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天文家又是高僧,還是鳩摩智的原型,唐玄宗為他點讚

2021-01-09 酒歌說文

說到大腦超能力,很多人就會想到綜藝節目《最強大腦》,在這檔節目裡,有無數腦力超群的人,他們能在十幾秒的洗牌過程中記住所有的撲克牌順序,5分鐘時間裡記憶500個數字,看過一幅畫再隔半天,依然能回憶80%以上細節。

這些「記憶超人」的腦力令人嘆為觀止,很多人在膜拜的同時,也夢想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即便經過專業的記憶力培訓,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這些「最強大腦」的高度,可以說記憶既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天賦。

金庸老爺子的《射鵰英雄傳》女主人公黃蓉聰明絕頂,很多東西一看就會。其母馮蘅更是一代奇女子,外貌清麗脫俗,記憶力超群,僅僅看了一遍,就能背出《九陰真經》長達幾萬字的下部,而且一字不差。

在《天龍八部》中,鳩摩智的記憶更勝一籌,隨便翻翻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就能全部記下來,而且還即興翻譯成吐蕃語,記憶力和應變能力都突破天際,堪稱武俠小說記憶力第一人。

我們不禁有些好奇,金庸老爺子是怎麼創作出這麼一個記憶力強到變態的人物角色。鳩摩智超強的記憶力有沒有真實的人物原型呢?

當然有,這人同樣是一個和尚,法號一行。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和釋學家,其人博覽經史,尤精曆象、陰陽、五行之學。

在《酉陽雜俎》一書中,對一行和尚的記憶超能力講述了這樣幾件事。

唐玄宗聽說一行和尚記憶力超強,十分好奇,為了試探他的記憶力是真是假,拿宮裡人口冊給一行看。

一行和尚很快看完了上千人的花名冊,然後按照順序徐徐道來,中間沒有任何簡短,一字不差。就連那些生澀的姓名也都流利背了出來。讓唐玄宗敬佩不已,稱其為「天師」。

一行和尚深研八卦易經之學,聽說天台國清寺有高僧善於此道,不遠千裡去求訪請教。

一行和尚剛進寺院,就看見周圍遍布古松,門口還有潺潺的流水。院裡的和尚正在庭中跟著師父學習運算,發出簌簌的響聲,於是站在門口不敢打擾。

演算結束,寺裡的大和尚對徒弟們說;「今天應該有弟子來向我求教演卦的方法,已經來到門口了!」

一行和尚隨著說話的聲音進屋,向師父跪拜行禮,請教演卦之法。不久,他將這位和尚算卦的本領都學會了。

一行和尚還曾造訪道家高人尹崇道士,向他借漢代揚雄的《太玄經》。

《太玄經》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內容生澀難懂。幾千年裡,無數人熬白了頭髮,也沒有鑽研出其中道理。一代大詩人李白感慨,為之寫下了「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就是這本一本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巨著,一行和尚只借了幾天,就又把書還給了尹崇道士。

