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網友:佩服古人的智慧

2020-12-26 浙報融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2月19日,北京

冬至日將至

正午十二時

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十分壯觀

2020年12月19日,冬至日將至,北京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

「正大光明」

大放光明

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

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

陽光照射到地面後

會反射到故宮的「正大光明」匾上

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

將「正大光明」匾和

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

散發出金色的光芒

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看到這一幕

評論區網友沸騰了!

「大氣壯觀!佩服古人的智慧」

頤和園「金光穿洞」

每年冬至前後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出現「金光穿洞」奇觀

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

十七孔橋的每一個孔洞都出現金光

美到驚豔

拍攝這一景觀自然也成為

攝影愛好者的一大樂趣

△圖自網友@旭博宇999

【浙江新聞+】

「正大光明」匾額的由來

「正大光明」匾由順治帝題寫,懸掛於乾清宮寶座上方。

因雍正帝視其為宮中最高且最難接觸之地,故決定將立儲密折存放其後。

(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評論區沸騰》。編輯陸文琳)

相關焦點

  • 冬至將至,昨天北京故宮出現一幕奇觀!網友沸騰了……
    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正大光明」大放光明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故宮的「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 故宮「正大光明」匾大放光明,它背後還暗藏哪些鮮為人知的秘事?
    2020冬至日前後陽光點亮「正大光明」匾在今年的2020年的冬至日(12月21)日前後,不少遊客拍到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剛好於正午時分,被金色陽光點亮的奇觀因此,故宮的「正大光明」匾能夠在每年的冬至日前後大放光明,這無不代表著設計它的古人的匠心獨運,以及絕高智慧!
  • 冬至將至,北京故宮出現一幕奇觀!網友沸騰了
    12月19日,北京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十分壯觀△2020年12月19日,冬至日將至,北京天氣晴好,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正大光明」大放光明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故宮的
  • 冬至前,北京故宮出現一幕奇觀!網友沸騰了……
    「大氣壯觀!佩服古人的智慧」「正大光明」匾由順治帝題寫,懸掛於乾清宮寶座上方。因雍正帝視其為宮中最高且最難接觸之地,故決定將立儲密折存放其後。 《陽光行動》為浙江新聞名專欄,是由浙江之聲主辦的一檔權威輿論監督節目。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冬日金光點亮,五條金龍閃閃發光再現皇家氣勢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據了解,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 故宮有9999間半房子,這半間在哪裡?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故宮有9999間半房子,這半間在哪裡?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眾所周知,去往北京旅遊的遊客,除了參觀長城之外,故宮也是最受追捧的景點之一,能夠一覽國家物質文化,實際上也是不枉此行了,之前筆者也寫過不少關於故宮的問題,而今天來說說故宮有9999間半房子,而這半間到底在哪裡?
  • 為何故宮藏書閣的瓦片是黑色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說起故宮,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故宮的布局是很有講究的,什麼地方有幾間屋子,什麼地方該用什麼顏色的瓦片,都是有嚴格要求的,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故宮的藏書閣。
  • 故宮養心殿為何總是潮溼陰冷?專家將地磚敲開後,被古人智慧折服
    眾所周知,我國在悠久的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許多傳統文化都被人們所發揚光大,而到現如今這些傳統文化也在我們的心目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古人們還憑藉著聰明的才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遺蹟和文物。在我國古時候,古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我國最為有名的建築物之一故宮,故宮在我國建築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每一年前去故宮遊玩的人數不勝數,其實在古時候,故宮並不被稱之為故宮,而是被稱之為「紫禁城」。
  • 故宮的金頂為何鳥不落?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可思議,不服不行!
    也許你已經去過很多次故宮了,但大多數人遊玩故宮都不過是走馬觀花吧,其實故宮真的非常適合大家深度遊玩,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故宮的金頂從未有鳥兒落下,其中緣由你知道麼?其實,故宮的牆頂設計源於古人的匠心獨具,這種叫鷹不落的牆頂根據鳥類的趾距計算出了牆體的距離,房屋瓦片按照一定的坡度建設而成,這樣一來鳥兒抓不住牆體,而且也不適合鳥兒站立,所以鳥兒就不會在金頂上停留,既不會汙染金頂的美觀又省去了定期清理的麻煩,古人的智慧就是在這些細節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一條「大蛇」藏故宮600年,如今仍守護著故宮,佩服古人智慧
