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已經開賽的德甲聯賽中,哈蘭德與萊萬無疑是球迷眼中最為閃耀的兩顆明星。
一個是冉冉升起的未來之星,一個是威名遠揚的全能前鋒。兩名球員都代表著現今世界足壇對中鋒位置的最高要求,同時也是許多球員心目中的典範。
那麼他們兩名球員的風格有什麼差異呢?誰會在實戰中更加受主教練的重用呢?
本篇文章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哈蘭德與萊萬多夫斯基之間的優缺點,解讀哈蘭德成功的秘訣,揭秘萊萬多夫斯基一次又一次打破德甲多項記錄背後的原因。
1.
解密哈蘭德:身材高大魁梧,但並不影響他的速度與機動性
挪威天才哈蘭德今年年僅19歲,自從加盟大黃蜂多特蒙德隊後,哈蘭德徹底將自己的才華釋放了出來。
本賽季哈蘭德代表多特蒙德隊出場11次便打入10球並貢獻2次助攻,這樣高效的表現,與他年僅19歲的年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在球迷的眼中,19歲的年齡是一個較為稚嫩的年齡段,但是哈蘭德卻用一粒粒進球告訴我們,他的求勝欲望遠遠不止19歲少年那樣處在一個「萌芽階段」。
還有一點令球迷覺得「格格不入"的,那就是哈蘭德的體格與自己的踢球風格之間顯得有些"水火不容",不符合人們的常規認知。
哈蘭德身高1米94,體重87千克,單從這兩項數據來看,哈蘭德應該是一名典型的高大魁梧型支點型中鋒。但是在現實的比賽中,哈蘭德並非如人們想像的那樣是一名奔跑能力較弱的支點型中鋒,而是一名機動性很強的跑位型前鋒。哈蘭德的許多粒進球都是憑藉自己機敏而又迅速的跑位所打進的。
(哈蘭德利用自己出色的跑位能力與爆發力,完成門前搶點破門)
如上動圖所示,這是魯爾區德比,多特蒙德隊主場迎戰沙爾克04的比賽。哈蘭德在前場利用自己出色的跑位能力,跑在兩名中衛之間的結合部,並利用速度甩開兩名中衛,趕在對方防守球員上前限制之前,接索爾根阿扎爾傳中,門前包抄破門。
出色的跑位能力
哈蘭德在這次進攻中的跑位選擇非常巧妙。
如下圖所示,這是邊路隊員小阿扎爾傳中時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哈蘭德在中路準備包抄破門時的跑位線路,他選擇了對方兩名中後衛之間的結合部,這一區域是兩名中後衛都無法有效」看管「的一個邊界區域。哈蘭德在這裡進行衝刺跑,令兩名中後衛都無法有效的限制到他。
(哈蘭德機智的跑位是進球能夠得以兌現的關鍵)
而小阿扎爾看到此情此景後,迅速以一記貼地的弧線球傳中,剛好繞過保護前點的對方中後衛,為哈蘭德送出了一記恰到好處的傳中球。
驚人的速度爆發力
哈蘭德為什麼能夠如此輕鬆的將球包抄打進?這其實靠的不僅僅是他出色的跑位意識,更為重要的是他具有先天的速度優勢。
如下圖所示,從哈蘭德開始跑位算起,直到他接到小阿扎爾的傳中球,哈蘭德僅用了3.8秒的時間。在這3.8秒的時間裡,哈蘭德一路加速衝刺,從中圈附近來到了對方禁區,並輕鬆地完成了打門。原本在他身前的兩名防守球員,在他射門的那一刻已經被他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兩名中衛與哈蘭德之間的間距為1.4米,而這1.4米留給哈蘭德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進行調整打門。
(哈蘭德從啟動跑位到最終包抄射門,僅用了3.8秒)
你很難想像一個身高達到1米94的球員卻擁有如此出色的跑動能力。哈蘭德的速度優勢結合自己對球場空間的獨到理解,使哈蘭德在球場上屢屢出現在最危險的那個位置,完成射門或助攻。
2.
