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匿名爆料後被投訴者登門拜訪:是誰洩露隱私

2021-01-10 看看新聞Knews

深圳市民黃女士對居住片區的環境衛生十分上心,在發現小區門口街道上有很多廚餘垃圾桶後,她立即在「美麗深圳」公眾號上,匿名爆料投訴。可她萬萬沒想到,剛爆料不久,自己投訴的環衛工就找上自己家門了。

「美麗深圳」公眾號是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為市民提供服務的公眾號,市民可以通過留言爆料身邊的城市管理問題。

黃女士說,因為嘉興苑一樓商鋪基本都是餐飲店,她發現,餐廳門前的兩個停車位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垃圾桶,環衛工人清理不當,不僅味道大,還有油汙和積水。

前腳剛爆料 後腳「被投訴者」上門

黃女士說,向「美麗深圳」反映之後,問題雖然沒完全解決,但垃圾車確實撤得只剩下4個了,可誰料,僅僅一小時後,一名自稱是西麗執法隊的蔡某國,帶著被投訴的環衛工,就突然出現在她家門口。

黃女士說:「然後就找上門來了,說是去處理我這個投訴的。我覺得很詫異而且有點後怕,因為家裡就只有我一個人,而且一下子就暴露了我的家庭地址。」

初次投訴 街道執法隊稱查無此人

黃女士認為,爆料者的個人信息應當得到保護,就算是執法人員也不能不聯繫當事人就直接找上門。工作人員走後,黃女士向西麗街道執法隊辦事窗口投訴,要求討個說法。

但令黃女士沒想到的是,當她11點多到達西麗執法隊的辦事窗口時,辦事員卻告訴她,這個人不是他們這裡的,他們不認識。

當天下午2點,黃女士再次來到西麗街道執法隊詢問,沒想到,另一個工作人卻表示,她所說的蔡某國,半年前就離職了。

執法隊:垃圾桶擺放有特殊情況 暫時沒有更好方案

對於市民的質疑,西麗街道執法隊一中隊的負責人一一進行了回應,首先是垃圾桶擺放的問題。

西麗街道執法隊一中隊隊長張發華表示:「這個366大街南門嘉興苑前面是一排餐飲門店,所以日常產生大量的餐廚垃圾需要清運,我們是多次跟物業管理處 周邊門店一起溝通得到的結果。」

執法隊:蔡某國已離職 在環衛公司上班

在黃小姐提供的視頻中,這個蔡某國自稱是街道執法隊的工作人員,而其他工作人員又說他已經離職。那麼,蔡某國究竟是什麼身份?

西麗街道執法隊一中隊隊長張發華表示:「這個工作人員之前在我們執法隊工作過,後來去了環衛企業工作,現在相當於環衛企業輔助我們執法隊的一股力量。」

環衛工:擔心扣工資 便上門解釋

張發華說,市民在「美麗深圳」公眾號上投訴,投訴內容會交由片區具體負責的單位進行處理,例如環衛公司。而蔡某國實際上是代表環衛公司上門進行解釋的。

那麼,視頻中出現的環衛工人劉女士等人又是如何知道黃女士家庭住址的呢?隨後,記者找到了劉女士。劉女士表示,黃小姐自己說了哪個小區,後來他們又從物管口中問到了詳細答案,她沒想到會嚇到黃小姐。

環衛工劉女士說:「我覺得我們沒有把事情處理好,我一個月的工資這麼微薄,我怕罰了款,我就是想上門跟她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執法隊:確實存在不規範 對當事人批評教育

西麗執法隊方面表示,無論是蔡某國自稱執法隊工作人員,還是被投訴對象直接上門找市民,這樣的行為都明顯不符合規範。另外,對於市民投訴環境衛生的問題,他們也正在想辦法進行改進,並同時徵詢附近商戶居民和物管的意見。

(素材來源:深圳廣電集團都市頻道《第一現場》 編輯:王珏)

