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釀」了17年的奧運新聞│我與杭州日報⑪

2021-01-14 杭報集團業務交流
………探|尋|新|聞|背|後|的|故|事………

▲  17年後,這張存單又回到了它的主人弟弟陶之罡、姐姐陶之檣和她的女兒手上。


17年,美酒終成佳釀,散發出醉人的醇香;17年,夢想如願以償,掩不住成功的歡暢;17年,從北京亞運會到北京奧運會,見證一個中國時代的閃亮登場;17年,從花季少年到中年不惑,實現兩位杭州市民的堅定願望。沉澱了17年,這一則美麗典雅的新聞,仿佛西湖的水,執著婉轉,始終感動著我。時光荏苒,逝者如斯。北京2008年奧運會時過10多年,回首往昔,一切歷歷在目。倒退到19年前,2001年7月13日晚上,億萬華夏兒女的歡笑與淚水都隨著薩馬蘭奇的一句「Beijing」噴薄而出,多年的期盼與渴望,終於在那個輝煌的瞬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翌日下午,正當我和同事們在策劃申奧成功的版面時,報社保安給我送來一封署名為「杭州一市民」的信,裡面還夾著一張在銀行存了11年,金額為100元的存單,戶名叫「邢傲雲」。憑藉敏感,一見到這張存單,我就斷定它是個化名,即杭州話「迎奧運」的諧音。果然,那封信裡的意思證實了我的猜測。信中說,存單上的100元錢,是一對姐弟以「迎奧運」的同音字為姓名,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之日存進銀行的,企盼為中國日後申奧獻上一片心意。現在,我國已申奧成功,姐弟倆希望通過杭州日報記者,將這100元錢捐給北京奧申委。在舉國上下沉浸於申奧成功的巨大歡慶時,我讀完這封信,十分振奮,飛速跑下樓去,急切想見送信人,可惜早已不見蹤影。


「邢傲雲」姐弟的感人故事在次日下午版上見報了。我又按照信上的囑託,聯繫上了北京奧申委,並把北京奧申委謝絕國內一切捐款捐物的答覆,刊登在杭州日報下午版上,同時希望「邢傲雲」見報後能取回存單,也期待他們來講述存單背後的故事。然而「邢傲雲」一直沒有出現。 報導就此告一段落,捐款無法轉交,又不知道「邢傲雲」的真實姓名和家庭住址,因為我沒有完成讀者委託的任務,所以,我一時不知該如何來處理這張存單。 但我掂出了這張存單的分量。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張簡單意義上的存單,而是一件彌足珍貴的奧運文物,它更像是一顆飽含希望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我相信終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它還會綻放出璀璨耀眼的花朵。為此我專門做了個牛皮紙信封,把存單鄭重裝入其中。從這天起,這張存單已存進了我的心裡。 與此同時,我一直在思索:真的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時,這個報導該怎麼做?若要做這麼一組報導,我肯定得聯繫上當事人,而我又該如何找到這對姐弟? 轉眼到了2007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全國都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氣氛中,杭州市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參與奧運、迎接奧運的熱情。我再次想到了珍藏多年的那張存單。我想,這張存單不僅是「邢傲雲」姐弟倆的心意,它也代表了杭州市民對北京奧運的盼望,體現了杭州老百姓熱愛奧運的一種精神。2007年9月下旬,我一邊忙著日常採訪,一邊考慮著如何找到存單的主人。隨著北京奧運的臨近,對「邢傲雲」的種種猜測,不但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而且日復一日地強烈起來,我迫切地想要找到「邢傲雲」,也渴望探知他們沉積多年的迎奧運情結,於是,翻箱倒櫃好一陣,終於尋找到了那張存單。而彼時,我已在主持《新聞故事》工作。於是,我策劃了一組《尋找「邢傲雲」》的新聞故事,第一篇名為《「邢傲雲」,你在哪裡?》。 

