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雕刻完石獅子,石球是如何放它嘴裡的?看完很佩服古人智慧!

2020-12-23 料史明者

「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杜甫

銀行門口或是富貴人家門前,一般都會擺放一對石獅子用於闢邪鎮宅。其實不止我提到的這兩種地方會出現石獅子,很多建築中都能看到石獅子的身影。石獅子是傳統闢邪之物,放在家門口,有助於招財進寶,符合很多中國人討口彩的心思。有的石獅子是嘴裡含球,有的石獅子是腳下踏球。石獅子的擺放在建築風水學來講,也是講究頗多,需擺放在大門兩側,兩側各一個。

很多人會覺得這些石獅子除了闢邪之外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每每看見的時候都會忍不住駐足觀看,心中產生好奇。雖然石獅子沒有非洲大草原上的活獅子那麼生動,形態也不相逕庭。其實影響並不大,這些差距都是由於地域兩個地方的文化地域因素差距所導致。

這個石球又是如何進入,石獅子嘴中的呢?口中含球的石獅子做法源於兩個傳說,一個說法是古時候妖孽橫行擾亂百姓生活,經常嚇壞小孩子,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這時候有一名男子像神靈祈求,自己願意降妖除魔,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神仙被他的赤誠所感動,於是就給男子一顆珠寶,只要他含住珠寶,就會變成獅子嚇跑妖魔鬼怪。男子去世之後,沒有人來守護大家的平安。於是人們另闢蹊徑,講石頭雕刻成獅子模樣將石球放置嘴中,給妖魔鬼怪造成男子變身之後的幻象,震懾妖魔鬼怪,不再影響家宅平安。

還有一種傳聞是,皇宮權貴喜歡獅子這種動物,所以將其製造成各種擺件。放置於皇宮之中,遠觀起來威武霸氣,更能顯示天子的威嚴。這些石獅子口含石珠的造型,皇宮環境複雜深沉,此造型就暗喻著很多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能宣之於口只能深藏於心。那麼石獅子口含珠又是如何進到嘴裡的,提到這兒就會由衷感嘆古代人的機智。

石球不是等待石獅子完工之後才放進嘴中的,是事先在嘴中預留一部分石塊,等到後天的時候雕刻成球狀。等待石獅子雕刻大功告成之後,把預留的球形部分,進行仔細打磨直到讓它成為一顆光滑圓潤的石球。扣除石獅子嘴中多餘的石料,等到石球能夠活動的時候再進行下一步。看到這裡,是不是不由讚嘆,中國的傳統藝術實在是很驚人。

這是古時候沒有先進技術的時候所採用的方法,現代技術的交替更新有了一個更有效率的辦法。提前做好一個石球,分成兩半邊,放進石獅子嘴中,用膠水粘合。或者是把石獅子的獠牙取下,放入石球再進行獠牙的修補工作。在石獅子裡面放小球看似簡單,實則很考研工匠的技術和膽量,沒有「兩把刷子」的師傅,還真不敢接這門活。為什麼會說這樣的雕刻十分考驗工匠膽量?

如果石獅子口中石球沒有雕刻得很精準,這尊石獅子就不再具有任何價值,屬於報廢品,雕刻石球成功的概率不太高。雕刻石獅子嘴中含球除了考驗師傅技術之外,還要求雕刻師傅有非常好的耐心,稍不注意球體體積過小會從嘴中滑出,沒有過硬的技術打磨工序也無法進行。

現代的工匠有這種技術的工匠已經非常罕見了,沒有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術,仰仗後天科學技術來完成一些雕刻步驟。雖說用化學膠水進行粘合的石獅子,從外形上來看與精心雕刻的石獅子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從技術上來講就相距甚遠。

現代工匠的這門手藝活兒比原來的老工匠就差別很多。了解到這些之後,心中不由地開始讚嘆老工匠們巧奪天工的手藝,希望以後能得到更多人的傳承和發揚。古人的智慧不是現代人所能想像的,老祖宗的手藝不能在我們這代中流失,年輕人更應該關注我國的傳統手藝。中國的傳統文化令人振奮和激動,不希望看到一些傳統技藝後繼無人導致最終消散。不想讓人提到某項傳統文化的時候,只剩下惋惜。

結語

科技在發展,傳統文化越來越冷門。它們被現在科技所替代,看起來這是一件好事,其實是一件壞事。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的流失,對國家和人民來講其實是一種損失。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後能見識到的傳統文化手藝傳承會越來越少,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願祖國的傳統文化、手藝能沐浴到更多人。

