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我的時代過去了,不怕被人遺忘丨2020娛樂年度人物

2021-01-07 新京報網

央視舞臺上消失了22年的陳佩斯,是無數人的「意難平」。而就在今年10月底,作為央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的首位導師,陳佩斯正式回歸央視舞臺。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談及這次回歸,陳佩斯坦言並不是為了要改變什麼,更多是出於想傳承中國喜劇事業的初衷,希望發現挖掘更多喜劇人才,告訴從業者喜劇的理念與真諦究竟是什麼。至於所有人都在期盼的春晚,他笑說,其實並不存在「封殺」,每年都在邀請,只是每年都沒時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劇院停業、演出停滯,但這期間,陳佩斯依舊沒有停下創作,他把焦點轉移到了案頭工作上,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演出行業恢復後,陳佩斯和楊立新主演的《戲臺》劇組立即啟動全國巡演,「觀眾都憋壞了」,13個城市,從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院座位數的50%一直演到75%上座率限制,場場座無虛席。最讓陳佩斯感動的是恢復演出的舞臺下,觀眾捂住口罩發出的笑聲尤為特別,「大家都想得到一些快樂,我們也得到了一些心靈的撫慰。」


做喜劇能被逼得發瘋?這是事實


新京報:時隔22年回歸央視舞臺,這次選擇參加《金牌喜劇班》的原因是?


陳佩斯:還是談得來,他們(節目組)也同意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來做,也就是說能夠把它(節目)區別於一些常規的綜藝節目,我希望呈現的創作過程能再多一些,而不是來回浮於表面「耍」的東西。因為對於喜劇,知識性的普及特別重要,會讓觀眾看到原來喜劇創作過程是這樣的,原來創作者真的有揪著頭髮、想不出點子「撞牆」的時候,因為演喜劇都被逼得快發瘋了,這是大家一定得知道的,也希望能把喜劇背後的痛苦展現出來,因為這真是件特別痛苦的事,哪有那麼容易啊(笑)。


陳佩斯回歸央視,擔任《金牌喜劇班》導師。


新京報:節目的形式會是怎樣的呢?


陳佩斯:形式和日常的一些綜藝節目一樣,也會進行選人、點評、加入某個陣營,關鍵是什麼呢?節目雖然是大家做的,但可能有些東西在我這裡通過不了。我肯定有我的想法,人家也是衝著我來的,希望能學習一些我所知道的表演知識、我的經驗,無非就是這樣,就是我告訴他們我希望的是什麼樣。我一直支持多樣化,反對一刀切,千人一面反映一種形式。


新京報:很多綜藝會設計劇本來左右嘉賓。


陳佩斯:它憑什麼左右我?那不可能的,如果這樣的話我不參加,不就完了。


新京報:這些年有很多喜劇類的綜藝節目,但都沒有太出彩的,你覺得是缺少了什麼?


陳佩斯:確實都是堆包袱、強行做喜劇,主要是缺理念、缺乏對喜劇的認知。


新京報:那通過參加綜藝能改變這些行業現狀嗎?


陳佩斯:不能,你不能徹底改變,但你能夠改善一下,這也是我選擇參與節目的初衷,因為一定能有所改善。其實,最早的時候也不太相信自己有這種力量。三十年過去了,跟著話劇走,通透了很多,原來我們最早去演出的那些地方,那裡的人從來沒看過話劇,也沒看過喜劇,他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不知道該怎麼樂。連舞臺、劇場都沒有一個基本的秩序,大家不知道在臺下應該幹嗎。過了三十年,我們一點點地創作,日積月累地演,這些人從不會笑到會笑,到生硬地笑,再到不太痛快地笑,到後來歡暢地笑,你可以看到這三十多年就是這麼過來的。怎麼不會有所改變呢?我們都在為改變生存環境行走著。 


要想吃苦,就來跟我學


新京報:你曾說做喜劇太難了,能不做這行儘量別做,但同時你又致力於培養喜劇新人。


陳佩斯:那確實是我勸後人的話,就像我也告訴過我兒子,你能不做就別做,這麼多年都在說「能不做就不做」。到後來他自己選擇「要做」,我也沒辦法。別的孩子來,我也會首先告訴他們這行難,做起來是非常困難、痛苦的,不是大家想像得那種看喜劇作品時的快樂,所以都先要勸他們別幹這行,但你選擇一定要幹,要想吃苦,你就來跟我學。


新京報:這種想法會不會很矛盾?


