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五官抽搐,擠眉弄眼,成為「表情帝」;
孩子無心學習,焦躁不安,每天渾渾噩噩;
孩子飽受同學的排擠和嘲笑,越來越孤僻;
別讓這些無法控制的怪動作,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長!
概念解析:抽動症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抽動」為主要症狀,發病於兒童期的慢性神經異常疾病,主要表現為突發、快速、不自主的運動性抽動或發聲。
據媒體報導,我國3~15歲兒童中抽動症患病率高達2.42%,也就是說,在40個孩子裡面就有1個孩子患有抽動症,其中男女患病比例為4:1,這意味著5個抽動症患兒中,就有4個是男孩。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神經與行為發育門診主任表示:抽動症的孩子因症狀會被同齡孩子奚落、嘲笑,使孩子性情孤僻,另外肌肉也因抽動會導致變形或呆板,同時導致注意力鬆散,無法好好學習。
大部分的孩子患病嚴重的時期在8~15歲之間,這時孩子讀書、打基礎時期已經過去了。因此如果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抽動症狀,要儘早帶到正規醫院做檢查和治療。
抽動主要表現為短暫、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隨意運動,開始為頻繁的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症狀更明顯,入睡後症狀消失。
發聲抽動有多種,具有爆發性反覆發聲,清嗓子和呼嚕聲,個別音節,字句不清,重音不當或不斷口出穢語,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績下降。嚴重時動作和發音影響學習和課堂秩序,抽動症症狀呈波動性、進行性、慢性等過程。
兒童抽動症見於3至15歲之間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家長如果看到自己的小孩子總是做一些很奇怪的動作,一定不要忽視。
抽動症不同壞習慣,是一種病,症狀發生是不由自主的。嚴厲訓斥也不可能使孩子改正,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不利於康復。並且,抽動症是不能自行恢復的。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