但時隔6年,能找到「邢傲雲」姐弟倆嗎?接連兩篇稿子見報了,「邢傲雲」依舊杳無音信。為此我調整了報導思路,做好了兩手準備。我當然希望奇蹟的降臨,希望「邢傲雲」真的能出現,他露面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因此,我突然感覺到,其實在做這個報導時,我們已經從這個故事裡找到了「邢傲雲」,那就是杭州市民的奧運精神。茫茫人海中,「邢傲雲」豈止是姐弟倆,他們就是你、我、他。 報導刊登幾天後的2007年9月20日,我驚喜地接到一個小女孩的電話,她,就是那張存單的當事人之一陶之檣的女兒,小女孩說:「你們要找的『邢傲雲』是我的媽媽和舅舅,我看到這幾天電視上記者們風裡來雨裡去,報導颱風很辛苦,樓叔叔你找我們家找得好辛苦啊,我讓外公不要再『騙』你們了,就打電話過來了。」原來,「邢傲雲」姐弟家正好訂閱杭州日報。一家人看了報導後在家議論,被小姑娘知道了,她忍不住給報社打來電話。 

順藤摸瓜,我終於找到了「邢傲雲」一家:姐姐陶之檣,當年38歲,杭州市某機關幼兒園老師;弟弟陶之罡,時年36歲,工商銀行職員。1990年存下100元錢時,姐姐剛剛大學畢業,弟弟還在讀高二。從姐弟倆存入奧運存單的那一刻,到謎底的揭曉,已過去了漫長的17年。17年間,姐弟倆已從少年走近不惑,他們的成長伴隨著中國的申奧歷史,而這張存單也承載了姐弟倆和杭州市民對北京奧運會的期盼。 姐姐陶之檣說,當許海峰奪得中國第一塊奧運金牌時,一個夢想就在他們姐弟倆的心中生根發芽了:中國人能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了,這是一個國家的榮耀,也是每個普通老百姓的光榮,相信我國一定能舉辦奧運會。從那時起,姐弟倆的心裡就盼望著中國申奧成功。特別是北京舉辦了1990年亞運會後,陶之檣和弟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夢想,雖然他們不知道還要等待多少年,但仍決定為實現這個夢想盡一份力量:用捐款來表達自己的一點心意和希望。 


事實上,我採寫尋找「邢傲雲」的新聞故事見報後,觸動了陶家保守多年的秘密,也勾起了他們17年來關於奧運夢想從破滅到圓滿的所有記憶,這麼多年過去,作為當事人的他們已漸漸把這事淡忘了,但當他們看到我將存單完整地保存著,還特地登報尋找時,他們非常感動。然而,一家人經過商量後,還是決定保守「邢傲雲」的秘密。這個樸實的杭州人家覺得,他們只是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與那麼多為奧運做過大事、出過大力的人比起來,他們實在不太好意思去跟報社道出這個事情。 婉轉動人的理由,輕盈雋永的秘密!陶家美好的夢想,如果不是因為一個純真小女孩的來電,我不知何時才能知曉!他們堅持了17年,我亦等待了7年。這一天,夢想終於開花,我心裡珍藏了7年的新聞,也算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 

2007年9月22日,杭州市體育局在徵求了「邢傲雲」姐弟的意見後,將這張存單收藏為中國體育博物館杭州分館的001號藏品,它與歷屆奧運獎牌、飛人劉翔奪得奧運冠軍時所穿的運動服一起展出。無數杭州人在這張存單前駐足參觀,因為這張小小的存單,也見證了660多萬杭州市民多年來對奧運的期盼,代表了杭州人民對奧運的熱情,表達了對國家富強的祝福。

▲  這張存單收藏為中國體育博物館杭州分館的001號藏品,它與歷屆奧運獎牌,飛人劉翔奪得奧運冠軍時穿的運動服一起展出。


至此,整件事情圓滿落幕。我的這篇延續了7年的新聞稿,經過馬拉松式長跑後,也畫上了句號。杭州日報《尋找「邢傲雲」》的報導,也引起央視等媒體的關注。有幸的是,它後來成為中央電視臺2007《文明中國》大型電視活動的重大選題,當年的12月1日晚,中央臺以《001號藏品》為題播出;我寫的這篇稿件,還獲得了2007年度浙江省好新聞二等獎。