尹崇以為一行和尚沒細看,勸他說:「這本書意義深遠,我研究了好多年,還不明白,您應該再往深裡探究,為什麼這麼快就還來呢?」

一行和尚笑著回答說:「我已經探求到它的意義了。」說著,還拿出自己所撰寫的《太衍玄圖及義訣》一書給尹崇看。

尹崇看了幾眼,頓時對一行和尚佩服得五體投地。說:您是今世的顏淵呀!(孔子的學生,儒家五大聖人之一)。

一行和尚一生傳奇,離世也非常神奇。

一行和尚47歲的時候,突然拜訪自己老師普寂禪師。當時普寂禪師正在接待一個俗家弟子,突然心有感知,對弟子說:「有一些事情要處理,你想在隔壁休息一會。」

弟子呆在一間空屋中屏聲靜氣,不敢出聲。只見普寂把正堂收拾乾淨,然後焚香端端正正地打坐。

沒過多久,一行和尚就到了,進來就給普寂禪師行禮,行完禮,附在普寂耳邊悄悄地說話,樣子非常恭敬。

普寂禪師不時點頭,嘴裡只說了一句話:「沒有不可以的」。

每說一次,一行和尚就會行禮,然後又悄悄地說話,兩人反覆了多次。普寂禪師最後說道:「對、對,沒有不可以的。」

一行和尚這才最後行禮,然後下臺階,走到一間屋子,關好門不再出來。

過了一會兒,普寂禪師對徒弟們說:「敲鐘吧,一行和尚圓寂了。」

徒弟們趕快跑去看,見一行和尚象普寂說的那樣,安然盤坐在蒲團上超度了。

古人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說的就是一行和尚這樣的神人。可憐如今修行之人,又有幾人能和他一樣,參透天地,瀟灑而去呢?

喜歡民間文化的朋友,不妨關注「酒歌說文」,了解更多有趣的民俗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相關焦點

