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是童話,但凡有一絲理性,你都會知道自己不可能變成天鵝,也當不了公主。只有承認和接受現在的自己,你才能一步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無意間翻看朋友圈,我發現徐笛發了這樣一條說說:「恰好不閃亮,所以更懂得只有積蓄力量,才能散發光芒。」
認識徐笛是在讀大學的時候,那時她的長相還算清爽,只是不太引人注目。她時常扎著馬尾,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
為了報考心儀的學校,徐笛在選擇專業上做了妥協,報考了新開設的對外漢語專業。大部分專業課程對英語要求頗高,可徐笛的英語水平一言難盡,所以她的大學生活過得並不輕鬆。
尤其大一上學期,徐笛所在的英語專業課特別多,綜合英語、聽力課、口語課、外教課……上課時老師採用純英文教學,徐笛感到力不從心,一天的課上下來,她能聽懂的沒多少,更不用說在課堂上靈活表現了。
徐笛很羨慕班裡的學霸肖芸。一次口語課,老師讓同學們課下準備一段英文電影配音,並在課堂上自願上臺進行表演。肖芸的表演很精彩,語氣抑揚頓挫,中間幾段搞笑的場景被她用滑稽的語氣表達得淋漓盡致。
老師也誇獎肖芸,說小姑娘看上去文文靜靜的,表演起來卻很有爆發力。
平日裡上課,徐笛都不敢抬頭,生怕碰上老師的眼睛被點名回答問題,就常常縮著腦袋躲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毫無存在感、安安靜靜地上完一節又一節課。
那天,徐笛看著講臺上閃閃發光的肖芸,第一次鼓起勇氣上臺去試一試。但試過才知道,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她磕磕巴巴緊張到聲音顫抖地念完臺詞,羞愧又有些落荒而逃地回到座位上。
原來,想要在臺上閃閃發光,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反省平凡又懦弱的自己,徐笛認識到欲速則不達,自己沒有足夠的能量,又怎能在臺上發光發亮呢?
於是,徐笛給自己重新安排了學習計劃:6點半起床,7點到學校湖邊背誦英文課文,7點半回到教室背記新單詞,8點開始上課。晚上,室友們經常相約出去聚餐、看電影,徐笛一一拒絕,拿上綜合英語課本一頭扎進圖書館,預習課文、背記單詞,儘可能地做好課前準備。
學期末的口語課考試,每名同學需要與外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口語測試,徐笛為這場考試準備了很久。
拿到成績單時,徐笛說不出地歡喜。雖然她還不能做到像其他同學那樣流暢自如地與老師進行交流,但是也能無功無過地完成考試。這對於曾經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徐笛來說,已然是莫大的進步。
徐笛一直很努力,只是向來不出眾。畢業前夕,大部分同學都找好了工作,備考研究生的徐笛錯過了找工作的黃金時期,又因為成績不夠優異,錯過了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面對不如意和未知,徐笛卻很樂觀,她說:「雖然沒能一次成功,那就是因為我向來也不出眾。這次沒考上那就好好準備,讓未來的自己更厲害!」
畢業後的一年,徐笛考上了心儀的學校。之後,武漢一所著名的中學招聘老師,她報考後,成為一名高中英語老師。再後來,徐笛翻譯的作品出版,我們才知道她一直在利用閒暇時間做著自己喜歡的翻譯工作。
同學聚會時,談及近況,大家對徐笛的優秀表現感到有些意外。那時候毫不出眾的徐笛,現在讓人羨慕不已。
我想,大學時不閃亮的徐笛,只是更明白想要在臺上散發光芒,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堅持。比如,她遇到過很多困難,卻在學習英語上從沒放棄,一路堅持。
從角落裡出發,會更明白站在舞臺中央的閃亮;那一刻,恰好不閃亮,所以更懂得努力積蓄力量。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電影《閃光少女》,女主人公陳驚學了十多年的民族樂器揚琴,但是學校裡西洋樂佔主流,當她向學習鋼琴的師哥表白時,因為學習揚琴而遭到了鄙夷。
電影打動人的地方在於,原本懶散、怯弱的陳驚,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民族樂器,而是選擇相信自己、勇敢奮進,最終同小夥伴們一起大戰西洋樂並獲得了勝利和尊重。
結尾時,一直陪伴陳驚的男閨密「油渣」帶她去看螢火蟲。陳驚說,她喜歡螢火蟲,因為它雖然弱小卻能發光。
不要因為害怕被嘲笑、被打倒就失去閃光的機會,弱小者也有發光的權利。
只是那一刻,恰好不閃亮。所以當我們弱小的時候,不要放棄希望,相信自己同樣可以強大。
生長之路,向來不易。哪怕想要散發再微弱的光芒,也要有頭懸梁、錐刺股的覺悟。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的詩,讓我們更能體會到努力的可貴。
一棵不起眼的草、一朵不知名的花蕾,努力汲取陽光、養料和水分,終有一天能開出明豔的花,散發出幽香。
恰好不閃亮的你,更需要儲蓄知識和力量,加上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有一日你也能在人群裡發光發亮。
也正是因為那一刻恰好不閃亮,所以更懂得想要像黑夜裡的螢火蟲一樣散發光芒,需要更多地付出與積累。
在每一個看似平淡、尋常的日子裡,我們更需要堅定信念,為做好一件事,哪怕一件小事而努力不退縮。一件一件的小事,一天一天地積累,我們終能如那盛開的花一般明豔閃亮!
作者|田童《情商高就是有共情力》
授權|子語文化
編輯|李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