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我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重要成果

2020-12-18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趙春曉)1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

據王宏介紹,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主要有八個方面:

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了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等方面的立法修法進程。支持做好長江、黃河保護法立法。在工作過程中,始終將生態保護修復作為立法、修法重要內容進行規範。努力落實黨中央關於自然資源領域改革任務,推動國家層面出臺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嚴格管控圍填海和天然林、溼地保護修復以及推行林長制等重要政策文件。

二是生態空間管控更加嚴格。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和總體框架基本形成,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鄉村規劃正在抓緊編制。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控規則,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將陸地、海洋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需要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劃入紅線,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大規模違法填海活動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制度、機制初步建立。

三是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開展國家公園試點,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為解決區域生態問題、提高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發揮了示範作用,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積累了實踐經驗。經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印發實施,為今後一個時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明確了重點任務。

五是國土綠化行動深入開展。加快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

六是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專項行動和工程成效明顯。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同時還破解了黃海滸苔綠潮災害防治的難題,治理區域海洋生態質量和功能得到提升。自然資源部還開展了長江流域、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將治理修復礦點近9000個,面積約2.5萬公頃。完成防沙治沙1000多萬公頃、石漠化治理130萬公頃。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提升農田生態功能,助力脫貧攻堅。

七是探索生態修復市場化投入機制。出臺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通過賦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產權等政策,激勵社會主體投入礦山生態修復。在全國部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助力鄉村振興。正在制定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政策,進一步推進多元化投入機制。

八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加強。生態保護紅線涵蓋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35個優先區域,覆蓋了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棲息地。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最後,王宏表示,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自然資源部將堅持系統觀念,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科學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自然資源部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自然資源部將通過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減少佔用自然生態空間,通過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通過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引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原標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 「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怎麼做?這份指南告訴你!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全面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實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 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指引
    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在全面總結2016年以來三批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經驗和問題的基礎上,與國際國內生態保護修復先進理念和有關標準充分銜接,為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供指引。
  • ​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指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技術邏輯解讀
    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指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技術邏輯解讀  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
  • 「政策資訊」自然資源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不搞整齊劃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12月1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上,中國礦業報記者提問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提出的,請介紹一下這個工程的有關情況,這個工程與以往的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何不同之處?對此,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答覆稱,「十三五」期間,在全國開展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 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劉帥一行到贛州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
    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劉帥一行到贛州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修」出最美生態 河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
    《規劃》階段成果在我省南太行地區申請列入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等實際工作中得到了有效應用。  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說:「這個《規劃》成果來之不易,共歷時兩年半,從提出思路、摸底調查,到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各參與單位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心血。」
  •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今年底可...
    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該試點總投資93.11億元,其中國家專項資金20億元。
  •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十大基本方略
    針對我國生態治理中存在的對於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內在機理和規律認識不夠,各類工程條塊分割,生態保護和修復系統性、整體性不足,資金投入偏低,治理標準不高,科技支撐能力不強,政策體系不夠完善等突出問題,在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基本方略:一、建立多部門多層次跨區域的協調機制,堅持區域聯動、部門協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介紹自然資源部「十三五...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部署,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現在我就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情況作簡要介紹,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
  • ...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新聞頻道-華龍網
    人民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朱雋)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朱雋)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發布會(實錄)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部署,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 綜合治理帶來多重效益——河北省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綜合治理帶來多重效益——河北省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追蹤記者曹智攝2016年12月,河北省成為首批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省份。按照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原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河北省在張家口、承德和淶水、易縣開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讓賈汪變「真旺」
    三年來,賈汪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大力推廣潘安湖生態修復治理經驗,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成功獲批國家級生態修復示範區。系列報導(3)「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讓賈汪變「真旺」仲冬時節,潘安湖溼地公園大小島嶼喬木、灌木、蘆葦遍地,湖面遊弋著成群結隊的野鴨,生態美景不遜春夏秋色。
  • 袁家健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項目
    原標題:袁家健在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項目時強調堅持系統治理 加快施工進度高質量完成生態保護修複試點任務>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項目進展如何?他強調,要牢牢盯住目標任務、時間節點,統籌生態保護、修復、改善,堅持系統治理,加快施工進度,堅決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袁家健走進林州宏正石料、殷都區河西村以及龍安區張二莊裡溝等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現場,實地查看地質地貌,詳細詢問治理進度、難點問題、後續利用規劃等情況。
  • 曾伯怡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展情況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熊敏 曹丹)4日 , 冷水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伯怡還率市自然資源、財政、發改、水利局等單位負責人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情況進行調研 。 在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十標段和七標段 , 曾伯怡仔細詢問項目建設進度、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 自然資源部: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以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管護修復為目標,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修訂;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及長江、黃河保護等修法立法;出臺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
  • 什麼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主要內容有哪些?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具有多樣性,例如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應結合供給與需求,做好協調與權衡。一、生態本底狀況的調查與評估生態本底狀況的調查與評估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實現對生態系統管理和保護動態監測的重要環節,因此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技術性和政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