  • 鳩摩智明明也會少林七十二絕技,為什麼會被少林高僧說是假的?
    鳩摩智屬於小乘佛教,和少林寺有著緊密的聯繫。鳩摩智是一代高僧,經慕容博指點後開始棄文學武。鳩摩智對中原武功非常喜歡,吐蕃作為邊陲小國不能滿足鳩摩智的成就感。鳩摩智先到天龍寺「借閱」六脈神劍,而後又到少林寺偷學七十二絕技。鳩摩智的資質鳩摩智少年成名,名震大雪山。
  • 「嘴炮王者」鳩摩智,從自稱「貧僧」到「小僧」,他經歷了什麼?
    但要說到塑造最成功的反派角色,【鳩摩智】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同時鳩摩智也是《天龍》裡喜劇色彩最濃厚的人物之一。整部作品鳩摩智一共出場五次,每次都是王者式裝逼出場,結果卻總是被各種打臉,以至於最後一身內力盡數「送」給段譽,灰溜溜返回吐蕃,不過也因禍得福,自那以後潛心鑽研佛法,最終還成為得道高僧了呢。
  • 鳩摩智跟三兄弟打到後來,居然萌了起來
    不只是對三兄弟,他搶走遊坦之的《易筋經》,卻也沒下殺手。他對段譽威逼利誘,但到底也沒下過狠手。 這方面,TVB的選角挺有意思:李國麟版本的鳩摩智,談不上珠圓玉潤、神採飛揚,但說是寶相莊嚴,大概差不多:無論耳垂、頭髮還是面相,都是朝著佛像去的。電視劇裡頭,鳩摩智沒原著那麼從容不迫,倒是把貪婪和暴躁演出來了:「我就是要武功秘籍」寫得一臉都是。
  • 鳩摩智被段譽吸完內力是否成為一個廢人,其實他還是一個絕頂高手
    鳩摩智是天龍八部中的絕頂高手,武功不在喬峰之下。他雖然也有很多惡行,但是卻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也沒犯下什麼難以饒恕的錯誤,所以他的結局倒也不錯。被段譽吸完一身內力後,大徹大悟,成為一代高僧。我們都知道內力是一個人武功的根本,鳩摩智被吸收完全身內力,他的火焰刀等絕頂武功都使用不出來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鳩摩智被吸收完全身內力後就會成為一個廢人嗎?
  • 鳩摩智挑釁天龍寺,為何五本棄嫻熟一陽指不用改以六脈神劍迎敵?
    倘若換一個角度,天龍寺內諸位高僧大德之間的武學較量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次測試,鳩摩智相當於考官,五本、枯榮大師相當於學員,至於考試內容自然得鳩摩智這位考官來定嘍——聽說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為天下武林一絕,那今天的考試內容就它了吧!
  • 鳩摩智「我不服」
    第二:從出場情景來看,他出手的時候對方大都心存忌憚,或是躲避,或是坦然接受,唯有鳩摩智偷襲不成說明內力遠勝於他,卻又蕭峰攻擊他本身的時候被一掌打吐血,原文可見蕭峰並非偷襲,甚至是在他計劃之中。第三:從主線劇情上講,營救蕭峰,通知大宋備戰已防遼,是關乎無數江湖豪傑和兩國平民的大事,天龍少林並非方外之地,更是一直致力於止戈平息,在玄字輩高僧都捨身取義之下,他若有數倍於眾的本事,又如何能袖手旁觀呢?
  • 鳩摩智為何不去覬覦降龍十八掌?難道看不上嗎?在排擠同行
    可見鳩摩智不僅見識廣,也不是什麼武功厲害就學什麼,他所學的都是有選擇性的,有些武功就算是厲害,他也不屑去學。比如玲瓏局,他壓根就沒想去破解,只是想搞一下慕容復。當你看完整部小說時你會發現,鳩摩智很少參與江湖之事,少室山大戰時,只是慕容博出來後他才現身,按說這可是揚名立萬的最好時機,他都沒想出來和蕭峰過過招,或打打丁春秋逞個威風,讓中原武林人士看一看。那鳩摩智究竟選擇什麼呢?他選擇的就是各個名寺的武功。他偷學武功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擠同行。
  • 枯榮大師不敵鳩摩智,被逼焚燒六脈神劍譜?這只能說明他修為高深
    枯榮大師作為大理段氏第一高手,和另五位本字輩高僧:本因、本觀、本相、本參、本塵(段正明)圍攻鳩摩智,最終枯榮大師焚燒了六脈神劍經,試圖以魚死網破的決心,打消鳩摩智的念頭。那麼枯榮大師為何不與鳩摩智單打獨鬥,他打不過鳩摩智嗎?
  • 吐蕃國師鳩摩智的公信力是怎麼失去的
    《天龍八部》第十回雲「劍氣碧煙橫」,說的是大輪明王鳩摩智來大理國崇聖寺遇借「六脈神劍經」一觀,其事先送來崇聖寺的拜帖信箋寫道:當年與姑蘇慕容博先生相會,訂交結友,談論當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對貴寺「六脈神劍」備致推崇,深以未得拜觀為憾。近聞慕容先生仙逝,哀痛無已,為報知己,擬向貴寺討求該經,焚化於慕容先生墓前,日內來取,勿卻為幸。
  • 丁春秋為女兒講解武功,鳩摩智暗中偷聽,竟然練成小無相功
    鳩摩智為武痴狂,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見他走到一隻柜子前,櫃門上橫排「琅嬛玉洞」四字! 鳩摩智便看清他面目,見他約莫六七十歲,臉面平滑,膚色白皙,登時想起一人:「這人以這般年紀,卻仍保童顏,莫非是會使『化功大法』的丁春秋?」屏氣凝息,更不敢稍動。 鳩摩智正在睡覺,突然發現有人走上樓來,他從暗處觀看了那人,那人身穿青色長袍,頭髮花白,年紀大約六七十歲上下。
