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的書單|矽基智能司馬華鵬:傳統文化為鑑,觀照前沿科技

2020-12-23 億歐網

撰文丨馬詩晴

編輯丨常亮

書為舟,揚帆四海任遨遊;書做梯,拾階群山存志遠。創業與創新的路上,更多人需要享受閱讀樂趣,在閱讀中學習成長。4月18日-23日,億歐開展主題為《老闆的書單》的世界讀書日專題報導活動,邀請各行業的商業領袖與投資大佬在分享書單中,分享見識與成長。

2020年2月,馬丁·路德·金第六次成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然而,與以往不同,此次封面所採用的肖像並非取材自過往照片,而是由虛擬人技術創作完成。

所謂虛擬人技術,即依託於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的前沿技術。利用該技術,馬丁·路德·金的靈魂可以在肉身與大腦以外存在,即使跨越時空,仍能完整地重現一個生命的鮮活姿態。

事實上,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珍貴時刻,滿足人們對個體存在和情感延續的渴望與追求,是千萬普通人的共同心願。

基於對人性的理解,越來越多的AI企業開始推出「人性化」產品。比如矽基智能,其在AI語音交互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目前已獲得騰訊、紅杉中國、招銀國際、招銀電信、中財奇虎等七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

近日,矽基智能推出了「數字人」產品,該產品能夠為全球用戶生成「數字克隆體」。「數字人」以聲音克隆,多模態語義識別,3D建模等基層技術為內核,僅用1張照片以及訓練50句話,就可以快速復刻碳基生命,實現生命雲端「永生」。

矽基智能CEO司馬華鵬表示,AI發展順應了人們希望個體存在延續的邏輯,發展到理想境界,AI將會讓人回歸本身價值,即具備更多的情感性,而非工具性。

司馬華鵬對於AI的認知除了從創業實踐中得來之外,也從閱讀中受到很大啟發。那麼,究竟哪些書籍對他的認知產生了深刻影響?哪些書籍又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的商業決策?

中西思想碰撞的火花

「數字人」產品問世,與司馬華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密切相關。他將《論語》、《金剛經》、《道德經》視為自己的「底層作業系統」。不過,在學習了西方工程學之後,他發現,用西方科技文化來解讀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挖掘出更具價值的關鍵點。

司馬華鵬認為,中西方文化都在教人們用宏大、系統的方式看待事物,即把人的當下狀態和未來狀態當作一個系統看待。只不過,中西方表達方式存在差異:

中文的表達相對抽象,且喜歡將某件事情與某種情緒綁定在一起。比如,《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將「朋友到來」 這種行為與「開心」的情緒聯繫起來。開心作為獎勵函數,是對這種行為的正向引導。

相比之下,西方的表達更加系統化,以維納的控制論為例,該理論包含了「負反饋」的概念,即控制系統把信息輸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結果返送回來,並對信息的再輸出產生影響,起到控制作用,以達到預期目的。

而AI,其實是中西方表達方式相結合的產物。比如,深度學習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無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中具有激勵函數和懲罰函數:當系統判斷正確時,激勵函數發揮作用,從而推動控制系統繼續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反之,則懲罰函數發揮作用,系統將不會再向該方向前進。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思想可以通過西方科技文化表達。基於這一認識,矽基智能推出的AI產品,能從兩方面滿足人類需求:一是「語音外呼機器人」,該產品能夠將人們從重複、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創造性勞動。

二是「數字人」,該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比如有些癌症患者,在生死線掙扎的時候仍希望給世界留下些念想;除此之外,還有失獨家庭,他們希望將孩子的聲音或者圖片還原成人像,以寄託哀思。

由此可見,司馬華鵬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西方科技文化的深刻理解,將總結出來的知識內化為自身「底層作業系統」,同時,這也成為了其產品搭建的底層邏輯。

