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杜甫
銀行門口或是富貴人家門前,一般都會擺放一對石獅子用於闢邪鎮宅。其實不止我提到的這兩種地方會出現石獅子,很多建築中都能看到石獅子的身影。石獅子是傳統闢邪之物,放在家門口,有助於招財進寶,符合很多中國人討口彩的心思。有的石獅子是嘴裡含球,有的石獅子是腳下踏球。石獅子的擺放在建築風水學來講,也是講究頗多,需擺放在大門兩側,兩側各一個。
很多人會覺得這些石獅子除了闢邪之外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每每看見的時候都會忍不住駐足觀看,心中產生好奇。雖然石獅子沒有非洲大草原上的活獅子那麼生動,形態也不相逕庭。其實影響並不大,這些差距都是由於地域兩個地方的文化地域因素差距所導致。
這個石球又是如何進入,石獅子嘴中的呢?口中含球的石獅子做法源於兩個傳說,一個說法是古時候妖孽橫行擾亂百姓生活,經常嚇壞小孩子,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這時候有一名男子像神靈祈求,自己願意降妖除魔,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神仙被他的赤誠所感動,於是就給男子一顆珠寶,只要他含住珠寶,就會變成獅子嚇跑妖魔鬼怪。男子去世之後,沒有人來守護大家的平安。於是人們另闢蹊徑,講石頭雕刻成獅子模樣將石球放置嘴中,給妖魔鬼怪造成男子變身之後的幻象,震懾妖魔鬼怪,不再影響家宅平安。
還有一種傳聞是,皇宮權貴喜歡獅子這種動物,所以將其製造成各種擺件。放置於皇宮之中,遠觀起來威武霸氣,更能顯示天子的威嚴。這些石獅子口含石珠的造型,皇宮環境複雜深沉,此造型就暗喻著很多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能宣之於口只能深藏於心。那麼石獅子口含珠又是如何進到嘴裡的,提到這兒就會由衷感嘆古代人的機智。
石球不是等待石獅子完工之後才放進嘴中的,是事先在嘴中預留一部分石塊,等到後天的時候雕刻成球狀。等待石獅子雕刻大功告成之後,把預留的球形部分,進行仔細打磨直到讓它成為一顆光滑圓潤的石球。扣除石獅子嘴中多餘的石料,等到石球能夠活動的時候再進行下一步。看到這裡,是不是不由讚嘆,中國的傳統藝術實在是很驚人。
這是古時候沒有先進技術的時候所採用的方法,現代技術的交替更新有了一個更有效率的辦法。提前做好一個石球,分成兩半邊,放進石獅子嘴中,用膠水粘合。或者是把石獅子的獠牙取下,放入石球再進行獠牙的修補工作。在石獅子裡面放小球看似簡單,實則很考研工匠的技術和膽量,沒有「兩把刷子」的師傅,還真不敢接這門活。為什麼會說這樣的雕刻十分考驗工匠膽量?
如果石獅子口中石球沒有雕刻得很精準,這尊石獅子就不再具有任何價值,屬於報廢品,雕刻石球成功的概率不太高。雕刻石獅子嘴中含球除了考驗師傅技術之外,還要求雕刻師傅有非常好的耐心,稍不注意球體體積過小會從嘴中滑出,沒有過硬的技術打磨工序也無法進行。
現代的工匠有這種技術的工匠已經非常罕見了,沒有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術,仰仗後天科學技術來完成一些雕刻步驟。雖說用化學膠水進行粘合的石獅子,從外形上來看與精心雕刻的石獅子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從技術上來講就相距甚遠。
現代工匠的這門手藝活兒比原來的老工匠就差別很多。了解到這些之後,心中不由地開始讚嘆老工匠們巧奪天工的手藝,希望以後能得到更多人的傳承和發揚。古人的智慧不是現代人所能想像的,老祖宗的手藝不能在我們這代中流失,年輕人更應該關注我國的傳統手藝。中國的傳統文化令人振奮和激動,不希望看到一些傳統技藝後繼無人導致最終消散。不想讓人提到某項傳統文化的時候,只剩下惋惜。
結語
科技在發展,傳統文化越來越冷門。它們被現在科技所替代,看起來這是一件好事,其實是一件壞事。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的流失,對國家和人民來講其實是一種損失。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後能見識到的傳統文化手藝傳承會越來越少,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願祖國的傳統文化、手藝能沐浴到更多人。
參考文獻: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