相關焦點

  • 誰洩露隱私,女子匿名投訴立即遭遇登門拜訪
    匿名爆料後被投訴者登門拜訪,不得不佩服處理的速度真快,一群了圍著一個小姑娘,溝通解決問題?不知道的還以為上門威脅加恐嚇。有人說中國是個沒有隱私的社會,從考生信息洩露被電信詐騙致死的新聞傳來,就可以看出我們認為的非常重要的隱私,可能也就幾毛錢就可以拿到。
  • 女子公眾號匿名爆料,被投訴者找上門,誰在洩露隱私
    黃女士在接受採訪時抱怨道,因為這次投訴是採用匿名形式的,但為什麼她的個人信息和家庭地址會被暴露呢?從匿名投訴,到個人信息洩漏,差一點演變為報復打擊,如果真的出現意外,這道理該是誰的責任呢?據悉,這件事情的起因,是黃女士發現小區門口街道上有很多廚餘垃圾,隨即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投訴,但很快遭遇了「登門造訪」,黃女士拍攝了自稱是執法隊男子的工作牌,但向街道執法隊反應過後,結果卻是查無此人。
  • 女子匿名爆料後被投訴者找上門:誰洩露我的隱私?誰還敢投訴?
    近日,深圳的黃女士發現小區門口街道上有很多廚餘垃圾桶,在「美麗深圳」的公眾號上匿名爆料投訴。事後黃女士家中來了一群人,為首的是一名女子,自稱街道執法隊,黃女士質問他們怎麼找到自己家的,街道執法隊稱問了你們物業的保安,是來處理你這個投訴的。
  • 深圳市黃女士匿名投訴周圍環境問題疑遭洩露隱私、執法人員找上門
    創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責,深圳黃女士周圍環境的爆料投訴,屬於正常投訴範圍之內的事情,也是一位深圳市民在創建文明城市當中應該做的。【女子匿名爆料後被人找上門:誰洩露我的隱私】深圳的黃女士發現小區門口街道上有很多廚餘垃圾桶後,在「美麗深圳」公眾號上匿名爆料投訴。可她萬萬沒想到,剛爆料不久,自己投訴的環衛工就找上自己家門了,讓黃女士感到詫異又後怕。
  • 評: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 這是一個法律問題
    原標題: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這是一個法律問題「糖水燕窩」事件有了新進展。原本,直播方辛巴團隊已經向曝光者登門道歉,並承認存在虛假宣傳,也承諾進行賠付。然而,就在大家都以為事情的解決會在這樣的常規軌道下進行下去時,「曝光者遭遇網暴」卻為該事增添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花絮」。如今當事者的訪談又曝光了辛巴團隊洩露其個人隱私的細節,如果此事屬實,無疑再一次暴露了辛巴團隊的不堪一面。
  • 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 這是個法律問題需要擔責
    近日,澎湃新聞專訪辛巴(本名辛有志)「糖水燕窩」事件曝光者張紅,訪談內容顯示,在此前的一場直播中,辛巴團隊一邊對爆料者扣上「誹謗」的帽子,聲稱爆料者會受到法律制裁,同時還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行為:在展示相關畫面時對涉事燕窩品牌方的電話號碼進行了遮擋處理,而爆料者張紅的手機號碼並未受到同等的保護。就在這場直播之後,張紅就收到大量謾罵、侮辱性留言,騷擾恐嚇電話也接踵而至。
  • 糖水燕窩曝光者隱私洩露被網暴,以後誰還敢公開維權?
    近日,)「糖水燕窩」事件曝光者張某稱自己遭辛巴團隊洩露隱私,從而被網暴到抑鬱。她的遭遇讓人十分同情,也讓人看到了公開維權的代價與風險。原來,在張某發布了質疑燕窩是糖水的視頻後,收到了據稱是燕窩品牌方的電話,那邊口頭允諾給她1萬元補償金,讓其答應自願下架視頻。隨後,辛巴在一場直播中,拿出張某和商家的通話記錄,並聲稱張某「敲詐」,還洩露了她的聯繫地址。這場直播後,張某的噩夢就開始了。
  • 嚴格匿名領獎,福彩守護中獎者隱私
    「 經濟參考報報導如何平衡個人隱私和信息披露之間的關係?動輒數以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計的中獎額,無疑使福彩大獎得主成為眾多彩民當中的幸運兒,同時也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不過,由於大部分中獎者選擇匿名領獎,不願意公開個人信息,使得大家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同時,也難免心生疑惑:匿名背後是否有違規操作空間?得獎人信息是不是具有公共性?
  • 警方介入成都確診女子隱私洩露 一夜跑四酒吧被罵翻天
    尤其是最近發生在四川成都的一起案例,更是引發了全國的關注和熱議,成都確診女子隱私也已經在網絡上大肆洩露。針對成都確診女子隱私洩露,事件警方回應稱已介入。成都確診女子隱私洩露 警方介入根據四川觀察官網未必透露,成都警方回應確診者個人信息被洩露:已介入調查。
  • 摩拜創始人起訴知乎侵權 匿名「爆料」還能走多遠
    摩拜劍指匿名造謠者  事件緣起,是一個匿名知乎用戶以所謂「爆料人」的身份,發帖稱摩拜單車管理層有貪腐行為,「胡瑋煒等人用投資人的錢洗錢,貪汙上億元,每輛車拿 100 元回扣……」  5 月 10 日晚間,摩拜單車注意到,微信公眾號名為「李安嶙」的自媒體引用了該匿名用戶的爆料,便第一時間依據知乎的投訴舉報流程,對該言論進行投訴,並在當晚得到知乎方面的受理和處理
  • 深圳女子匿名投訴環境質量問題,一小時後,環衛工竟找上門