商業落地要「跨越鴻溝」

AI企業通常在產品的商業落地中會思考一個共通問題,即該產品究竟能否滿足普羅大眾的需求。關於這一點,司馬華鵬從傑弗裡·摩爾的《跨越鴻溝》中受到了啟發。對於AI企業來說,這裡的「鴻溝」指的是從特定人群到普世大眾之間所需跨越的距離。

司馬華鵬表示,AI企業在打造產品時,很容易陷入「精英思維」,即認為周圍很多人都有這類需求,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比如目前的「數字人」產品,該產品能夠代替高端人士出面處理一些重複性工作,比如重複性的媒體採訪。但總的來說,有這一需求的是少部分人。當受眾只能是社會中的小眾人群時,該產品的商業化自然推進得相對艱難。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產品無法成為大眾的需求,那麼該產品很可能在推廣過程中失敗。因此,企業要去跨越從小眾到大眾之間的「鴻溝」,將這個階段的優勢轉化為下一階段的優勢。

具體操作上,企業首先要將能夠支撐該產品初期發展的特殊人群找出來,讓產品在第一階段能夠「活下去」。以矽基智能的「數字人」產品為例,該產品受眾目前屬於小眾人群,比如對處理重複性工作有較高需求的精英人士,以及有較高情感需求的失獨家庭等。

在推廣上,矽基智能走的是平價路線,即用相對較低的價格,來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從而擴大市場覆蓋面。

跨越鴻溝,跨越的不僅僅從小眾到大眾之間的距離,更是產品乃至企業從死到生之間的距離。能從書籍中找到啟發,並與現實世界互為印證,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讓人回歸本身價值

人類許多發明的本質,都是人體的延伸:比如文字和印刷是人類視覺能力的延伸,廣播是人類聽覺能力的延伸等。AI則相當於人腦的延伸,它指向人類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生活方式。因此,當AI發展到某一程度,新的價值網絡將會湧現。

當科技水平不高時,人們要吃很多「苦」,比如過去出行需經歷舟車勞頓,然而現在乘坐幾個小時高鐵就能到達目的地。

司馬華鵬表示,當AI發展到理想程度,人類將無需在這些「辛苦」的事情上耗費精力,人們將有時間去從事創造性工作、情感性工作,而矽基智能的使命便是讓人回歸「人的價值」。因此,矽基智能不僅有能夠替代重複性勞動的產品,還有滿足人類情感需求的產品。

基於對趨勢的判斷,司馬華鵬在管理公司時,會建議員工面向未來人工智慧革命工作,而不是面向傳統工業革命工作。「當有了汽車,人們就沒有必要學習如何駕駛馬車。」司馬華鵬表示。

他常常推薦員工閱讀人工智慧相關書籍,比如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他認為前沿科技相關書籍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即將到來的變革,以及提升對未來的預判能力。

除此之外,司馬華鵬還推薦員工閱讀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該書中提到的「以終為始」等原則,能夠幫助人們採用系統視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工作。

相對於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書籍的出版畢竟相對滯後。但是,司馬華鵬博覽群書,總結出事物發展中不變的邏輯,將理論與實踐交相印證、互為指引,從而能在變革大潮來臨時,帶領團隊以更從容的姿態做好準備。

書單推薦

《道德經》《老子》《周易》《奇點臨近》《時間簡史》《社會契約論》《信息簡史》《思考,快與慢》《控制論》《計算機與人腦》《人的理性》《理想國》《社會契約論》《國富論》

閱讀讓人走的更遠,而企業家的優秀與成功和他們熱愛閱讀密不可分。點擊連結,查看專題內更多嘉賓書單推薦:https://www.iyiou.com/topic/lbdsd/

