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鬼怪小說為範本,談類型小說的創作

2020-12-23 飛貓飛貓飛貓

京極夏彥是日本鬼怪小說的後起之秀。在他的鬼怪小說中,融入了更多能讓現代人接受的結構方式以及思想內涵曾經掀起了一波鬼怪小說熱,還被改編成了漫畫,深受讀者的喜愛。

要像他一樣寫出被大家認可的高品質鬼怪小說,我認為,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01要去研究寫作特點;

02讓自己的肚子裡裝滿各種鬼怪小說;

03要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類型。

最能夠表現日本文化的就是妖怪。我一直覺得,容不下妖怪的地方,人的存在也會受到威脅---京極夏彥

鬼怪小說作家:京極夏彥

要去研究寫作特點

同樣是神怪小說,每一個寫作者都有他們的寫作特點。

20年代初著名的鬼怪小說家小泉八雲,是鬼怪小說的開山鼻祖。寫作特點傾向於日本傳統的文學特色,即「物哀」。他的作品帶有老派日本寫作的優美與淡雅。

大部分作品都是由獨立的小故事構成,故事情節不連貫,也沒有統一的中心思想。但就是那些小故事,卻能在故事之外,讓讀者被它背後的哲理所深深地打動。

這是小泉八雲鬼怪小說的魅力所在。

再來說京極夏彥,作為60年代生人,前面有小泉八雲的鋪墊,同時代還有夢枕貘比肩,但他能在此脫穎而出,不可不說他獨特的寫作特點。

他會用一到兩個人物來貫穿整部小說,但每一個故事又相對獨立。用鬼怪加上推理的這個寫作方式來推進故事情節,讓讀者一看就被情節所吸引,也迫切想知道主角最後的結局,就這樣,通過一個個故事,一步步地衝破迷霧,最後給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局。

日本鬼怪小說「鼻祖」:小泉八雲

讓自己的肚子裡裝滿各種鬼怪故事

在日本,無論是文學還是藝術作品,都非常熱衷於鬼怪系列的創作,鬼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這些故事來源於民間日常生活以及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中,逐漸地被演化與創作,最終成為了深受日本人民喜愛的表現形式。

鬼怪形象在日本有廣泛的藝術基礎。

藝術作品方面,比如日本浮世繪作品。

一般由三類內容構成:

第一類人像畫。反映市井生活,其中也包括那些著名的美人畫,就像我們的仕女圖。

第二類為名所繪。也就是風景、山水畫。

第三類則為鬼怪畫,簡單理解就類似於門神畫,各種妖魔鬼怪都是大家的崇拜對象,所以各類鬼怪都非常愛大眾的喜愛。

後來隨著漫畫的發展,很多鬼怪也成為了漫畫的主角,夢枕貘的《陰陽師》小說最終成為了漫畫作品的一個大系。

另外還有水木茂的《鬼太郎》,漫迷們基本上都看過。

文學作品中鬼怪也成為了一個獨特的藝術形象。

日本文化深受漢文化以及佛教思想的影響,有70%的妖怪原型來自中國,如《山海經》中的犬怪。20%來自佛教,10%是日本本土妖怪。這些形象經過幾百年的轉化與融合,漸漸地成為了獨一份的日本鬼怪文化。

比如狸、貓又、木魅等類型妖怪。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鬼怪文學形象,比如河童、雪女、酒吞童子等。

試想,如果不是在這一種濃厚的鬼怪文化氛圍的薰陶下,那些鬼怪小說家也寫不出這麼多的作品來。

所以,想要寫好鬼怪小說,自己肚子裡也要裝滿那些故事啊,只有這樣,才能信手拈來。說直白點,就是要建立龐大的鬼怪故事素材庫,當真正開始寫作時,你的筆才不會停滯,你的故事也會講得更好、更獨特。

