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開啟石油戰爭可能面臨軍事衝突,附近鄰居虎視眈眈盯著

2020-12-22 瞳眼天下

專家稱沙特人將為廉價石油付出代價,俄羅斯也是如此。

當世界等待危機結束時,廉價石油將給誰帶來最大的痛苦?

沙特和俄羅斯,誰能笑到最後

2020年3月19日,在決定終止歐佩克+交易10天後,沙烏地阿拉伯宣布由於油價低,預算削減。世界公眾還沒有確定是俄羅斯或沙特人促成了這筆交易,但俄羅斯已經感受到了廉價石油危機的影響。是的就在 沙特前一天宣布消減預算,俄羅斯財長西盧瓦諾夫說今年將預算赤字,因為當前石油市場價格下落不明,俄羅斯至少減少3萬億盧布石油收入。

3月19日周四,俄羅斯烏拉爾石油價格跌至19美元以下,布倫特石油價格接近每桶26美元。早些時候,西盧瓦諾夫強調,俄羅斯預算平衡的基本石油價格是每桶42美元

這一切都發生在普京宣布改變社會政策並宣布了許多需要大量資金實現的社會福利承諾之後。那麼,誰從歐佩克+的交易中損失最大呢?

政治家的技巧是把失敗偽裝成勝利,並證明對手失敗了。經濟學家阿達米德認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還不到一個星期-對石油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很短的期限。另一件引起金融市場動蕩的事情。如果這是目標,那麼它就完成了。

附近鄰居虎視眈眈盯著

然而,專家補充說,與石油相比,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對美國的影響要大得多。這也影響了股市,引發了「直升機送錢」的故事——美國央行只是印刷和直接分發給消費者來刺激需求。

終止歐佩克協議符合誰的利益,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現在是代理戰爭的時候了:你永遠不知道哪個赫克託耳或哪個政客在為誰服務。但事實是,這是一個觸發器,它引爆了局勢,讓世界陷入了惡性通貨膨脹。阿達米德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但我們需要時間來評估它的意義。這就像十月革命:它發生在11月7日,但11月17日,它的意義和世界將如何改變並不明顯。

同時經濟專家組專家弗拉迪斯拉夫·格裡戈裡提醒注意,現任沙特聲明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想減少開採和現在漲價。

沙特的預算在每桶60 - 80美元的價格水平上是平衡的。因此,他們面臨著財政赤字,必須實行財政緊縮制度。它們能持續多久是一個大問題。格裡戈裡說不超過六個月。上次發生這種情況時,他們的預算赤字約為gdp的10%。

俄專家認為,俄羅斯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以每桶20 - 30美元的價格生活,這不會威脅到普京的社會福利承諾(比如養老金)。無論如何,俄專家認為,我們不會看到新的90年代危機再現:俄羅斯的預算結構與蘇聯末期不同,它有先進的農業。

伊朗坐收漁利

就在前幾天油氣行業分析師米哈伊爾指出,注意世界經濟還在病毒逐漸滑落停滯不前,病毒加速了這一切。第二個最大的負面因素是歐佩克+的終止。

可以有把握地說,全球經濟衰退延長一年多,也許兩年,然後它變成某種停滯(還在四年)。專家評論說,俄羅斯是世界經濟衰退圖景的一部分。

沙特只為終止opec +協議可能面臨軍事衝突。

沙特與美國

俄專家亞歷山大·弗洛洛夫認為沙烏地阿拉伯陷入了困境。-不要忘記沙特石油本身的成本,而不是重點在財政支出,其中包括特別是採購武器,它是用美元買的。即使沙特加大開採到每天超過1000萬桶,他無法彌補預算赤字,如今天的價格相關性,它只能得到實施必要的現金流的體積為代價。

同時市場可能只是不需要那麼多石油,沙特想賣多少錢。

卡達F-15

另外,沙特買武器不僅僅是對「小勝利,大衝突」。附近鄰居一邊饒有興趣地盯著的沙烏地阿拉伯,沙特和卡達這個國家已經有三年沒有安靜停止衝突(已經斷交,從阿盟除名),伊朗沙特和其他的玩家現在表面服從,但是饒有興趣地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沙特人賺的錢就越來越少,他們有可能影響到沙特在中東的地位不保,伊朗和卡達趁機搶佔沙特的份額。伊朗和沙特一直爭做中東老大,如果沙特在石油戰中敗下來,伊朗坐收漁利何樂而不為!何況現在沙特內部局勢不穩。

伊朗

提醒,購買美國武器,沙特與伊朗的對手會一起反過來。

關於低油價對俄羅斯最近履行社會福利承諾的影響,各方意見不一。專家弗拉基米爾·格裡戈羅夫認為遵守諾言是安全的,但德米特裡·阿達米多夫回憶道,就像在更高的價格下,承諾永遠不會實現一樣:

可能俄羅斯動用外匯儲備可以再頂一兩年,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預算可以承受,因為有備用儲備。專家強調,,也許俄羅斯的處境比2014年好一些,不過俄羅斯人的生活狀況肯定會更糟。