陳佩斯:是的,每次都會有很多想做喜劇的新人加入吃苦的行列,比方說最基本的就是每天早上要跑5公裡,是為了表演的時候,你的體能和氣息能夠滿足要求。不過很多孩子現在根本撐不到5公裡,1公裡都撐不到,跑幾步就在那裡喘,要通過堅持和吃苦,必須把它做到。


新京報:所以還是會繼續給行業培養新鮮血液?


陳佩斯:我們每年都在做,今年疫情期間停滯了一下,但恢復了以後都會繼續堅持下去,就是想告訴大家,喜劇、戲劇這條路子該怎麼走,它基本的道理是什麼?有很多基礎性的只是需要普及出去,這樣大家做事就有個靶心。你看現在從業的人得有多少?各個地區、各個衛視,說起做喜劇的一大堆,但多少位從業者都不明白行業裡最基本的事,我們需要把很多基礎性的知識告訴大家。


《陽臺》往期劇照。(攝影:段超)


新京報:有沒有一些年輕人,他們的想法會帶給你新思考?


陳佩斯:這肯定會有,其實他們要是知道了創作上的基本規律,再去創作會更容易、更有方向,有路可走,有路可循。因為當創作過程中無路可循時,有些創作者就不得不挖空心思想一些梗,再沒完沒了地往上添加,往上堆砌,就是因為喜劇的根本方法他們不知道,所以只能用這些形式感的東西,這是沒辦法的。


戲劇是不可替代的,原汁原味才最好


新京報:疫情期間很多劇院都停業了,演出也沒了,現在重新恢復,辦喜劇節、巡演,是不是給你很多感觸? 


陳佩斯:去年這個時候真是躊躇滿志,有五部新作品都等著要在今年的喜劇節上呈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被疫情弄得全都取消了。我們只好拿出《陽臺》《託兒》這樣的老作品讓年輕人來演,幸虧還有點兒老作品,幸虧還有年輕人能扛得住。能恢復演出真是不容易,這回《戲臺》去各地演出一直提心弔膽,坐飛機時,每人發了兩個口罩捂著,就怕感染。吃飯也都不出去了,叫外賣,全套防疫,非常謹慎。


其實這是我們第二次經歷疫情,第一次是「非典」,那時候也有公司了,一切都很難,現在我們國家疫情控制得好,能恢復一些演出、辦喜劇節真讓人挺高興的。不過確實今年的作品有些「湊」,但該給觀眾一些機會了。


《戲臺》劇照(資料圖片)


新京報:劇院開不了門你著急嗎?這期間你和兒子拍攝了不少短視頻。


陳佩斯:不著急,一點兒都不,因為這期間創作一直沒有停,基本上都在做案頭工作。拍攝短視頻確實把全家人都調動起來了,因為燈光、道具等流程都要自己動手,最開始拍這個我是有點兒懵,也比較害怕,但後來覺得拍拍也挺好,把之前的影視經驗都用上,告訴我兒子光該怎麼打、該怎麼剪輯。


新京報:疫情期間很多演出都變了形式,線上演出越來越流行,你會有這類「轉換方式」的思考嗎?


陳佩斯:不會,至少現在是不會變形式的,原汁原味的還是最好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因為現場表演對觀眾的吸引力,觀眾對臺上的聚焦點都是很重要的,和經過鏡頭篩選處理的不一樣,所以戲劇是有它的不可替代性,現今我不會考慮那些快速傳播的方式。


說不定再過幾年,小品都沒了


新京報:因為這次回歸很多觀眾對春晚燃起了期待,會參加牛年(2021年)春晚嗎?


陳佩斯:2021年不可能,因為沒時間。之後有沒有可能也得看時間。其實每年都在邀請我們,不是像老百姓說的什麼「封殺」,哪有(封殺)那麼回事?每年都邀請,每年都沒時間。


新京報:這22年沒上春晚,除夕都是怎麼過的?


陳佩斯:和家人在一起,就在家裡陪著老爺子老太太,老爺子走了就陪著老太太,總之我們一大家子人一起過節。


新京報:新世紀後,幾位小品黃金時代的演員相繼離開了我們,大家都說語言類節目在走下坡路? 


