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我國著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給《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主編李慎明發來一則微信,引起不少媒體轉載。
微信原文說:「慎明:我們已用現代醫學方法證明,太極拳是優於國外傳統的對滿足肺康復治療的一種運動。2018年,這個研究結果以《太極拳有助於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為題發表在美國一家著名的胸腔雜誌《chest》上。這家美國著名的胸腔雜誌稱, 2018年4月3日, 《chest》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太極拳有助於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這篇論文是全本雜誌的亮點。自從這家雜誌發表了太極拳的療效以後,有很多國家,包括日本,義大利,很多病人都開始學習太極拳。你若認為有必要,我將全文發給你看一看。南山」
而且,經鍾南山院士與李慎明主編授權,《太極拳有助於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原文加編者按刊發到微信公眾號上。這裡僅選兩圖示意不再贅述。
鍾南山是知名度很高的一名醫學專家。微信中提到的是太極拳的治療康復功能。其成果是世界領先的。這裡就涉及到太極拳的體用問題。
太極拳自從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內涵外延極其豐富,一直發展到今天就更加呈現出日新月異的「一體多用」的面貌。
所謂「一體多用」主要是說太極拳的今天,其用途是非常多樣化的。最開始的用途是格鬥與技擊,後來是對延年益壽層次上的升華,再後來文化、藝術、哲理、醫學。發展到現代,更是被很多舞蹈界所化用,在人民平常生活中因為太極拳教學活動、習練研討,更是增添了許許多多的世間美談佳話,社會文化、思想交流也逐漸水乳交融地滲透到社會的不同圈層。
有傳統武術意義上的,有套路競技層面上的,有健康養生方面的,有藝術欣賞美學價值升華方面的,鑑於此,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君子和而不同。
同時也引申出來很多習練路徑上面的問題,有人認為一開始就要按傳統武術的練法苦練基本功,謂之曰「十年不出門」;也有人認為應該從簡易入手,所謂「大道至簡」,才容易推廣。
其實,太極拳的「一體多用」就如同「寫字和書法」一樣。有的人寫字是為了記帳,有的寫字為了先出漂亮的文章,還有的寫字是表現為一種書法藝術。那麼,你一定記得自己是如何掌握寫字的技巧的吧?
小時候初學寫字,那字體一定不敢恭維吧,歪歪扭扭不說,間架結構失真,筆畫順序顛倒,「倒下筆」現象甚至對於今天的你也屢屢上演。但是,成年以後的你,如果經常寫字的話,讀過許多的年書的話,一定也是熟練流暢的一氣呵成,洋洋灑灑。
那麼,問題的答案就很明顯了。學太極拳應該小孩子學寫字一樣,方法是多樣的,不一而足,最後都是殊途同歸,上個好大學,贏得一個好人生,是每個學生的美好願望,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夠實現!
7/13/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