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見義勇為的地鐵志願者餘濤宏
【故事】餘濤宏是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的大一新生。前不久,在參加地鐵志願服務時,他看到一名乘客在自動扶梯上摔倒,便第一時間從樓梯上衝下來,及時按下了緊急暫停按鈕。他快速反應扶起摔倒的乘客,避免了一場事故發生。回看現場視頻,由於速度過快,餘濤宏沒有站穩,幾乎是「連滾帶爬」。為表彰這一行為,學校給他頒發59800元微留學獎學金。面對稱讚,餘濤宏說:「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沒想到帶來這麼大的反響。受之有愧!」
【點評】
因為一個冷靜而勇敢的舉動,避免了一場可能的事故,餘濤宏快速應對、見義勇為的舉動贏得點讚。把他人安危放在心上,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19歲的餘濤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當代青年應該有的樣子。
志願服務,被譽為「溫暖人間的最美風景」。說它最美,是因為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實名註冊的志願者總數為1.35億人,服務總時間達16.7億小時。如今,在公交車站和地鐵站,在護河巡河一線,在社區服務現場……我們都能看到志願者的身影。越來越多的人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將學雷鋒變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相關行為滋養了助人為樂的精神,反映著社會文明的提升。
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對餘濤宏的褒獎,也是對社會正氣的激揚。近年來,不少地區在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辦法和權益保護機制上下了不少功夫,讓好人感到心安,讓義舉受到推崇。面向未來,有關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大對志願服務的政策傾斜力度,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行善立德的社會氛圍,讓公益行動、志願服務真正成為一種時尚。
無私奉獻激蕩著社會正氣,凡人善舉足以匯聚愛心暖流。三次被當地挽留的陳碧清,用8年的支教服務點燃山區的希望之燈;奮不顧身地跳入冰冷河水中救人的張雪領,用生命詮釋捨己救人的大義……無數樂於奉獻、見義勇為的平凡者,為他人點亮一束光,書寫了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把愛的同心圓越畫越大。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做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人,關鍵時刻拉上一把,危難關頭施以援手,我們就能把溫暖帶給更多人。
【網言網語】
這樣的本能和不假思索最難能可貴,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lulu
好學生就應該被嘉獎,為這所學校鼓勵見義勇為點讚。
——@方的始終
這才是中國青年應該學習、應該有的樣子。
——@留無意
這事兒幹得漂亮,學校也是棒棒的。
——@海巖
小夥子的衝刺救援是最美的背影,那個救人瞬間讓人感動,讓我們一起播撒愛心、傳遞溫暖。
——@好好學習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