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雞」是葫蘆還是雞

2021-02-16 食尚三秦

做一個有品位的吃貨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食尚三秦」

享有古都「長安第一味」盛譽的葫蘆雞,源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居「西安十大名菜」之首,系「陝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那這個葫蘆雞究竟是葫蘆還是雞呢?是誰發明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據《酉陽雜俎》和《雲仙雜記》記載:韋陟出身於官僚家庭,憑藉父兄的蔭庇,貴為卿相,平步官場。此人錦衣玉食,窮奢極欲,對膳食極為講究,有「人慾不飯筋骨舒,夤緣須人郇公廚」(韋陟裘郇國公)之說。

有一天,韋陟嚴命家廚烹製酥嫩的雞肉。第一位廚師採用先清蒸,再油炸的辦法制出,韋陟品嘗後認為肉太老,沒有達到酥嫩的口味標準,大為惱火,命家人將這位廚師鞭打五十而致死。

第二位廚師採取先煮,後蒸,再油炸的方法;酥嫩的要求都達到了,但由於雞經過三道工序的折騰,已骨肉分離,成了碎塊。韋陟懷疑家廚偷吃,不容家廚辯說,又命家丁將家廚活活打死。懾於韋陟的淫威,其他家廚不得不繼續為其烹飪。

第三位家廚接受了上兩次家廚烹製的經驗教訓,在烹製前用細繩把雞綑紮起來,然後先煮,後蒸,再油炸。這樣烹製出來的雞,不但香醇酥嫩,而且雞身完整似葫蘆。這時,韋陟才滿意。後來人們把用這種方法烹製出來的雞叫做「葫蘆雞」,一直流傳至今。

此菜工藝複雜,操作細緻。成菜體形完整,奇香誘人。舉箸一抖,骨肉分離,皮酥肉嫩,鮮香濃鬱,回味悠長,是雞饌中難得的珍品。金黃美味的葫蘆雞,隨即盛盤中,上桌時另帶小蝶花椒鹽佐食。 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香味濃烈,一盤上席,滿室生香,被譽為「長安第一味」。且含有豐富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飽和脂肪酸。

葫蘆雞的特色在於,它顛覆了人們對於雞肉乾柴無味的影響,即使是雞胸肉也能夠很好的入味,而且同樣滑嫩可口。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人們食指大動、爭相品嘗了。

葫蘆雞,其實就是陝西人的肯德基~

「長安大牌檔」 集合了大多數的陝西傳統小吃,在傳統做法上推陳出新,走創意路線,散落在長安大街小巷的大大小小的陝菜館也都有自己的當家菜,陝南菜,陝北菜,關中菜,不一而足。而葫蘆雞算是出類拔萃的一道了。醉長安隱藏在書院門的小巷子裡,尤其在晚上,小巷子的燈籠亮起來,此時點上幾道小菜和三兩好友談天說地,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記得第一次吃葫蘆雞的時候,對它充滿了好奇,葫蘆雞是什麼雞呢?後來直到我看到它擺在我的餐桌上才懂了,哦~原來是裝在葫蘆裡的雞呀,吃完後忍不住吹爆這隻葫蘆雞!

