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率團在臺拜訪臺灣工業總會和臺塑集團

2021-01-08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宿遷網訊(記者 田慶伍 通訊員 李東生) 7月10日上午,在臺灣考察訪問的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昊率我市經貿考察團,在臺北拜訪了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就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促進互惠共贏、攜手共謀新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臺塑集團成立於1954年,是全球最大的輕化企業,也是臺灣最大的企業集團。目前集團在廣州、廈門、重慶等地設有10餘個生產基地,投資項目包括石化原料、電子原材料、重工機械、鋼鐵、發電等。臺灣工業總會是臺灣三大工商團體的龍頭,由島內各縣市工業會及各工業同業會等團體會員組成,目前團體會員有143個,會員達10萬多個。去年,王文淵曾帶隊到我市沭陽縣考察參觀。

  王文淵對我市經貿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近年來,內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宿遷作為一座新興城市,這些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城市的知名度不斷提高。臺塑集團十分看好宿遷的投資環境和發展前景,將與宿遷積極對接,尋求合作空間,實現互惠互利、共贏發展。

  王昊對臺塑集團取得的輝煌業績表示祝賀,並簡要介紹了宿遷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投資政策。他說,宿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城市,也是發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城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不僅擁有「兩湖」「兩河」等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優勢,還具備企業發展需要的土地開發強度低、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交通便利等區域優勢。希望臺塑集團和工業總會的會員企業多到宿遷考察交流,尋求合作商機,推動臺資企業在宿取得更大發展。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嘉昭、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明仁、臺灣工業總會常務監事葉義雄、臺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等參加相關活動。

