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刁小嘴
天下婆媳難相處,今天的故事,是一個婆婆向兒媳婦道謝的故事。如果沒有兒媳婦,婆婆就沒有機會回家。
只因這位婆婆有個愛好:喜歡唱歌。人嘛,總要有點精神寄託,這本是一件好事,可她太"軸「,40多歲為此竟負氣離家。
因為愛好而離家出走
方宣有個喜歡唱歌的愛好,坐著也唱、站著也唱,經常投入到忘我的境界,就因為這個愛好,給她帶來一系列麻煩。
方宣總在家裡練習,還有個大音響,每次她唱歌,都會吵到鄰居。有JC上門、有拉電閘的、有人敲門讓她小點聲,各種各樣的「投訴」。
但方宣很固執,覺得「我在家裡唱歌,別人管的著嗎」?她繼續堅持自己的方式,導致鄰居關係都不好。
方宣婚姻不太幸福,離婚的原因之一也和她愛唱歌這件事兒有關。離婚後,她和兒子住在一起,兒子也受不了。
總有鄰居找上方宣的兒子,「你媽唱歌聲音太大了,你們住五樓,我們一樓都能聽見,不能小點聲嗎?」
兒子無奈,回家勸媽媽,一次不聽勸兩次,兩次不聽,漸漸地變成了爭吵。有一天晚上,事情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兒子學徒回來,在家睡覺,方宣從外面回來,她不知道兒子在家,順手打開了音響,這下可好,鄰居來了。
鄰居帶著JC上門,雖然不是頭次,但鄰居對著方宣兒子說:「你媽唱歌太擾民,你以後不能管管你媽」?
兒子臉上有點掛不住,把音響給砸了,這下把方宣氣壞了,音響是她的命根子,她收拾東西就準備離開家。
方宣去上海務工,她這一走,兒子也沒攔著,看到媽媽唱歌的決心,兒子說:「那你就唱吧,什麼唱到電視臺,什麼時候再回來」。
兒媳找上門:媽,回家吧
去上海找工作的方宣,也不是很順利,本來以為走出來沒人管,但她工作的地方是住集體宿舍,根本沒法唱歌。
她又回到了老家,在家門口站了很久,也沒有進去,她想到自己還沒有唱到電視臺,而且兒子也沒來找自己(她換了手機號,兒子也聯繫不上)。
這口氣還沒有放平,怎麼能回家呢?她跑到鄉下租了一間小房子,開始幹起了老本行,賣點乾貨養活自己。
有天在集市上,有個女人帶著孩子,笑嘻嘻地衝她走來,方宣以為是顧客上門,結果女人開口喊了她一句:「媽」。
這個女人叫季芳,也是方宣想感謝的兒媳婦。方宣聽到有人喊自己媽,真是被嚇住了,一知道對方身份,她哭了起來。
方宣在兒子20歲的時候離開家,四年都沒回去過,沒想到兒媳婦這麼好,連孫子也有了,她錯過了多少時光。
2014年,季芳在打工時,認識了方宣的兒子,兩個人一見鍾情,很快就結婚生子了。季芳很憨厚,也樂於分享。
她知道了婆婆的情況,並沒有考慮是否好相處的問題,看到老公總看婆婆照片,她知道老公心裡很想媽媽。
她四處打聽婆婆的下落,之前聽人說婆婆在上海,後來有人告訴她,在一個集市上看到了婆婆,趕緊帶著孩子找了過去。
頭次見面,方宣連季芳的名字都不知道。兒媳婦離開後,方宣從自家小桶裡看到居然有2千多塊錢。
那是季芳前一晚上出攤掙得錢,全都留下了。方宣流下了眼淚,自己這樣,還能有一個這麼好的兒媳婦,真是何德何能。
學無止境,好學不易
在兒媳婦的勸說下,婆婆方宣回到了兒子的身邊,在家裡的燒烤攤幫忙,生活非常幸福且知足。
以前的她,認為唱歌很重要,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唱歌。近50歲的她,改變了,沒有什麼比得過一家人在一起。
鄰裡相處學會包容曾經的方宣全然不顧身邊人的態度,勸說多少遍都不聽,如果我們身邊有個這樣的鄰居,相信也會讓人受不了。
去年年底,在鄭州有一個小區,因為噪音而引起了糾紛。鄭先生離婚後,搬到一個新的小區,剛住了一年多。
樓上三個女生,因為工作性質,下班太晚,噪音吵得他睡不著。鄭先生找物業調解很多次,都沒有解決,從而釀成慘案。
孔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只有對自己有約束的人,才會少犯錯。同樣,約束自己的人,也就不會給別人無端添麻煩。
學無止境,好學不易不得不否認,方宣唱的很不錯。
她在《謝謝你來了》的舞臺上,唱了一首《我愛你祖國》,被塗磊比喻成:中國的「蘇珊」大媽。
可見她在唱歌上付出了多少努力,她能主動學習的精神,讓我很敬佩。如果一個人很高傲的話,只會滿足於當下。
方宣對自己愛好的執著,比起很多人為了學而報班,為了文憑而去學要強的多。
前者會花很多的時間去鑽研,而後者是為了跟風,看起來是好學,按評書人樊登的話,就是「隨大流,思維上的懶惰」而已。
只有「樂之」,「不亦説乎」,才是好學。人生能找到一個愛好,不易。如果你能有一個家人還支持的愛好,更加不易。
方宣是幸運的,有個好兒媳婦,體諒她,充當了兒子和她和解的橋梁,相信這家的不會有婆媳衝突的,只有感恩之情。
參考資料:
《謝謝你來了》:婆婆回家了《樊登講論語》,2020年11月------------------------------------------------------------
您好,我是刁小嘴,一個愛吃榴槤的高個子,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分享日常。
聲明: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