相關焦點

  • 風雲人物專訪特輯|矽基智能司馬華鵬:AI不是替代人類,是解放人類
    矽基智能創始人兼CEO司馬華鵬在接受億歐訪談時如是講到,對於未來,他認為AI可以輔助人類做很多工作,將決策做到更加科學、精準。司馬華鵬解釋道,矽基做的是商業化智能交互,它的目標是可以確定的,是可量化的,所以這個平臺非常容易做大。
  • 矽基智能重磅推出矽語數字人,開創全球可視化智能交互落地
    近日,人工智慧領域的先行者和領跑者—矽基智能宣布,憑藉全球領先的AI語音交互技術、完整建模的3D虛擬形象、強大的場景打磨能力、豐富的「AI+」科技賦能經驗,重磅推出復刻碳基生命的新物種—矽語數字人。矽語數字人創新多模態交互方式,通過多種可視化語音智能互動產品形態,構建不受時空限制的矽基世界,強化多渠道營銷能力,提供全新智能化交互體驗,人性化的溫度服務,提升營銷和客服效率,優化用工成本,助力企業實現跨越式科技創新,大步踏入工業4.0時代。
  • 矽基智能榮登「2020中國人工智慧商業落地價值潛力100強」榜單
    作為國內人工智慧商業化交互領域的標杆企業,矽基智能憑藉全球性AI交互技術研發能力和卓越的商業化落地成果,連續兩年不負眾望榮登榜單, 居3-5億元序列,是少有的成立近3年便取得如此佳績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AI企業共同見證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高光時刻。
  • 南京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到鹽湖高新區考察項目
    南京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矽基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華南負責人到鹽湖高新區考察項目7月8日下午,南京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矽基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華南負責人於曉瑩到鹽湖高新區實地考察項目。座談中,於曉瑩介紹了企業的基本情況,重點講解了矽基智能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業態等方面的應用和優勢以及生態價值等。雷剛介紹了高新區的產業布局及規劃,並就項目的政策支持等與項目方進行了深入溝通,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
  • 矽基智能榮登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高成長企業TOP100
    6月30日,企名科技&24新聲發布2020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系列榜單,矽基智能作為商業化智能交互的開創者和領跑者,在成立不到3年的時間裡便榮登上榜「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高成長企業TOP100」!
  • 矽基智能的VPPT數字人,一鍵將PPT生成發布會視頻
    後疫情時代,AI與商業化落地結合的結合的愈發緊密,5G時代,以視頻為載體的信息傳遞方式成為主流,駛入AI語音交互和商業化應用的高速快車道的—矽基智能,再一次行業領銜,推出全球第一個VPPT數字人。VPPT數字人是矽基智能在AI商業化智能交互應用領域的又一大重大創新,秉承了其一貫的「專注於商業智能交互技術研究和落地應用」的原則,不僅消除消除疫情帶來的人類社交恐懼,在商業化落地方面更是具備快速、便利、成本低的優勢,一鍵導入PPT即可實現虛擬人物的自動播報和交互,普惠全社會。
  • 老闆的書單:創業者在這裡尋找答案
    「我認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探索中國管理模式,經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認為中國管理模式就是每一個企業,結合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實踐探索出來的一套適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來的企業自信和深層次的文化自信。」金蝶國際也在鼓勵公司員工閱讀世界著名管理學家的書籍及國學類書目,倡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企業自信和文化自信。
  • 疫情之下,矽基智能助力在線教育營銷獲客突圍!
    約60%接通率,超4%達成邀約意向據了解,矽基智能是商業化智能交互領域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擁有電話機器人發明專利(ZL 2017 1 0792844.8)。自2017年8月成立以來,矽基智能以AI落地為核心理念,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發展迅猛,成績卓越。在24個月中已獲得包括騰訊、紅杉中國、招銀國際、招銀電信、中財奇虎等國內頂級投資機構的7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人民幣。
  • 矽基智能VPPT數字人在武漢漢陽區首次嘗鮮,AI賦能發展新徵程
    VPPT數字人,一鍵將PPT轉化為發布會視頻這位彤彤正是通過矽基智能的重磅產品—VPPT數字人平臺生成的!這一切都歸功於矽基智能背後全面的基礎算法、優秀的交互能力、強大的算力支持,以及商業化落地的持續打磨能力。矽基智能攜手漢陽區政府,再譜新篇章矽基智能與武漢漢陽區政府,自2020年新春伊始攜手抗疫,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牽頭完成的《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