看完記得分享哦~

文字編輯:小兵 / 圖片:除原創說明外均來源於網絡

有品位的人都「在看」~

相關焦點

  • 長安葫蘆雞
    副標題:一道始於唐代的西安傳統名菜葫蘆雞,被稱為「長安第一味」。內容簡介:葫蘆雞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整雞去骨,腹內用瑤柱、魚翅、花菇、冬筍、鮮蝦等八種材質填滿,做出的葫蘆雞皮酥肉嫩、鮮香味醇、色澤金黃,筷到骨脫。因形似葫蘆,而被譽為「長安第一味」。關鍵字:西安 美食  旅遊  特色葫蘆雞作為「中國菜」之陝西十大經典名菜。
  • 老陝名菜:葫蘆雞
  • 餐桌上的活文物 人稱「長安第一味」 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雞?
    很多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是你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雞嗎?如果你問西安人,他多大地笑著告訴你:賣的是葫蘆雞,因為西安有一道傳統名菜,就叫葫蘆雞。作為陝西文化的忠粉,我對羊肉泡饃的喜愛如滔滔江水。
  • 西安葫蘆雞技術要點解析
    「長安第一味」美稱的葫蘆雞並非因為形似葫蘆而得名,而是因為製作工序繁複,經過清煮、蒸滷、油炸三道工序後,雞肉早已酥爛脫骨,吃起來皮酥肉嫩
  • 陝西第九怪——陝西人不知有陝菜,難道你沒吃過葫蘆雞嗎?
    陝菜的基調是鮮香,質地脆嫩、清爽、酥爛,被譽為「長安首味」的「葫蘆雞」便是其中最完美的代表。葫蘆雞是古都長安的一款傳統菜,創於唐玄宗的禮部尚書韋陟的家廚。選用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這種雞飼養一年,淨重1千克左右。經過清煮、籠蒸、油炸三道工序。成品以皮酥肉嫩、香爛味醇而著稱,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 精選葫蘆雞、巴蜀九味雞、農家尖椒雞、泡椒滑炒雞幾款家常做法
    葫蘆雞 材料:雞、薑片、醬油、蔥結、香料(大茴香、肉桂)、鹽、黃酒、菜籽油、鹽。將雞殺好,去毛,去內臟、頭、腳、爪,洗淨血水,用潔淨繩子將雞捆成"葫蘆"形狀。 2. 將水燒開,放入雞煮20-30分鐘,取出盛入蒸盆,注入肉湯(淹沒雞身),加上鹽、醬油、黃酒、香料(先用布袋裝好,紮緊口)和蔥結、薑片,上籠用大火蒸透取出。 3.
  • 牛羊肉這麼出挑的陝西,這隻雞憑什麼號稱長安第一味?
    花了心思的一盤鳳爪,外面一圈圈的「絲」是滷過的鵝腸,裡面包著脫骨的鳳爪,味道很像是咱們熟悉的武漢XXX鴨脖的味道,但口味稍微輕一些。放在富貴牡丹食盒裡整盒端上桌,相當有排場。完整上桌,吃之前會幫你切好。連皮帶肉一口咬下去,外皮薄薄一層特別酥脆,肉質軟嫩,一抿就離骨,沒有過重的調料味道,更加突出雞肉本身的香氣。一道菜就能撐起全場!
  • 天天愛消除小黃雞掉入黃色葫蘆土裡面會變成什麼?
    最近玩天天愛消除這款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7月10日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小黃雞掉入黃色葫蘆土裡面會變成什麼?大家知道今天的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的7月10日的答案,感興趣的玩家就一起來看看吧。
  • 播放量4.2億《裝臺》,西安美食葫蘆頭肉夾饃臊子麵褲帶面好吃!
    這饃掰得可合格?葫蘆雞——陝菜第一,皮酥柔嫩葫蘆雞始於唐代,在民間被稱為「長安第一味」。製作極為複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正宗的葫蘆雞外酥裡嫩,表皮金黃誘人,吃起來香醇軟爛,真正是筷到骨脫,令人回味無窮,如今,這道菜已經成了西安的一張名片,成為來西安必打卡美食之一。
  • 為什麼國人喜歡葫蘆造型的吉祥物?葫蘆有什麼寓意呢?
    說起《葫蘆玩》這部動畫片,相比90後的寶寶都很熟悉。在動畫片《葫蘆娃》中,7個葫蘆兄弟都源自上古天神,個個法力無邊,而把天神的形象和葫蘆劃等號則由於中國人自古對葫蘆有著非常浪漫的傳統情結。今天晶石上的舞者來和大家聊聊葫蘆葫蘆是最古老的吉祥物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此後從自然原始的荒蠻到燦爛多樣的藝術頻繁出現了葫蘆的形象,個別民族還有關於它的節日。
  • 西安漢民第一泡饃——葫蘆頭
    西安葫蘆頭界曾有天發芽的葫蘆頭,誠信和的梆梆肉之說。朱秀英前一段在那裡開了一年時間,生意也相當的火爆,不知為何關門了,其實朱秀英是賣梆梆肉的,曾在菊花園賣了三十年,每天下午一盆肉,賣完就收攤,很有氣場,我就吃了有十來年。據說在小南門裡開店是和賣葫蘆頭合夥的,她還是只賣梆梆肉,葫蘆頭是承包出去的,真假不得而知。
  • 農村自建房,陽臺欄杆是用瓷葫蘆好?還是用水泥葫蘆或不鏽鋼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農村自建房一般欄杆都是葫蘆狀的,材料多種多樣,有瓷葫蘆,石材葫蘆,水泥葫蘆等,為什麼要做成葫蘆形狀呢,這還是要和葫蘆諧音福祿說起,農村人講究一個好的彩頭,葫蘆寓意著家庭富貴、健康。那麼,農村自建房,陽臺欄杆是用瓷葫蘆好?還是用水泥葫蘆或不鏽鋼欄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