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訴你,有這麼一家搜遍全球美味的書店,你會猜它在哪裡呢?法國?義大利?中國?沒錯,英國可能是你最後一個答案。
英國菜以不好吃著稱,英國人以不善烹飪聞名,然而這並不代表倫敦沒有好吃的。恰恰相反,倫敦是最有可能吃遍世界美食的城市。在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30%人口為外來移民,他們不僅帶來了300多種語言,也帶來了自己國家的美食。
英國人也樂於品嘗各國風味,有一個名叫黑蒂的女人,愛吃愛到開書店,不賣別的,專賣食譜與美食文化書。黑蒂既非廚師也非專業書商,而是一名護士。1983年,她創辦廚師書店,致力於收集從世界各個角落搜集來的食譜。有福的不僅是倫敦的讀者,黑蒂樂於向世界各地寄售食譜,有求必應,隨之也把書店的美名「寄」出了英國。
2001年,黑蒂退休,移居義大利託斯卡納從事烹飪主題旅行業,把書店交給跟她一樣熱愛美食的埃裡克和羅茜夫婦。要知道,廚師書店可是他們的紅娘,法國廚師埃裡克在這裡遇上在店裡工作的羅茜,決定加入書店,最終進入羅茜的人生。
給女兒玫瑰做玫瑰蛋糕
一個微涼的秋日早上,我慕名去尋訪廚師書店。在那條開了許多咖啡館小飯館的街上,一路找著門牌號碼,突然被一家小店外擺著的蛋糕甜點吸引住了。抬頭一看店面,這就是廚師書店,果然名符其實。一位心寬體胖的美食作家在為她的點心書做籤售,特意做了些甜點給讀者品嘗,吸引了不少路人。
這位帕裡太太並非專職美食作家,她是一位封面設計師和插畫家。因此,她的書裡沒有一張照片,所有點心和食材配料都是她的手繪作品。帕裡太太並不住在倫敦,但因為在倫敦工作的女兒羅茜極力跟她推薦廚師書店,她就精心炮製了蛋糕來此進行籤售。
帕裡太太的得意之作,也是餐桌上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隻玫瑰蛋糕。蛋糕上擺著一朵逼真的奶油玫瑰,蛋糕表面也淋了玫瑰汁,通體粉紅,非常誘人。我忍不住嘗了三口——因為太美味,僅吃一口絕對不夠。這隻蛋糕有濃鬱的玫瑰香,香而不膩,而且味道非常天然。帕裡太太得意地說,這是她用花園裡自己親手載的玫瑰做成的,沒有用任何人工香料。蛋糕以帕裡太太的女兒羅茜(Rosie)名字命名。正因為女兒名為玫瑰(Rose羅絲,暱稱為Rosie羅茜),從女兒16歲時起,帕裡太太自創了玫瑰蛋糕,作為羅茜的生日禮物。羅茜今年33歲,吃了將近20年的玫瑰蛋糕,她說她不僅從未吃膩,而且完全滿足於這多年不變的生日禮物,別無所求。
由於廚師書店的名氣,來這裡籤售的美食作家數不勝數,而且這些美食家往往不會空手前來,總要露兩手絕招。最有機會遇上籤售的當然是周六了(書店周日關門謝客)。
英國國菜炸魚薯條的故事
拜訪廚房書店,帕裡太太的玫瑰蛋糕只是前菜,好戲在後頭!我邁入深紅色調的書店,發現它原來很袖珍,目測不超過20米見方,兩側書架一字排開,中間僅餘一米多的空間,讀者一多就接踵摩肩。店裡裝修擺設簡潔,沒有很多小心思,重點就是書。架上書籍根據美食品種分類,甜點、湯羹、主食、肉、蔬菜、酒水等分別各佔了一到兩個書架,還有關於美食的社會學、歷史學、營養學、飲食養生書籍和美食小說。另一部分書架,則按地區菜系分類,其中自然少不了中國菜,佔據了大半個書架。不過,這裡介紹中國菜的書籍多為洋人所作,其食譜也是為洋人量身定做的,完全沒有「鹽適量」、「翻炒片刻」這種讓洋人束手無策的模糊說法,配料分量全部精確到毫升和克,烹調時間也精確到分鐘。而且,考慮到中國菜對洋人來說難度很高,好幾本書都冠以「簡單中國菜」之名,以便熱愛中國美食的廚師們循序漸進。
至於英餐的惡名,即便英國人也常常以此自嘲,心底裡還是很敝帚自珍的。進入書店,首先看到的就是英餐書架。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是英國國菜,對英國的意義等同於火腿之於德國、批薩之於義大利、壽司之於日本。英國人自覺英式薯條比麥當勞肯德基的美式薯條好吃得多,粗,嚼起來帶勁。英國人不僅在行動上捍衛炸魚薯條,還把國菜上升到文化層次,對其進行社會學研究,比如說擺在架上顯目位置的《炸魚薯條與英國工人階級:1870-1940》。
大廚駐店檢驗食譜
書店最裡邊,是廚師書店最著名的「檢驗廚房」。食譜不是一般的書,閱讀食譜並不只是為了精神享受,更是為了指導實踐。為了幫讀者檢驗食譜是否實用,1994年,廚師書店開闢「檢驗廚房」(Test Kitchen),每天從書店出售的食譜書中選出一條食譜做菜,給擺在書架上的書帶來了生命。
「檢驗廚房」的多位大廚如今都成了英國知名廚師。第一任廚師Annie Bell成了美食作家,第二任廚師Clarissa Dickson Wright則吸引到美食節目主持人,把廚師書店搬上了電視。老闆埃裡克夫婦也驕傲地聲稱,「檢驗廚房」是書店成功的秘訣。
「檢驗廚房」的菜天天不重樣,由駐店大廚根據架上食譜和菜市場的當季食物決定當天菜式,而且菜式不提前安排,顧客只有親自前往,才能知道當天能吃到什麼菜。5磅兩道菜(前菜、主菜),7磅三道菜(加甜點),這個價格在倫敦可算是超值。隨後,駐店大廚會把自己的心得和顧客評價寫成食譜點評。廚師書店從1995年起出版點評書,至今出了三本,聲稱75%的食譜都經得起考驗。
更刺激的是,「檢驗廚房」不接受預訂,先到先得,售完即止。我早上10點半就到達書店,品嘗了這天的摩洛哥小扁豆濃湯和香草橄欖油芝麻餅。雖然濃湯早已熬好,開放式廚房還是讓我得以一窺烹飪後戲——美女大廚往濃湯裡加了兩大勺酸奶。酸奶和小扁豆,這是怎樣風馬牛不相及又令人驚喜的搭配!隨後,已經非常飽的我還是忍不住誘惑,點了檸檬蛋糕和藍莓蛋糕,為這一趟廚師書店之旅畫上完美句號。離開時,看到手捧食譜的顧客排起長龍等候入座,我更加心滿意足了。
(後來我在摩洛哥喝到同樣的湯,價格折合人民幣5塊錢,誰叫那是倫敦呢……)
烹飪工作坊
1995年起,廚師書店開設烹飪工作坊,40磅一次,約三個小時,每日變換主題。授課大廚包括法國、義大利、英國、日本、黎巴嫩人等,主題不乏亞洲菜包括中國菜。
廚師書店 Books for Cooks
倫敦諾丁山區Blenheim Crescent 4號,+44-20-72211992,周二至周六10:00-18:00,最近的地鐵站是Ladbroke Grove和Notting Hill Gate
本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