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包裹新生兒呢?

2021-01-1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

新寶寶們在出生之後,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是不完善,尤其神經髓鞘尚未形成,如果受到外來聲音、搖動等刺激後容易發生全身反應,好似受到「驚嚇」,而影響正常睡眠。另外,新生兒一個人睡覺,像成人那樣蓋上被子會感覺冷,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經常哭鬧。

再說,新生兒身體柔軟,不能抬頭,不易將新生兒抱起來,尤其是在餵奶時,很不方便。因此,用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既可使新生兒有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親抱起來餵奶。因此,正確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如何正確的包裹新生兒呢?

包裹新生兒的使用材料 :

一個長方型的毯子或者一塊稍有彈性的布料。那些小的毯子非常適合寶寶的第一種包裹方法或快速包裹法。為了製作一個真正好的舒適款包裹,您將需要大一點的布塊,可以覆蓋更多。一塊大毯子或一塊有彈性的布塊,大約2英尺×3英尺(62釐米×92釐米)都可以使用。

年齡範圍:新生兒到2至3個月寶寶(有些寶寶願意使用更長時間)

新生兒包裹步驟 :

當您開始包裹新生兒時,請確保您寶寶的四肢是緊貼著身體兩側的。

1、平放一張長方形的毯子呈菱形的形狀。疊起上角至左右兩邊的位置。

2、將新生兒放在毯子的頂部,肩膀剛好與折角平齊。

3、扶著寶寶的右臂,將毯子裹住他的右肩膀並穿過身體,保持毯子的緊固度。將毯子塞進他的左腋下,放在背後及左臀部下。拉直左肩膀下的毯子以防止鬆懈。

4、現在在新生兒左邊抓住他的左臂,拿起底部的一角將它貼身塞入寶寶的左肩膀中,(如果布塊不夠長,可以塞進脖子下V形的位置)