相關焦點

  • 臺塑總裁炮轟蔡當局「新南向」:全世界只有臺灣要將製造業推出去
    【環球網綜合報導】剛上任不久的「全臺工業總會」理事長、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27日對蔡英文當局引以為傲的「新南向政策」開炮,直指所謂的「南向政策」在租稅協定、投資保障協定,甚至還有如何保障臺商人身安全等,都還欠缺有效具體的措施。
  • 中國臺灣-臺塑工業園區
    年更名為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臺塑」)。臺塑集團是中國臺灣省最大的工業集團,第二大民營集團,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業之一,共有30多家子公司和事業部,經營領域橫跨塑膠、化纖、貨運、機械、醫療、教育等行業,在美國、印尼及香港等地設有6家海外分公司。臺塑關係企業的創辦人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
  • 山東省東營市經貿交流團赴臺參訪圓滿成功
    圖片來源:山東省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8月22日訊 日前,東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聶建軍同志率領東營市經貿交流團一行5人赴臺開展了為期6天的交流參訪  在臺期間,聶建軍一行實地考察了臺塑集團六輕廠、臺灣廣運集團,圍繞我市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建設,邀請資金實力雄厚、技術優勢突出、有投資意向的臺灣企業來東營市考察;參訪了臺灣農業企業國臺網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就其農莊建設項目進行洽談,加強該市「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遊」兩大優勢產業與臺灣的對接,推進該市田園綜合體、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赴臺南市考察新勝光機械有限公司廢舊輪胎處理項目
  • 繆瑞林拜訪臺灣三三企業交流會會長江丙坤(圖)
    12月18日上午,在即將結束赴臺經貿考察活動之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繆瑞林率我市經貿考察團在臺北圓山飯店,拜會了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三三企業交流會會長江丙坤先生。  上圖:繆瑞林拜訪臺灣三三企業交流會會長江丙坤    臺灣三三企業交流會,簡稱為「三三會」,因定期在每個月第三周星期三中午聚會而得名。
  • 臺通過臺塑集團在祖國大陸寧波投資ABS廠案
    中新社香港八月三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下午通過臺塑集團臺化公司在祖國大陸寧波投資ABS廠,金額四千八百一十二萬美元。  據「中央社」今日報導,臺「經濟部常務次長」陳瑞隆說,審查會綜合考量丙烯晴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市場供需,以及對臺灣產業的運動性,臺化在大陸設ABS廠,主要是就近提供華中、華北所需,不會對臺灣ABS產業造成排擠作用,反而有助於臺灣石化上遊原料出口供應。
  • 山東省經貿合作交流團訪臺取得積極成果
    魯臺親兄弟,兩岸一家親。8月中旬,應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江丙坤的邀請,山東省經貿合作交流團赴臺灣訪問,與臺灣各界人士廣泛接觸,充分交流,主動對接臺商需求,聽取臺胞臺商在山東發展的意見建議,推動魯臺經貿合作,更好地服務兩地發展,受到臺灣各方的歡迎和讚譽。
  • 臺灣工業總會和實聯中國控股公司嘉賓赴淮安考察
    臺灣工業總會和實聯中國控股公司嘉賓來淮安考察,圖為會見場面。(圖片來源:淮安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淮安消息 日前,淮安市委書記劉永忠會見了來淮安考察的臺灣工業總會和實聯中國控股公司的臺灣客人。
  • 臺塑集團將再度跨足媒體 投資八大電視有望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塑集團將再度跨足媒體,昨(28)日晚間臺塑集團發布新聞稿證實,集團有意以旗下的「臺塑開發公司」,來投資八大電視。這是自去年退出壹傳媒收購案後,臺塑集團再度將投資觸角延伸至媒體產業,臺塑集團表示,對於八大電視的經營團隊深具信心。傳出將以60億元(新臺幣,下同)達成交易,對此臺塑不願響應。
  • 臺塑企業接班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欽點四將(圖)
    華夏經緯網10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14日說:「第三代接班人將是臺塑企業會面臨的重要問題。」王文淵選在今天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逝世二周年前夕,首度公開談論第三代接棒問題,意味著未來集團走向專業經理人治理的方向。
  • 臺灣工總給高雄送投資清單 臺塑投116億元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工業總會3日上午在高雄舉行「經濟起飛高雄啟航 攜手打造臺灣產業投資新聚落」座談會,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帶203位企業家參會,並宣布臺灣工總將投資高雄約1600億(新臺幣,下同)
  • 對抗不景氣 臺塑王文淵:全面推動發展AI工業4.0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nbsp&nbsp&nbsp&nbsp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19年全球經濟表現堪虞,但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認為,受惠頁巖氣成本較低,預期美國將是今年石化業行情相對較佳市場。王文淵表示,臺塑美國德州擴建新產也陸續開出,屆時產品也將以銷售南美為主。
  • 臺塑集團下月推出UV LED殺菌掃地機器人,搶攻新市場
    臺塑化與日本日機裝
  • 臺塑2018營收2.4兆 王文淵:臺灣現在處在艱難時期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1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塑總裁王文淵昨日表示,集團2018年島內外營收2.4兆元(新臺幣,下同),年增20%,但因中美貿易摩擦及油價驟降,獲利反倒從2017年的3900億元降至3700億元。目前剛完成4大公司年度預算會議,各單位預算比2018年保守,但數字也不至太可憐。
  • 江蘇:南通市領導會見臺塑集團南亞塑膠董事長一行
    江蘇:南通市領導會見臺塑集團南亞塑膠董事長一行 2011年10月19日 15: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南通消息 10月18日,江蘇南通市委書記丁大衛會見了臺塑集團南亞塑膠董事長吳欽仁一行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由王永慶創立的臺塑集團,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其目前共計擁有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百餘家關聯企業,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王永慶也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冒險創立臺塑1917年1月18日,王永慶出生於臺北縣新店,父親是茶農,家庭收入微薄。
  • 蔡英文訪臺塑六輕工業區 贊成修訂「財畫法」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左)參訪六輕工業區,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左二)全程陪同,兩人互動良好。(許素惠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5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日下午參訪麥寮工業區,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主動提出,只要有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臺塑都願意提升,並建議修改「財畫法」,挹注更多資源給地方。蔡則認為臺當局應以公土規劃、開發再生能源等協助工業。
  • 蘭石集團產品首次進入臺灣市場
    近日,蘭石重裝公司與臺塑寧波公司——臺朔重工(寧波)有限公司籤訂PDH(丙烷脫氫)項目高塔設備現場製造供貨合同,成為臺塑工業設備供應商。這是蘭石產品首次進入臺灣市場。臺朔重工(寧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臺塑集團關係企業,於2002年7月設立於浙江省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生產PVC、AE、SAP、EVA、PP等高質化塑膠原料,廣泛應用於醫療、汽車、食品、包裝等行業。
  • 蔡當局執政半年 「臺塑集團」總裁:臺灣充滿反商與民粹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21日報導,「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今日(21日)與企業工會幹部餐會,儘管今年臺塑四寶獲利繳出亮眼成績單,但是他對於島內投資環境充滿憂心,王文淵致詞時提到,雖然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造成「世界的恐慌」,但是從川普選後的演說內容來看,反而相當平和的及理智的,不是想像以往那麼刺激。
  • 臺灣商業教父:從200元起家到臺灣首富,成就7000億臺塑帝國!
    幾十年來,全球化工行業一直把他尊為「經營之神」,很多企業家都將他的管理經驗當作最為實用的教科書;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王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臺灣工業之父。」1950年代初的臺灣急需發展紡織、水泥、塑膠等工業。但當時普遍認為,臺灣的塑膠產品無論如何也競爭不過日本。1954年,王永慶決定與趙廷箴等合夥成立福懋塑料公司,即後來的臺塑。其實,王永慶並非是心血來潮。他事先進行了周密的研究,向許多實業家、專家去討教,甚至偷偷去日本考察,發現臺灣其實有很多有利因素。
  • 他擁有54億美元,創辦的臺塑集團躍居臺灣各企業集團的龍頭老大
    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摻雜著米糠、沙粒和小石頭,王永慶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雜物揀乾淨,買主得到了實惠。幾年下來,米店生意越來越火,王永慶籌辦了一家碾米廠。50年代初,臺灣急需發展的幾大行業,是紡織、水泥、塑膠等工業。他進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對市場情況做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私下去日本考察! 他和商人趙廷箴合作,籌措了5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了臺灣島上第一家塑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