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李曉冉 朱士娟 本報記者 趙靜
26日上午8點多,火車東站廣場西鄰的大明之星幼兒園就開始high起來。本報「寶貝夢工場」策劃的「共享六一兒童節,親子同玩老遊戲」於當日「開工」,每個參賽家庭都身著輕便運動裝趕來參加這次親子盛會。
活動結束時,有2個家庭獲得一等獎、4個家庭獲得二等獎、6個家庭獲得三等獎,獲獎家庭不僅收到了「寶貝夢工場」的獎狀,還領到了一份大禮包;其餘參賽的家庭也都領到了獎品。不少小朋友離開時都大聲喊:「不過癮,還想玩,以後有活動,還來參加!」
【碰運氣】
報名踴躍 現場增補至35個家庭
「我們原定30個參賽家庭,現如今場面『失控』啦!」還不到9點活動開始的時間,現場的工作人員就有點招架不住了,來的人實在是超乎預想。據了解,除了已通知的30個隨機抽取的參賽家庭外,竟還有慕名前來的,有不少父母在現場積極爭取,「能不能給我們加個名額?」「不符合參賽條件?那能不能讓孩子在現場體驗一把?」因場地限制,經過工作人員與報名家庭的相互協調,工作人員又將比賽記分卡和參賽號碼牌增至35號。
「哈哈,本想著碰個運氣的,實在不行就下次再來,」拿到「35號」號牌後,「35號」爸爸興奮得合不攏嘴,表示之前登報的活動信息沒有及時看到,錯失了電話報名的時機,本想著來看看,「這下好了,可以圓寶貝女兒這個心願啦!」
【比年輕】
近70歲的奶奶跳房 直言一跳「老來少」
記者看到,多數都是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過來參加活動的,但也有爺爺奶奶代替工作繁忙的父母與孫子孫女一同參加。在進行競技環節的跳房比賽中,記者就注意到這樣一位「老小孩」:14號孫如姍的奶奶今年已經68歲,在與孫女一起玩跳房遊戲時,她的身手卻不輸給其他人。只見她單腳落地,雙腳起跳,雖說是所在的那一組中最後一個過了終點線的參賽選手,但老人家勁頭十足,博得了在場其他人的掌聲。
「姍姍的媽媽是護士長,周六必須要在醫院值班,姍姍昨天就請求我代替她母親來參加這個活動。」孫如姍的奶奶在該項活動後向記者表示,「她小嘴裡說『奶奶,你去吧』,我當時直接就給孩子說,『行,沒問題!你媽媽能幹的奶奶也能幹!』」
老人家在該項活動後稍休息片刻,便和孫如姍的爸爸一同投入到下一個比賽環節中去了,還不忘衝記者說:「雖說快70了,但是和孩子在一塊兒,越玩越年輕!」記者在現場發現,像孫如姍奶奶這樣的老人家還有幾位,但是在比賽中沒有一個人提前退場,都是陪孩子一直玩到遊戲結束。
【拼智慧】
三個臭皮匠 賽過諸葛亮
操場跑道上五顏六色的泡沫積木堆了一地,它們是「搭積木」比賽環節的主要用具,具體的遊戲規則是父母要在孩子的愛心傳遞下把手中的積木從一端傳到另一端,在規定的時間內誰壘得最高誰就勝出。面對這些參賽玩具,家長和孩子不是作躍躍欲試狀,而是在開賽前共謀「蓋樓大計」,那場面真可謂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下面放大個的,上面放