陳佩斯:不認同啊,任何事情什麼時候都有下坡路,也有上坡的,沒有「在走下坡路」這個說法。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新京報:可能是因為越來越同質化,如今觀眾對小品的很多期待都沒有了?


陳佩斯:那是正常的,什麼事情都有它的成長期,從出現到成長,然後興旺,直至衰落,有興有衰,就像波浪似的,形成了波浪形就正好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最後就沒了。說不定再過幾年小品這東西都沒了。


新京報:但觀眾對這類形式依舊喜歡,也不甘心沒有了?


陳佩斯:沒那事兒,又有別的了,你看現在網上的小視頻、短視頻此起彼伏的。很多傳播都換了載體,從銀幕挪到電視,再從電視移到手機,來回變,過兩天又不知道移哪去了。(你懷念以前的時代嗎?)沒有,憑什麼懷念?你們懷念和我不懷念沒關係。


新京報:很多觀眾說現在的小品缺乏諷刺,結尾煽情,對如今的小品有很多抱怨,你覺得為什麼現在經典作品那麼少?


陳佩斯:不關注,嘿嘿,不怎麼看,今天不出經典和我沒關係,我要參加什麼,就一定努力讓它成為經典。但是它和我今天目前的所有東西都沒關係,因為我的時代過去了,要不然我怎麼當評委去了呢?我不是還應該做選手嗎?(大笑)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被人遺忘?我還怕這個嗎


新京報:創作、表演,哪個是你覺得最累的事?


陳佩斯:創作依舊是最累的。記得那會兒寫完《陽臺》後,突然一照鏡子,頭髮白了,鬍子也白了,那期間也不剃頭,乍一看頭髮茬、鬍子茬全都白了。


新京報:哪個又是你最願意去做的事呢?


陳佩斯:還是演出,演戲多過癮啊,在舞臺上的感覺太舒服了,尤其這次巡演在疫情之後給大家帶來歡樂,這個意義更大。今年的作品本身沒有太大的變化,但表演更沉穩一些。


新京報:那你平時會不會看一些開心麻花的作品,比如像沈騰,你會關注嗎?


陳佩斯:比較少,他們的電影我沒怎麼看過,只看過他們早年的話劇《烏龍山伯爵》。我知道他們現在是國內很重要的喜劇團隊,也給喜劇行業帶來了不少改變。(未來有沒有可能合作?)不太可能,因為我們完全是兩個形式。


新京報:之後,你還會嘗試拍攝電影、電視劇嗎? 


陳佩斯:我已經嘗試過了就足夠了,未來的安排我也不知道,很多東西我不能預測,老天爺是怎麼安排的,我都不知道。


新京報:像蔡明、潘長江會經常分享自己的短視頻,你之前也和兒子拍過,會繼續做下去嗎?


陳佩斯:我不會,他們永遠是最時髦的。拍這個也不是為了分享生活,一開始就是呼籲大家記得防護、戴口罩,疫情初期大家都要保持社交距離,讓大家少出門,是出於這種公益的心理才錄製的。(兒子會不會給你制訂KPI?)也不是說每周必須要拍幾個,就是看大家悶得慌了,趕緊弄幾個有意思的開心下。



陳佩斯和兒子陳大愚拍攝的短視頻。視頻來自網絡


新京報: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語言類節目和演員在新媒體平臺獲得更多的普及和曝光。


陳佩斯:沒那事兒,不是說為了曝光,或者是怕被人遺忘什麼的,我還怕那個幹嗎?我怎麼被人遺忘了呢?我才不怕(笑)。


新京報:你曾說一個人可以獲得自由、釋放無拘無束的天性,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現在你還這樣認為嗎?你達到這個境界了嗎?


陳佩斯:這不是廢話嗎?永遠都不能達到的,這是理想。沒有這個理想你什麼都做不成,我也做不成。(那你現在還差多少?)差多少?它就在上面,頭頂就是天,就差這一點兒。


年度人物同題問答


新京報:今年哪一部影視作品或綜藝、演出讓你印象深刻?


陳佩斯:呵,不太記得,就我們這個《戲臺》吧!因為就目前來說,我們確實是最好的(笑),咱們說的是硬道理,目前還沒有人能夠超過,起碼戲劇的票房上沒人能超越。


新京報:會不會覺得現在的明星/演員/歌手,缺少了鋒芒和個性?有沒有你很看好的年輕演員/歌手/導演?


