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故宮屋頂600年來沒有鳥屎?專家看後發現玄機,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2020-12-14 騰訊網

「曉出林間樂鳥烏,縱然被汙復何如?」鳥兒的歌聲雖然動聽,飛翔的姿勢非常優美,但是人們還是對鳥糞避之不及。在很多人眼裡,如果不小心碰到了鳥糞,也許緊跟著就會遇到一些倒黴的事情。既然如此,一些特別講究皇家體面的地方就需要注意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故宮的宮頂上為什麼很少見到鳥糞呢?難道是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使用了一些別出心裁的機關麼?

答案是肯定的。公元1368~1912年,故宮一直都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是萬分尊貴的。公元1406年開始,故宮正式動工建造。直到公元1420年,故宮全完全竣工。皇帝們都非常講究天人各一,所以故宮的建設也是完全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但是除了雄偉壯觀之外,由於故宮的尊貴性,所以一些非常小的細節也必須被考慮進去。鳥糞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雖然無傷大雅可是卻也有損皇家體面的細節。

當初建造者們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決定給故宮鋪設琉璃瓦。琉璃瓦不僅可以彰顯出尊貴的皇家身份,也可以避免鳥糞這個尷尬的問題。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琉璃瓦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反光能力也很強,再加上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所以鳥兒一般都不願意在琉璃瓦上駐足停留。

琉璃瓦的顏色也是統治者們十分喜愛的黃色,可是這種顏色一旦成為了磚牆的顏色就會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刺眼。所以鳥兒也會產生一種被驅趕的感覺,在房頂上停留的時間短,那留下糞便的機率也就越小。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工匠們還是決定再給故宮的琉璃瓦上一道保險。

那就是在琉璃瓦鋪設之前,把它們全部都浸入特製的液體中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琉璃瓦更加堅硬。而且經過這種特殊處理的琉璃瓦防腐防溼,瓦縫之間還不容易長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和延長使用年限。不得不說,時至今日古人的一些智慧還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揣摩。

但是這樣也不能保證故宮的房頂上完全沒有鳥糞。所以當初建造工匠們也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們特意把房簷設計成一個特殊的弧度。這樣一來,即使有鳥糞落在琉璃瓦上,它也會順著光滑的琉璃瓦一路滑下來。掉落下來的鳥糞會有專門的宮女或者是太監進行打掃和清除。這樣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故宮的宮頂上方很少出現鳥糞了。

正是因為故宮內處處充滿了這些妥帖的細節才使得這種建築變得如此令人著迷。19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原來的明清紫禁城的基礎上建成了。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普通人也有機會去參觀曾經無比莊嚴的宮殿了。1987年北京故宮博物院還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和認可。