又窄又細的,我估計圓柱類的
最好放,不會倒。」「寶貝,稍微跑得快點節約時間。」「要是一次多拿幾個就好了。」「不行,咱得遵守規則,一次只拿一個!」
各個家庭七嘴八舌地議論完之後,終於開始將理論付諸實踐。12號家庭將積木摞得將近2米高,就在將要拔得頭籌的時候,「哎呀,稍微一等稍微一等!」爸爸煞有介事地扶了半天,就在剛脫手之際,「譁」的一下壘好的積木散落一地。「爸爸真笨!」女兒輕輕地敲了敲爸爸的頭,爸爸笑著趕忙拉著女兒的手,「沒事,下個項目咱和媽媽一齊把分追回來!」
【助士氣】
2歲寶貝敲鑼打鼓來助陣
距離人氣最高的比賽場地十幾米外,有一位身著藍色短袖的小男孩手拿鼓槌,在一面大鼓前帶勁地敲起來。「我家孩子才2歲多,就在大明之星幼兒園前面的樓上住,聽到熱鬧的聲音,孩子耐不住性子非嚷著下來看看。」蘇女士說,活動一開始,她家孩子就在自家窗戶那兒探著頭一直看,「可惜不夠年齡,下次有活動我們再參加!」
除了這家的寶貝以外,住在這附近的不少居民都帶著孩子聞聲趕過來,但因年齡不符,大部分只能帶著自家孩子在大明之星幼兒園內的小亭子那裡陪孩子過一把「眼癮」。由於此次很多比賽項目需要參賽孩子達到一定的年齡標準,才能保證遊戲的順利進行,為此有家長衝寶寶說道,「寶貝,你快快長大吧,再長一歲就可以參加啦!」
【收穫多】
大禮包我要 下次活動我更要參加
「最後一項競技比賽是滾鐵環,這項活動是專門為爸爸媽媽設計的,請寶貝們一起在場地外給爸爸媽媽助威!」陪孩子們玩了一上午,最後一個項目該爸爸媽媽大顯身手了。不少孩子還是第一次看爸爸媽媽比賽,興奮地拿著小喇叭在場地外猛吹,而不少爸爸媽媽們拿起昔日熟悉的鐵環,竟在場地上怎麼弄也滾不起來,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在最後的丟手絹環節中,參賽的爸爸媽媽們更是放下往日的矜持,毫無顧忌地圍著操場你追我趕,眼看著就要到結束時間,不少家庭直呼「再玩一輪」,25號的家長還特調皮地衝孩子說道:「今天我們一樣大!」「姐姐,那個放獎品的桌子上擺的粉紅色大禮包,我要拿多少分才可以拿到它?」15號家庭的呂迎溪小朋友偷看那盒粉紅色的超值文具大禮包已經好久了,特別地想要。最終,她如願獲得了一等獎,拿著大禮包圍著記者繞圈跑,「我終於拿到它啦!」
活動結束時,每個家庭都手捧大大小小的戰利品滿載而歸,「那是我們全家用愛心兌換回來的。」呂迎溪的媽媽表示,一家人沒有參加過親子活動,也沒想過可以玩得如此開心。呂迎溪手裡捧著大獎狀,拎著超值大禮包,奔出了大明之星幼兒園門口時,還不忘回過頭衝記者說:「大禮包我要,下次活動我更要參加!」
為了讓更多的家庭和寶貝們可以隨時加入本報與舜網聯合舉辦的「寶貝夢工場」,我們特別設立了QQ群:222704392,加入之後可以隨時了解我們的活動安排,也可為我們的「寶貝夢工場」出謀劃策,大家也可以登錄htp://dreamworks.e23.cn/,查看我們「寶貝夢工場」的活動視頻及照片。「好夢開始,寶貝登場!」還等什麼,快來報名加入我們吧!
琳寶爸參賽手記
抱著閨女一起瘋玩,爽!