陳佩斯:現在的就是現在的,那個時候就是那個時候,和我沒太大的關係,我不會懷念以前,也一點兒都不懷念那個時候。至於看好的演員,其實在後輩中有好幾個,他們都是戲劇演員。(那你對兒子陳大愚的表演滿意嗎?)確實還不滿意,我也有跟他說過還不滿意的意見,但能怎麼辦?他必須得經過時間。(他很想超越你?)不是他想超越就能超越的,沒有時間的歷練是不可能的,這都是沒辦法的。


陳佩斯與兒子陳大愚。供圖


新京報:工作中,什麼事會讓你覺得自己和年輕人之間出現了代溝?


陳佩斯:那太多了,有些地方可能永遠想不通的,這個不叫代溝。因為這些東西(新潮詞彙等)兩三年以後也就不這麼說了,都會換掉的,這類言語用法總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律在裡面,這些規律,可能弄梗的人自己都還不明白,我就希望能和這些弄梗的人聊一聊,把我們創作中規律性的東西介紹介紹。有時候一些年輕人歷練不夠,所以一定能讓我看出他的一堆毛病。


新京報:「敢說敢言」似乎已經成了你們這一代人的專利,你認為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陳佩斯:因為你也老了。你老了,暴露了自己的年齡,你才會有這種想法,二十多歲的人絕對不會這麼認為,因為他們都不想這事兒。


新京報:年輕時做過最後悔的一件事是?


陳佩斯:沒有,說遠了哈。就像你說的,要不要學習新潮的東西,屬於我的時代的(東西)已經過去了,我幹嗎還學呢?科技之類的確實會幫我們做很多非常便捷的事情,那這樣就更不用我了。


新京報:那你同意「活到老學到老」嗎?學習新事物會不會讓你苦惱?最近新掌握了什麼技能?


陳佩斯:這句話怎麼了?對學新事物我才不會苦惱,(指著耳朵)這邊進去那邊就出來了,你也記不住它,根本不佔我的內存,所以談不上會不會因為學習新鮮事物而痛苦。我最近也在學電腦,存檔、打字、用手寫板寫東西,學會了還得常用,如果不常用還是會忘的。


新京報:哪一件事讓你覺得自己「老」了?


陳佩斯:天天都覺得啊,就好比上樓梯,真是腿酸、膝蓋酸的。


新京報:你一直堅守的一個信念是什麼?


陳佩斯:沒有什麼信念,我沒有像你們所說的那些信念、精神什麼的,也沒想過什麼信念堅持,就是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這不叫信念,也沒那麼崇高。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


陳佩斯:就是不要聽老人言。(萬一以後別人不聽你的話怎麼辦?)他不聽我的,說明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祝福他,你想想沒有聽過我的理念的人照樣在寫東西、在創作、在表演,觀眾也在為此買票,所以你必須得承認這個(不聽老人言)。