然而,恢復opec +交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不論沙特起點是價格戰,世界有兩個選擇:要麼等待滅絕最弱的那個,比如挪威BP公司顯然無法應付虧損。 opec +在月底還在運行,雙方還有時間坐下來談判。

相關焦點

  • 美恢復在沙特軍事基地直指伊朗
    據美國媒體2月26日報導,美國已恢復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附近一處基地的軍事部署。這是近17年來,美國再次大規模增加在沙特的軍事部署,反映其中東戰略逐漸側重針對伊朗。 美再次增兵沙特 據外媒報導,目前美軍已進駐沙特境內的蘇丹王子空軍基地。
  • 沙特王室:因石油而興的中東第一家族
    巨額石油收入使沙烏地阿拉伯有充足的資金髮展工業和社會事業,政府制定了龐大的經濟發展計劃,引進科學技術,實行經濟多樣化政策,建立現代化、多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發展交通、郵電、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 到70年代沙特己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沙特王室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從此開啟了「壕」門生活。
  • 胡塞武裝再對沙特石油命脈打擊:自殺艇擊中大油輪,石油洩進紅海
    沙特能源部發言人說,這次襲擊造成了一場火災被撲滅,但是對卸貨的港口設施沒有造成損害,沒有對燃料供應造成任何影響。沙特能源部發言人補充說:「這些針對重要設施實施破壞行為,已經超出了戰爭行為,胡塞武裝對沙特王國極其重要設施的襲擊,甚至超過了為世界和全球經濟提供能源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 沙特王儲發動「俄羅斯輪盤賭」,美國或成石油戰爭最大贏家
    作者:時代財經 劉沐軒、餘思毅、王言這場由沙特率先發起的石油價格戰,似乎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態勢。原定於3月18日召開的OPEC+聯合技術委員會會議因為疫情而取消,該會議此前被看視為沙、俄近期石油戰爭的「停火」良機。
  • 伊朗面臨兩難選擇,一旦爆發衝突被捲入戰爭的有可能是這7個國家
    但是現在,伊朗面臨兩難選擇,該對誰下手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一旦爆發軍事衝突,被捲入戰爭的極有可能是這7個國家。12月6日,據《以色列時報》報導,伊朗情報部門調查多日後已經披露了多項關於該國首席核專家遭遇暗殺的證據,並鎖定了發起襲擊行動的四名恐怖分子。
  • 同為石油大國,沙特富有,伊朗為什麼富不起來?原因很簡單
    引言要問這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是什麼,看看沙特國家的國民生活,就知道做石油貿易肯定是相當賺錢的,畢竟那麼富有。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同為石油大國的伊朗,為什麼富不起來?為什麼國內百姓會那麼窮困潦倒?總結來講,伊朗的國家支出主要有以下三重壓力。
  • 「中東之王」的石油戰爭:結盟、反骨、欺詐和新時代
    沙特面臨的內外壓力越來越大,王室掌權者不希望看到因為繼承人問題發生內亂。 另一方面,美國川普政府上臺後,明顯表露出對薩勒曼的支持態度。同時,美國也希望沙特早日完成繼承人調整,鞏固美沙同盟。 但讓世界警察沒想到的是,他親手扶上位的沙特發動了「石油戰爭」,還把矛頭指向了自己。
  • 斬首戰後戰爭一觸即發?衝突焦點是石油美元秩序之爭
    而美國總統川普3日表示,美軍採取襲擊行動是為了阻止戰爭。受此影響,3日,美國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國際油價和國際金價均出現大漲。此次襲擊會令美伊爆發全面大規模衝突嗎?市場風聲鶴唳,未來走勢又將怎樣?1月4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 沙特石油又被炸了:胡塞武裝自殺突擊快艇立威,瞄準石油平臺開炸
    此次沙特港口遭到胡塞武裝襲擊 來自沙特方面報導稱,沙特國防部表示沙特紅海地區的軍事港口突然遭到了胡塞武裝的襲擊:胡塞裝出動伊朗製造的自殺式突擊快艇,企圖偷襲沙特軍事港口
  • 到底誰在支持沙特硬剛俄羅斯引爆油價世紀大戰?
    作者:肖磊看市一直以來,市場有一個經久不衰的傳言,那就是所有的中東戰爭,根本的核心問題是對石油資源的爭奪,而美國參與的數次中東戰爭,其目的也是為了維持美元霸權,使全球主要的石油交易,使用美元結算。我們來看一個數據,2019年,俄羅斯對美國和英國的原油供應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去年10月份,俄羅斯曾成為美國第二大石油和石油產品供應國。俄羅斯向英國交付的原油和實物價值也都增加了一倍多。與此同時,沙特對美英的石油輸出下降。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美國從中東撤退之後,沙特所面臨的局勢,恐怕用如坐針氈來形容都不為過。
  • 商灝專欄|荷姆茲海峽懸疑:不斷升級的美國伊朗衝突會不會失控?
    由於遭伊朗襲擊風險提高,沙特呼籲各方克制,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同伊拉克總理邁赫迪通電話時,強調了「致力於讓局勢平息,為緊張關係降溫的必要性」。由於沙特和阿聯都是美國的盟友,這兩個國家都可能面對伊朗的反擊。在伊拉克捲入美伊爭端之後,亞洲多國擔心擾亂石油供應。
