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抽動症的治療:孩子頻繁眨眼、皺鼻子、咧嘴是怎麼回事?

2020-12-26 39健康網

孩子五官抽搐,擠眉弄眼,成為「表情帝」;

孩子無心學習,焦躁不安,每天渾渾噩噩;

孩子飽受同學的排擠和嘲笑,越來越孤僻;

別讓這些無法控制的怪動作,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長!

概念解析:抽動症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抽動」為主要症狀,發病於兒童期的慢性神經異常疾病,主要表現為突發、快速、不自主的運動性抽動或發聲。

據媒體報導,我國3~15歲兒童中抽動症患病率高達2.42%,也就是說,在40個孩子裡面就有1個孩子患有抽動症,其中男女患病比例為4:1,這意味著5個抽動症患兒中,就有4個是男孩。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神經與行為發育門診主任表示:抽動症的孩子因症狀會被同齡孩子奚落、嘲笑,使孩子性情孤僻,另外肌肉也因抽動會導致變形或呆板,同時導致注意力鬆散,無法好好學習。

大部分的孩子患病嚴重的時期在8~15歲之間,這時孩子讀書、打基礎時期已經過去了。因此如果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抽動症狀,要儘早帶到正規醫院做檢查和治療。

抽動主要表現為短暫、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隨意運動,開始為頻繁的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症狀更明顯,入睡後症狀消失。

發聲抽動有多種,具有爆發性反覆發聲,清嗓子和呼嚕聲,個別音節,字句不清,重音不當或不斷口出穢語,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績下降。嚴重時動作和發音影響學習和課堂秩序,抽動症症狀呈波動性、進行性、慢性等過程。

兒童抽動症見於3至15歲之間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家長如果看到自己的小孩子總是做一些很奇怪的動作,一定不要忽視。

抽動症不同壞習慣,是一種病,症狀發生是不由自主的。嚴厲訓斥也不可能使孩子改正,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不利於康復。並且,抽動症是不能自行恢復的。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

