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牽頭完成的《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

2020-12-26 訊石光通訊網

  12月5日,由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組織編審、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牽頭完成的《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在四川成都舉行的「2020中國信息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獲得熱烈反響。

  信息光電子晶片作為通信系統的「心臟」,是信息通信的核心和基石。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以下簡稱:矽光技術)是信息光電子領域光電子和微電子融合的新興技術,其基於矽材料並借鑑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中已成熟的CMOS工藝進行光器件製造,同時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微小尺寸和「與集成電路工藝一體化」等優勢。建立健全矽光產業鏈,是我國佔據全球信息通信價值鏈尖端的「關鍵一招」,能有效提升我國信息光電子製造能力,對緩解我國信息通信高端光電子晶片「卡脖子」困境、推動「數字中國」和「兩個強國」建設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背景下,中國通信學會聯合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由學會副理事長餘少華院士牽頭編寫「矽光技術能否促成光電子和微電子融合?」成功入選2020年中國科協十大工程技術難題。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正式全球發布。

  鑑於國家部委領導、業內技術專家等都非常關心矽光技術現狀、難點和未來發展,中國通信學會聯合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等單位組織專家進行研討,並凝練形成「2020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一份。該報告系統地介紹了矽光技術誕生背景、技術定義與特點、國內外發展現狀等幾方面情況,在此基礎上針對微電子與光電子融合技術難題和挑戰,提出了矽光晶片技術發展趨勢預測和相關政策建議。

  新聞背景

  全球矽光技術和產業得益於大容量數據通信場景日益增加以及新需求、新應用不斷湧現,經過20餘年快速發展,已逐漸從學術研究驅動轉變為市場需求驅動。同時,矽光晶片前所未有的光電融合能力,給未來晶片性能的飛躍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在信息通信領域,已基本建立了面向數據中心、光纖傳輸、5G承載網、光接入等市場的一系列矽光產品解決方案。根據行業調查機構的預測,2020年矽光模塊市場將達到7.4億美元,預計至2024年僅100G-400G矽光模塊市場容量即可達到55億美元,在整個光通信模塊市場佔比達到1/3以上。

  在量子領域,研究人員通過在矽光晶片上集成數百個光量子器件已研製出集成度最複雜的光量子晶片,實現了高維度、高精度、高穩定性和可編程的量子糾纏、量子操控、量子傳輸和量子測量。

  在傳感領域,MIT、Voyant Photonics等多個團隊推出基於矽基光學相控陣(OPA)晶片的全固態雷射雷達(LiDAR),具有集成度高、掃描速度快、體積小、成本低等優勢,可以用作無人駕駛、無人機及機器人的「眼睛」,成為下一代雷射雷達的重要革新。

  在人工智慧(AI)領域,AI處理器晶片需進行的高通量、大規模矩陣運算可由矽光神經網絡運算單元來完成,研究顯示光神經網絡晶片比傳統電子計算機有兩個數量級速度提升,且功耗降低達三個數量級。

  在新型微處理器領域,美國Intel、Ayar Labs、GlobalFoundries等國外研發機構正在致力於實現矽光晶片與高性能微電子晶片的融合,並已驗證了集成矽光I/O晶片的新一代FPGA、CPU和ASIC晶片,預計可將處理下的吞吐速率提升100倍,同時能耗降低至1/10,為「超越摩爾」開闢了新路徑。

  「十三五」期間,我國矽光產業鏈不斷完善、基礎研究不斷取得突破、技術標準相繼形成、產品解決方案日趨完善。技術研發方面,通過各類國家計劃(973、863、NSFC 等)累計投入幾十億元,十三五也啟動了「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與集成」重點專項。其中很多項目圍繞持矽基光電子方面支持,國內單位在矽基雷射器/調製器/探測器等高性能單元器件、矽光片上復用技術、矽光量子晶片、矽光晶片傳輸功能研究和系統應用驗證等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部分矽光技術基礎研究也已接近國際一流水平;產業化應用方面,國內企業已建立了用於數據中心、光纖傳輸、5G承載網、光接入等場景的一系列矽光產品解決方案,部分關鍵產品已基於自主研發實現了產業化突破。以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為例,近年來多次在矽光技術上取得突破。2018年,創新中心正式投產我國首款100Gb/s矽光晶片,標誌著國內矽光晶片規模產業化「從零到一」突破。2019年,中國信科集團聯合創新中心,基於自主矽光晶片和特種光纖完成我國首個Pb/s光傳輸系統實驗。2020年,創新中心成功研製出首款800G矽光發射機樣機,為未來數據中心光模塊提供解決方案。目前,華為、阿里巴巴、海信、亨通Rockley、賽勒光電等國內企業也相繼展示自主研製的矽光產品。在矽光晶片製造方面,重慶聯合微電子、中科院微電子所、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等單位正在致力於8英寸矽光工藝線的建設。以上進展標誌著我國已基本構建起從設計仿真、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到系統應用的矽光技術產業鏈條。