參考文獻: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相關焦點

  • 古人雕刻完石獅子,石球是如何放進它嘴裡的?看完很佩服古人智慧!
    這個石球又是如何進入,石獅子嘴中的呢?口中含球的石獅子做法源於兩個傳說,一個說法是古時候妖孽橫行擾亂百姓生活,經常嚇壞小孩子,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這時候有一名男子像神靈祈求,自己願意降妖除魔,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神仙被他的赤誠所感動,於是就給男子一顆珠寶,只要他含住珠寶,就會變成獅子嚇跑妖魔鬼怪。男子去世之後,沒有人來守護大家的平安。
  • 中國獅子嘴裡的球,是如何放進去的?看完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中國獅子嘴裡的球,是如何放進去的?看完被古人的智慧折服在電視劇中一些宏偉的宮殿前,我們總能見到石獅子的身影,當我們見到它的時候,也總會這些宏偉莊嚴的石獅所吸引,但當大家在看這些石獅子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獅子嘴裡的那一個球呢。
  • 古代石獅子嘴裡有個繡球,工匠是如何把球放進去的?智慧讓人佩服
    清朝,獅子的手工雕刻已基礎定形。堅信大伙兒在中國的許多 工程建築上都能見到石雕工藝品的獅子,實際上石獅子是在我國傳統形式的闢邪物品。古時候許多名門望族都喜愛在大門口上下兩側放上一對石獅子,並且獅子的各式各樣,有腳底踩著物品的,也是有口中含著石球的。那麼古代人又是怎樣把石球放入獅子口中的呢?
  • 石獅子嘴裡的球,到底是怎樣放進去的?看完總算明白其中貓膩了
    石獅子嘴裡的球,到底是怎樣放進去的?看完總算明白其中貓膩了在古代石獅子是威嚴吉祥的象徵,被人們當做是鎮宅神獸,但是在一些宮殿,寺廟等建築物大門前,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有人就好奇了,為什麼空間那麼小球是怎麼放進去的呢?
  • 石獅子嘴裡的石球,究竟是怎麼放進去的?看完恍然大悟
    一尊石獅鎮門前,八方鬼神心膽寒,石獅子做為闢邪物品,經常蹲在住宅和院落前,嘴裡面叼著石球,怎麼摳都摳不出來,它是如何製作而成?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 石獅子歷史悠久,相傳東漢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把一頭金毛獅子作為貢品進獻。
  • 石獅子嘴中的球到底是怎麼放進去的?看完後恍然大悟!
    還記得小時候見過許多小夥伴都會去,好奇的想將球從,石獅子的口裡拿出來。然而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是根本拿不出來的。那麼不僅讓人覺得好奇了,既然我們都沒有辦法從石獅子的口裡拿出來,那麼,又是如何將這石球放到石獅子的口裡的呢?其實這個石球,是運用傳統的鏤空技術雕刻出來的。石獅子是先完成的,但是嘴巴部分是最後完成的。
  • 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說起經商創業,我國自古就是商業大國,商業足跡可謂是遍布全世界,「絲綢之路」更是我們歷史中代表性的一種商業模式。經商過程中除了保證商品的質量外,其次就是價格定為,過高消費者買不起,過低消費者又會產生懷疑。對於價格,我們古代曾經流傳過這麼一句俗語叫做「寧賣九毛九,不賣一塊一」,這句話真的能體現出古人經商之道厲害,看完也是欽佩不已。
  • 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東西南北,是最基本的地理方位。那麼,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歷嗎?人們是如何確定哪裡是東方,哪裡是西方,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呢?東:太陽升起的地方現在的「東」是簡化演變之後的字體,在《說文·東部》中曰「從日在木中」,意思是太陽剛剛升起在林木中透出光亮。
  • 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眾所周知,去往北京旅遊的遊客,除了參觀長城之外,故宮也是最受追捧的景點之一,能夠一覽國家物質文化,實際上也是不枉此行了,之前筆者也寫過不少關於故宮的問題,而今天來說說故宮有9999間半房子,而這半間到底在哪裡?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 石獅子嘴中的球到底是如何放進去的?今天終於弄明白了!
    如果你仔細看的話,這石獅子嘴巴裡可是有一個石球的。而且這個球還能夠自由地轉動。無論你怎麼轉動這個球都無法取出來,很多人也就好奇獅子的嘴明明是閉著的,這實球又是如何進入到裡面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雕刻師是如何解釋的吧。其實雕刻這樣的大石獅子非常的簡單,首先你得雕刻出它的外形。
  • 古人說「睡覺不能腳朝西」,這句話有何依據?看完佩服老祖宗智慧
