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部直屬、副部級高校,創建於1896年,現有徐匯、七寶、盧灣、長寧、閔行等校區。A類學科如下:
上海交通大學日前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本科深造率67.5%,較2019屆略減,但人數增加;
留學、去美國的人數,連續兩年減少。
校本部留學率接近1/4,相較於其他高校,留學意願依然較強。
去華為、騰訊、字節人數增加,去國家電網、上汽集團減少;
留滬就業71.9%,留上海3718人,連續增加;
選調生204人,較上屆增加35人。
詳情如下:
一、2020屆就業
2020 年畢業生共 11588 人(不含港澳臺及留學生)。
全日制畢業生 10154人,
男女比 1.49:1。
其中,上海生源17.15%、江蘇生源10.79%。
下文針對全日制畢業生展開就業率與畢業去向分析。
校本部就業率為 97.62%,醫學院就業率為 95.99%,非全日制畢業生均為定向生。
1、校本部畢業生共計7933人。
本科生3132人,碩士3962人,博士839人。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為 95.08%、99.17%和 99.76%。
2、醫學院共計2221人。
本科生601人。碩士1042人。博士578人。醫學院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為 91.68%、97.50% 和 97.75%。
3、本科生就業情況(本部+醫學院)
境外留學較2018屆、2019屆持續2年略減。
國內升學較上屆明顯增加。
總深造人數增加,但本科總數增加,深造率略減。
二、深造情況
2020年畢業生國內升學和出國(境)深造總計 3348 人.
其中本科畢業生深造人數為 2519 人(國內升學 1719 人、出國(境)深造 800 人);碩士畢業生深造人數為 829 人(國內升學 669 人、出國(境)深造 160 人)。
1、國內升學
本碩國內升學2388 人。
其中留在本校升學為主(2091 人,87.56%),其次流向 C9 高校(除本校)升學深造168 。
除本校外,錄取人數排名前三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別是復旦大學(57 人)、清華大學(51人)和北京大學(35 人)。
其中,上海交大保研約1085人,考研約408人。
復旦保研35人。北大保研23人,考研4人。國科大保研12人,考研6人。中科大保研2人,考研4人。浙江大學保研3人,考研5人。同濟大學保研1人。
2、境外留學
有 960 名畢業生選擇出國(境)深造。
其中碩士生 160人,本科生 800 人。主要分布在美國(576 人)、英國(96 人)、中國香港(74 人)、新加坡(37 人)、瑞士(31 人)等國家(地區)。
其中去英國、新加坡、瑞士人數較上屆明顯增加,去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銳減,去香港略減。
本科生留學800人,較上屆減少70人。
其中本部留學率24.8%,相較於其他高校留學人數大幅減少的情況,上海交大畢業生留學意願居高不下。其中去美國明顯減少,應是受籤證政策影響。
其中,赴世界排名前 50 位國(境)外大學深造 477 人,佔比 49.69%;
赴世界排名前 100 位國(境)外大學深造 692 人,佔比 72.09%。
其中錄取畢業生最多的前十所國(境)外高校:
3、本科生保研、考研
根據教務處《2020屆推免名單公示》:
上海交大2020屆本科生保研公示共1251人。
保研率33.5%。
考研率12.54%。
其中87%保研本校,1085人。保研外校166人,
去向如下:
保研北京大學23人,本部21人、醫學部2人。
保研清華大學34人。
保研中國科學院大學12人。
保研南京大學4人。
保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人。
保研中山大學2人。
保研中南大學2人。
保研國防科技大學1人。
另通過姓名、專業比對(不精準),保研復旦大學35人,浙江大學3人,人民大學3人,北師大1人,同濟大學1人,東南大學1人。
三、工作情況
2020屆籤約就業5648人,較上屆5063人增加585人。
1、就業地點
東部地區為就業主戰場。
其中主要流向了上海市,其餘流向廣東省、浙江省、北京市和江蘇省。
留滬就業4062人,人數比例,較2019屆3718人、2018屆3537人連續增長。
本碩博留上海人數均溫和增長。
去北京增長77人,主要是碩士去京增長74人。
去廣東358人,較上屆311人增加,主要是碩士增加59人。
去江蘇增加,去浙江略減。
不同生源地畢業生就業地區分布如下:
2、就業行業
主要流向製造業、IT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合計佔比達 57.72%。
博士畢業生主要流向了衛生和社會工作、教育和製造業,合計佔比達 77.69%;碩士畢業生主要流向了IT業、製造業和金融業,合計佔比達 61.33%;本科畢業生主要流向了製造業、IT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合計佔比達52.14%。
3、就業單位
企業單位為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佔比達 66.09%,其中國有企業佔比 19.07%,醫療衛生單位佔比 16.89%。
博士生單位流向以醫療衛生單位(38.26%)和高等教育單位(28.68%)為主,碩士生和本科生單位流向以其他企業和國有企業為主。
4、重點單位
畢業生主要赴軍工、電力電網、通信、汽車、智能裝備製造、金融、醫療衛生、網際網路、教育等重要行業領域就業。
其中,204 名同學被錄用為選調生,赴全國 25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層公共部門就業
畢業生就業人數 10 人及以上的重點單位達 74 家。
赴國防軍工單位及部隊就業 35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