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小區先對暗號?歷史上真實的接頭暗號都什麼樣?

2020-12-15 映象網

文/ 國家人文歷史 潘雨晨

近期,為了抵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的人口流動,有些小區在入口處都會有保衛人員「盤問」出入口令,而且這些口令每幾天就會一換。

而在接收快遞時,人們也會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收件人與快遞員也產生如下對話:「貨到了?」「老地方小區東門。」「我看見你了,放下東西,你走吧。」

網友們稱,如今進出家門和拿快遞都要接頭暗號,真像以前的特務接頭。

話說回來,接頭暗號真的像影視劇裡一樣神秘莫測嗎?接頭暗號這樣的密語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古代接頭暗號:暗語和源流

接頭暗號,就是彼此間用聲音、動作等特殊方式約定的聯繫時的暗號,用來識別、確認自己人,進而展開下一步的行動。接頭暗號的歷史由來已久,其產生與軍事活動密切相關,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了一件事,楚國大夫申叔展與蕭國大夫還無社有舊交,前597年 (魯宣公十二年) 冬,楚伐蕭,圍困蕭國城池蕭邑,兩軍對壘。申舒展知道蕭國無力抵抗,城破後還無社無處躲藏,於是在兩軍陣前喚還無社出來。

申舒展問道:「有麥麴嗎?」還無社答沒有。

申舒展再問:「有山鞠窮嗎?」還無社仍答沒有。

由於兩種作物都是禦寒之物,申舒展進一步再問:「那如果受涼得病怎麼辦?」還無社明白了,回答「那只能從井裡救人了。」

申舒展見還無社聽懂了暗語,很欣喜,回應道:「在井上蓋些茅草就行。」

第二天,蕭邑城破,申舒展找到一口蓋著茅草的枯井,呼喚還無社,後者應聲而出。

《左傳》

申舒展與還無社的接頭暗號更像是一種暗語,在環境受限的情況下傳遞信息,將所想表達的內容了換一種說法,冬天詢問對方是否有禦寒之物,其實是問是否有自保的方法,而看對方未解,申舒展進而再問如果這些都沒有,受涼可怎麼辦,而這時還無社明白禦寒就是自救,約定了「蓋著茅草的井」作為加密內容,最終獲救。

加密的暗語自春秋開始,廣受軍隊青睞,為了防止細作對軍營進行刺探,軍隊駐紮後也採用口令的形式,由哨兵確認軍隊中的己方士兵,因此口令是極為機密的,也正是因此,口令經常更換,鮮有記載。

除了軍事行動以外,接頭暗號也應用於民間。分布廣泛的秘密結社、商幫團體、地域性的社會集團出於維護自身行業利益發展出了成熟的行業密語,也被稱為行話、切口、黑話,形成特殊的語言符號,而本團體的人為了尋求保護或尋找同行,在見面時會使用行業內的接頭暗號。暗語隨著商業的繁榮而迅速發展,其發源於先秦,發達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最終形成了龐大而複雜的語言體系,而接頭暗號,正是這個語言體系對外最初的表現。

江湖接頭暗號:春典與調侃兒

接頭暗號為代表的暗語體系發展到近代,被稱為「春典」。

春典,又稱唇典,是走江湖的人不輕易外傳的暗語。春典體系龐大,不下萬言,其詞彙涵蓋生活、情感、生意、思想等各個方面,只有拜師才能傳授,不知春典,寸步難行,也正因此,有「寧給一錠金,不傳一句春」之說。春典中,走叫「竅」、跑叫「扯活」、喝酒叫「抿山」、筆叫「戳子」、褲子叫「登空子」、大褂兒叫「通天灑」......春典包羅萬象,地域與行業不同,詞語會有出入,但普遍都能明白。如果歹人用春典作惡,將會極為隱秘,兩個人販子用春典接頭後,可以說著春典當著被害人的面把價錢談好賣掉。但一般來說,春典更多的是江湖人保護利益和生命的接頭暗號。

