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玲:疫情之後,世界去中國化還是去美國化?我的判斷是後者
第二,世界到底是去中國化?還是會去美國化?很多中國學者,包括美國學者,也包括其他國家的一些學者,認為這次疫情會加快去中國化的進程。現在世界上的逆流形成合流,美國率先發難,一些國家參加對中國聲討、索賠、訛詐與汙名化,還有一些國家要切斷和中國產業鏈的關係。所以他們判斷,疫情將開啟一個去中國化的過程。我的判斷恰恰相反。
-
所謂「去中國化」不過是美國一些人的白日夢
近日,美國一些政客借疫情又開始炒作所謂在華美企回流、部分企業計劃向東南亞遷移等議題,鼓動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疫情之下,全球供應鏈不可避免地遭受衝擊,有關國家尋求多元化方案以分散風險可以理解,但多元化並不等於離開中國,所謂「去中國化」的論調不過是「白日夢想家」們的狂想曲。
-
把「中國年」改成農曆年就是「去中國化」?
中國正在過年,全世界都在祝賀。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大年三十打電話祝賀,大年初一正式拜年。然而,拜登有意把中國年改成了農曆年。
-
黃奇帆:建議加快自貿談判 打破美國在全球「去中國化」圖謀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黃奇帆:建議加快自貿談判,打破美國在全球「去中國化」圖謀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8月7日,由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峰會在線舉行。在此次峰會上,原重慶市市長、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我國應加快FTA談判,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談判和制定。「近日,修訂後的美-加-墨協定正式生效,其中的『毒丸條款』就是針對中國而來的,是他們試圖削弱中國在全球貿易和產業供應鏈地位的重要一步。」
-
反對教科書「皇民化」與「去中國化」,「臺統派旗幟」王曉波去世
臺灣統派代表人物、長期反對李登輝時期以來教科書「皇民化」與「去中國化」的前臺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30日凌晨在家中去世,終年77歲。此前「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毛鑄倫於28日去世。資料顯示,王曉波1943年1月出生在江西,1949年隨父親到臺灣,但其母章麗曼留在上海,章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1950年,章麗曼經香港到臺灣,暗中進行情報工作。1953年因有人叛變,王曉波父母遭憲兵逮捕,母親被槍決,父親以「知匪不報」的罪名被判刑7年。
-
製造業「去中國化」暗潮洶湧
全球疫情形依舊嚴峻,防疫物資進一步短缺的當下,全球製造業「去中國化」的行動,再次轟轟烈烈地搬上日程。但不同的是,這一次日本拿出了實打實的解決方案。如果能理解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就算日本政府鼓勵企業遷出中國,我們也並不擔心的原因了。疫情加速日本製造「去中國化」 自2006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日兩國之前便一直保持著緊密地商務往來。
-
去中心化交易所是中心化交易所的終結者嗎?
交易所作為一個中心化的機構,一直都是被黑客攻擊的重災區。在傳統市場,無論是股市還是期貨市場也都曾經歷過黑客的攻擊,雖然也造成了一些損失,但在國家法律的管制下,普通用戶的基本權益還是可以保障的,發起攻擊的黑客往往也逃不出法律的制裁。而數字貨幣交易所則完全不同。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可能降格隸屬臺「文化部」,甚至改名,再次挑動「去中國化」敏感神經。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中國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
-
「去中國化」最成功的四個國家:國土面積都很小,兩個在東南亞
而在這之中,有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成功,他們的國土面積都很小,其中兩個在東南亞。1、日本第一個國家,就是當年中國化程度最深、對中華文化最為痴迷的日本,這也致使了他的去中國化並不徹底。到了宋朝的時候,越南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此脫離出了中國,不過那個時候的越南還是要使用中國的科舉和文獻,可見他們那個時候的中國化程度和日本是不相上下的,甚至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可能越南更加深入。
-
民進黨「去中國化」圖謀終將是黃粱一夢
蔡英文當局多年來企圖通過一系列「去中國化」操作,推進「漸進式臺獨」,這一次似乎惦記上了臺北故宮。今年9月,臺灣新學期開學伊始,便有臺灣歷史老師指出,新版臺灣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對有關中國歷史的內容又進行了大幅刪減,3000年的中華文明史,僅用1600多字進行概括性論述,並將原來「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三部分,改為「臺灣、東亞及世界」,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項目下。
-
新疆反恐和去極端化成果不容污衊
日前,美方執意籤署所謂「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蓄意詆毀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污衊新疆反恐和去極端化成果,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再一次暴露了「美式人權」的雙重標準和虛偽本質。美國的真實意圖根本不是人權,而是借所謂人權問題破壞中國穩定,遏制中國發展,名為講人權,實為搞霸權。
-
中國股市:A股去散戶化,就能成熟起來?對去散戶化,了解有多少?
