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壽陽縣)人,敕勒族。北魏到北齊時期名將、軍事家,相國斛律金之子。
善於騎射,武藝出眾,得到大行臺高歡欣賞。跟隨世子高澄,擔任親信都督,號稱「落雕都督」。天保三年(552年),從徵出塞,先驅破敵,多有斬獲,拜晉州刺史。大寧三年(562年),抵抗北周大將達奚成興進攻,遷司徒。參加洛陽之戰,大破北周齊王宇文憲,拜太尉,別封冠軍縣公。武平二年(571年),參加汾水之戰,大破北周柱國辛威和韋孝寬,別封中山郡公。率軍攻打平陽道,攻克姚襄和白亭城戍,別封長樂郡公。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多次擊敗北周進犯。拜左丞相、鹹陽王,與尚書右僕射祖珽、領軍將軍穆提婆不和。
北齊武平三年(572年8月22日),遇害於涼風堂,時年五十八歲。北周武帝滅亡北齊後,追封上柱國、崇國公。
人物生平
落雕都督
彎弓落雕
少年時,精通騎馬射箭,而以武藝聞名於世。北魏末年,跟隨父親斛律金西徵。高歡的長子高澄(北齊文襄帝)做王世子時,任命斛律光為親信都督,不久升為徵虜將軍,累加衛將軍。武定五年(547年),封永樂縣子。
斛律光曾陪同高澄在洹橋狩獵,一隻大雕正展翅高飛,斛律光一箭就射了下來,而且是正中要害。高澄拿過雕誇讚了半天。當時人們都稱他為「落雕都督」。不久兼任左衛將軍,晉爵為伯。
屢立戰功
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建立北齊後,斛律光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另封西安縣子。天保三年(552年),隨從文宣帝的大軍出塞,用兵庫莫奚。斛律光為先鋒,打敗庫莫奚軍隊,擄獲甚多,並且奪得了一些其他的牲畜。回到京師鄴城後,官加晉州刺史。
斛律光
天保十年(559年),斛律光官拜特進、開府儀同三司。二月,統領萬騎攻打北周的開府曹回公,並將其殺死。柏谷城主帥、儀同薛禹生棄城逃跑,於是斛律光就佔領了文侯鎮,立戍置柵後回京。乾明元年(560年),斛律光被封為并州刺史。
皇建元年(560年),孝昭帝高演認為斛律光家世代淳厚清謹,加之為皇室立有功勳,便納其長女為太子妃。太寧元年(561年),官尚書右僕射,食中山郡幹。太寧二年(562年),除太子太保。
邙山大戰
河清三年(564年)正月,北周派大將達奚成興等來寇掠平陽(山西臨汾西南),武成帝令斛律光率三萬步騎抵抗,達奚成興等聽說是斛律光迎戰,不戰而退。斛律光乘機追擊,追入周境,俘獲周軍二千餘人而回。三月,遷任司徒。四月,率騎兵北討突厥,獲良馬千餘匹。
同年冬,北周武帝宇文邕派遣柱國、大司馬尉遲迥、齊國公宇文憲、柱國庸國公可叱雄(王雄)等,率兵十萬攻打洛陽。斛律光率五萬餘騎急行軍趕赴洛陽,兩軍在邙山(河南洛陽西)大戰,尉遲迥等人大敗。武成帝高湛親臨洛陽,策勳頒賞,遷任斛律光為太尉,又封冠軍縣公。
天統三年(567年)六月,因父去世,斛律光辭官歸家。同月,詔令斛律光及弟斛律羨官復原職,仍為前任。秋,除太保,襲爵鹹陽王,並襲第一領民酋長,另封武德郡公,移食趙州幹,遷太傅。
大敗周軍
天統三年(567年)十二月,北周又圍攻洛陽,阻斷齊軍糧道。武平元年(570年)正月,斛律光奉北齊後主高緯命率步騎三萬討伐,軍至定隴,與在鹿盧交屯兵的周將張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梁士彥、開府司水大夫梁景興等相遇,斛律光披甲執銳,身先士卒,鋒刃才交,大敗宇文桀軍,斬首兩千多級。