    12月5日,由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組織編審、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牽頭完成的《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在四川成都舉行的「2020中國信息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獲得熱烈反響。 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以下簡稱:矽光技術)是信息光電子領域光電子和微電子融合的新興技術,其基於矽材料並借鑑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中已成熟的CMOS工藝進行光器件製造,同時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微小尺寸和「與集成電路工藝一體化」等優勢。
  • 鷹瞳醫療、矽基智能同時獲國內首批眼底AI輔助診斷軟體III類證
    中國第一批眼底人工智慧輔助診斷軟體獲批上市。億歐大健康8月10日獲悉,今日國家藥品監督局正式宣布,8月7日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鷹瞳醫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基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獲批I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 石墨烯概念發力走高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
    採用矽以外的材料做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是國外半導體前沿的技術。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更適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而成為更好的半導體材料選項。碳基技術也是西方發達國家一直研發預備替代矽基的新技術。與國外矽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相比,我國碳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在處理大數據時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節約30%的功耗。
  • 矽基生命與碳基生命有何區別?人類成為矽基生命,或能進入宇宙!
    地球上的生命數不勝數,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徵,都是屬於碳基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在科學家們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當中,也是以碳基生命為根本,放眼整個宇宙尋找新的生命體。但是在經過了半個多世紀搜尋無果的情況下,就有科學家提出了新的觀點,或許在宇宙當中的生命體並不是像人類一樣是碳基生命,而是矽基生命。
  • 矽基生命攝取能源新證據
    地球動植物不含矽元素第一篇己作證明,下面這個矽基動物切開後發現為食物消化系統,由大到小。胃部(簡稱)食用金屬合物的鐵元素競高達28.79%。 矽基生命植物。新的證據金屬化合物鐵元素樹皮為22.02%。
  • 深圳矽基成功獲中國首批糖網AI輔助診斷軟體三類證
    中國網財經8月11日訊(記者 牛荷)2020年8月7日,由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矽基」)成功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產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簡稱「糖網AI輔助診斷軟體」),獲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類醫療器械,成為中國首批獲批上市的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眼底病變輔助診斷軟體
  • 中科院再迎技術突破,國產石墨烯晶圓亮相,卻無法取代矽基晶片?
    與傳統的矽基晶片相比,碳基半導體材料的穩定性更高,而通過石墨烯晶圓造出的晶片的性能也會更加強大,只是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碳基晶片而已。不過,中科院的技術突破給國內帶來了很大的希望。大多數國人都表示,既然矽基晶片無法超越國外,那麼國內完全可以在碳基晶片上多下功夫,進而取得優勢地位。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可見矽納米管較大的空間有效改善了體積膨脹, 材料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此外, 二維化的矽薄膜能夠很好地緩衝矽原子體積膨脹, 減少機械應力的產生, 進而提高矽基材料的循環穩定性。Tong 等通過磁濺射方法合成了非晶矽/碳(a-Si/C)多層薄膜,製備的微米級a-Si/C 多層薄膜(1.1 mm)表現出良好的循環性能, 超過200個周期容量為1900 mAh/g。
  •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14項前沿及創新技術:刀片、CTP紛紛上榜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布。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代表大會公布了本年度評選結果,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評選結果發布現場
  • 矽基晶片已發展至工藝極限,碳納米管真能成為新一代晶片材料嗎?
    更小的製程和更小的電晶體,會讓矽基晶片出現漏電效應和短溝道效應。什麼是漏電效應和短溝道效應? 2020年5月,在國際知名雜誌《科學》上,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北大團隊關於碳基半導體的論文,文中提到了「高密度碳納米管」的提取和組裝方法。業界將這一成果稱為:碳基半導體進入規模工業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