日本鬼怪小說作家:夢枕貘

要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類型

風格就是標籤,是讀者憑啥來讀你小說的搜索詞。

小泉八雲的小說既有文學性,又有故事性,且又帶著一點寂寞和幽怨。算是一種「輕小說」的架構。這是他的鬼怪小說風格。

他的小說,受眾群體非常廣泛,從小孩到老人都不設限,讀者總能從他的小說裡,體會到一些人生的有趣與意味深長。

夢枕貘的特點是神秘典雅,常常以某一時代為背景,虛構出一個離奇而又情深的人鬼世界,骨架寬廣大氣,但又不是那麼厚重,討巧契合於年輕讀者的審美特點。

京極夏彥的百鬼系列和巷說百物語系列,從總體上來說,後者要優於前者。說實在話,這可能是專欄作家們的通病,為了趕作品,有些寫的時候不在狀態,會有點水。

但他的風格整體上來講,故事性強,喜歡用推理的方式來抽絲剝繭呈現故事結局,而且延展性也很好,不光小說吸引很多讀者,在動漫方面也適合改編,又在不同程度上吸引了不少漫畫愛好者。

所以說,怎麼定位自己的風格,需要不斷地結合自己的特點來決定。寫不了長篇小說,就寫短篇小說;哲理性駕馭不了,那就以故事見長;古風類的寫不好,那就寫現代風的。

唐傘小僧:鬼怪形象之一

確實,如果想寫鬼怪小說的話,還是先要先建框架,再添骨肉。框架搭建好了,填進內容,這樣的作品,才會變得豐滿靈動,人物性格雋永,故事也更能深入人心。

說白了,從會寫到寫好,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魯迅先生說:「路走多了,便成了路。」其實寫作也是一樣:「文寫多了,便成了好文。」