    說起故宮大家一定都很耳熟能詳,但是故宮裡的秘密可能知道的少之又少。從古至今,故宮作為皇家的固定住所,有著很多秘密還深埋其中,有些無從下手,有些則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佳話,而故宮中的一條「大蛇」則和故宮有著頗為不解的緣分。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時間:2020-12-19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 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說起經商創業,我國自古就是商業大國,商業足跡可謂是遍布全世界,「絲綢之路」更是我們歷史中代表性的一種商業模式。經商過程中除了保證商品的質量外,其次就是價格定為,過高消費者買不起,過低消費者又會產生懷疑。對於價格,我們古代曾經流傳過這麼一句俗語叫做「寧賣九毛九,不賣一塊一」,這句話真的能體現出古人經商之道厲害,看完也是欽佩不已。
  • 故宮開講啦」系列直播8月19日在快手上線
    8 月 19 日至 28 日,故宮博物院宣教部官方快手帳號「我要去故宮」(快手ID:1975787785)將在每天上午 10 點和下午 3 點各推出一場「快!故宮開講啦」主題直播,直播內容正是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特色品牌教育項目「故宮知識課堂」。屆時,廣大網友可以一邊觀看直播、學知識,一邊在線參與互動問答,獲得故宮贈送的精美禮品。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其實還有下半句,古人處世智慧讓人佩服
    其實古人有很多為人處世之道,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下來,這些俗語有的已經過世了,但是還有很多在現如今的社會依舊受用,畢竟人的本性是難以改變的。而且國人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無論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有相似之處。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飽含深意,比如這一句:勸賭不勸嫖。但是很多後人並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
  • 為何故宮屋頂600年來沒有鳥屎?專家看後發現玄機,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故宮的宮頂上為什麼很少見到鳥糞呢?難道是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使用了一些別出心裁的機關麼? 公元1368~1912年,故宮一直都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是萬分尊貴的。公元1406年開始,故宮正式動工建造。直到公元1420年,故宮全完全竣工。皇帝們都非常講究天人各一,所以故宮的建設也是完全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但是除了雄偉壯觀之外,由於故宮的尊貴性,所以一些非常小的細節也必須被考慮進去。鳥糞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雖然無傷大雅可是卻也有損皇家體面的細節。
  • 佩服古人智慧
    這其中包含了古人對科學,文化,風俗,人性的探索與認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這些俗語,看到古人的智慧。而今天帶給大家的,則是廣泛流傳於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句古代俗語:四川太陽雲南風,貴州落雨如過冬。相信在這裡,很多人都比較疑惑,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為啥故宮裡一棵樹都沒有?了解原因之後,網友:古代人們真聰明!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明清時期,故宮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神聖的存在,能去故宮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進去,然而,故宮現在對遊客開放,今天說的是為啥故宮裡一棵樹都沒有?了解原因之後,網友:古代人們真聰明!
  • 勤誠達正大城穩坐深圳光明新區「C位」,原因竟然是...
    勤誠達正大城穩坐深圳光明新區「C位」,原因竟然是...勤誠達正大城規劃佔地總面積為115000.00平米,建面約870000.00平米,容積率為5.47,綠化率達40.00%。小區目前規劃共有1181戶戶,總樓棟數為5棟。勤誠達正大城憑藉其成熟的配套以及優越的位置,在深圳光明新區的眾多優質樓盤中顯得格外特別。勤誠達正大城究竟好不好?下面的內容將會告訴你答案。
  • 圓明園大宮門那些事——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有殿堂七間,中殿懸有雍正帝手書的「正大光明」匾額。殿中留有雍正帝親手書寫的巨額匾聯: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樂民之樂以和性怡情。此對聯表達了雍正帝園居的雙重目的——治國與休閒並舉。而且正大光明殿所用材料非常昂貴,是金絲楠木。金絲楠木最大的特點是不用任何彩繪和修飾,實際上乾隆的時候已經沒有這麼大的材料了。乾隆皇帝當時為了湊材料,想出了很多招。我們知道明十三陵所有的陵門殿都是金絲楠木的。清朝皇帝想要金絲楠木,又想顧及面子,怎麼辦?就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把明朝所有皇陵全修一遍,修的過程中,把金絲楠木換走。
  • 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東西南北,是最基本的地理方位。那麼,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歷嗎?人們是如何確定哪裡是東方,哪裡是西方,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呢?東:太陽升起的地方現在的「東」是簡化演變之後的字體,在《說文·東部》中曰「從日在木中」,意思是太陽剛剛升起在林木中透出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