  • 新的戰爭或將打響?俄羅斯面臨巨大的危機,可能會重蹈歷史覆轍
    兩國之間都卯著勁發展,難免會發生一些衝突。兩國之間的關係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變得不好,甚至可以說是敵對。尤其在美蘇冷戰時期,兩國之間的關係更是到了冰點。雖然後來蘇聯解體,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同樣是美國的「眼中釘」,俄羅斯代替蘇聯,成為了美國新的「對頭」,兩國之間的關係不僅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 2020年的前十天,美伊衝突是開始了還是結束了?
    比如,美伊衝突,究竟是即將結束還是即將開始?讓我們把無人機襲擊事件作為時間軸上的零點,回顧一下此次波斯灣危機。襲擊前九年(2011),伊朗還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平均每天出口250萬桶,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這是一個高度依賴石油產業的國家,石油產品出口佔出口總額的70%,石油產品收入佔財政收入的60%。
  • 沙特每年600億美元養軍隊,買全球先進武器,還是被遊擊隊打投降
    眾所周知,沙特與胡塞武裝的衝突已久,胡塞武裝不斷在沙特破壞各種基礎能源設施,來幹擾沙特能石油出口,這樣沙特大為惱火,導致雙方不斷發生衝突,並引發了長達數年的戰鬥。但首先要明白,沙特本就是一個沒有戰爭傳統的國家,在近古代史上軍隊的戰鬥力一直不強,且中東地區自古以來戰爭爆發的數量相當少,所以這個國家無論是古還是現代,對軍事建設都不是非常注重,且因為是石油出口國,現在還在美國的保護當中,一個國家長期沒有外來威脅,軍隊建設能力自然不行。
  • 印媒:中國面臨「潛在」戰爭風險,跟美印衝突不消停,俄如何站隊
    美國不希望中國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所以中國和美國之間產生了一絲的矛盾和衝突。美國為了更好地去打壓中國,甚至還派出了軍艦到南海附近的海域進行相應的挑釁,顯然是不懷好意。現在美國還要聯合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進行所謂的軍事演習活動,試圖挑起南海區域的爭端。只是中國對此毫不退讓,如果美軍想要來發動戰爭,那麼解放軍會應戰底,不會說一個「不」字。對於中國領海的問題,中方有著底線,不會任憑其他國家欺凌。
  • 全球頂級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深度解析
    PIF 作為拓展沙特政府資源的保障和推動沙特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計劃發展既有助於沙特經濟多元化又具有商業可行性的行業,包括軍事、娛樂、電子商務、新能源在內的 9 類,還建立了相應新公司對這些行業進行投資,還計劃努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目標管理 2 萬億美元的資產。
  • 以色列與真主黨爆發衝突!新一輪"中東戰爭"一觸即發?
    眾所周知,黎巴嫩真主黨的成分主要是巴勒斯坦的難民,對以色列的蠻狠無理的侵佔行為十分牴觸,從四次中東戰爭中逃亡到黎巴嫩南部,為了生存紛紛加入真主黨。現在真主黨武裝與以色列國國防軍之間的衝突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是否會引起新一輪的中東戰爭呢?實際上,黎巴嫩真主黨單方面與以色列國防軍爆發衝突是不可能引發新的中東戰爭,因為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 沙特與美國舉行雙邊軍事演習
    沙特 據阿拉伯人新聞1月8日報導,近日,沙特皇家空軍和美國空軍舉行了雙邊軍事演習,沙特F-15SE戰鬥機,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和F-16戰鬥機參加了演習,聲明說:「這次演習突出了兩國共同的作戰潛力和作戰實力,有助於促進作戰一體化,是兩國空軍為維護該地區安全與穩定而進行的合作
  • 同樣都是石油產出大國,為何沙特那麼有錢,而俄羅斯卻依然困窘?
    俄羅斯和沙特都是世界上的石油產出大國,為何俄羅斯依然貧困,而沙特卻豪氣滿滿?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眾所周知,中東地區之所以常年戰亂不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太豐富,引得各方利益心動不已,而但凡跟石油掛鈎的中東國家也一直給人們一種富得流油的印象,例如沙烏地阿拉伯,「頭頂一塊布,世界我最富」,就是對沙特人富有的形容。
  • 軍事聯盟終於破碎,沙特盟軍一夜間反水,葉門多省份陷入叛亂
    據悉,哈迪下屬的軍隊與南方委員會武裝力量在過去幾年一直是緊密的軍事同盟,而站在它們背後的,分別是持續對葉門戰事進行幹預的沙特和阿聯兩國,起初沙特和阿聯一直目標一致地介入該國戰局,但隨著長期的戰爭致使兩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並且戰爭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發展,因而沙特和阿聯在葉門戰事問題上逐漸產生了分歧,這一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們分別支持的葉門軍隊和南方武裝力量開始互相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