「發生在杭州的這個故事,我覺得更像是一壇在酒窖裡藏了17年的酒,打開後香氣沁人,這個故事蘊藏了『邢傲雲』姐弟對國家對奧運的祈福,也體現了報社記者捕捉文明亮點鍥而不捨的精神,它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成員的精神風貌,也詮釋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蘊。」讀者和觀眾的評價,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快樂。

我們為娃哈哈取名│我與杭州日報④

初創時期的夜編生活│我與杭州日報⑤

一名老攝影記者的酸甜苦辣│我與杭州日報⑥

杭州記者先行西部「踩點問路」——記20年前下午版的「中國西部行」報導│我與杭州日報⑦

對一次非常會議的事後採訪│我與杭州日報⑧

俺們從前也副過│我與杭州日報⑨

辦學記│我與杭州日報⑩



作者樓時偉

杭州日報原城市部副主任、樓時偉工作室主任

回首往事

並不是為了再一次去承受

而是品嘗



點擊右上角分享你感興趣的內容

小編24小時不定時在線

歡迎交流




微信號:hzrbywjl

投稿:

hzrbywjl@163.com


相關焦點

  • 鄭玉超│板蕩識忠臣(隨筆 外一篇)
    ·分別載於《領導科學》雜誌、《初中生》雜誌和《內蒙古日報》;《文山日報》。·請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超哥的隨筆」加以關注。
  • 致敬《杭州日報》砥礪前行的65年
    作為杭州日報一名老通訊員,我與杭州日報的情緣得從1977年開始說起。那年我剛高中畢業,第二年就在村裡任團支書兼業餘通訊員,工作之餘看報成了我的習慣,《杭州日報》則是每天都不能落下的。也就是那時起,我對新聞報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杭州日報》可以說是我新聞路上的「啟蒙導師」。
  • 我為溫州代言⑪丨王斌:在溫州,未來可期
    我為溫州代言⑪丨王斌:在溫州,未來可期 2020-10-1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亞運會新聞發布會亮相進博會
    本報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方臻子 通訊員 唐川閣) 11月6日上午,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新聞發布會在上海進博會舉行。杭州亞組委首次藉助進博會這一國際化平臺,向全球介紹杭州亞運會的總體籌辦情況、後續重點工作開展計劃以及杭州亞運會市場開發工作情況。據介紹,杭州亞運會設置了40個亞運競賽項目,包括31個奧運項目和9個非奧運項目。
  • 【我與煙臺日報的故事】一篇報導改變了我的命運
    近來,翻閱已經泛黃、褪色的老剪報,一篇1976年6月6日發表在《煙臺日報》上的600餘字的報導——《光輝指示照徵程,巡回醫療十二年》,再次映入我的眼帘。反覆觸摸、細細品讀這篇不同尋常的「處女作」,我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思緒一下子拉回到了44年前……那是1976年夏天,在哥哥的引導下,還在上高中的我萌發了向媒體投稿的念頭。
  • 說健康│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說健康│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2020-11-3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杭州日報「優秀通訊員」65人名單出爐
    在杭州日報65周歲之際,歷時一個多月的「優秀通訊員」評選活動,圓滿落幕了。從盛夏尾巴到秋風乍起,有幾十年的老朋友揣著珍藏多年、已經泛黃的老報紙前來賀喜,也有許多新朋友在現場、在基層發來生日問候。且行且歌六十五載,杭報用一紙油墨芬芳承載了許多人的一生,也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命運。
  • 這些年│贛縣區培根鑄魂促發展
    這些年│贛縣區培根鑄魂促發展 2020-12-22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英勇驍戰的杭州警察·杭州日報
    (下轉A3版)  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 杭州日報主辦  (上接A1版)  警方很快判明了起火性質,在受傷人員中鎖定了放火嫌疑人,向社會發布協查通告拓寬線索來源,確認了嫌疑人的具體身份,成功破獲了這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公交車放火案。  刑事技術民警通過現場勘查發現了殘留的可疑容器和可燃液體。