紀錄片《100年的笑聲》中,馬志明先生使用了春典,「翅子」或「震翅」用來稱呼官員,因以前的官員烏紗帽有翅子

江湖人見面,為探求對方是否也是江湖中人,要與對方接頭,使用春典中的詞句與對方套話,稱之為「調 (dio) 侃兒」,對方使用春典回答,便是接上了頭,做事就會順利。

「調侃兒」的第一句,經常是互道辛苦,因此有「見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的俗語。據孫福海記述,馬三立到濟南演出,要和變戲法的藝人借地方,用春典與其「調侃兒」。馬三立與戲法藝人互道辛苦,確定了對方是江湖中人,接上了頭,便用春典交談:「我們哥倆從天津過來,是團春 (說相聲的) 的,這幾天念啃 (吃不上飯) ,您能否賞個穴 (借個地方) ?」

對方馬上明白,不僅借給馬三立一塊兒地方,還幫助其招徠觀眾,一時觀者如堵。散場後,戲法藝人沒走,稱讚馬三立「活兒使得不錯,尖局 (表演的好) 。」

馬三立回應,「謝謝您,您讓的地方好,粘子 (觀眾) 也好。」

解放前的北京天橋,魚龍混雜,江湖中人的聚集之地,也是春典暗號秘密流用的地方

使用春典作為接頭暗號和暗語,不僅可以獲利,也能自保。說書藝人在表演時,看到臺下有小偷扒竊聽眾錢包,如果管,場子就會亂,小偷也會記恨藝人;不管,觀眾散場時發現失竊,也會亂作一團,書場無法收錢。因此,說書藝人會在表演中與小偷「接頭」,暗號就是在說書的適當時機加入春典——

「榮點(小偷),讓杵門子!(別擋著我掙錢!)」

春典中,小偷稱為「老榮」或「榮點」,掙不到錢稱為「治不了杵」,臺下的小偷若有師門,懂得春典,便接上了臺上藝人的「暗號」,會停手作罷。說書人既保護了自己不受小偷傷害,又能保住觀眾的錢財不受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不再黑暗,江湖人也可以安定下來,不用把春典作為自保的手段了,師徒之間也儘量不再傳授春典,加上諸如拉洋片、賣藥糖這些行業的消亡,春典的語言體系也逐漸萎縮,但還是有大量春典流入社會,像「走穴」這句春典,就成為百姓口中的一般詞彙。

特工接頭暗號:樸實而正常

江湖中使用春典作為接頭暗號,但更多的接頭暗號則出現在特工接頭之間。現在人們一想到接頭暗號,往往是諜戰劇中的場景,一個人緊張的原地等待,另一個人眼看別處卻緩緩走近,說出不明所以卻看似正常的接頭暗號,另一個人用相似的內容進行回應,來往幾個回合,確定了身份,兩個人要麼交換情報,要麼移步別處,特工接頭的場景讓觀眾看得緊張刺激。

但真實的特工接頭真的是如此嗎?我們來看一段真實的特工街頭對話——

「老田沒來嗎? 」

「常來。 」

「他還賣菜嗎? 」

「對啦! 」

「您領我去看看他? 」

「有事嗎? 」

「請他看電影! 」

「好吧。 」

人們看到上述對話,一定以為是路上兩個老友在隨意地拉家常,其實,這幾句樸實而正常的對答大有來歷。這是1948年國民黨保密局北平站設計的北平潛伏特務接頭暗號,這份文件標註為《交通員聯絡辦法》。

接頭的兩位國民黨特務,一個是保密局的局派員尹雨辰,用諧音化名田雨春;另一個名叫王世明,住在北平東四隆福寺大街118號。文件標註兩人一見面,先要「互道名字,以左手拉左手」。隨後由尹先提問,再由王回答,一問一答四次,確定無誤後,接頭才算成功。

1948年國民黨保密局《交通員聯絡辦法》檔案文件,現藏於臺北「國史館」

這套接頭暗號的設計者,是時任國民黨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的王蒲臣。國民黨敗逃中國臺灣多年後,王蒲臣將包括這份文件在內的454頁秘密文件交給了自己的「老東家」國民黨軍事情報局。可以看出,真實歷史中特工的接頭暗號非常樸實,沒有詩意的暗號,沒有奇怪的動作,正常的如同敘舊。這也是特工接頭暗號的性質所決定的。

特工使用接頭暗號,最怕的是引起周圍人的注意,被盤問乃至逮捕,接頭暴露的原因通常是細節的忽略。然而隱蔽戰線名將陳賡曾經在一位同志被盤問的情況下與其接頭成功,並將其安全帶走。