相關焦點

  • 【抽動症】發現自家孩子頻繁眨眼,我們該怎麼辦?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Q: 經常有家長諮詢天使君,自家孩子頻繁眨眼是怎麼回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 秋季抽動症高發期,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在第一個月之後,在學習壓力和環境變化的雙重刺激下,抽動症狀更可能出現。抽動症對孩子的影響超出您的想像。據統計,抽動症患兒規範化就診率極低,或被退學,或影響課堂紀律才來就醫。什麼是抽動障礙以及症狀的特徵抽動症,也稱為穢語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的肌肉的多次不自主,反覆快速運動和抽動,還伴隨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傷,情緒障礙等11種併發症,包括強迫症。對於所有抽動症,最初的症狀都是抽搐。例如,眨眼,但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會從簡單的抽搐發展為複雜的抽搐。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而這些人大多數是因兒童時期家長對症狀的忽視,而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抽動症延續到了成年。很多家長都發現了孩子有抽動的症狀,但是卻總是認為隨著長大抽動的症狀就會消失事實上,抽動症通常不易自愈不僅如此,它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引發交通事故抽動症兒童在過馬路時若肢體抽動則會干擾及時避讓的行為從而導致孩子
  •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嘴角抽動、發怪聲,家長一定要注意!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醫生,我家孩子最近老是眨眼、搖頭、清嗓子,家裡人都跟著難受,說了他也沒用,這到底是怎麼了?」 在門診室,經常有家長焦急地詢問。
  • 致父母:3至7歲寶寶經常出現眨眼、皺鼻、翹嘴、手抖當心抽動症!
    前幾天聽閨蜜的朋友說,她的寶寶3歲8個月,頻繁出現眨眼、皺鼻、翹嘴、手抖等現象,剛開始他以為是孩子手機看多了。於是拿走了孩子看的手機,但是到晚上孩子換眨眼、手抖。她朋友開始著急了,可孩子的爸爸說沒事。在經過四處奔波、跑了四家醫院、見過6個醫生之後,我和孩子爸爸決定不吃藥、不針灸,對兒子進行物理治療。最近在北京的醫院做治療,醫生再次確診是多發性抽動症,並且說已經到了該吃藥的程度了,硫必利吃一年。可見,你所說的孩子經常性的動作久而久之就成病,需要吃藥治療,所以各位父母不要等孩子嚴重了,在想著去找醫生。
  • 不停搖頭、聳肩、擠眉弄眼,警惕抽動症
    當發現孩子有眨眼、清嗓、甩頭、伴有發聲等等的抽動表現症狀時,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兒童抽動症,是以四肢﹑面部﹑軀幹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伴喉部異常及汙穢語言為特徵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為搖頭、反覆眨眼、皺眉、咬唇、張口、咧嘴、點頭、扭頸、聳肩、嗅鼻、清嗓子等,發生時常有突然、快速、刻板、反覆交替出現的特點,大部分孩子出現搖頭的症狀,是處於抽動症的初期,及時治療,康復效果最佳。
  • 孩子總是眨眼、搖頭、做鬼臉?重慶小米熊何旭濤:警惕是抽動症!
    嚴厲訓斥也不可能使孩子改正,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不利於康復。抽動症的孩子有40%—50%會有共患病,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強迫障礙(OCD)、行為問題等,對於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產生很大的創傷和陰影。 怎麼知道孩子可能患有抽動症?
  • 做鬼臉、頻繁眨眼、發出怪聲……警惕抽動症給孩子「搗蛋」
    清嗓子、頻繁眨眼、聳肩、異常發聲、做鬼臉……這群孩子在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請家長」,說是擾亂了課堂紀律,太不聽話。可事實真是如此?案例我們不是「搗蛋鬼」,只是得了「抽動症」開學季,本該是開心、充滿希望的日子,然而在鄭州市中醫院兒科門診,一位家長卻「火冒三丈」。
  • 不自覺聳肩、眨眼,警惕抽動障礙
    原標題:不自覺聳肩、眨眼,警惕抽動障礙   10歲的小明(化名)最近一直不自覺地聳肩、扭脖子,喜歡眨眼睛,家人以為他電視看多了,眼睛乾燥,特意買了抗疲勞的眼藥水,結果仍然不見好轉。爸爸媽媽以為他故意做鬼臉,多次訓斥他,也仍舊沒有奏效。爸媽只好帶他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兒童保健科。
  • 孩子頻繁眨眼,是病嗎?需要治嗎?
    我家孩子這個是不是病,需要治嗎? ..... 眨眼對眼睛很重要 頻繁眨眼,眼睛怎麼了? 如果眨眼運動超出正常的節律 我們稱之為頻繁眨眼 很多家長開始的時候並不在意 以為是孩子故意眨眼 時間久了才帶來診治
  • 關愛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得了抽動症 家長該怎麼做?
    以前由於人們對小兒抽動症缺乏了解,小兒抽動症常常被忽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和健康,對這種疾病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兒抽動症吧!
  • 中醫治療抽動症 給孩子一個健康童年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不自覺的眨眼、噘嘴、搖頭、聳肩、清嗓子等表現。「這很可能是小兒抽動症在作祟。」威海市中醫院兒科主任李霞提醒家長,遇到上述情況應及時帶孩子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 兒童抽動症症狀
    兒童抽動症症狀 時間:2020-12-08 10:01成都西南兒童醫院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不良症狀,危害性也是比較大的,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甚至有可能導致孩子為此而無法正常生活。那麼,兒童抽動症症狀有哪些?
  • 寶寶不由自主地抽動,是兒童抽動症還是簡單地抽搐?
    很多家長由於對抽動症缺乏認識,而且抽動症的症狀,與抽搐發作時的症狀有些相似之處,錯誤地把它們混為一談。那麼,寶寶不由自主地抽動,是兒童抽動症還是簡單地抽搐呢?3.癲癇的抽搐,癲癇是一個小兒期常見的抽搐疾病,特點就是反覆發作、突發突止,這部分病人往往需要長期規範的用藥治療。
  • 【天使科普】孩子喜歡眨眼、聳肩、做鬼臉,不是賣萌是抽動!
    這位寶媽說,孩子抽動症一年多了,剛開始沒重視,後來越來越嚴重後,才帶孩子看病,在老家治病花了五六萬了,反反覆覆也沒痊癒。於是便帶孩子過來廣州看看,希望孩子能儘快康復。
  • 頻繁眨眼是怎麼回事?幫你分析了這5種原因,要小心是疾病在作怪
    1、眼瞼內翻倒睫 許多鼻梁比較塌或者眼瞼比較厚的人,就會出現眼瞼內翻倒睫的情況,因為睫毛時不時會碰到眼球,讓眼睛覺得有異物感,就會頻繁地眨眼睛緩解這種異物感。如果是眼瞼內翻倒睫引起的頻繁眨眼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好轉,但如果內翻的情況比較嚴重,那麼通常考慮手術矯正。
  • 孩子總眨眼睛是怎麼回事
    瀋陽六一兒童醫院 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語言發育遲緩,腦癱等兒童疾病 孩子總眨眼睛是怎麼回事?
  • 寶寶不由自主地抽動,是兒童抽動症還是簡單的抽搐?如何避免患上...
    很多家長由於對抽動症缺乏認識,而且抽動症的症狀,與抽搐發作時的症狀有些相似之處,錯誤的把它們混為一談。那麼,寶寶不由自主地抽動,是兒童抽動症還是簡單的抽搐呢?
  • 抽動症有哪些原因造成的,許多家長不了解,看這裡兒科醫生介紹!
    最近有收到私信說孩子總眨眼睛、聳肩、咧嘴,但是學習成績還好,這是不是兒童抽動症的表現,有的家長還說了聽說家庭不和睦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抽動症,是真的嗎?那麼到底什麼是抽動症,患上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呢?1、遺傳因素抽動症的同卵雙胞胎比異卵雙胞胎的孩子相對比要高一些,抽動症同胞比半同胞患病率要高,以上來看抽動症和遺傳因素的關係還是比較大的。
  • 孩子出現這些怪癖,要小心:兒童抽動-穢語症候群
    爸爸說:「老師反饋孩子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怪動作也多,眨眼睛、聳鼻子,搖頭扭肩膀」。正在爸爸描述孩子怪異行為的時候,孩子不停地擠眉弄眼,爸爸瞬間惱怒,揮手對著孩子的肩膀就是一巴掌:「哪來那麼多毛病!」當時就把孩子打哭了,可是沒過幾分鐘孩子又開始頻繁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