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7名烈士回家的日子。
9月27日,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中方禮兵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上飛機。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攝
編號01、戰機伴飛、機場水門,最高禮遇迎接!
今天上午,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在韓國仁川舉行。
儀式結束後,中國空軍運-20專機從仁川國際機場起飛,運送117位志願軍烈士遺骸返回中國。
中國駐韓大使為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覆蓋國旗,我國禮兵託起棺槨登上專機。運20機長廣播:「機組全體成員,飛機準備滑出,馬上起飛!我們接英烈回家了,英雄浩氣,時代永存,祖國和人民歡迎你們!」
塔臺工作人員與運-20專機通話時說:感謝你們把英雄帶回家鄉。時隔七十載,山河已無恙,英雄回家鄉!
運送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運-20專機進入指定交接空域後,2架殲-11B戰機護航伴飛。隨後,專機抵達瀋陽桃仙機場,2架殲11B低空拉煙,機場以「水門禮」最高禮遇迎接專機。
這是運-20作為專機,第一次執行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的任務。機身上的編號01則體現了祖國對烈士們的無上尊崇。
瀋陽市民:一定要等到最後迎接英雄歸國
據瀋陽發布,瀋陽公安交警從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一路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車隊至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沿線執勤交警向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的車隊敬禮致敬。今天瀋陽全市的戶外電子屏都將同步播放「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等標語迎接英烈回國。
央視直播視頻截圖
專機抵達前,瀋陽市市政府廣場上,已經有市民在默默等待著英烈回家,一位市民動情地說,我們能有今天的好生活都是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無論等到幾點,一定要等到最後迎接英雄歸國。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表示: 這次交接具有重要意義。幾天後的9月30日是中國烈士紀念日,再之後我們將迎來新中國71周歲生日,也將迎來傳統的團圓日——中秋節。烈士們此時魂歸故裡,回到祖國懷抱,我們向他們致以最深切的懷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這些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建立的不朽功勳,始終沒有忘記在異國他鄉犧牲的志願軍烈士們。遷回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牽動著全國各族人民最深厚的情感,我們一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2013年,中韓兩國本著友好協商、務實合作的精神,達成了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體現了新時期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精神。從2014年到2019年,韓方已向中方連續六年移交共599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加上這次,共有716位志願軍烈士魂歸故裡。我們對此感到欣慰。
在疫情形勢下,為做好此次交接工作,中韓雙方相關部門精誠合作、緊密協調,付出了辛苦勞動,成功完成遺骸交接工作。我們向韓方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相信這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愛好和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維護和平是中國人民的堅定決心。我們將銘記志願軍烈士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傳承英烈精神,凝聚前行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發展奮鬥努力。
今年迎回烈士遺骸工作有何特別之處?
相比較於此前六批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儀式,今年的活動有哪些特別之處?
據央視報導,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副司長李敬先李敬先介紹,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舉行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迎回安葬儀式是一系列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迎回工作不僅活動規格高,遺骸數量也是除第一批437位外,移交數量最多的一次。
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副司長 李敬先:此次從韓國迎回志願軍烈士遺骸117具,是2015年以來交接迎回烈士遺骸數量最多的一次。當然,在籌備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難,主要是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相關國際交流合作受到影響。為此,中韓雙方努力克服困難,國內軍地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加班加點,確保交接迎回工作順利實施。
據了解,中方交接代表團於9月25日赴韓執行交接任務,9月26日中韓雙方在仁川遺骸臨時安置所舉行遺骸裝殮儀式。9月27日中韓雙方在仁川國際機場進行交接儀式,遺骸由空軍運輸機運-20接運回國,這也是我國首次派遣國產運-20運輸機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
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副司長 李敬先:首次派遣國產運-20運輸機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能更加有力地彰顯國家形象,告慰先烈英靈。(遺骸)接運回國後在瀋陽桃仙機場舉行迎回儀式,9月28日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安葬儀式。
這是我國第七次迎回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而此前六次均在清明節前夕完成。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此次迎回儀式最終定在了「9·30」烈士紀念日前夕。相關人員嚴格遵守中韓兩國疫情防控的要求,並簡化流程,確保活動安全進行,萬無一失。
三位烈士的親人都找到了!