新京報:請送給廣大年輕人一句忠告。


陳佩斯:忠告我恐怕給不了。我和年輕人沒關係,年輕人就是年輕人。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人物攝影 郭延冰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陳佩斯:我的時代過去了,不怕被人遺忘
    我的時代過去了,要不然我怎麼當評委去了呢?我不是還應該做選手嗎?全文5530字,閱讀約需11分鐘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人物攝影 郭延冰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央視舞臺上消失了22年的陳佩斯,是無數人的「意難平」。而就在今年10月底,作為央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的首位導師,陳佩斯正式回歸央視舞臺。
  • 陳佩斯,這個逐漸被人遺忘的藝術家,如何公平的看待他?
    當年陳佩斯種石榴那會兒住在昌平回龍觀附近,我媽曾經在那會兒人還不多的永旺超市見過他。頭髮花白一個人走著,四周的群眾都認出來了,卻都沒有上前去,因為都好一陣子沒見他了大家都有些摸不準。沒有上去要個陳藝術家的籤名真是後悔。現在那個永旺附近都是廉租房,人來人往,也不會見到老陳了。
  • 會來事的趙本山成老藝術家,死腦筋的陳佩斯被人遺忘
    每年春晚幾乎陪伴我們成長,無論這一年過得如不如意,一年一度的春晚都會準時觀看,好像過去積累的心酸、委屈在這一晚都會消失不見,來年又重新開始。趙本山陳佩斯兩位小品大神是春晚收視率的招牌,沒有他們來的春晚少了一點味道,可如今兩位老師上了年紀了,發展也有不同。
  • 陳佩斯首次回應封殺傳聞,拒絕今年春晚邀請:我的時代已經過去
    春晚前常駐嘉賓、前小品藝人、喜劇代表陳佩斯,是一代人的春晚記憶。1984年,陳佩斯第一次登上春晚,並與朱世茂合作獻上了一場非肢體表演《吃麵條》,成為春晚舞臺上的經典。這個小品讓大家第一次接觸喜劇,第一次感受到小品的魅力。1998年,陳佩斯宣布退出春晚,成為無數人的「難點」。
  • 「隱藏」了35年,66歲陳佩斯的老婆身份不一般,難怪敢告娛樂公司
    說到陳佩斯,不得不說他的小品,當年他和朱時茂可謂是雙劍合璧,《吃麵條》《羊肉串》《我是主角》給觀眾的印象那是一個比一個深刻啊!轉眼間,已經過去幾十年,小品界所雖然已經成為趙本山的天下,但不得不說,陳佩斯春晚小品上的鼻祖,因為84年的第一場春晚,就有陳佩斯的存在。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那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在群眾眼中,他一直是公認的「小品之王」。
  • 雷軍攜陳佩斯、羅永浩同框登上《時尚先生》雜誌封面
    據悉,此次雷軍被《時尚先生》評為「年度企業家」。2020年,對小米和雷軍而言,都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小米創業十周年。也是這一年,一場新冠疫情重構了整個世界。  陳佩斯獲評「年度人民藝術家」。陳佩斯是一位國人不能忘卻的喜劇大師,也有人評價說,他骨子裡「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老派的、認真的,甚至傷心的中國知識分子」。
  • 2020,有些人與事,不該被我們遺忘|年度回顧
    有些人與事,不該被我們遺忘。在這個歲末年初的時刻,我們整理了2020年或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選題,與你一起回顧這一年的大事。它們或是新媒體熱點、或是報紙專題,抑或是來自我們的線上直播。當我們回顧這些內容時,其實也是在回顧這一年人們的心緒與思考集中於何處,讓這些成為時代記憶的片段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線。伴隨著這些時代記憶,我們每個人也在對這一年進行生活再總結。
  • 陳佩斯曾迫於無奈承包荒山夫妻種樹?本人出面回應,把我看低了!
    不過來自東北的趙本山很快強勢崛起,把觀眾逗得不行,上了癮般讓十三億人從此離了他年夜飯都吃不香。一代新人換舊人。於是,陳佩斯與他的京味喜劇小品便被逐漸取代和遺忘。然後,天道酬勤的世間鐵律開始生效「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小樹長高了一大截,昔日光禿禿的荒山也變成了萬畝綠色的林海。山林中甚至還出現了野豬、狍子和狐狸等動物,以及多種鳥類。」
  • 《時代》公布年度人物,川普心情複雜
    雖然他仍是《時代》年度人物的重要人選,但昨天結果揭曉,最終年度風雲人物,不出意外仍是老對手拜登。有點意思的是,以往年度人物通常只一個人,但今年封面,前所未有給了兩個人——拜登和他的副手哈裡斯。《時代》,你到底想說啥?拜登立刻發推表示了感謝,但川普肯定很不爽,今年自己做了這麼多,居然又輸給了拜登。
  • 金星:上熱搜,對我而言簡直就是諷刺丨2020娛樂年度人物
    哥哥》中擔任「教導主任」,因其對21位哥哥的犀利點評,再度成為娛樂話題人物之一。而被金星比作自己「心靈歸屬地」的金星舞蹈團,也在年末推出了由舞團裡的八位舞者,在疫情期間分別創作的四部舞蹈作品,將在2021年開啟的「4G UP 舞G」金星舞蹈團演出周中與觀眾見面。
  • 丨2020年度歷史·文化榜單丨201230
