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宜昌1月14日電 (郭曉瑩 董曉斌)在14日舉行的湖北省宜昌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家勝表示,該市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基本完成,「化工圍江」困局基本破解。
宜昌地處長江上、中遊分界點,長江幹流流經宜昌232公裡,佔湖北省長江幹流岸線總長的近四分之一。該市化工企業過去粗放型發展和分散布局,「化工圍江」的困局由來已久。
2017年,宜昌啟動長江沿岸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主動破解「化工圍江」難題。由於化工佔據宜昌工業三分之一比重,以致當年該市經濟增速大幅下滑。
宜昌把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作為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機遇,高標準打造宜都、枝江兩大化工園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向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兩家化工園入選國家綠色工業園區,落戶企業69家。
截至2020年,宜昌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基本完成,復綠長江幹支流岸線293.6公裡;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提高到308天;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穩定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到66%,綠色發展指數居湖北省第一。
與此同時,宜昌市單位GDP能耗、水耗均下降,化工產業佔全市工業比重下降到20%以下,食品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增加值年均增長16%以上。化工、食品飲料和建材等傳統產業整體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張家勝表示,2021年,宜昌將加快建設枝江、宜都化工園區,著力引進跨國龍頭企業,培育國際一流化工產業集群,打造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樣板,並加快推進15家化工企業搬遷入園,鞏固提升「關改搬轉」成果,並同時做好化工企業入園搬遷遺留場地生態修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