相關焦點

  • 李長聲談日本武士小說
    居高臨下,也許就只看見高居於民眾頭上的人物,所以他不寫下級武士,不寫吃不上飯的農民,不寫為宗教暴動的民眾,如評論家吉本隆明所言,那就不是幕末的真正歷史。說到武士小說的「歷史感」,有一個問題也蠻有趣的,好像武士小說基本都設定在江戶時代,這和中國武俠小說的「上下五千年」不太一樣。李長聲:日本有一種類型文學,叫「時代小說」,類似於我國的武俠小說,我把它譯作武士小說。
  • 日本鬼怪小說中的角色,醜陋和恐怖,但《陰陽師》給人眼前一亮
    日本的鬼怪小說中體現的文化原本並不像《陰陽師》劇情動畫所表現得那麼美好,每一個因妖怪而誕生的故事也並沒有那麼有內涵。 在平安時代的日本,許多成為鬼怪的要麼是因為宮鬥死去的女子,要麼是冤死的官員,要麼是受到迫害的百姓,對於這些鬼怪來說,他們的誕生就是為了復仇,這種主題和內涵相對比較簡單,劇情動畫對其進行了美化。
  • 中國類型小說生機勃勃 訪《逆時偵查組》作者張小貓
    以校園愛情小說起步,進行小說創作十多年。近年來,張小貓嘗試以專業編劇的結構思維革新小說,創作強設定、強邏輯、強結構,極具機械美感的小說。張小貓於2020年推出首部懸疑推理小說《逆時偵查組》,是近期國內原創小說市場走出的「黑馬」。
  • 小說創作時應該注意哪些元素?
    小說應該算是所有創作方向中門檻最低的一個分類,小說不像其他類型的圖書,有太多專業性和行業性的限制,大家所有人心中可能都會有故事,而小說就是從大家心中的故事去進行藝術加工而來的。不同的小說作者,有不同的創作習慣,我經常會跟作者朋友去溝通,去了解他們的創作是一個什麼樣的方法或者說狀態,我發現,小說作者在創作中大概分為了兩大類型。第一類是沒有提前策劃,隨心寫。
  • 水島宏埋頭創作新小說 絢香為爆肥體型煩惱
    知情人曝,水島現正在家埋頭創作新小說,4月13日迎來27歲生日的他品嘗了妻子絢香親手做的料理後,兩人還特地去賞櫻花「夫婦一如既往地恩愛」。知情人曝,水島現正在家埋頭創作新小說,4月13日迎來27歲生日的他品嘗了妻子絢香親手做的料理後,兩人還特地去賞櫻花「夫婦一如既往地恩愛」。據最新一期的《女性自身》報導,去年9月退出研音的水島儘管一度被傳會遭前事務所的封殺,短時間不可能拍戲,但和妻子設立的新事務所總算是循序漸進,不僅為GIRL NEXT DOOR的新單曲PV創作劇本和擔任製作,今年3月末更出任了某雜誌的總編。
  • 手把手帶你走一遍小說創作流程
    不要糾結於我非要把這個故事每個細節想清楚再下筆,小說創作更接近於藝術創作,就像激情殺人一樣需要「激情」,就是那一刻的不理性行為。等架都吵完了,心都冷卻了,你還能折回去sha人嗎?2、收集在創作過程中會冒出很多靈感。你要珍惜每個冒出的新念頭、新想法,像搜集小珍珠小貝殼一樣把他們搜集起來。有的東西你一看就會覺得有戲,那就一定要建個文檔,搜集起來,然後按類型分好。一句話也好,故事核也好,一段感情也好。
  • 小說《戛然》創作談,勵志的故事,人間的陽光
    創作該篇小說的時候,我始終在想,我該創作一個怎樣的故事和人物。在絕大多數作者的筆下,很多人會把小說經營成故事,也正是此,往往就會陷入小說和故事會模糊不清的概念誤區。就如同電影,既是故事片,也是藝術的光影展示,在講好一個故事的前提下,必不可少得要引發觀者思考現象。
  • 疫情下的小說家與小說:阿特伍德等作家創作現代「十日談」
    十日談(Decameron),桑德羅·波提切利繪於1487年我們從該欄目中選編了五篇小說,其中有參與銀河系援助計劃的外星人,遊蕩在隔離牢房裡的孤獨靈魂,一個「樂善好施」的強盜,一種概念裝置下的相互守望以及一份充盈著家庭之愛的臨床記錄,這些小說以或詼諧或冷靜或溫情的筆調展現了疫情時期的人們對希望與愛的極度渴求。
  • 黑暗幻想類小說排行榜上的小說,超乎你的想像
    黑暗幻想類小說排行榜上的小說,超乎你的想像 一般來說,提到日本的幻想類動畫,都會給人一種「輕鬆」「自由」的感覺。的確,輕鬆而自由的幻想可以說是日本二次元創作的一大特點。但是也有很多日本動畫和漫畫利用幻想創作了出了黑暗系的作品。
  • 小說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從3個角度了解人物的創作來源|小說解構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此篇講述人物。為小說解構系列文第三篇。1.小說人物從哪裡來?由作家推己及人臆想出來,或是他本人思想與他所接觸的其它作品的結合物。2.小說與歷史中的人物有什麼不同?小說裡的飲食是社交性的。人物吃飯是為了展現人物之間的關係,為後續的情節鋪墊。
  • 月關的網絡小說《大宋北鬥司》讀後感
    第一,先就小說的題材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大家都知道,月關擅長歷史題材的網絡小說,《回到明朝當王爺》《夜天子》等他的這些小說都是以特定歷史時期為背景創作的,《大宋北鬥司》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這部小說雖然已宋朝為背景,但是沒有穿越,其中的北鬥司這一機構卻也是虛構的。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宣化區作家協會小說創作交流論壇