    在我國除了有珍貴的文物所流傳下來之外,還有許多俗語也都流傳至今,而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們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就算是在現如今也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同時這些俗語也將古人們聰明的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在眾多俗語中有著這樣一句俗語「睡覺不能腳朝西,」這句話有沒有依據呢?當看完之後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古人們真的是太聰明了。
  • 古代的紙糊窗戶是如何阻擋風吹雨打的?看完才懂古人的大智慧!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家家戶戶的窗戶都是用玻璃材料製成的,但古代是直至清朝才引進了玻璃。古代的紙糊窗戶是如何阻擋風吹雨打的?看完才懂古人的大智慧!讓我們不禁疑惑,這麼脆弱的窗戶紙能承受得住颳風下雨和窮冬風雪嗎?紙糊窗又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在古代沿用千年之久呢?
  • 看完「窮」和「富」字的解釋,恍然大悟,讚嘆古人智慧真是高!
    看完「窮」和「富」字的解釋,恍然大悟,讚嘆古人智慧真是高!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平等的國度,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無外還是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這兩種人也是形容我們現在世界所有人的最好結論,但很多人對於這兩個字的真正意思並沒有領會清楚。
  • 明朝之前沒有棉被,那古人是如何禦寒的?古人的智慧讓現代人嘆服
    棉花傳入到中原地區是在宋朝末年,有青、黃、白三種,那時的中國人把棉花叫做「白疊子」,並不知道棉花有禦寒的作用,就把它當成觀賞植物。9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就在他所寫的《蘇萊曼遊記》中提到,中國人把棉花種在花園裡,大家圍在旁邊觀賞。
  • 古人云「有錢能使鬼推磨」,後半句更耐人尋味,佩服古人處世智慧
    有錢能使鬼推磨,無情揭穿人性這句話的意思,還要從一個故事說起:南朝時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叫榆苗的人,四十歲的時候窮困潦倒,靠著磨豆子賣豆腐供養老母,有天夜裡小鬼來索命說他陽壽已盡,榆木是個極孝順的孩子,哭求著小鬼說:「我還有老母要侍奉,請放我一馬,等我把這點磨推完再跟你走吧
  • 網友:佩服古人的智慧
    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正大光明」大放光明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故宮的佩服古人的智慧」頤和園「金光穿洞」每年冬至前後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出現「金光穿洞」奇觀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十七孔橋的每一個孔洞都出現金光美到驚豔
  •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自己的房子門前擺放一對石獅子﹖而不是石老虎﹖
    到了唐宋以後,石獅子開始被民間廣泛使用起來,只要是大戶人家就會在自己的大門前置放一對石獅子,就像在門上貼上一對門神一樣,都是用來作為守護門戶,驅除邪靈鬼怪,既美觀又寓有納福招祥瑞之意。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民的審美習慣也發生了改變,每個朝代的石獅子也造型不一,各有特色,漢唐時石獅子造型強悍威猛,元朝時體瘦而雄壯有力,明清則較為溫馴,但到清朝時,石獅的雕刻基本上就定型了。不同時代的石獅子體現了不同時代古人心中的嚮往,所以雕刻呈現不同的特點,也顯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因此,石獅子還有南獅北獅之分。北獅雕塑樸實,外觀較兇猛威嚴;南獅雕飾繁多,外觀較活潑有趣。
  • 古人所穿的鞋子,為什麼鞋尖是翹起來的?看完佩服老祖宗智慧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卻並沒有這麼多的講究,古人們一雙鞋可能要穿上一年的時間,我們大家通過觀看一些影視劇可以得知,古人們所穿的鞋的鞋尖都是翹起來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讓小編帶領著大家一起一探究竟吧。
  • 古人沒有拼音,又是如何識字的呢?古人的辦法你不得不服呀!
    但是拼音也是在1955年-1957年被制定出來的,那麼在古時候,肯定就沒有拼音了,那麼我們的古人又是如何學習漢字,弄懂讀音的呢?根據史料記載,我國最早出現拼音運動,是在清朝末年民國的時期,也就是說,在鴉片戰爭以後,梁啓超、沈學等人才發起了「切音字」運動,而這個「切音字」就是我們現在拼音的雛形。
  •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只不過,懸崖如此陡峭,棺材如此厚重,究竟古人是如何將它放上去的呢?1978年,專家們對中國著名的懸棺遺址武夷山進行了考察,他們使用現代工具,將洞穴中的一具懸棺取出來,企圖以此揭開懸棺的奧秘。雖然他們並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不能解答這個疑問,但是他們提出了幾點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