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空海軍都裝備了「戰神」轟炸機。
其中海軍裝備的轟-6K改進型轟炸機,除了可以攜帶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之外,還在外側增加了一對自衛電子幹擾吊艙,增加了本機的電子戰能力,而轟-6K最新的改進型就是外界所謂的轟-6N,機頭帶有空中加油探管,可攜帶某型空射彈道飛彈,可在數千公裡外以高超音速擊中預定目標。
圖片:空海軍的轟-6K/J
但是,轟-6K雖然在轟-6基礎上有著全新設計的前機身,和D-30KP2/渦扇18發動機,但底子還是中型轟炸機,其能夠攜帶的空射巡航飛彈數量為6枚,只有B-52和圖-95MS的一半,後者最大的優勢在於彈艙超長,可攜帶旋轉式掛架,而轟-6K彈艙要小得多,航程與上萬公裡的後兩者也有差距。
圖片:轟-6K的彈艙和老式轟-6完全一樣
轟-6K還能進一步改進嗎?
也許很多觀點認為,轟-6的後續機勢必會是對標美國B-2甚至是B-21的隱形戰略轟炸機,但這種飛機研製難度大、周期長、價格貴,美國在B-2基礎上基本上算是「複製」B-21,單價也只能壓到5.5億美元一架,未來與之搭配的,勢必需要一種相對廉價,可使用較長時間的「低配版」戰略轟炸機。
轟-6K對比老式轟-6,D-30渦扇發動機替換了老式的渦噴-8(РД-3М的國產版)是一大創新,進一步「換發」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如果把在渦扇發動機中已經比較落後的D-30或渦扇-18,換成最新的渦扇-20,不僅推力可從12噸增至14噸(甚至有說法是16噸),而且燃油效率有望提升20%以上,可大幅增加轟-6K的航程。
圖片:轟-6K的巡航飛彈只能外掛
美國空軍的B-52H轟炸機計劃服役到2050年,一個從2017年就開始推動的動作就是換發,要把老式的TF33渦扇發動機換成現成的商用發動機,通用電氣希望用CF34發動機1:1替換TF33,維持8發布局,儘可能減少對機翼的改動,後者也是國產ARJ21客機的發動機,當然如果轟-6K要更換渦扇-20,由於發動機短艙位於翼根,進氣道勢必要進一步擴大和修改。
圖片:渦扇-20的外涵道比D-30顯著變大
通過運-20的研製生產,西飛已經完全突破了大型飛機機體製造的天花板。
如果轟-6K要進一步升級,適當擴大機體直徑是一個很好的思路,由於圖-16的機體直徑顯著小於圖-95,更比不上B-52,如果能把轟-6K下階段改進型的機體直徑放大,彈艙就能容納旋轉式掛架,巡航飛彈攜帶能力,機體內部燃油就會直線提升,轟-6K體重可輕易而舉的從現在的80噸級提升至100噸以上,就能摸到戰略轟炸機了的「天花板」了。
圖片:B-52的機身利用率很高
那麼這麼一來,轟-6K就能改成真正的「遠轟」。
在上世紀70年代,轟-6曾探索性的研發過使用4臺英制「斯貝」渦扇發動機的轟-6I,以及改進更為徹底,機體放大,翼下掛有4臺渦扇-6或美制JT-3D渦扇發動機的轟-8方案,但因為技術和資金原因,在1979年下馬。
圖片:轟-8模型
現在,在推動新一代隱形戰略轟炸機的發展同時,由於轟-6K飛機並未停產,如果能進一步換發、放大機身,在轟-6K基礎上研發一種我國版的B-52,充當防區外遠程打擊平臺,讓我空軍轟炸機的數量和質量「更上一層樓」,或許也是一個多快好省的選擇。
畢竟,等下面這位,等到花兒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