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讀過莫泊桑的一部長篇,主要情節都忘記了,有個次要情節還模糊記得。
那個情節是,在主人公一家去郊外遊玩的往返途中,看見一匹倒斃的馬,或者是騾子,還可能是驢子。它是一匹拉車的牲口,不幸死了,只好卸下來丟在路邊。
那個孤零零的情節,是在不經意間出現的,一帶而過,沒什麼渲染。它像是伏筆?像是隱喻?像個暗示?像個預兆?我覺得都有點像,但是看到了小說主人公結局,再回想這個次要情節,它可能預示著這一天之後的某一天,小說的氣氛會逆轉,輕鬆變成沉重,愉快變成憂傷,幸運變成不幸。但我還是不確定,莫泊桑是用它預示人物後來的命運?
現在,我重讀了他《一生》的某個中文譯本,沒有讀到上面說的那個次要情節,卻讀到了一些很有意味的次要情節和次要人物。
一般來說,男主與女主是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算是次要人物。
與男主女主故事主線直接相關的情節是主要情節,其他情節是次要情節。
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一生》第一章,雅娜離開住滿5年的修道院,回到父母身邊。此時她17歲,美好的年齡,青春的快活,愛情的幻想。父母帶她前往海邊莊園,這是一家人盼望已久的樂事。可是,莫泊桑卻讓他們在大雨中出發,讓雨後的海邊牧場慘不忍睹。
「馬車沿河岸大道飛馳,一旁閃過靠岸排列停泊的大船,只見桅杆、橫桁和繩索像脫葉的樹木,光禿禿的,挺立在悽風苦雨的天空裡。不久,馬車又穿過一片片牧場,時而望見一株淋雨的柳樹,像屍體一般枝葉低垂。」
莫泊桑怎麼了?筆下的大船像是樹木,樹木像是屍體?他不覺得寫得過了嗎?他沒必要大煞風景吧?還好,接下來他拉回來一點點:「雅娜感到復活了,好似久久放在室內的一盆花草移到了戶外。她那快活的情緒,猶如繁茂的枝葉,遮護她的心免遭憂傷的侵襲。」
這部頁碼不多的長篇小說,寫了雅娜的一生,離開修道院後,輕信一見鍾情,遭遇丈夫背叛、父母相繼去世、獨子離家出走,在失望中垂垂老矣,這些是小說的主要情節。而她前往海濱時的所見,以及後來人生之旅中看到的許多事情,是小說的次要情節。
那些次要情節也有一條線貫穿,便是一次次見到的死亡和衰敗的意象,最後與眾多親人死去、自身晚景悽涼的情節重合。
比如,她到了自己的莊園,看見了她房間裡的裝飾壁毯。
「雅娜姑娘舉燭照亮壁毯,看一看織的是什麼圖案。一名貴族少年和一名貴族小姐,身著紅黃綠三色奇裝異服,正在一棵白果纍纍的藍色樹下交談。旁邊一隻大白兔正在吃灰色小草。另外兩幅的圖案跟這一幅相似,最後一幅壁毯上織的是一幕慘景:兔子仍在吃草,那青年橫倒在旁邊,好像死去了。少女凝視著他,正用利劍刺進自己的胸膛,樹上的果子已然變黑了。」
希臘神話中有許多優美的故事,莫泊桑卻選擇了皮拉姆斯和西斯貝的悲劇。一個是英俊青年,一個是美少女,去白色桑樹下幽會。少女先去了,被樹下的獅子嚇得逃走,掉下的紗巾被獅子用爪子和血淋淋的嘴巴撕爛。青年後去,發現染血紗巾,以為少女遇難,就拔出佩劍插入心臟。少女再來時看見這一幕,也把劍刺進自己的胸膛。後來兩人合葬在樹下,桑樹長出紫紅色的桑葚。
這個故事被莫泊桑不動聲色地安插在雅娜遇到愛情之前,也不是什麼好兆頭。就像下面的一些描述,都不是好兆頭:
「雅娜一直走到灌木林,這裡也慘不忍睹,猶如一個垂死之人的臥房。風卷枯葉而聚堆時所發出的唰唰聲響,真像臨終痛苦的嘆息。」
「灘頭側躺著一溜大漁船,好像一條條死了的大魚。」
「原野、綠籬、圍垣的榆樹林,一切都仿佛凍死了。」
