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人孫武著書《孫子兵法》,其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是硝煙瀰漫的戰場,還是沒有硝煙的經濟戰、病毒戰,哪怕是一場考試,知己知彼都非常重要。
北京高三的同學們,剛剛結束了全市規模的適應性考試,這是高考前的一場實戰演習。2020年的高考,對於北京高三的同學來說,面對的是全新的一場考試,新的考試時間、考試形式、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等,對於命題人來說,也是新的體驗。
這場考試,既是考生調整身心適應考試時間、考試形式;熟悉試題,預測考試方向;積累考試經驗,查找自己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複習備考提供參考的考試,也為命題人提供了全市考生的學科基礎、學習能力、學科素養等情況,為高考命題的難度、區分度提供了參考依據。
因此,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地理特級教師閆桂紅老師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視角,為同學們提供地理學科高考備考建議,快來看看吧!
北京市特級教師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閆桂紅
考完試之後,同學們要認真分析試卷,先透過試題,了解命題人的想法,這就是知彼,再分析自己的作答情況,這就是知己。
一、知彼
(一)命題人命制試題遵循的原則:
1. 知識為基:考查地理學科的必備知識: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原理。
2. 能力為重:考查學生學習的關鍵能力有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
3. 素養導向: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
4. 價值引領:立德樹人是核心,地理學科的核心價值是培養學生具有人地協調發展觀。
(二)命題人命制試題主要的程序:
1. 立意:考什麼?一張試卷不可能承載所有的地理知識,所以試題命制不追求地理各分支的平衡 ,可能突出自然或人文,可能突出中國或世界,某個或某些重點要素或區域,但會突出考查學科的主幹知識和核心概念。
2. 選材:藉助什麼材料考?試題要體現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要考查出學生利用所學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所以,試題選材來自生產生活,話題可以來自生活和文化、生產和建設、生態和文明、生存和發展的方方面面。
3. 設問:問題怎麼設置?地理國際憲章中指出,地理人研究問題一般要設問:它是什麼?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於人類和自然環境?實際上這也是命題人命制試題的問題串。
4. 答案:評價標準是什麼?我們都知道答案的名稱叫「參考答案」,命題人一般是學科專家,大學教授等,不是很了解中學教與學的情況,所以「參考答案」給出的是方向性的答案,給予考後閱卷的擴充空間。
5. 賦分:如何量化賦分?這就是一個全卷統籌的問題,會突出主幹和學科思維和思想。
二、知己
(一)診斷:
要做到清楚的分析自己,一定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審視自己的答題,不為成績高低而喜悲,不去忽略低級錯誤,有些同學經常會自我安慰,這題我會,就是沒看清條件。不好的答題習慣比不會的知識點更難纏。知識可以補,習慣很難改,因此一定要好好分析自己,做到診斷準確。一般考完試老師分析試卷都會開出的診斷有:
1. 基礎知識不紮實
2. 概念理解不準確
3. 信息解讀不到位
4. 分析問題不全面
5. 思維邏輯不清晰
6. 語言表達不規範
7. 時間規劃不合理
8. 關鍵字詞寫錯字
確定自己的問題後就要針對問題想辦法。在這裡我就泛泛地開一些處方。
(二)處方:
問題:1. 基礎知識不紮實
處方:系統梳理,可以按照要素縱向梳理,下方例圖是滿載地理要素的地理人,我們可以按照圖示要素進行最後的小專題梳理。
在進行知識梳理時要注意:
第一,要根據考點和課標點了解具體知識點;
第二,要根據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搭建知識線;
第三,要根據地理要素間的關係建構知識網。
以氣候和人口為例:
問題:2. 概念理解不準確;5. 思維邏輯不清晰;6. 語言表達不規範
處方:在梳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概念單獨列出,形成要素概念群,釐清地理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用地理概念作為地理術語表述地理事象。如:
另外,要關注一些地理概念的廣義和狹義表達,比如,地理環境從廣義上講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從狹義上講單指自然環境,因此,在回答影響類問題時,要區分命題人想讓你從哪個角度來作答。
如果地理概念記得清,概念之間的因果關係,邏輯關係弄得明白,那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就會有很好的提升。
問題:3. 信息解讀不到位 ;4. 分析問題不全面
處方:讀書練習時要加強對文字信息和圖像信息的獲取和解讀,對重要信息進行圈圈畫畫,做好標註。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在考試中是最重要的能力,命題人會通過文字和圖像提示考生答題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那我們在審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要邊獲取信息,邊解讀含義,邊自我提問,明確信息之間的邏輯關係。另外,如果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了解的少,掌握的不夠好,缺少背景知識,看到的信息就是零散的,看不到聯繫,看到明顯的一個個點,而不會注意到相互的聯繫,那獲取到的信息對解決問題的幫助就減少了力量。在獲取信息時要注意對文字和圖像的分析和轉換。
因此在審題時要有地理視角,同時在分析問題時也要有地理思維,擁有地理推理能力。
問題:7. 時間規劃不合理;8. 關鍵字詞寫錯字
處方:適應性考試其一的功能就是模擬考試用時,時間規劃不好的表現就是答不完題,其原因有很多,知識掌握不熟練,閱讀能力較弱,書寫較慢等,因此,要經常限時做題,平時複習多動筆,練習快速書寫,是想到的和寫到的能夠同步,有些同學想的快,寫的慢,最後結果是寫著寫著就寫丟了。所以,多動筆才是硬道理。即可寫快,又可寫準。
最後,還要提醒考生的是適應性考試,也是一場適應考試心態的考試。複習到最後,大家學科能力相差會縮短,那最後的贏家,一定會贏在心態上,正如新冠肺炎一樣,心態好的人,也會儘快恢復。在這裡,衷心祝福同學們利用好這個長假期,用大塊時間來完善自己的缺漏,讓自己的能力再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