1927年,大革命失敗,上海陷入白色恐怖,潛伏在上海的共產黨員工作面臨極大危險。陳賡當時已從蘇聯情報工作部門學成歸來,負傷在上海養病,周恩來反覆斟酌後,決定由陳賡坐鎮上海中央特科情報科。1928年,陳賡臨危受命,負責聯絡、安插潛伏人員並搜集情報。陳賡化名王庸,廣泛結交三教九流,甚至可以任意出入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為工作帶來極大便利。

大革命失敗後,陳庚在上海中央特科從事隱蔽戰線工作,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

1928年5月一個夜晚,陳賡路過地下黨秘密聯絡點夏令配克大戲院 (今上海新華電影院) 。

上海法租界夏令配克大戲院(今上海新華電影院)

他看到警探攔住一個人仔細盤問,這個人就是後來的東北抗日聯軍締造者之一的周保中。周保中證件齊全,卻因為濃重的雲南鄉音被盤問的有些緊張,引起警探懷疑。陳庚不認識周保中,但知道今日戲院有人接頭,大膽地使用接頭暗號試探周保中:

「喂,張警長,今天的戲真叫座,明天還來看戲嗎?」

周保中聽出這是當天另一方回答時用的暗語,馬上開始思考如何應對警探盤問,同時還能回應陳庚的接頭暗號。周保中靈機一動,回答說:

「不!我要到上海大世界去!」

先將接頭暗號說出來。為了不讓警探生疑,周保中馬上接話:

「我是雲南人,來上海賣藝求生......」

然後佯裝有飛蟲如嘴,「噗噗噗」地吐口水,巧妙地將接頭暗號中的「不」字強調,接著很自然的應對警探:

「我是來賣藝的,也就是變魔術的,先生要不相信,明天我到大世界去,露兩手給各位看看......」

周保中特意將「到大世界去」說得極為響亮,同時手上變了個漂亮的魔術戲法。中央特科經常對情報人員進行魔術培訓用來進行掩護,陳庚更加肯定了周保中的身份,快步上前解圍:

「啊!這位大哥技藝超群,我舍下有一小侄酷愛這技藝,如若不嫌棄,明天登門賜教。」

警探認識陳賡,便將這位「戲法藝人」放走了。

陳庚在接頭人被盤問的情況下肯定了他的身份,在敵人眼皮底下對上了接頭暗號,並成功帶領其逃脫,中央特科在上海工作的成功可見一斑。

影視接頭暗號:考究與誇張

影視劇中的接頭暗號是突顯編劇才華的重要內容,不論中外,特工對答接頭暗號的部分永遠扣人心弦。有些優秀諜戰劇接頭暗號的設計考究,充分考慮了接頭環境、時代背景、人物個性,也有些接頭暗號過於浪漫,對應簡單,難以保證接頭的順利。

諜戰劇中,接頭暗號一般都在茶館、飯莊這樣便於交談的地點,因此接頭暗號設計要依據環境制定。電視劇《亮劍》中,獨立團團長李雲龍和警衛員魏大勇在縣城街邊小攤中接頭,暗號也和吃飯相關。

「老總,要醋嗎?」

「要,不吃醋那還叫老西麼。 」

「那您是要米醋還是燻醋?」

「我只認老陳醋。」

這套接頭暗號的設計貼合了環境,而接頭人員的第一句回答很可能會普遍出現,因此設計了詢問醋的種類,一個二選一的提問,卻得出了第三種答案,這就會出乎一般人的思維邏輯,使得暗號具有唯一性。

《亮劍》中,魏大勇與地下黨接頭

經典諜戰劇《潛伏》貢獻了大量經典臺詞,其中也有多個接頭暗號。餘則成的第二個聯絡站設在書店中,因此與接頭人羅老闆的暗號以書做文章:

「有匯文版的朱子家訓嗎?」

「有,不過不是單刊,是和增廣賢文合本的。」

「民國版的,還是清版的?」

「都有,您要哪版?」

電視劇《潛伏》中的餘則成

接頭暗號的設計還要具有唯一性,如果暗號設計過於平常,是人就會,很可能會導致接頭失敗。經典諜戰電影《黑三角》是很多人的童年噩夢,敵特凌厲的眼神嚇哭了不知多少小朋友,電影放映後,人們看賣冰棍的都像敵特。電影中敵特的接頭暗號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句廣為人知的唐詩如果是個古詩文愛好者一定能答對,暗號在設計上過於普遍而詩意,難以保證接頭的成功率。

