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腦超能力,很多人就會想到綜藝節目《最強大腦》,在這檔節目裡,有無數腦力超群的人,他們能在十幾秒的洗牌過程中記住所有的撲克牌順序,5分鐘時間裡記憶500個數字,看過一幅畫再隔半天,依然能回憶80%以上細節。
這些「記憶超人」的腦力令人嘆為觀止,很多人在膜拜的同時,也夢想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即便經過專業的記憶力培訓,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這些「最強大腦」的高度,可以說記憶既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天賦。
金庸老爺子的《射鵰英雄傳》女主人公黃蓉聰明絕頂,很多東西一看就會。其母馮蘅更是一代奇女子,外貌清麗脫俗,記憶力超群,僅僅看了一遍,就能背出《九陰真經》長達幾萬字的下部,而且一字不差。
在《天龍八部》中,鳩摩智的記憶更勝一籌,隨便翻翻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就能全部記下來,而且還即興翻譯成吐蕃語,記憶力和應變能力都突破天際,堪稱武俠小說記憶力第一人。
我們不禁有些好奇,金庸老爺子是怎麼創作出這麼一個記憶力強到變態的人物角色。鳩摩智超強的記憶力有沒有真實的人物原型呢?
當然有,這人同樣是一個和尚,法號一行。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和釋學家,其人博覽經史,尤精曆象、陰陽、五行之學。
在《酉陽雜俎》一書中,對一行和尚的記憶超能力講述了這樣幾件事。
唐玄宗聽說一行和尚記憶力超強,十分好奇,為了試探他的記憶力是真是假,拿宮裡人口冊給一行看。
一行和尚很快看完了上千人的花名冊,然後按照順序徐徐道來,中間沒有任何簡短,一字不差。就連那些生澀的姓名也都流利背了出來。讓唐玄宗敬佩不已,稱其為「天師」。
一行和尚深研八卦易經之學,聽說天台國清寺有高僧善於此道,不遠千裡去求訪請教。
一行和尚剛進寺院,就看見周圍遍布古松,門口還有潺潺的流水。院裡的和尚正在庭中跟著師父學習運算,發出簌簌的響聲,於是站在門口不敢打擾。
演算結束,寺裡的大和尚對徒弟們說;「今天應該有弟子來向我求教演卦的方法,已經來到門口了!」
一行和尚隨著說話的聲音進屋,向師父跪拜行禮,請教演卦之法。不久,他將這位和尚算卦的本領都學會了。
一行和尚還曾造訪道家高人尹崇道士,向他借漢代揚雄的《太玄經》。
《太玄經》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內容生澀難懂。幾千年裡,無數人熬白了頭髮,也沒有鑽研出其中道理。一代大詩人李白感慨,為之寫下了「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就是這本一本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巨著,一行和尚只借了幾天,就又把書還給了尹崇道士。
尹崇以為一行和尚沒細看,勸他說:「這本書意義深遠,我研究了好多年,還不明白,您應該再往深裡探究,為什麼這麼快就還來呢?」
一行和尚笑著回答說:「我已經探求到它的意義了。」說著,還拿出自己所撰寫的《太衍玄圖及義訣》一書給尹崇看。
尹崇看了幾眼,頓時對一行和尚佩服得五體投地。說:您是今世的顏淵呀!(孔子的學生,儒家五大聖人之一)。
一行和尚一生傳奇,離世也非常神奇。
一行和尚47歲的時候,突然拜訪自己老師普寂禪師。當時普寂禪師正在接待一個俗家弟子,突然心有感知,對弟子說:「有一些事情要處理,你想在隔壁休息一會。」
弟子呆在一間空屋中屏聲靜氣,不敢出聲。只見普寂把正堂收拾乾淨,然後焚香端端正正地打坐。
沒過多久,一行和尚就到了,進來就給普寂禪師行禮,行完禮,附在普寂耳邊悄悄地說話,樣子非常恭敬。
普寂禪師不時點頭,嘴裡只說了一句話:「沒有不可以的」。
每說一次,一行和尚就會行禮,然後又悄悄地說話,兩人反覆了多次。普寂禪師最後說道:「對、對,沒有不可以的。」
一行和尚這才最後行禮,然後下臺階,走到一間屋子,關好門不再出來。
過了一會兒,普寂禪師對徒弟們說:「敲鐘吧,一行和尚圓寂了。」
徒弟們趕快跑去看,見一行和尚象普寂說的那樣,安然盤坐在蒲團上超度了。
古人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說的就是一行和尚這樣的神人。可憐如今修行之人,又有幾人能和他一樣,參透天地,瀟灑而去呢?
喜歡民間文化的朋友,不妨關注「酒歌說文」,了解更多有趣的民俗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