    七律——獻給小說創作交流論壇痴人喜閱好篇章,博者高才筆墨香。擇字傳情心魄動,以文載理意悠揚。縱懷幽谷言生雅,暢足飛流語自昂。當寫平凡書正氣,歌今盛世著輝煌。小說創作交流論壇,是宣化區作家協會首次舉辦以小說為主題的活動,到場的各位老師興致很高,紛紛發表看法。
  • 從小說看平成30年間的日本
    就像《千與千尋》中的湯婆婆一樣,村上小說中的人物也難辨善惡。我認為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其創作理念。多和田葉子是一位非常受歡迎並且多產的越境作家,她用日語和德語雙語進行創作。她在高中時期學的是德語,之後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俄羅斯文學。大學畢業後,她從事著德語方面的工作,並以此為生。我認為,她在大學4年間學習俄羅斯文學的經歷,對於我們思考和研究其創作極為關鍵。
  • 書單:3個作家,體驗不同的日本經典鬼怪故事
    作為一個深度日本鬼怪小說愛好者,推薦三個日本鬼怪類小說的作家。作家京極夏彥就這樣評價日本鬼怪文學。最能夠表現日本文化的就是妖怪。我一直覺得,容不下妖怪的地方,人的存在也會受到威肋。小泉八雲是愛爾蘭裔日本作家。首推他的《怪談》,被譽為「日本聊齋」。這本書由各個小故事集結而成,每個故事是獨立的,沒有統一或相近的中心思想,卻每一則都有深深打動讀者的魅力。他的小說既有文學性,又兼具故事性。
  • 第一人稱小說創作利弊
    今天是我們小說寫作學習零基礎的最後一部分,今天我將討論使用第一人稱寫作的利弊。許多新作者都是從第一人稱寫作開始的。畢竟,這是我們一直使用最多的書寫形式。但是,當你使用第一人稱創作30萬字時,你會發現很難寫。為什麼?以同樣的精力,採用第一人稱小說的收益遠遠少於第三人稱小說。
  • 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小說之父
    誠如一個真正的偵探必須具備非同一般的知識和多彩的人生經歷,這些經歷留給他的豐富生活經驗,無疑為他日後的小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中學時期,他大量閱讀了押川春浪和黑巖淚香的小說,這兩位作家,前者奠定了冒險小說的根基,後者則翻案(將外國小說按照本國的風俗、人名、地名等進行翻譯改寫)了大量外國科幻、推理小說。這些作品,尤其是歐美的偵探小說極大地影響了亂步,1919年,亂步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處女作《兩錢銅幣》,這部作品被森下雨村和小酒井不木大加讚賞,讓他在還處在黎明期的日本偵探小說界留下了耀眼的第一步。
  • 如何從小說人物形象看一本小說是否經典?
    從敘事學和文化學的角度研究小說人物形象, 小說人物形象理論可分為功能性人物觀和心理性人物觀兩大派, 在人物描寫上則存在著反英雄化、向內轉、反典型化和反人性化趨勢。人物是小說中的重要元素, 儘管西方現代小說流派, 特別是新小說派打出了人物之死的旗號, 但文學是「人」學, 人物畢竟還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 聽恐怖故事小說為什麼只有前期的劇情故事比較精彩恐怖?
    下面推薦幾本懸疑恐怖類型的小說,這些小說我一般是用來聽的,這樣感覺會比較有氣氛。這些小說前期給人一種恐怖有趣的世界氛圍,但到了後期就會被作者帶入到玄幻故事的世界氛圍中。所以懸疑恐怖故事小說我一般只看前期的故事到了後面就不看了。大家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 8.1分的小說改編成電影了!《小說之神》了解一下
    8.1分的小說改編成電影了!故事改編自同名小說,聚焦他們飾演兩位差異巨大的高中生小說家,一個不受歡迎,一個是熱賣體制,兩人聚集在一起,要合作創作一部新的暢銷作品的青春故事。 原著在日本上市之後,創下了連續再版7次的記錄,穩定日本多家書評網站榜單第一,小說在中國的網站上,也拿到了8.1分的高分。
  • 看漫畫:中國網絡小說VS日本輕小說,都是老二次元,誰才是王者?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輕小說和中國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看看兩者之間誰更厲害?題材-中國更勝一籌,日本重蹈覆轍首先說到的就是題材上的差距,日本輕小說由於篇幅有限與文化圈子所致,題材一般都是局限於穿越流或是超能力流,像《刀劍神域》這類型的故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中國的網絡寫手們寫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