  • 味道賀州|108種百菜釀,把故鄉釀在心裡
    導讀客家人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體現在一個釀字。這個釀字生動貼切地記錄了賀州人的生活。在賀州,生活著80萬的客家人。於是乎,賀州人逢菜必釀,釀成了餐桌的家常菜。有人統計,竟有108種,可謂百菜釀。今天,日報君請來賀州市文化新聞廣電出版局林虹,為你解說賀州人心中的「釀之情」。賀州的百菜釀中,我尤喜賀街的瓜花釀。每到初夏時節,瓜花上市之時,三五好友,興致勃勃,為吃這道菜驅車前往賀街。
  • 我用8年經驗告訴你,寫好一篇文案要牢記這17條
    寫完文案檢查下這17條,看看做到了沒?2、緊接著你要問自己:我應該向我的消費者承諾什麼?這一點很重要,若沒有承諾,沒有任何人會買你的東西,承諾越具體越好。「讓你美麗」的承諾越不如「讓你省下10元錢」來得有力!不要寫下連你自己都不能相信的承諾,你的承諾靠什麼有保證在文案中要考慮清楚。
  • 破難進行時⑪ | 淮南破解縣級婦聯改革難題有成效
    破難進行時⑪ | 淮南破解縣級婦聯改革難題有成效 2020-12-16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篆刻網│當代印風系列展>陳墨
    中國篆刻網│當代精·典印風邀請展│學術支持│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西泠印社篆刻創作研究室│主  辦
  • 東京奧運若推遲,2022年成最理想年份,可杭州亞運會怎麼辦?卡達...
    【來源:錢江晚報】3月17日,一則日本體育雜誌《日刊體育》的報導,讓東京奧運會何時舉辦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種。報導稱,東京奧組委理事高橋治之提出東京奧運會延期到2022年舉行,而這一方案已有多名奧組委理事表示同意。據稱,奧組委理事會30日將召開會議討論該問題。
  • 「一起讀書吧」一本「你不是新聞人也應該讀的書」
    如果我是某一高校新聞專業的教授,我一定要求學生人手一冊。這本書將不僅讓他們了解新聞採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錯誤、疏忽與笑話,並與其他新聞理論相互參照得以豁然開朗,更可以提醒、督促他們從現在做起,培養求真、求實的精神,養成做事認真、注重細節的習慣,學會換一個角度、多幾種角度看問題——要成為一個好記者、好編輯,職業精神是第一位的,專業技能是第二位的。
  • 《惠州日報》是我的好朋友
    ■公職人員吳亮亮 大學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廣州某媒體駐惠州記者站跑線記者,雖然讀書時經常關注《惠州日報》,但真正讓我對《惠州日報》的記者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一起在奔向新聞現場的路上,我深深地被他們的敬業和專業精神所折服。
  • 這些年│濃情關愛暖「夕陽」
    這些年│濃情關愛暖「夕陽」 2020-12-21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點讚「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⑪|打造「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
    點讚「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⑪|打造「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湖州樣板」 2020-12-21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芳焯:一顆「文心」見「貴報」|創刊70年·我與《貴州日報》徵文
    講述人 王芳焯,業餘新聞寫作和攝影愛好者,現供職於貴州省錦屏縣河口鄉政府。2014年至今,有100餘篇(條)新聞稿件、文學作品散見於《貴州日報》《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民族報》報刊和網媒。「靜靜窗前等待,等待『貴報』到來,等待捧報而讀忘記了花開……」這是幾年前我在QQ空間裡寫下的一段話。
  • 杭州日報報導掛號網轉型之路
    杭州2014年8月12日電 /美通社/ -- 《杭州日報》於2014年8月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智器」回歸 「重器」求智》的文章,對作為信息經濟下的蕭山轉型樣本 -- 掛號網進行了深度報導。原文如下: 廖傑遠準備帶著他的掛號網「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