1977年電影《黑三角》截圖

根據曲波小說《林海雪原》改編的電影戲劇層出不窮,楊子榮深入敵穴與座山雕的大段土匪黑話還遺留有春典半文半白的痕跡,「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火遍全國。大段的接頭暗號中還要有特殊的土匪暗號手勢進行配合,土匪又要考驗楊子榮的隨機應變能力,使得接頭暗號深入人心。

電影《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回應座山雕的接頭暗號

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的接頭暗號浪漫與嚴謹並存。

「空氣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

「是啊,暴風雨就要來了!」

這句接頭暗號非常詩意,很難說不引起旁人注意,然而在電影中,它確實預兆著一場大規模的行動在塞拉耶佛醞釀。另一段接頭暗號更切合實際:

「我要放大一張我表妹的照片。」

「有底片嗎?」

接頭地點在照相館,符合場景也不失浪漫。

1972年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劇照

當然,除了嚴肅題材外,喜劇題材的諜戰故事片會將接頭暗號設計為引人發笑的橋段。法國二戰電影《虎口脫險》中,為了與空軍飛行員接頭,幾個法國百姓誤打誤撞進入土耳其浴室,逢人便唱接頭暗號的歌曲《鴛鴦茶》,如此危險的接頭加上演員誇張的表演,使得「鴛鴦茶,鴛鴦體,你愛我,我愛你」成為傳唱度最高的接頭暗號。

1966年的電影《虎口脫險》中接頭場景

經典的接頭暗號成為影視劇代名詞,人們甚至會忘記電影的名字和情節,但不會忘記接頭暗號。

「你是誰?」

「我是我!」

「押著腕兒?」

「覓著火!」

接頭暗號的簡短有趣,使得它們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心頭上迴響。

生活接頭暗號:亞文化解構

生活中,接頭暗號又有了新的用處,成為識別特定文化圈子內的重要標準,尤其是亞文化圈子中,接頭暗號被解構,賦予新的含義,成員間以接頭暗號玩梗。

其中有想抄作業又不敢明說的學生間的暗語——

「貨帶了嗎?」

「大哥,最近風聲緊......」

玩嗶哩嗶哩鬼畜圈的朋友對此也不會陌生——

「來者可是......」

「諸葛孔明!」

還有學霸的暗號標籤——

「奇變偶不變」

「符號看象限」

漸漸地,接頭暗號取材逐漸寬泛,經典小品臺詞,熱血動漫獨白,乃至一些洗腦廣告都成為了接頭暗號。

看到這個廣告,想必許多人能脫口而出經典廣告詞演變的接頭暗號

特定的暗號也成為網路遊戲裡尋找本國隊友的標準。遊戲限制了打字時間,因此,尋人暗號必須簡潔,經典的接頭暗號在電腦屏幕中被重構,在不使用中文、不引起外國網友注意的情況下,對出暗號成為了「是否是國人的標準」。

注意拼音「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自己人!」

接頭暗號誕生於戰爭年代,在影視作品中為人熟知,如今,全國人民面對疫情,接頭暗號再次使用起來。當然,這一次,我們沒有親臨隱蔽戰線,但也身處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希望我們離放棄使用接頭暗號的日子越來越近!

(國家人文歷史)