甚至在人們為一條新遊艇舉行命名典禮時,天氣晴好,海波平靜。這遊艇是以雅娜名字命名的。這時候,莫泊桑也要加上一些不祥色彩:「儀式結束,修女們站起來。返回的路上,隊列就亂了。唱詩班兒童溜得很快,舉著的十字架喪失了威嚴,而且東倒西歪,有時向前傾斜,幾乎觸到地上。」
看來,莫泊桑有意寫那些糟糕的次要情節,頗有心機,不事張揚,組成了一條暗線,迫近女主人公終將悽慘的生活。
大多數讀者會忽略掉這些,可他呢,就不怕讀者不發現。
在這部《一生》裡,那些帶有隱喻的次要人物,寫在明處,容易看到。
麗松姨媽,一個無人可嫁的貴族女子。
莫泊桑寫道:「20歲那年,一天傍晚,她突然投水自殺,不曉得是什麼緣故。看她平日的行為舉止,絕料不到她會幹出這種傻事。她被救起來時已經氣息奄奄。父母暴跳如雷,朝蒼天舉起手臂,但並不追究這種行為的隱衷,只說『荒唐,荒唐』,就算了事,就像談起不久前馬出了事一樣。那匹叫科科的馬在車轍裡折斷了一條腿,後來就只好宰掉了。」
這個次要人物出場不多,卻能引發讀者的感嘆:麗松姨媽無人可嫁是一種悲劇,雅娜姑娘沒嫁好人,是另一種悲劇。
比如下面這個情節:
雅娜走到近前,說了一句:
「姨媽,該去睡覺了。」
老小姐扭過頭去,眼圈發紅,好像流過淚,不過,這對戀人絲毫沒有留意。然而,年輕人忽然發現姑娘秀麗的鞋全打溼了,不免擔心,深情地問道:
「這雙寶貴秀氣的腳,一點也沒覺得冷嗎?」
姨媽的手指猛然劇烈地顫抖起來,活計從手中滑落,線團在地板上滾出去很遠。她慌忙用雙手捂住臉,失聲嗚嗚地哭起來。
這對未婚夫婦一時愣住,驚愕地看著她。雅娜慌了神兒,一下子跪到地上,一再追問:
「麗松姨媽,你怎麼啦,到底怎麼啦?」
可憐的女人傷心得渾身抽搐,還帶著哭聲,斷斷續續地答道,「是因為他剛才問你……這雙寶貴秀氣的腳……一點……一點也沒覺得冷嗎?……從來沒有人對我……說過這種話……對我……從來沒有……從來沒有……」
現在,我們再看下面兩個次要人物,沒有名字,沒有登場,僅在雅娜丈夫於連的講述裡出現。
莫泊桑寫道:
就在雅娜父母要來的那天,於連對她講了他認為十分自然而又滑稽的一件事,重又引起了她的反感。
於連興致勃勃地對她說,在烤麵包的前一天,麵包師聽見烤爐裡有動靜,以為是野貓鑽進去了,不料卻發現是他老婆,而那女人「並不是在裡邊烤麵包」。
於連還補充說:「麵包師把爐門關上,差一點把裡邊那一對給悶死,幸虧那個小兒子跑去找鄰居,因為他母親和鐵匠鑽進爐裡時,讓他看見了。」
於連還笑嘻嘻地一再重複:「那些滑稽的傢伙,淨給我們吃愛情的麵包。這事講起來,真像拉封丹的一篇好故事。」
這個放在次要人物那裡出現的次要情節,反映了巨大動蕩之後的社會風尚淪落,也為此後的於連因偷情而死埋下了伏筆。
現在進入寫作練習環節。
一、閱讀建議:如果你想把握次要情節和次要人物的更多表現方式,可以讀《編劇點金術》的有關章節。
相對於小說家而言,劇作家對次要情節和主要情節的認識,更細緻,更系統,更實用,更成熟。
好的次要情節不僅能推動主要情節,它還會和主要情節發生關係。次要情節絕不會呈現出一種自由漂浮狀態,它們也不是無關緊要的枝節。
二、欣賞和分析一部電影,清理那些次要情節和次要人物。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馬修老師與合唱班孩子的故事是主線,而皮埃爾的媽媽儘管是唯一的女主演,也是次要人物,馬修與她不成功的戀情是次要情節。
電影在把握次要情節時,很有分寸。小說也要這樣。
三、重讀你喜歡的一篇小說,為次要人物和次要情節的出現和表述方式,整理一份圖表,這有助於你在技術上的提高。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