    現在不少單位都有平臺供市民進行投訴,對於咱們來說,生活中遇到不公的事,一般都會匿名進行投訴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作為單位應該保護市民的隱私,以防被洩露出去遭到報復,這是最基本的原則。然後深圳的黃女士匿名投訴環境質量問題後,沒想到被投訴的環衛工找上門來,一起看看具體情況吧!
  • 杜絕隱私洩露!不顯示名字和電話的快遞單什麼樣?
    那麼,好消息就是——隱私面單已經開始在西北地區試點,北京的小夥伴們最快4月份就能用上這種隱私面單。日前,菜鳥網絡聯合國內快遞企業推出隱私面單,用技術的手段將快遞面單匿名化。在這些隱私面單上,消費者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中間的4個數字都被隱去。菜鳥方面表示,未來包裹上的消費者相關信息會越來越少。您可能要問了,一直以來,快遞員需依靠面單信息才能送貨,隱私面單啟用後,快遞員如何與收件人聯繫?
  • 透過流調的個人隱私洩露事件-探討分布式數據安全思路
    病例確診後,成都市很快進入戰時狀態,市疾控中心依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並在12月8日很快確診其他3例新增本土病例,但當日引爆朋友圈等社交工具的話題、熱搜,除了成都市當日新增3例病例以外,還有第3例病例,成都女孩趙某的個人隱私信息在網際網路被洩露,引發全網的傳閱、調侃和惡意攻擊。雖然,事件很快在公安機關的介入下,已將散布、洩露趙某個人隱私的王某進行了行政處罰。
  • 成都女孩遭「網暴」,個人信息被公開,是誰洩露了你的隱私?
    而對於那些網暴者來說,這更是這些人躲在屏幕後的一場狂歡。對於此事,央視評論道:個人生活不該是公眾話題,防疫才是。央視還表示,若是一個人感染後,因為去過某些地方便受到網絡暴力,那此後有類似事件,還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如實坦白?這都令人警醒。
  • 中國聯通:北京掛號平臺未洩露患者隱私
    4月18日,網上曝出「114預約掛號平臺個人信息大洩露」的消息,迅速引起關注,很多網友對個人就診隱私保護表示擔憂。4月19日,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北京114門戶網」(www.114menhu.com)上出現的患者隱私洩露是偶發事件,由網站系統升級造成,該公司已完成技術漏洞的修復。
  • 青海玉樹囊謙縣:「天外來客」登門拜訪?網友:大家快去玉樹尋寶
    一場地震使遙遠的青海玉樹走進了大眾的視線,近日,有各大媒體爆料,多個目擊視頻顯示,12月23日凌晨,天空划過一顆疑似巨大的火流星,照的黑暗的天空頓時宛如白晝,巨大的火球迅速斜墜入地面,據中國地震網青海地震臺記錄,此「天外來客」墜入我國青海省玉樹州以及其所轄的囊謙縣交界處。
  • 當「Pandownload」鍵盤俠在咆哮 誰還記得被洩露的個人隱私?
    今年2月,受害人劉某報案稱下載的"Pandownload"軟體,會在未授權的情況下,將自己百度網盤的數據共享出去,導致隱私照片和文件洩露。而截止案發,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利達到30萬餘元。用戶隱私信息被洩密,Pandownload開發者被抓獲,這本該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但是鍵盤俠們,卻舉起大旗發表為不法份子打Call的言論,而忽視了犯罪事實背後,竊取隱私的危害。
  • 為保護性少數群體隱私,韓國全國推行匿名測試效果顯著
    近日,因韓國首爾梨泰院地區出現疫情擴散,曾到訪過相關夜店的顧客被要求配合接受新冠病毒測試,鑑於此地訪客有性少數群體,因而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逐漸受到廣泛關注。 據韓聯社13日報導稱,為防止梨泰院相關夜店的訪客們因擔心個人信息洩露而不願接受新冠病毒測試的情況,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當天表示,為防止確診患者的私生活受到不必要的侵害,並提高參與測試的人數,從13日開始將匿名測試擴大到全國範圍。
  • 陳根:從「匿名」到「透明」,什麼才是數字社會的合理隱私期待?
    這是數據的時代,也是數據洩露的時代。一方面,5G技術的發展進一步產生了海量的數據,讓物聯網與萬物皆媒走向現實。物聯網基於大量的數據為人們的網絡使用提供便利,將採集於人們的數據用於提升人們的使用體驗,給日常的生活賦予便利。另一方面,數據的採集模糊了隱私邊界,各種個人數據都可能被挖掘、被預測甚至被監控,這就使具有個人隱私的數據在網絡空間由「匿名」變為「透明」。
  • 公眾號匿名爆料,1小時後被多名陌生人找上門?女子:一陣後怕!
    這不就在近日,深圳市民黃女士向記者反映,她發現自家小區門口街道上有許多處於垃圾桶在,於是立刻在當地管理此事的公眾號上進行了匿名爆料。但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剛剛發出爆料信息不足一個小時的期間裡,自己就被多名陌生人找上門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記者從黃女士口中得知,事發當天早上大概10:00左右,她在當地的一個公眾號上進行了一個爆料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