5、輕輕折起右上角的布塊,只要一點就好。然後將整個右邊的布塊折起,貼著新生兒的身體放在身下的位置,像一個皮帶的樣子。

6、最後如圖所示,將最後一角塞入V形的位置。

正確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在市場上購買的睡袋,較寬鬆柔軟,睡袋的下方是開的,便於換尿布,而且保暖。白天可以給新生兒穿上內衣、薄棉襖或毛線衣,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特別容易驚醒的新生兒,可以用包被將新生兒包裹起來,但不可太緊,這樣可使新生兒的睡眠更好一些。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多少度才算發燒?原因又是哪些?如何去正確的應對
    寶寶在出生後來到一個未知的世界,抵抗力難免會很差,頭疼腦熱是常見現象,此時的新手爸媽要冷靜細心處理,同時不要緊張,寶寶多少度才算發燒呢?造成發燒的原因又是哪些情況?如何去正確的應對?1.寶寶多少度才算發燒呢?
  • 如何正確分辨新生兒呼吸急促呢?醫生這樣說
    劉冰果果媽:我是一個新手寶媽,果果出生18天了,我最近發現我們家她的呼吸頻率好像有點急促,但是我又不知道這是否屬於正常情況,所以想讓寶姨幫忙諮詢一下~受訪醫生洛陽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三病區主任 陳亞敏新生兒是指出生後
  • 如何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養育孩子要經歷重重考驗,如果從孩子出生算起,那麼新生兒黃疸就是父母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     不少寶媽寶爸會發現,寶寶出生後不久,皮膚會逐漸發黃,皮膚顏色呈現淡黃色,主要是出現在上半身和面部。
  • 新生兒寶寶的正確抱姿,看看你有沒有抱錯
    3、不要豎著抱寶寶:新生兒的頭佔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所以抱寶寶不宜筆直的豎抱。4、不要久抱。新生兒不適宜久抱。第一.容易使新生兒身體受傷。
  • 新生兒應該怎麼抱才正確?做錯了對娃傷害很大,父母別抱錯了
    特別是抱孩子的姿勢,看似不難實則大有講究,抱新生兒時更是要注意正確姿勢。網絡上就有不少專業育嬰人員拍攝發布的視頻,父母都要學起來。01抱新生兒時應該採用或者避免採用哪些姿勢呢?飛機抱的姿勢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緩解腸絞痛和胃脹氣,但是父母用這個姿勢抱娃時動作一定要正確,否則也會引起寶寶不適。新生兒是非常脆弱的,但是新生兒需要父母抱著的時間也是最長的。所以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科學抱娃的姿勢和方式,既能讓寶寶感到舒適,又能讓自己更快上手如何照顧寶寶。
  •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為什麼新生兒大部分都會得黃疸
    橘子媽媽懷孕的時候肚子超大,每天腿和腳腫的都不行,又睡不好,很辛苦;好不容易熬過了40周,千辛萬苦把小橘子生出來了,哪裡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漫漫育兒路上的第一關就是新生兒黃疸。
  • 原來,這才是抱新生兒的正確姿勢,你抱對了嗎?
    有些家長對寶寶疼愛得不得了,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抱著寶寶,但是抱新生兒也有許多講究,倘若抱姿不正,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傷害到了寶寶。抱新生兒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合理選擇抱的角度、姿勢、力度,才能給寶寶以最好的呵護,讓寶寶窩在自己懷中享受溫暖安全,全身舒適放鬆愉快。那麼怎樣的抱新生兒姿勢才是正確的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 新生兒的正確抱姿你知道嗎
    晚上的時候,銘銘媽犯了愁,究竟能不能豎抱呢?「何時可以豎抱」之所以成為媽媽們關係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豎抱有很多好處,能解決很多問題,卻又有伴隨著很多擔憂。為什麼要豎抱寶寶在哺乳時,嬰兒很容易吸入空氣,從而造成吐奶甚至胃食管反流。豎抱寶寶20-30分鐘,空氣就會自然排出,避免造成寶寶的痛苦。
  • 新生兒手腳冰涼正常嗎?4個新生兒護理要素,月嫂都不一定知道
    但是很多新手的爸媽卻不這樣認為,很多新手寶爸寶媽會選擇給孩子增添更多的衣物,採用「物理捂熱」的方式給孩子升溫,但是一定程度上,則會讓新生兒感到特別的不便,直至以哭鬧的方式來反抗父母。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先用手進行觸碰孩子的脖頸部和背部,來感受孩子的溫度是否正常,如果正常的話是不需要添加衣物的。
  • 新生兒日常用品有哪些?如何選擇?護理寶寶要注意哪些
    分娩日即將來臨,寶寶也即將出生,準父母都會提前準備很多嬰兒護理用品,即使向老輩人或是已為人父母的閨蜜請教,實際應該準備哪些嬰兒用品以及應該如何選擇,這當中也有不少學問。7,暖奶寶,研磨碗等二,新生兒衣服穿戴注意點1,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所選擇衣服應要柔軟而寬鬆,純棉最好,新衣服要進行充分的消毒晾乾處理,以免刺激新生兒的嬌嫩皮膚。2,衣服穿戴時不要綁得太緊,別勒著寶寶,摩擦到皮膚。
  • 新生兒出生後手愛亂抓,抓不到還哭鬧,原因很搞笑,媽媽趕緊安慰
    新生兒出生後為啥手愛亂抓亂動?寶寶:「玩了十個月的玩具怎麼找不到了」新生兒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媽媽們會發現只要你不把他的手腳束縛著,他總是會伸出他的小爪子到處亂抓抓嚯嚯,抓不到時還會哭鬧,樣子著實惹人喜愛。為什麼新生兒出生後手會喜歡抓東西呢?背後的原因很搞笑,媽媽了解後趕緊安慰一下寶寶。
  • 怎樣更好地照顧新生兒?美國專家一席話,讓眾新父母立即「安心」
    文|星悟說原創,歡迎分享轉發「怎樣才能更好地照顧新生兒」這個問題是所有新手父母第一時間想知道的,由於缺乏育兒經驗,總是擔心在照顧新生兒上有所欠缺,而感到內疚。近日,美國一次大型的新生兒健康講座上,一位美國專家表示:「作為新生兒的父母,你是最了解你的孩子的,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新的育兒理念,只要你認為是對的,你就去做,用「心」、用「愛」去做,這就是做好的照顧方式,「愛」能傳達和彌補一切。」
  • 整天聊的「包裹」到底是什麼 如何才能「包裹」球?
    關於「包裹」,具體的原理我也不是很清晰,但常聽說,我就用我的所知,說一下。
  • 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其實不會說話的嬰兒正是通過哭鬧此種方式來表達他的感受,父母們都要學會正確地安撫寶寶這一重要技巧,否則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寬慰,即使尚在嬰兒時期,也會對今後的成長有所影響。哭鬧是孩子的本能,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父母們只有了解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並掌握安撫方法,孩子才能瞬間安靜下來。
  • 新生兒肺炎可以自愈嗎?
    肺炎是新生兒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同時他也是新生兒疾病中致死率較高的病種之一。因此,家長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寶寶這麼小就打針吃藥,就想著看看能不能自愈?那麼新生兒肺炎可以自愈嗎?1、通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肺炎如不經過治療是不會自愈的。新生兒肺炎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出現新生兒肺炎一般需要考慮住院治療,肯定是不能讓孩子自愈。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肺炎大多都是感染導致的,而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及時採取治療,不能耽誤,更加不能等待,否則很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窒息。
  • 新生兒頭皮 如何去除新生兒頭皮上的胎垢
    新生兒頭皮嬰兒時期最容易出現溼疹,溼疹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像食物,化學物品,動物皮革,環境溫度等都容易導致溼疹。溼疹與頭癬不同,我們來看看寶寶頭上溼疹和頭癬的區別。寶寶頭上溼疹和頭癬的區別溼疹與頭皮是連在一起的,癬可以與皮膚分離,而且奇癢難。
  • 如何防控和診斷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生兒是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我們該如何防控和診斷新生兒2019-nCoV感染呢? 2019-nCoV感染新生兒應與其他病原體如無乳鏈球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巨細胞病毒等感染的新生兒肺炎相鑑別,也需與其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先天性膈疝、氣胸等鑑別。
  • 8個新生兒的常見問題 你懂多少_新生兒護理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對於沒有育兒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護理新生兒的過程就像一次長久的修行,這期間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寶寶突然哭了、突然拉肚子了、出現黃疸了、吐奶了……這一系列的現象,都會讓爸媽們變的很緊張甚至手足無措。  比如下面這8個新生兒的常見問題,你知道多少呢?
  • 冬天新生兒洗澡警惕一樣東西,正確洗澡步驟,看看你有沒有做錯?
    氣溫一波一波下降,又到了「貓冬」的季節,到了冬季成人洗澡的次數都減少了,對於剛出生的新生兒,如何洗澡才更科學呢?但是相對而言,新生兒的代謝比較旺盛,如果間隔太久不洗,排洩物蓄積在皮膚以及皺褶內,容易刺激皮膚,引發皮膚感染。在冬季,新生兒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減洗澡次數,但也應保持一周1-2次。
  •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退黃?
    大家都知道,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在出生不久就從臉開始變黃,很多父母看到這樣的情況多少會有一點擔心,生怕自己的寶寶會留下後遺症。這時候,父母可能會從親戚、月嫂、朋友處聽到一些建議和土方子。問題是,這些退黃建議靠譜嗎?作為父母,又應不應該採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