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西關,醫館林立之地。有一位名家在此地聲名顯赫,是當時西關正骨的翹楚,他就是懸壺濟世七十年的正骨「聖手」何竹林。
據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李主江介紹,到了1955年,在西關註冊的中醫生大概有300多人,佔了全廣州市中醫的80%。所以俗稱西關有「三寶」:粵劇、茶樓、鐵打佬。
廣東近代五大名家裡分別是「管、何、蔡、李、林」,而何竹林、蔡榮、黃耀燊等名醫大家,都在西關這裡。
在30年代的時候,他們已經創辦了一個粵海傷科聯誼會,何竹林就是粵海傷科聯誼會的會長。
何氏家族自清以來世代行醫,名醫何竹林的六個兒子也全都繼承父業,聲名遠揚。
1972年,李主江主任拜在其長子何應華門下,學習何氏正骨,成為第六代傳人。2000年,李老師受恩師邀請,一起編撰了《何竹林正骨醫粹》,由此令他對何竹林老先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作為西關正骨的奠基人之一,名醫何竹林在廣州留下一段段傳奇故事,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
有「粵海跌打王」「西關華佗」之稱的何竹林,之所以能名滿天下,除了高明的醫術,還有高尚的醫德。
廣州起義,他冒險救助工農赤衛隊;抗日戰爭,他在日軍轟炸下組織民眾搶救傷員;解放前夕,國民黨炸毀海珠橋,他積極幫助受傷市民;解放後,何竹林老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看到了希望,因此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當中,先後悉心授徒六十多位。
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李主江回憶道,何竹林老先生說「胸府要傳新天地,眼界勿動舊時光」,意思是別顧著以前,要看新天地,所以便將藥方拿了出來。
他教大家製作生肌膏,又教大家製作鐵打藥,甚至將自己在家中製作藥膏的煲,都拿回中醫學院教授大家製作。
李主任說,對徒弟傾囊相授的何老先生,除了傳道授業之外,更加將何氏最珍貴的藥方貢獻出來,由藥廠大量生產,讓廣大民眾受惠。
受到何氏正骨精神的感染,李主江主任在與病患相處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身處地地為病人著想。
近四十年的行醫生涯中,李主任以豐富的經驗,不斷創新改革治療手法,令患者更快康復和減輕痛苦。
眼前這臺設備是李主任以現代關節恢復器為基礎,融入何氏正骨的傳統理論,進行有機結合的成果。
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李主任說,在恩師身上學到的醫者精神,令他受用終生。
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李主江:
在跟何竹林老師學習期間,他有個筆筒,筆筒裡面有把尺子,在他快要退休的時候,他說把這些東西都留給我,其中那把尺子意味著做人需要有分寸,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待病人不能馬虎,一定要記得,當醫生是「因愛而起」。
因愛而起,堅守初心。除了精湛的醫術,何氏正骨這份精神,也將一代代傳承下去。
「駱駱聲微信視頻號」上新啦!
他是廣州最後一位「花佬」許熾光
堅守千年廣繡
88歲仍飛針引線!
↓ ↓ ↓
即日起
打開抖音掃描下圖
關注「駱駱聲」抖音號
原標題:《廣州「西關華佗」祖傳6代秘方!專治跌打損傷、腰酸背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