相關焦點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進小區先對暗號?歷史上真實的接頭暗號都什麼...
    「老地方小區東門。」「我看見你了,放下東西,你走吧。」網友們稱,如今進出家門和拿快遞都要接頭暗號,真像以前的特務接頭。話說回來,接頭暗號真的像影視劇裡一樣神秘莫測嗎?接頭暗號這樣的密語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古代接頭暗號:暗語和源流接頭暗號,就是彼此間用聲音、動作等特殊方式約定的聯繫時的暗號,用來識別、確認自己人,進而展開下一步的行動。
  • 進小區先對暗號?每天堪比諜戰片,今天你們小區的暗號是啥?
    硬核的小區暗號先來個不近人情,壓迫感十足的:「保安:有朋自遠方來,業主:雖遠必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兩句名言各取一段,沒有絲毫不適。答: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讓你出個門,還能重溫那些年「全文背誦」之苦,體驗一把小學生的悲情浪漫。可是,假如來人是個班上的語文課代表、甚至於人家本身就是語文老師,這可就糗大了。
  • 真實的潛伏特務接頭暗號都說什麼?
    提起接頭暗號,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前幾年熱映的電影威虎山有一段著名的對白,「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當然了,這只是東北土匪的黑話切口,江湖氣息太重,真實的間諜和特工肯定不會這樣講,年紀稍大一點的朋友肯定看過一部叫《南海風雲》的經典電影,裡面的著名呼叫暗號就是「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地瓜地瓜!
  • 進小區先對「暗號」,還是動態的!這些防疫「諜戰片」也太有才了……
    進小區先對「暗號」,還是動態的!對不上暗號還不讓進 戳視頻看更多▼ 「前天的暗號是平安 昨天的暗號是祝福 今天的暗號是健康 明天的暗號……我還不能告訴你」
  • 《亮劍》八路的接頭暗號就「老陳醋」這麼簡單?有一個細節更重要
    一般都會採用接頭暗號來確認雙方的身份,所以在《亮劍》這部比較經典的抗戰劇中,以李雲龍為代表的八路軍,他們就有一個接頭暗號——叫「老陳醋」。▲李雲龍等待接頭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接頭暗號就像是一把鑰匙,有時不管是不是主人,只要能拿得到鑰匙的那個人,就可以打開這個鎖,這也成為敵人可以利用的一種手段。
  • 《秋蟬》穿幫鏡頭:接頭暗號太水,進服裝店對詩,把女犯人帶回家
    不僅如此還有奇葩的接頭暗號。也不知道編劇是怎麼想的,這麼簡單的暗號難道不怕穿幫不怕被有危險嗎?任何一個知道古詩詞的人都會對出下一句。暗號一定是只有自己人知道同時別人不知道的。如果按照古詩詞的接龍開始對暗號,那麼這個暗號存在的意義是啥。
  • 進小區還需要暗號!
    說到進小區,最近每個家屬院、商業住宅還有高檔住宅區門口一定把的很嚴吧,門衛看見業主肯定會問:「你是這個小區的嗎?」。那是人家的職業啦,所以小區業主不要煩啦,最近看網絡視頻有很多因為進出小區問題和門衛發生爭執,甚至打架的,那真是不應該喲。我看了條有趣的視頻:門衛:你是這個小區的嗎?
  • 進小區要先「對暗號」?天津這個小區火了!
    被問的人會有情緒不說,重複查問也讓小區管理的效率不高,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妙招」。各種類型的通行證、準入證:上海楊浦區的韻都城小區上海長寧區的虹旭社區還有嚴格的保安在「盯梢」(給保安大哥的敏感度點讚!)不僅如此,不少還有小區開始嘗試「對暗號」,居民每天進出就像「諜戰片」,對不上暗號還不讓進。
  • 扒一扒《局中人》接頭暗號,嗅到了《潛伏》的味道,驚險中有驚喜
    這個看似最不像臥底的角色竟然真的就是地下黨,不僅觀眾不相信,連軍統中統都不相信,更不用說是張一山飾演的沈放。所以地下黨就像是變色龍,隨時都能就地生存保存實力。本文要說的是汪洪濤和沈放接頭時的場景,誰也想不到接頭能這麼刺激。因為汪洪濤看到了沈放在報紙上的廣告,太明顯,太醒目,以至於連沈放哥哥沈林都開始懷疑這個廣告有貓膩。
  • 進小區需要對暗號!疫情防控玩出新花樣!
    最近,待在家裡刷手機,又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個非常搞笑的事,疫情防控越來越被重視,各個小區也是人才輩出,想出各種招數,譬如,對暗號!上面這張圖片,也是朋友群流傳廣泛的一張,在圖片中這樣寫道:通知,現在是疫情高發期,為了居民的安全,進來的人要說暗號!今日暗號:嫦娥.同樣,這個圖片中的暗號是希望。有網友笑稱,如今進小區都要對暗號了,真的是堪比諜戰片啊!因為對暗號能很快的識別外來人員或者是剛剛從外地回來的居民!如果你是小區居民,且在小區裡。