    -10(在加速遺忘的時代,抵抗文化失憶。一部關於20世紀的人物辭典,醞釀四十年的現代文明啟示錄。)克萊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時間完成《文化失憶》,一部介紹自由人文主義傳統「獨出機杼的核心綱要」,由百篇歷史人物評論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標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遺忘邊緣的名字。二十世紀幾次大災難歷盡生死存亡,無數人消失在晦暗的斷裂中,更多不合時宜的事實經過篩選淬鍊,重組為我們所知的歷史。
  • 《時代》公布年度人物,川普這次表現很反常!
    雖然他仍是《時代》年度人物的重要人選,但昨天結果揭曉,最終年度風雲人物,不出意外仍是老對手拜登。 有點意思的是,以往年度人物通常只一個人,但今年封面,前所未有給了兩個人——拜登和他的副手哈裡斯。 《時代》,你到底想說啥?
  • 時代年度人物揭曉,川普又輸了一次,很生氣!
    雖然他仍是《時代》年度人物的重要人選,但昨天結果揭曉,最終年度風雲人物,不出意外仍是老對手拜登。有點意思的是,以往年度人物通常只一個人,但今年封面,前所未有給了兩個人——拜登和他的副手哈裡斯。《時代》,你到底想說啥?
  • 當選《時代》周刊2020「年度人物」
    【南方+12月11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時代》周刊宣布,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和當選副總統卡馬拉·哈裡斯被選為2020年「年度人物」。《時代》周刊是自1923年起在美國出版的新聞雜誌,是美國三大時事周刊之一,旨在讓普通老百姓了解世界大事。
  • 《時代》周刊公布2020年度人物,拜登入選
    12月11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2020年入選人物,其中喬·拜登(Joe Biden)和卡瑪拉·哈裡斯(Kamala Harris)成功入選,成為該雜誌2020年度人物。喬·拜登(Joe Biden)和卡瑪拉·哈裡斯(Kamala Harris)因在選舉中戰勝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而贏得了《時代》雜誌2020年的「年度人物」稱號。照片中《時代》雜誌用78歲的拜登和56歲的哈裡斯的肖像做封面,並且副標題為「改變美國的故事」。
  • 獵雲網2020「年度創業領軍人物TOP10」榜單發布!
    【獵雲網北京】12月2日報導2020年12月2日,獵雲網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發布了「年度創業領軍人物TOP10」榜單。第五屆獵雲網年度CEO峰會將繼續挖掘新生力量,致敬商業世界的領袖,致敬疫情下貢獻突出的科技企業。獵雲網將攜手行業專家、權威媒體共同發起本次評選,希望在後疫情時代,從新「危」中找先「機」,一起發現逆勢生長的新勢力。基於此,獵雲網啟動2020「年度創業領軍人物TOP10」評選。
  • 獨家對話陳佩斯:後浪推前浪,還好我還沒趴下
    他們在懷念這個節目(小品)的時候,捎帶了我這個人。但實際上,同時他也在懷念自己那時候的青春,那個少年時代。跟我一樣進入老年的人,都很懷念。為什麼?那個時候,像我這樣年齡的人,都是從一個沒有笑聲的時代到了突然有了笑聲的時代,那個分界嶺特別清晰,給他的刺激特別強烈,給他的影響特別強烈,所以他老忘不了。
  • 詹姆斯被評為《時代》雜誌2020年度最佳運動員,十八年如一日
    12月12日訊,繼上周詹姆斯第三次被評為《體育畫報》年度體育人物創歷史之最後,這周詹姆斯又被《時代》雜誌評為2020年度最佳運動員,這些榮譽實至名歸。同時,詹姆斯在Instagram上轉發《時代》封面,並寫到:「榮幸之至,#那個來自阿克倫的小孩」。NBA歷史官方Twitter在今天也發布了一組詹姆斯的定妝照片,對比了詹姆斯2003年初入聯盟到2020年本賽季定妝照對比。配文寫到「從第1年到第18年,從一個來自阿克倫的孩子變成國王詹姆斯......還有哪裡?
  • 2020「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揭曉
    日前,由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2020「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在北京舉行,用一份年度榜單給出答案。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致辭中表示,「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忠於內心,勤於探索,多走出的那一小步,足以令我們為之振奮。從2009年開始,中國新聞周刊每年歲末推出一份『影響力人物』榜單。
  • 2020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來了,誰是你心目中的時代英雄?
    「2020年度經濟人物」花落誰家?大咖齊聚郎酒莊園開啟懸念。  作 者丨王 寒   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客服微信:hstlkf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圖片:網絡、圖蟲創意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誰在照亮中國經濟?誰在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走勢?誰又是2020中國經濟的年度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