齊軍返回時,駐紮安鄴,宇文憲等率軍五萬追擊。斛律光指揮騎兵回頭猛擊,宇文憲軍大敗。因軍功被加封為右丞相、并州刺史。
金戈鐵馬
武平二年(571年),斛律光率眾築平隴、衛壁、統戎等鎮、戍十三所。北周柱國木包罕公普屯威、柱國韋孝寬率步騎萬餘進攻平隴,與斛律光戰於汾水之北,斛律光大敗周軍,俘殺千餘人。又封斛律光為中山郡公,增邑一千戶。
結怨祖穆
斛律光常在朝堂垂簾而坐。祖珽不知曉,騎馬從其朝堂門口走過。斛律光見後大怒,對人說:「此人好大膽子!」後來祖珽在內省,高聲大氣地講話,斛律光正好路過,聽到後,又十分惱怒。
穆提婆請求娶斛律光庶女為妻,斛律光不同意。後主將晉陽田地賞給穆提婆,斛律光在朝上大聲講:「晉陽的田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幾千匹,以平寇難,如今賞賜給穆提婆,這不是破壞軍務嗎?」因此斛律光與祖珽、穆提婆二人有了怨仇。
滿門貴戚
斛律光一個女兒作了皇后,兩個女兒是太子妃 ,子弟皆封侯作將,還娶了三位公主。全家功高位顯,門第極盛。因此,斛律光常為此擔憂,怕惹來禍患,居家很嚴,生活節儉,不謀私利,杜絕賄賂,門無賓客,也不肯幹預朝政。
北齊後主高緯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他寵信祖珽、穆提婆等小人,政治黑暗腐敗。斛律光非常討厭這些人,說「目人用權,國必破矣」!引起了他們的忌恨和陷害。
被殺滅門
武平三年(572年),北周將軍韋孝寬為解決斛律光這個北齊的前線支柱,便製造謠言,編成兒歌,在鄴城歌唱。祖珽、穆提婆密謀,將歌謠向高緯啟報,說:「斛律累世為朝廷大將,明月威震關西,豐樂威行突厥,女為皇后,男娶公主,謠言十分可怕。」高緯就此事詢問韓長鸞,韓長鸞認為不必大驚小怪,事情也就此作罷。祖珽又在後主面前挑撥,當時高緯身旁只有何洪珍在。
適逢丞相府佐封士讓進密奏,恰好啟奏上有「軍卒進逼京師」之語,與高緯前些時日的懷疑相合,高緯便對何洪珍說:「人的想法有時很正確,我以前懷疑他有反叛之心,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高緯性格十分怯懦,擔心事情會突然暴發,命令何洪珍快馬召祖珽進宮。不一會兒,斛律光來了,被人引進涼風堂,劉桃枝乘其不備,從後面偷襲,將其殺害,時年五十八歲。斛律光被殺後,高緯下詔說他謀反,現已伏法,其餘家口不受株連。很快又發詔書,將斛律光家族滿門抄斬。
斛律光言語寡少,性格剛正急躁,御下嚴格,治兵督眾,只是依仗威刑。在築城置戍的勞作中,他常常鞭撻役夫,極其殘暴。自從少年從軍後,不曾違背規章,而使鄰敵聞風喪膽。斛律光沒犯什麼罪,卻被朝廷處死,所以時人極其惋惜。周武帝宇文邕得到斛律光的死訊,十分歡喜,竟下令赦免其境內的罪犯。北周滅北齊後,追贈斛律光為上柱國、崇國公。宇文邕指著詔書說:「如果斛律光還活著的話,我哪能跑到鄴城來?」
人物評價
李世民:斛律明月,齊朝良將,威震敵國,周家每歲斫汾河冰,慮齊兵之西渡。及明月被祖孝徵讒構伏誅,周人始有吞齊之意。
蔡東藩:斛律光為高氏懿親,效忠王室,足懾強鄰。光不死則齊不亡,乃為宵小所排,卒遭慘死,齊之不永也宜哉!
特此申明:
此文內容及圖片都來源網絡,版權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