的她,39歲時跟丈夫一同犧牲
    而有一位出身優渥的千金小姐,卻為了丈夫,為了自己心中一顆憂國憂民心,毅然接受了這樣困厄的生活條件,她的人生,是如此的慷慨激昂,雖然她沒能享受到苦盡甘來的那一刻,就已然犧牲長眠,但她的事跡會被人永遠銘記在心。
  • 新四軍軍長葉挺,他的校花妻子生了9個孩子,最終結局如何?
    當孫中山先生帶來的革命浪潮席捲中國大地時,一批批有志青年,跟隨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為之奮鬥。孫中山先生去世後,他們繼承總理的遺志,前赴後繼,不畏強敵,在戰火中開闢出一條革命的道路。
  • 「玩轉東莞」的旅遊線路,都在這裡了!
    近日,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東莞新聞部主辦的「玩轉東莞」線路設計活動已正式截止報名,我們精選出優秀的DIY線路在本文中進行展播。「玩轉東莞」線路設計活動旨在通過發動市民群眾、各大高校,通過實地了解與走訪東莞,策劃制定出東莞文化旅遊線路,在線路DIY的過程中了解東莞歷史文化,熟悉當地傳統美食,傳播東莞民俗習慣與文創工藝,弘揚東莞之美,推動東莞生態旅遊的發展,拉動全市市民,聯合各個鎮街力量,積極打造東莞網紅景點。
  • 東莞長安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長安宣):東莞長安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儀式暨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發布活動12月10日舉行。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等「四大工程」共13個重點項目在活動上發布。
  • 芷江沈從文舊居陳列館開館
    華聲在線11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見習記者 盧嘉俊 通訊員 龔衛國 蔣鎮嶷)11月19日,修葺一新的芷江沈從文舊居陳列館開館。該館藏有沈從文青年時期唯一存世書法作品墓志銘碑,掛有黃永玉先生題名的「沈從文舊居陳列館」牌匾,並展出諸多反映芷江及湘西鄉土氣息的文學作品。
  • 一顆耀眼的彗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葉挺
    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建軍大業》這部電影,作為建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它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 走進裡水革命老區,中共南三花工委歷史展覽館開館
    12月15日,中共南三花工委歷史展覽館開館正式開館啦,這是裏水鎮北沙村以革命老區的歷史底蘊為核心,打造的「愛國基地 紅色北沙」品牌。作為裡水批鎮首打造的12個品牌村居之一,北沙村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切入點,打造一個集遊覽、參觀、體驗、互動、學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革命文化示範區。
  • 葉挺共有九個子女,三個和父母一起遇難,剩餘六人如今生活如何?
    一、長子葉正大葉正大生於1927年,是葉挺將軍和夫人李秀文的長子,在父母遇難身亡時,年僅19歲。1945年在組織的幫助下安全到達延安。1947年,20歲的葉正大進入東北民主聯軍俄文學校學習俄文,次年在組織的關懷下,葉正大與李鵬、鄒家華等20多名烈士遺孤前往蘇聯莫斯科學習,其中葉正大進入莫斯科航空學院飛機設計與製造專業學習。
  • 【視頻】長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啟用
    昨天(29日),長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啟用,標誌著長安實現「中心、站、點」三級機構全覆蓋,努力打通宣傳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長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位於長安鎮圖書館5樓,使用面積為1350平方米,設有多個功能室,可供開展文化交流、理論宣講、主題講座、志願服務等各類活動。
  • 東莞長安鎮:離深圳沙井有多近?穗深城際6分鐘,票價7元搞定!
    說起東莞的長安鎮,有人會首先想起曾經的長安城?不,此長安非彼長安。 長安在東莞只是一個鎮,而且現在也沒有一座叫「長安」的城市,西安下轄有個區叫「長安區」,值得一說的是這個長安區,在歷史上的很長時間內都叫「長安縣」。
  • 老重慶|一千多件文物講述大轟炸故事 重慶人民防空陳列館26日開館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畢克勤 攝影報導12月26日,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的第十座分館——重慶人民防空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重慶建川博物館是全國首座洞穴抗戰博物館聚落。其所在位置現存55個防空洞,曾為國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廠舊址。
  • 郭沫若過生日時葉挺在獄中為他寫壽聯,十個字讓他湧出熱淚
    1926年6月,郭沫若出任北伐軍政治部副主任,則與葉挺一文一武共同參戰於北伐戰爭中。1927年,南昌起義軍東徵失敗後,郭沫若去日本避難,葉挺則與張太雷等人發動廣州起義,成立廣州革命公社,不久失敗。葉挺去歐洲考察。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後,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擊日寇的侵略。
  • 東莞長安鎮最高的建築,萬科中心260米,彰顯長安之巔
    在東莞長安的朋友都知道東莞第三高,長安鎮第一高的建築一定會想到在長安S358省道的萬科中心,這一棟超高建築也成了長安最耀眼的高樓。在這一棟樓還沒有建成的時候,東莞的高樓並不多,特別是在200米以上的高樓寥寥無幾,所以說這棟萬科中心的建成確實給長安鎮增添了幾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