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一塊心頭肉,現在大部分年輕的父母們過去沒有切身體會帶孩子的經歷,加上受自己工作壓力大,愛玩手機、愛睡懶覺等不良習慣的影響,陪伴孩子活動的內容非常少。
很多家長陪孩子的方式還只停留在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帶孩子散步、逛商場超市等,稍好一點則在雙休日帶孩子去遊樂場玩一玩,這樣單調還貧乏的方式常常導致與孩子的有效溝通不足,影響了孩子性格發育,甚至一些孩子因為缺乏與家長的有效溝通還產生不同程度的自閉症狀。
所以說,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做父母的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想方設法地與孩子加強溝通,比方說多開展一些親子遊戲,不僅能非常好地寓教於樂,還能增強父母與孩子親情,讓孩子們在充滿快樂充滿陽光的氛圍中成長,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濃濃的關愛之情。
同時,通過與孩子一起做親子遊戲,家長也能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性格喜好、養成習慣等,及時發現孩子學習成長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難,及時採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
細心的家長都知道,孩子的童年都是伴隨著玩遊戲度過的,孩子童年時期喜歡玩遊戲,他們往往就會表現得非常的童真童趣,許多孩子因為玩遊戲也是開發了智力,想像力變得越發豐富。
父母都知道孩子需要玩,需要多種形式多樣的遊戲來陪伴,那麼,家長們可以立即行動起來,關掉那些冗長無營養的電視劇,讓孩子在家也要動起來,玩起來,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那麼適合小學生和父母一起玩的遊戲有哪些呢?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心得,給大家介紹以下這幾種親子遊戲。
01捉迷藏的遊戲
現如今多數孩子相對來說都比較嬌貴,孩子們對父母非常的依賴,常常出現父母離開一步孩子就喜歡哭鬧的現象,多數孩子對父母的太過依賴都是不太正常的表現。
想要讓孩子不要過於依賴父母,我們平時可以和孩子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讓孩子找找藏起來的父母,父母在找找精心躲藏在各個角落的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會發現孩子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寸步不離的黏著父母,尤其是有些有分離恐懼症的孩子,父母可以常和他們玩這種遊戲。
02玩拼圖遊戲
拼圖是屬於非常普遍的益智類遊戲,這一類遊戲其實也是有助於孩子腦力開發的。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給他選購一些比較簡單的拼圖,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拼出各種各樣生動鮮活的圖案。
當孩子年齡稍大之後也增加拼圖的難度,這樣在玩拼圖遊戲的過程當中,會促進孩子的左腦發育。相比較於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喜歡玩拼圖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有鑽研精神、更加的聰明。
03玩積木遊戲
有些孩子不太喜歡玩拼圖,但是他們非常的喜歡玩積木。父母在家時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積木遊戲,各種材質、各種樣式的積木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動腦能力。
我們發現,經常喜歡玩積木的孩子往往反應比較靈敏,並且智商相對較高,從小的時候讓孩子玩一些比較簡單的堆積木遊戲。等到長大之後,這一類孩子在數理化方面表現的優勢會非常明顯。
04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非常喜歡玩角色扮演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大小小的幼兒園都會有一個專門的角色扮演小角落的原因。
父母平時在家和孩子一起玩耍時,也可以陪他們一起玩,一玩角色扮演,如扮演老虎捉白兔,老鷹抓小雞等角色,或者是讓孩子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一塊玩。孩子在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能夠找到一種新鮮感和歸屬感,這對於孩子的全面發展來說是有著比較大的幫助。
05玩其他需要合作的遊戲
能夠和父母一起玩,尤其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快樂、非常幸福的事情。寶爸寶媽們在陪伴自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也可以選擇一些需要合作的遊戲,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合作完成。
在這個合作的過程當中,能夠讓孩子懂得與他人配合,同時又可以讓自己與孩子的感情變得更深更濃。小時候非常喜歡玩合作類遊戲的孩子,往往長大之後會很有合作精神,也更加有集體榮譽感。現如今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更應該要陪伴孩子玩這種遊戲。
多數孩子在小時候是非常喜歡玩遊戲的,家長在孩子的兒童時期也應該要陪伴孩子一起玩遊戲。以上這些遊戲不僅安全性相對較高,而且對於孩子的腦力發展以及動手能力的發展來說,都有比較大的幫助,也能夠讓孩子的心理變得更加的健康。
父母平時宅在家裡時不妨少看電視、少玩牌,多陪著自家孩子一起玩這些遊戲,你會發現通過這些親子遊戲,孩子的笑聲更爽朗了,孩子的性格更活潑了!
還等什麼呢?大家開動腦筋,快和孩子們一起動起來、玩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