二者之間的對比之反擊的貢獻率
如下動圖所示,這是多特蒙德隊與奧格斯堡隊的一場較量。在那場比賽哈蘭德替補登場,完成了帽子戲法,這一粒進球就是哈蘭德的第3粒進球。這粒進球與上一粒進球極為相似,隊友的長傳找到正在高速前插跑位的哈蘭德,哈蘭德對跑位時機,把握的非常準確,早一秒晚一秒都有極有可能被判為越位。
(哈蘭德跑位時機把握準確,速度優勢體現無疑)
哈蘭德接到球後並沒有減速,而是持續加速,形成單刀,完成打門。整個過程非常短暫,因為哈蘭德的速度飛快,導致對方中後衛在短時間內無法回追到位限制哈蘭德的帶球。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哈蘭德與對方後衛也沒有進行過多的糾纏,哈蘭德最後的射門也顯得非常成熟冷靜。一次成功的反擊不需要太多的傳遞,只需要一次配合默契的傳跑配合即可。
相比之下萊萬在反擊中的貢獻就遠遠不及哈蘭德了。
如下圖所示,這是本賽季,哈蘭德與萊萬多夫斯基的進球類型中,高速反擊進球的佔比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哈蘭德在高速反擊中的進球佔到了總進球的30%,而萊萬多夫斯基僅有4%,遠遠低於哈蘭德。
(萊萬多夫斯基與哈蘭德在高速反擊中進球的佔比情況)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球員的特點類型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首要原因。
萊萬多夫斯基是一名典型的全能型前鋒,他的速度不及哈蘭德那麼突出,因此在反擊中很難有所作為,也是十分正常的。
作為德甲聯賽的豪強,拜仁慕尼黑隊與其他弱隊進行交手時,弱隊都會採用龜縮防守的方式來應對拜仁慕尼黑隊的猛烈進攻,因此留給拜仁慕尼黑隊進行反擊的機會就會變得很小,再加上拜仁慕尼黑隊自身就是以傳控足球打法而立足的,因此球隊進行反擊的次數也不會太多,大多數情況下萊萬多夫斯基是球隊陣地戰的進攻好手。
3.
解密萊萬多夫斯基:門前嗅覺與策應能力為中鋒的必備技能
講述完了哈蘭德的特點與比賽中的價值後,我們下來來看一看波蘭神鋒萊萬多夫斯基的特點及場上表現。
出色的門前嗅覺與禁區跑位能力
如下圖所示,拜仁邊鋒格納布裡在邊路起左腳進行傳中,萊萬多夫斯基機警的跑到了對方中後衛身後的防守區域進行搶點破門。
這裡需要點出的地方是,萊萬多夫斯基的這次跑位有意的繞過了對方中後衛的正面防守區域,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我們都知道,在面對進攻方的高空來球,防守方正面去解圍皮球是比較容易的,而如果將球打到背對球門進行防守的球員身後的話(如上圖陰影所示球員),那麼防守球員就會顯得非常被動。
他首先要轉身,隨後還要去限制進攻球員,在這一過程中一旦有防守動作出現變形的狀況,就極有可能在禁區內製造點球。因此,萊萬多夫斯基的這次跑位可以說針對對方中後衛轉身慢、防區覆蓋面小的弱點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4.
高位策應能力屬世界一流
除了在禁區裡的門前嗅覺與跑位能力,萊萬多夫斯基還有著極強的高位策應能力。
所謂高位策應就是指擔任中鋒的球員背對球門從後方得球,在前場發起有組織的進攻戰術。這裡中鋒充當中前場進攻的樞紐,他可以吸引對方球員前來逼搶,從而給身邊的隊友製造出拿球的空間。
如下圖所示,萊萬多夫斯基在球隊進行陣地戰進攻時,他的策應能力往往是不可替代的。當他出現在對方禁區中時,來萬多夫斯基總是可以吸引對方多名防守球員的注意,這也經常會讓其他拜仁球員從中獲益,取得進球的機會。
(萊萬多夫斯基作為前場進攻的樞紐,有效的吸引對方球員前來逼搶,為身旁的隊友製造機會)
策應的技巧有很多,背身護球技巧、高空對抗技巧、爭搶一點球的技巧、與隊友二過一配合技巧,或一腳觸球技巧等等,中鋒所必備的策應戰術技巧萊萬都可以熟練的運用握。與此相比,同樣是踢中鋒位置的哈蘭德,在策應方面就顯得有些稚嫩,我們很少能夠看到哈蘭德以支點的姿態在球場上為球隊進攻過渡或有效的組織串聯等情景發生。
當然,近期哈蘭德也在努力學習中鋒必備的戰術素養——進攻配合中的高位策應能力。
如下動圖所示,這是多特蒙德隊的一次精彩的團隊配合,哈蘭德在接到隊友的傳球後,利用自己身體對抗的優勢停住球,待對手上搶後再將球分出,左邊後衛格雷羅疊瓦式跑位,殺入禁區,用外腳背的射門完成了破門。
(格雷羅接哈蘭德的助攻完成破門)
如下圖所示,格雷羅將球傳給哈蘭德後,迅速向裡線禁區腹地跑去,而哈蘭德得球後並不急於擺脫打門,而是待在原地等待沙爾克04隊防守球員上前逼搶。沙爾克04隊球員4名球員立刻圍了上來,將哈蘭德包圍在一個形似三角形的區域內。即便如此,哈蘭德依然能夠從容的將球護住並送出精確的直塞球,傳給已經在禁區腹地且並不越位的格雷羅,這才有了之後格雷多精彩的外腳背射門。
(哈蘭德持球時吸引沙爾克04多達4名球員上前圍搶)
能看出,哈蘭德在中鋒位置並不像以前那樣只是向前衝刺跑位,他也能夠完成一些回撤組織的工作,或在高位位置為隊友送出傳球,或與隊友完成一系列戰術配合。
5.
