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林間樂鳥烏,縱然被汙復何如?」鳥兒的歌聲雖然動聽,飛翔的姿勢非常優美,但是人們還是對鳥糞避之不及。在很多人眼裡,如果不小心碰到了鳥糞,也許緊跟著就會遇到一些倒黴的事情。既然如此,一些特別講究皇家體面的地方就需要注意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故宮的宮頂上為什麼很少見到鳥糞呢?難道是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使用了一些別出心裁的機關麼?
答案是肯定的。公元1368~1912年,故宮一直都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是萬分尊貴的。公元1406年開始,故宮正式動工建造。直到公元1420年,故宮全完全竣工。皇帝們都非常講究天人各一,所以故宮的建設也是完全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但是除了雄偉壯觀之外,由於故宮的尊貴性,所以一些非常小的細節也必須被考慮進去。鳥糞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雖然無傷大雅可是卻也有損皇家體面的細節。
當初建造者們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決定給故宮鋪設琉璃瓦。琉璃瓦不僅可以彰顯出尊貴的皇家身份,也可以避免鳥糞這個尷尬的問題。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琉璃瓦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反光能力也很強,再加上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所以鳥兒一般都不願意在琉璃瓦上駐足停留。
琉璃瓦的顏色也是統治者們十分喜愛的黃色,可是這種顏色一旦成為了磚牆的顏色就會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刺眼。所以鳥兒也會產生一種被驅趕的感覺,在房頂上停留的時間短,那留下糞便的機率也就越小。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工匠們還是決定再給故宮的琉璃瓦上一道保險。
那就是在琉璃瓦鋪設之前,把它們全部都浸入特製的液體中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琉璃瓦更加堅硬。而且經過這種特殊處理的琉璃瓦防腐防溼,瓦縫之間還不容易長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和延長使用年限。不得不說,時至今日古人的一些智慧還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揣摩。
但是這樣也不能保證故宮的房頂上完全沒有鳥糞。所以當初建造工匠們也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們特意把房簷設計成一個特殊的弧度。這樣一來,即使有鳥糞落在琉璃瓦上,它也會順著光滑的琉璃瓦一路滑下來。掉落下來的鳥糞會有專門的宮女或者是太監進行打掃和清除。這樣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故宮的宮頂上方很少出現鳥糞了。
正是因為故宮內處處充滿了這些妥帖的細節才使得這種建築變得如此令人著迷。19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原來的明清紫禁城的基礎上建成了。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普通人也有機會去參觀曾經無比莊嚴的宮殿了。1987年北京故宮博物院還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