跳房、搭積木、滾鐵環……這些20多年前曾經熟悉的老遊戲再次出現在眼前時,我居然是陪著閨女帶著她媽一起在《濟南時報》「寶貝夢工場」裡玩,看著閨女有點迷茫的小眼神,我心裡可是挺痒痒的,畢竟曾經這是我的拿手好戲,「必須」要在閨女面前顯擺一下,順便震一震她媽。「爸爸,快,快!」第一個項目就是跳房,由於閨女年齡比較小,我只能抱著她一起蹦。閨女在我懷裡,像個歡快的小兔子,一邊呵呵地笑,一邊催著我快跑,而她媽媽站在終點的位置,估計是看到我一蹦一跳的糗樣,笑得都彎了腰。在接下來的一個個項目中,我和她媽分工合作,與閨女一起完成了「寶貝夢工場」的所有項目。雖然2歲的閨女是所有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但小小的人也一直堅持下來,而且在結束時還不肯離開。
愛人告訴我,其實一開始主辦方是不建議我們帶著閨女參加這次活動的,畢竟她才2歲,連走都不算穩當,更別提要順利完成每一個項目,我們就是抱著來看看的心態「闖到」活動現場的,沒想到「寶貝夢工場」的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我們,還給我們一家三口貼上了編號「32」的家庭號。
在活動中,我們一家人通力合作,孩子也沒有因為年齡小而放棄任何一個項目,這種機會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還是第一次集體出動參加親子活動。看著閨女和她媽媽幾乎一直沒有合攏的笑嘴,我也跟著感到無比開心,甚至比20多年前我自己和夥伴們玩還要開心。
當活動結束後,主辦方還貼心地給每一個沒有得獎的孩子送上了禮物,我們2歲的閨女也領到了她人生中第一個獎品,孩子拿著那一盒油畫棒一路上都不肯鬆手,「這是我的!」孩子收穫到的不僅是快樂,更是一種參與競技後的樂趣。真希望能有機會參加下一次的「寶貝夢工場」,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開心快樂! (琳寶爸)
【特寫】
一家三口身著親子裝亮相 全家齊努力最終奪第一
寶貝,你真棒!
「寶貝,你真棒!」這是小金耀獲得第一名後,小金耀的媽媽對他說的第一句話。26日,「寶貝夢工場」正式開工,在30多個參加親子活動的家庭中,侯金耀一家很是顯眼,他們穿著金黃色的親子裝亮相,並在「老遊戲」競技中獲得一等獎。
印有卡通圖案的金黃色T恤衫、淺藍色休閒牛仔褲、白色的運動鞋,距離「寶貝夢工場」親子活動正式開場還有1個小時的時間,今年不到7歲的小金耀就左手拉著爸爸侯文杰的手,右手拉著媽媽王文華的手,一家三口穿著統一的「親子裝」有說有笑地來到了「寶貝夢工場」的舉辦地大明之星幼兒園,成為第一個來到現場的家庭,也是唯一一個穿「親子裝」上陣比賽的家庭。
「我們不到6點就起床了,自從報上名,孩子就一直盼著,今天一早就醒了。」王文華告訴記者,他們家住在王舍人附近,離這裡有一個小時車程,所以天剛微微亮他們一家三口就開始為這個活動做準備了。「24號報名第一天我就給兒子報了名,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參加這種親子活動,從那一天起,我心裡就裝下事了。」王文華指著自己身上穿的「親子裝」說:「這是我昨天專門為參加這個活動買的,為了顯眼我還專門挑了金黃色。」
記者看到小金耀靠在王文華身邊,眼睛不斷環視著周圍的環境,但表現得有些靦腆。「平常孩子都是一個人玩,所以性格有點內向,借這次機會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多接觸接觸,另外這也是我們跟孩子加強溝通的一次機會,平常我們白天都要上班,孩子就靠老人照看,時間久了,孩子對我們都產生距離感了。」
記者採訪了解到,為了參加這次親子活動,小金耀的爸爸專門跟同事調了班,準備好好陪兒子過一個快樂的周末。隨著音樂響起,遊戲開始了,編花籃、跳房、搭積木、滾鐵環、全家來取水,在人群中總是閃現著一抹燦爛的金黃色。記者看到,每一項遊戲開始前,侯文杰總是細心地領著小金耀先熟悉一下遊戲規則,並進行演練,這麼精心的準備讓每一項遊戲結束小金耀一家人的成績總是排在前面,最終小金耀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第一名,王文華激動地對兒子說:「寶貝,你真棒!」 (實習生朱士娟 記者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