相關焦點

  • 故宮屹立600年,為何屋頂從沒鳥屎?專家勘察發現其中大有玄機
    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咱厲害的北京故宮,它的屋頂從來沒有鳥糞和,到底是人們誇張的,還是真的?我們接著看北京故宮以前被稱為紫禁城這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它地理位置優越,北京暗喻中心,建築面積72平方米,宮殿大小約70座,房屋9000餘間,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真是驕傲!
  • 故宮屋頂沒有「鳥糞」,600年來「鳥不拉屎」?專家道出奧秘
    故宮屋頂為什麼600年來沒有鳥糞?專家道出其中奧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工作之餘出門旅行,不僅可以領略祖國不同的風光,而且還能放鬆心情,放寬眼界。而要說到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故宮。
  • 故宮房子那麼多,樓頂為什麼沒有鳥屎?有人每天打掃嗎?
    故宮門票價格只需60元。與很多動輒兩三百元的旅遊景點相比,故宮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的旅遊景點。特別是故宮推出的一些紀錄片,吸引了不少遊客來到故宮。當然,參觀故宮,你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有些東西如果不介紹,你就不知道它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還有一些建築和設計,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建設的具體原因。
  • 從六個方面試解故宮屋頂上為啥沒鳥屎,力求最全面,你看有道理麼
    而到故宮遊玩的人大抵可分為兩部分:一大部分人還只是看看熱鬧、發發感嘆——紫禁城太漂亮啦、殿舍太多啦、文物太精美啦等等;一小部分人還是去看門道的,他們講求細節的地琢磨。一直以來,有很多遊客開始注意故官這樣一個細節,並為此發出了不同版本的解讀——大家關注的細節就是為什麼故宮的屋頂沒有鳥屎而是那樣的乾淨?反觀其它地方的一些古建築屋頂,往往都是荒草叢生、髒亂不堪?
  • 故宮的屋頂600年來乾淨如新,連鳥糞都沒有,真的是神龍護體
    那故宮這600年來,是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嗎?古人到底用了什麼辦法,能讓屋頂保持沒有鳥糞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故宮住的是真龍天子,普通牲畜不敢來冒犯嗎?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在明清兩代,故宮雖然是皇帝家兼辦公室,但是故宮卻經常發生火災,600年來大概發生了100多次。有一年過年,朱棣讓人在午門外放煙花,結果把午門都給燒了。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一把大火把故宮燒得差不多快玩完了,後來順治來了又開始慢慢復建。
  • 看完這個讓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這種解釋的名詞看起來挺簡單,但是蘊藏的智慧可是不淺,這也恰恰體現著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啊。一 :變易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易是由日月兩個漢字堆疊而成。從時間角度看,這體現著晝夜交替,陰陽相交的意思。但是也可以換一種思想理解,這是交易的意思。這種說法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商品交換,而是一種交換。
  • 故宮養心殿為何總是潮溼陰冷?專家將地磚敲開後,被古人智慧折服
    故宮在成為皇家所居住的場所之後,也曾經遭受過許多次比較大的火災。在許多次大火災中,有許多地方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後來都被所在位的皇帝找人重新給修復了起來。一直到1925年,故宮才成為供人們所遊玩觀賞的博物館,但是許多前來遊玩的人都會說,到達養心殿之後都會有一種陰冷的感覺,又加上之前的歷史,所以就引起了眾多人的好奇。
  • 1992年故宮牆宮女事件,為何專家解釋四氧化三鐵,遇閃電能錄像?
    故宮是享譽國際的著名人文旅遊景點,更因其600多年的皇朝歷史,讓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因為故宮的神秘而讓它產生了許多的故事,並且到了現代社會,還有一些離奇故事發生,1992年故宮宮牆顯現宮女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 故宮到底有何神奇之處,600年來都沒有鳥敢在房頂上拉屎
    故宮到底有何神奇之處,600年來都沒有鳥敢在房頂上拉屎說起故宮,那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古代,皇權至高無上,皇宮珠光寶氣,極具奢華。除了這些靈異事件之外,還有一些怪事,比如說沒有鳥敢在故宮房頂上拉屎……按理說故宮只是一座宮殿,裡面的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是非不斷……但這些跟動物應該沒有多大關係,尤其是鳥,它們帶翅膀,會飛,想去哪兒去哪兒,很少會有人跟鳥過不去,但為何故宮裡沒有鳥敢在房頂上拉屎,也沒有鳥在上空盤旋呢?
  •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被古人大智慧所折服
    此後也就有了故宮的修建,現在的人們只要花上一些門票錢,就可以去皇帝的居所一覽,不過許多遊客在觀賞故宮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 這座存在數百年的宮城,其中發生了無數的波瀾,始終屹立不倒,笑看人世間的浮沉。
  • 故宮的房頂從沒有鳥糞,600多年了為何如此乾淨?原因令國人驚訝...
    但是有趣的是,紫禁城自600多年前建成以來,仍然是輝煌燦爛的。 為什麼沒有鳥糞之類的? 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已經使許多人感到好奇。實際上,有多種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與紫禁城屋頂的獨特設計和屋頂琉璃瓦的特殊設計有關。 這兩個主要原因決定了紫禁城的屋頂是乾淨的,鳥糞很少。 但這並非完全沒有鳥糞,只有很少。 與帶有大量鳥糞的骯髒屋頂相比,這種鳥糞可以忽略不計。
  • 故宮烏鴉多,卻寧願在空中飛,也不願停留在屋頂上是何原因?
    說到這古代最乾淨的屋頂,那肯定非咱老祖宗留下來的故宮莫屬了。雖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至今為止,我們幾乎看不見屋頂、房簷上有什麼髒物。要知道,故宮的烏鴉那是相當多的,但它們寧願在空中撲稜翅膀,也不願停留在屋頂上,這是為何?
  • 單霽翔: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智慧故宮」款款走來
    趙曉 攝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智慧故宮」款款走來中新網濟南1月8日電 (趙曉)「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引入5G技術、打造『智慧故宮』是發展方向,讓遊客打開手機就能知曉故宮萬事。」
  • 故宮:一座城的600年
    距離上次來故宮已經快10年了,無論如何,這個假期也要來再看看故宮。」上班族輕燕早早在線上預約了門票,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好好遊覽一番紫禁城。  觀眾遊覽故宮熱情高漲。來自故宮的提示,十一假期每日預約觀眾數量限3萬人,雖然與疫情之前故宮每日8萬的預約人數相比數量不及一半,但這已是故宮從5月1日恢復開放以來3次提高客流量上限。
  • 因為唐山大地震,發現了故宮隱藏600多年的秘密,清朝竟這樣聰明
    根據記載,自1420年故宮建成以來,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這期間附近發生了不下兩百次的地震,最嚴重的要說河北唐山發生的7.8級地震,瞬間奪走了25萬人的性命。當時在北京也有波及,導致房屋坍塌有些古代留下來的建築也遭到了破壞,需要整修。但是故宮卻安然無恙,可見古人的聰明智慧。
  • 武當山長明燈為何600年不滅?這裡面的緣由讓人恍然大悟
    武當山長明燈為何600年不滅?這裡面的緣由讓人恍然大悟這片中國這片廣闊的熱土上,這諸多的奇蹟,還有未解之謎,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賞,人們紛紛表示,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也更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得益於古代先人的智慧,現在中國有著舉世矚目的文明,文明中內外。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走進600年歷史的紫禁城,穿行在龐大壯美的建築群,漫步在常設文物專館,欣賞頻繁推出的專題文物展覽,可以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工藝美術的璀璨,也可以感受到故宮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如何完整地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故宮這座寶庫,故宮人一直在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地行進著。」王旭東清晰地知道故宮人身上肩負的歷史使命。把600年的故宮保護好1925年10月10日,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成立了。
  • 古語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看完解釋,你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古語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看完解釋,你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俗話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儘管在現代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著名科學家,文學家,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我們中國古代也有很多的名人,他們做出的許多貢獻直到現代都影響著我們,比如四大發明。
  • 一條「大蛇」藏故宮600年,如今仍守護著故宮,佩服古人智慧
    說起故宮大家一定都很耳熟能詳,但是故宮裡的秘密可能知道的少之又少。從古至今,故宮作為皇家的固定住所,有著很多秘密還深埋其中,有些無從下手,有些則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佳話,而故宮中的一條「大蛇」則和故宮有著頗為不解的緣分。
  • 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網友:佩服古人的智慧
    「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十分壯觀2020年12月19日,冬至日將至,北京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正大光明」大放光明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故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