在這批移交的志願軍烈士遺物中發現的三枚印章,分別是馬世賢、林水實、丁祖喜。昨天幫這三位烈士尋親的消息也引發刷屏,網友紛紛轉發助力。
經過多方努力,目前,林水實、馬世賢、丁祖喜三名志願軍烈士的親人已經全部找到。
央視記者從安徽蕪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今天(27日)確定了丁祖喜烈士家庭基本信息:安徽無為市嚴橋鎮象山村人,1944年入伍,志願軍某部排長,1953年7月11日在朝鮮戰場犧牲。父親姓名丁仁松,老人已經逝世。
經過相關部門查訪、核實,現已找到丁祖喜烈士的堂妹朱玉姐(原名丁玉姐),老人今年已95歲高齡。據了解,丁祖喜烈士為單傳,堂妹是他最親的家人。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官方微博今日上午發布,26日晚,通過河南省孟津縣人武部了解到,馬世賢烈士為孟津縣朝陽鎮向陽村人,參軍前成家,但沒有留下子女,有兩個侄子,已過世,侄子後人在當地生活。
26日晚,福建漳州籍烈士林水實的親人也找到了!林水實1953年6月7日在朝鮮江原道鐵原郡作戰中犧牲,時年25歲,尚未結婚。一位侄子林美金(已故)按風俗過繼給他,家中還有3個兒子,親人至今珍藏他的書信。
據央視報導,昨天,幫烈士尋親的消息傳開後,漳浦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和當地群眾迅速行動起來,終於在昨晚八點多找到了林水實的親屬。記者也聯繫上了林水實的侄孫林樹新。「我們全家人聽說叔公一枚印章在烈士遺物中,非常感動。謝謝黨和國家沒有忘記犧牲的烈士!」林樹新激動地表示。
經進一步核實,林水實是漳浦縣沙西鎮(今古雷港區)塗樓村人,1928年10月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1949年4月參加革命,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隨部隊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23軍73師218團2營6連戰士,曾榮立四等功一次。
1953年6月7日,林水實在朝鮮江原道鐵原郡作戰中犧牲,逝世時25歲,尚未結婚。林水實只有一個兄弟叫林水法(已故),育有2男5女,其中兒子林美金(已故)根據當地風俗過繼給林水實當兒子。現林美金家中還有3個兒子,分別是林藝煜、林藝輝、林樹新,他們自小便沒見到過林水實本人。
此次在遺物中發現的印章成了確定烈士身份的重要線索。據漳浦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介紹,當年很多志願軍官兵都有自己的印章,那是因為當時有的人識字不多,在與家人通信時大多請人代筆,最後蓋上的這枚印章則是他們和家人之間的信物。英雄們可能沒有想到,60多年過去,當他們已經長眠於大地,這一枚枚印章成了祖國和家人辨析他們的唯一信物,照亮他們回家的路。
「為烈士尋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去年的烈士紀念日前夕,退役軍人事務部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為6位通過DNA鑑定的方式找到親人的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舉辦了認親儀式。目前,「為烈士尋親」這項工作的進展如何?後續又有哪些規劃?
據統計,現已確認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萬多人,2014年到2019年,國家以最高禮儀迎回了六批共599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遺骸。但是這些英烈中很多都沒有姓名,甚至他們的家人都並不知道他們已經魂歸故裡。
這是9月26日在韓國仁川的志願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現場拍攝的部分志願軍烈士遺物。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去年,通過在這些遺骸遺物中發現的24枚可以辨識的印章,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央視新聞及多家媒體共同發起了「尋找英雄」大型媒體行動,來為這些英烈尋找親人。並最終通過DNA檢測的方式,確定了6名烈士的身份和親屬關係。
如今,為烈士尋親的工作愈發完善,烈士遺骸DNA資料庫也已經建立完畢。
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副司長李敬先表示:委託科研機構對已迎回的志願軍烈士遺骸進行DNA信息採集,並對已接收的數千件烈士遺物清點整理,全部建立電子化檔案。另外,為建立烈士遺骸搜尋鑑定工作的專業隊伍,經中央編辦批覆,退役軍人事務部專門成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也就是烈士遺骸搜尋鑑定中心,為包括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搜尋發掘、鑑定保護、史料研究等工作提供專業力量支撐。
後續,在繼續做好志願軍烈士遺骸例行交接迎回相關工作的同時,對於歸國安葬的志願軍烈士遺骸將進一步加強保護和遺物史料的整理研究,豐富完善烈士遺骸DNA資料庫。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197000多名中華民族優秀兒女英勇犧牲。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會忘記最可愛的人!鮮血雖已風乾,但往事並不如煙。
據央視新聞,此前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時間通常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清明時節),而今年則推遲到國慶前,這或與疫情有關。但可確定,無論定在何時,祖國都會敞開懷抱接烈士回家。一方面,根據中韓磋商,如果韓方發現新的中國軍人遺骸,每年定期移交中方。另一方面,國家善待英雄,善待烈士,善待一切為國為民作出貢獻的人,這是國家最清晰而堅定的價值坐標。
綜合來源:央視新聞、環球網、新華社、瀋陽發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