  • 《勝算》:接頭暗號這麼玩,才是良心諜戰劇
    導語:諜戰劇之所以好看,除了劇情本身彰顯了家國情懷,歌頌了犧牲精神之外,情節上的跌宕起伏,氣氛上的緊張刺激也是不可或缺的。而雙方接頭,無疑是整個劇情的高光時刻之一。只見深藏不露的特工們,甩掉各種跟蹤監視後,來到接頭地點,朗誦般地說出自己的上聯,對方則頗為激動地對出下句。
  • 《局中人》:這樣的接頭暗號,才像個諜戰劇
    這首詞,很多人都背過,算得上家喻戶曉耳熟能詳了。所以《秋蟬》裡的幾位接頭特工都很容易的就暴露了,因為即便你不是接頭人,照樣接的上下一句。就如同那兩句經典的接頭暗號一般,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我們去銀行兌支票的時候,工作人員要把支票上的印鑑折一半跟預留的仔細比對,完全合得上才給錢。接頭暗號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上句一出,誰都能對得出下句,那這種暗號也是沒什麼意義的。這事情可比取錢嚴重多了,輕則性命難保,重則耽誤了革命事業!所以暗號必須全對上,差一個字都不是自己人。
  • 《秋蟬》:這樣的接頭暗號是不是太簡單了點?
    不過能不能找到新的接頭人和組織取得聯繫這是後話,這裡要說的是任嘉倫這隻「秋蟬」和代號「魚鷹」之間的接頭暗號「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這個接頭暗號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 全文如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墨香粉」的接頭暗號,「道友」受爭議,「天官女孩」稱號多
    對於墨香家的作品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喜歡每一部的人都有,或許有些是單純喜歡一部,又或者有些會是和小汪嘰一樣,三部都很喜歡,對於喜歡三部曲的粉絲來說,日常碰面她們會採用什麼樣的接頭暗號呢?#墨香家的兒子#
  • 軍統特務接頭暗號都說什麼?70年前的軍統文件曝光,答案令人意外
    特務接頭暗號」,名為《交通員連絡辦法》,話不多說,直接看內容。 正式見面後,兩個人得先互道姓名,接著以左手拉手,再開始一問一答: 「老田還沒來嗎?」
  • 五大經典接頭暗號,周星馳佔了2個,最後1個至今無法超越
    「正午,三角公園見,紅玫瑰為記」,這是在凌凌漆住進麗晶大賓館時,牆上出現的接頭暗號。等到了中午,周星馳口銜玫瑰花,在公園裡卻誤打誤撞和一條狗接上了頭,可謂是搞笑之極,大跌眼鏡。對於這兩個接頭暗號,你們可還有印象?「請問今天會下雨嗎?」
  • 城市環線:接頭暗號「荷花」漫遊記
    頭一次幹走私買賣的商人郭小峰來餛飩店接頭,誤把作家小票上信手寫下的小說片段當成了接頭暗號。在碼頭說錯暗號的商人被一棒子打暈,倒賣頭子以為他是警察臥底,將他綁在江灘上……作家周建在一個八月的早晨決定自殺。不是什麼新鮮事。眼下這個時代,沒有自殺衝動比勃起無能還丟臉,更何況周建還是個作家。
  • 播放量破2400萬,肖戰粉絲有新的接頭暗號了
    楔子近日,肖戰工作室新發布的《日常見肖戰》視頻播放量再度走高,已經突破2400萬了,不可不謂強悍,與此同時,肖戰在視頻中聊到的幾個新名詞,也成為了肖戰粉絲新的接頭暗號。說起來,也是好生有趣。」,而這一次,則提出了希望鏡頭多變的建議),也是第一次在粉絲圈中引起關於接頭暗號的討論。
  • 尋「動態密碼」對暗號 市民出入小區宛若上演諜戰片
    網絡截圖(抗擊新冠肺炎)尋「動態密碼」對暗號 市民出入小區宛若上演諜戰片中新網濟南2月13日電 (孫宏瑗)「朱自清《春》第二段第一句」「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三個臭皮匠」「臭味都一樣」……諜戰片中對暗號的場景日前發生在諸多小區。
  • 經典接頭暗的名場面!還記得《偽裝者》《慶餘年》的暗號嗎?
    影視劇中的經典接頭暗語都是名場,有的緊張刺激,有點笑料百出,像打死我也不說的名梗,腦子不夠用猜到死也猜不出來,來盤點一下經典接頭暗號。《慶餘年》範閒接管北齊密探油店:有香油嗎?《上海灘賭聖》周星馳被幫派追殺是的幫派暗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第四句是什麼?答:酒幹倘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