  • 功力消失殆盡的鳩摩智,可以重新鑽研易筋經,終極造詣直追掃地僧
    實際上,鳩摩智的武功是決計不會弱於蕭峰的,他的武功造詣堪稱頂級高手。在三十年前,鳩摩智還未完全沉迷於武學,他還是大輪寺一位高僧,此時他還未曾接觸到高深武功秘籍,但是鳩摩智的一生發生兩個重要轉折,其中第一個轉折就是遇到姑蘇慕容的慕容博。
  • 書唐密《大日如來種子字-唵》論唐玄宗贊唵詩
    碑文以宋代版本錄為: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清人王昶《金石萃編·卷一百三十七》載:「唵字贊(石高二尺六寸七分,廣一尺四寸四分,上梵書唵字,下贊七行,行十字,正書,在鹹寧縣臥龍寺),鎮成軍僧顯俊書。義靜三藏於西天取得此梵書唵字,所在之處,一切鬼神見聞者,無不驚怖。
  • 練成多種秘籍的鳩摩智,仍然不是喬峰對手,練得多並不能提高武功
    鳩摩智從吐蕃來到中原,這時候的鳩摩智何門何派也沒人知道,也不清楚他的絕招是什麼,除了火焰刀以外只透漏了他會小無相功,並且能用小無相功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鳩摩智帶著「拈花指、無相劫指、多羅葉指」秘籍來到天龍寺,要用這三種秘籍交換六脈神劍,並且現場施展絕技驚呆天龍寺高僧。
  • 大輪明王鳩摩智教你找核心競爭力
    鳩摩智微微一笑,說道:「哲羅星師兄適才質詢大師,言下之意似乎是說,少林派有七十二門絕技,未必有人每一門都能精通,此言錯矣。大師以為摩訶指、般若掌、大金剛拳是少林派秘傳,除了貴派嫡傳弟子之外,旁人便不會知曉,否則定是從貴派偷學而得,這句話卻也不對。」他這番話連責二人之非,群僧只聽得面面相覷,不知他其意何指。玄生朗聲道:「據國師所言,有人以一身而能兼通敝派七十二門絕技?」
  • 鳩摩智與金輪法王,誰的武功更厲害一些?
    一、力挫群雄  鳩摩智曾經力戰天龍寺高手,以火焰刀勝過六脈神劍,雖然此次是劍陣,並非真正的六脈神劍,不過鳩摩智獨戰各大高僧,顯然是更勝一籌。  甚至隻身來到少林,若非虛竹出手相救,少林之中除了掃地僧之外,無人能將其擊敗。這些直接描述出鳩摩智的武功,的確是非同一般。
  • 大輪明王鳩摩智,如何學會小無相功,難道他真做過李秋水的男寵?
    其中一個較為流行的推測,是鳩摩智年紀不到五十歲,依舊是神光流轉,寶相莊嚴,想必他年輕時候生得定然不差,也是唇紅齒白,眉清目秀的小鮮肉一枚。而逍遙派小無相功的主人,是好男色、豢養諸多男寵的西夏國皇太妃李秋水,因此,多半是李秋水三十年前時,捉了一名吐蕃的小鮮肉喇嘛,收為男寵。
  • 枯榮大師能不能打得過鳩摩智?答案讓人意外
    在《天龍八部》中,鳩摩智位列「天龍四絕」之一,放眼天下罕有敵手。他天縱奇才、過目不忘,是數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而且所學武功繁雜,只要是他看上眼的武學都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得到。聽聞六脈神劍是天下最強的劍法,所以他曾經就跑到大理天龍寺中求取《六脈神劍劍經》。
  • 四大悲情人物丁春秋、段延慶、鳩摩智和慕容復,誰的結局最好呢?
    首先,鳩摩智。鳩摩智本來只是個高僧,非常聰明,學習能力極強。鳩摩智是吐蕃人,生活在高原,壓根不會划船,也不通水性。在段譽、阿朱、阿碧逃走時,鳩摩智只花費幾分鐘,就學會了划船,還劃得很快。書中寫到:只見鳩摩智跳入了一艘小船。阿朱叫道:「惡和尚追來啦!」她用力劃了幾槳,回頭一望,突然哈哈大笑。
  • 唐代靈武高僧與賀蘭山白草谷
    5萬裡,歷時17年到印度取回真經,成為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傳法大師鑑真6次東渡日本,傳播佛法,首創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受到中日兩國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此後,唐代道宣撰《續高僧傳》,又稱《唐高傳》,宋代贊寧撰《宋高僧傳》,明代如惺撰《大明高僧傳》,合稱為《四朝高僧傳》。
  • 看看鳩摩智,或許這就是原因
    俠客君曾經在另一篇文章中隨意就列舉了逍遙派的三大怪,而這裡最怪的地方俠客君認為還是在於逍遙派對天下武功只收不學。段譽在大理無量山下的琅嬛玉洞看到書架上面的字,寫著少林派缺易筋經、丐幫缺降龍十八掌、大理缺一陽指六脈神劍的字樣,而其他各門各派的武學都有字條。段譽看到的是空書架,從後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書已經全部都被無崖子的女兒、姑蘇王家的王夫人搬到了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