近年來,A股市場上「去散戶化」的喧囂聲一直不絕於耳。股市行情似乎給了「去散戶化」以最好的註腳。一方面是藍籌股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是中小創股票大幅下跌。行情表現為嚴重的「二八分化」走勢。與此相對應的是,機構投資者獲利豐厚,而近七成的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
-
什麼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來源:Dune Analytics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去中心化交易所勢不可擋地蠶食著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人嘗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態與概念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主要體現在「技術」與「治理」兩個方面。從技術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通過鏈上的智能合約來實現交易的。
-
李曉| 拋棄經濟全球化幻想 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國化」
編者按:2020年8月15日,在主題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機遇》的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國際貿易論壇(2020)視頻會議上,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珠海市橫琴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學橫琴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長李曉教授做了題為《拋棄經濟全球化幻想 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國化」》的主旨演講。
-
唐永紅:「去中國化」導致臺灣政治混亂、社會撕裂
蔡英文上任以來致力於推動「去中國化」,近一段時間,「去中國化」小動作又花樣翻新。諸如逼迫「華航」更名、臺灣「護照」為提升所謂「臺灣辨識度」而放大「TAIWAN」字樣、篡改歷史教科書、禁止發行大陸兒童繪文《等爸爸回家》,甚至還傳出計劃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及改名。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程度驚人
用一張張便籤紙,標記下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的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用「震撼」一詞,形容「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臺灣中學歷史教師 曹若梅:過去我們都說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這個是很自然的,念起來是很順的。現在好像只要是逢中必反。所以只要看到這個「中」字,就把它改掉。改成什麼?叫清法戰爭。
-
OMEGA去中心化交易所重磅襲來
社群朋友們,期待以久OMEGA去中心化交易所重磅襲來今天終於與大家見面了,作為一個由社區驅動的開源交易平臺OMEGA正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內在優勢,提供面向未來數字資產交易平臺,企業可以信任OMEGA品牌來提供他們投入資金和資源以使用,OMEGA區塊鏈所需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面向開發者全套解決方案,為實現智能經濟打造下一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打通企業與區塊鏈的行業壁壘,
-
朱衛東:蔡英文打著「雙語」的幌子推行「去中國化」的圖謀註定失敗
有評論指出:結合民進黨上臺後的各種「去中國化」措施,讓人不得不警惕,這是民進黨打算進一步要製造兩岸的文化差異來搞「臺獨」。 朱衛東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在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表示,蔡英文所謂的打造「雙語地區」其實是一個幌子,她希望的目的是達到像新加坡那樣把英語變成官方語言。
-
「去中國化」?臺北故宮或被「矮化」降級又改名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去中國化」喋喋不休?傳臺北故宮或被「矮化」降級又改名中國臺灣網11月26日訊 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主管機構欲推動所謂「組織改造」,近日更傳出原隸屬於該機構「二級機關」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業務上並無執行「公權力」,未來或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成為所謂「三級機關」。26日,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於臺立法機構進行項目報告,多位民代針對此事進行質詢。
-
李豐:美日都盯著「去中國化」 是說搬就能搬的嗎?
美日兩國都盯著「去中國化」,中國是說搬就能搬的嗎?進入正文前,先分享幾個觀點:美國「製造業回流」戰略實施了10年之久,從結果看,收效甚微。從蘋果、特斯拉、GE、3M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微妙博弈看,美國政府說什麼,對企業的影響較小。有意思的是,當政府意志與企業目標相悖時,政府選擇了維護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