二者之間的對比之陣地戰攻堅能力
哈蘭德的速度優勢可以在反擊中「一劍封喉」,而萊萬多夫斯基的全面性以及優秀的前場高位策應能力,可以在球隊的陣地戰進攻中「攻城拔寨」。
說起陣地戰進攻,對於一名支點型前鋒,優秀的頭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當球隊打不開局面時,邊後衛可以選擇「邊路傳中,中路搶點破門」的方式,為萊萬送出準確傳球,萊萬利用自己的頭球優勢完成對對手球門的轟炸。
(帕瓦爾與萊萬眼神上的溝通,決定了之後傳球的線路)
如上圖所示,這一次拜仁慕尼黑隊右邊後衛帕瓦爾就在陣地戰進攻中選擇了「邊路傳中,中路搶點破門」的戰術。在帕瓦爾傳中前,他抬頭觀察中路隊友站位的情況。當他看到萊萬多夫斯基的位置時,雙方有一個眼神上的交流,隨後萊萬多夫斯基心領神會,按照賽前教練安排的戰術在對方兩名中後衛身前完成了頭球攻門,破門得分。
(帕瓦爾邊路傳中,萊萬多夫斯基在多人的包夾下完成破)
雖然哈蘭德的身高高達1米94,但是他頭球進球卻顆粒無。萊萬多夫斯基雖然身高不及哈蘭德,但是他依靠對場上形勢的判斷,憑藉多年來的比賽經驗,頭球屢屢得手,成為一項破門利器。本賽季萊萬多夫斯收穫了5粒頭球進球。
(哈蘭德與萊萬多夫斯基頭球進球對比)
顯然,哈蘭德的身高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頭球能力是未來哈蘭德有待解鎖的一項技能。
6.
除了頭球能力以外,想要在陣地戰進攻中有所建樹
中鋒位置上的球員還要在球隊整體進攻中保持較高的參與度
如下圖所示,這是萊萬多夫斯基與哈蘭德在場均射門次數與隊友創造機會次數的對比表格。
我們可以看到,萊萬多夫斯基兩項指標數據均超過哈蘭德。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萊萬多夫斯基在球隊進攻中扮演起核心的角色,他不但自己能夠射門,還能夠為隊友創造出許多機會。而哈蘭德則更加依賴隊友為他創造機會,而他自己為隊友創造出機會的次數也少之又少。
(萊萬多夫斯基在場上進攻的參與度較高)
總結.
毫無疑問,萊萬多夫斯基這種全面型的中鋒在現今世界足壇更加實用,更受教練喜愛一些。
(全能型前鋒萊萬多夫斯基)
雖然哈蘭德有他的優勢,他的速度爆發力、前場靈活的跑位能夠為他帶來一些進球的機會。但是面對複雜的足球比賽,尤其在陣地戰進攻中,哈蘭德不能夠為球隊做出貢獻,甚至有時還會拖累球隊的整體進攻。
如果哈蘭德能夠把自己的有球能力和腳下技術以及身體對抗作為提升的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強,那麼哈蘭德在未來也能夠像萊萬多夫斯基一樣,在前場大殺四方,並且哈蘭德的速度優勢是萊萬多夫斯基所不能企及的,這一點也是很多高大中鋒所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