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乃歆
對愛的渴求是生命的本能。愛在家庭中是一個流動的過程,有需求就應有回應。當需求得到回應,討愛的一方就能被滿足;否則,就會產生情感凝滯的心結,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而這一心結還會被帶入新的人際關係,甚至代代延續。
回顧往事,勇敢地與家人探討這些問題:為什麼孩子說壞話,是在討愛?為什麼婆婆的不滿,其實是在討愛?為什么爸爸的責怪,也是在討愛?這些情感勒索的話語,在許多中國家庭裡並不少見。父母、伴侶、兄弟姐妹甚至是孩子,他們在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指責,都可能打著「我是為你好」的藉口,卻讓你的內心備受折磨。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兩個生命盒子,一個裝著「我不值得被愛」,另一個裝著「我值得被愛」。
該書從人本主義的心理學視角出發,通過生動翔實的案例,剖析了我們在家庭和人際中無意識的討愛行為及其原因,並給出了療愈的絕佳方案。作者認為,擺脫這一惡性循環的方式,就是回顧往事,打開我們的生命盒子,把家人之間的愛找出來,讓家庭裡凝滯的愛再次流動起來。
【來源: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