相關焦點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攜手蘇州伊歐陸聯合發布矽光晶圓測試解決...
    ICC訊 矽光技術是指研究和利用矽材料中的光子、電子、及光電子器件的工作機理和光電特性,採用CMOS兼容的微納米加工工藝,在矽晶圓上開發製備光電子晶片的技術。矽光晶片既擁有集成電路技術的超大規模、超高精度製造的特性,還具有光子技術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勢,是光電子與微電子融合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新一代通信、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消費電子、生物醫療、量子技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在全球通信設備商、光器件廠商、半導體企業的共同推動下,矽光晶片已經在光通信和數據中心設備中實現商業應用,矽光產業鏈也日臻成熟。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重磅發布矽光晶片創新成果
    12/14/2020,光纖在線訊,日前,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和中信科集團光纖通信技術與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利用矽光微環調製器產生了200 Gb/s PAM4光信號(此前最高水平為Intel的128Gb/s),並成功實現2km單模光纖傳輸。
  • 首屆光電子集成晶片立強論壇在滬召開—新聞—科學網
    論壇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市嘉定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首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董事長謝曉明、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鄧偉、中科院院士祝世寧分別發表致辭,希望此次論壇可以吸引越來越多高科技人才和產業關注並進入光電子集成晶片領域。
  •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新亮專訪:為人才培養、前沿交叉創新和服務國家
    信息光電子器件是實現信息獲取、傳輸、交換、計算、存儲等功能的信息系統的基石,高速大容量、高效低功耗是器件研究中關注的主要問題,集成是光電子器件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主要做三個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方面主要是針對全光信號處理的光電子器件以及集成晶片。全光信號處理可避免光-電-光轉換,可充分發揮光的並行性特點,提高信息處理量,降低功耗。
  • 矽光,後摩爾時代的關鍵技術選擇
    11/25/2020,光纖在線訊,上周五在廣州的中移動夥伴大會上,Intel公司的展臺關於400G DR4矽光模塊的介紹引起了一些嘉賓的注意。昨天下午,北大周治平老師做「矽光,後摩爾時代的關鍵技術」的視頻講座。最近這段時間,關於矽光的消息不斷。
  • 首款4x200G矽光發射機問世
    12/18/2020,光纖在線訊,隨著雲服務、AI、以及5G應用的蓬勃發展,全球流量持續爆發,因此對數據中心通信埠帶寬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400GbE標準—IEEE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802.3bs標準完成之後,業界越來越多的目光,開始聚焦於面向下一代的800G光收發技術和標準的研究。
  • 「創新·技術·合作 」—《武漢·光電子創新論壇》即將舉辦
    :電子科大科技園      武漢光電子協會       會議規模:300人      報名截止時間:2018.5.4 參觀武漢光電子產業 跟中國光通信領軍者近距離交流   一、參觀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   工信部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建設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是
  • 第十七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正式開幕
    一場圍繞光電產業、先進位造技術、光傳感、光晶片、光智能的饕餮盛宴正在拉開帷幕。一、專家齊聚,科學研判光電產業新態勢本屆光博會的同期論壇緊扣光學前沿,圍繞集成光電子、光網絡、生物醫學光電子等科技創新領域,以及雷射先進位造技術、雷射產業、5G光通信、新基建、矽光晶片、光纖傳感、矽光產業等熱點技術方向,舉辦1場高峰論壇、15場專題論壇、近200場專題報告,聚焦光電產業新態勢。
  • 海光芯創CEO胡朝陽:高速光電子集成IDM平臺 為新基建提供產品支撐
    ICC訊(編輯:Aiur)  9月8日,在第19屆訊石光纖通訊市場暨技術專題研討會(IFOC2020)上,高速光電集成器件和光模塊製造商蘇州海光芯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海光芯創)CEO胡朝陽博士發表了《高速光電子集成平臺及其在光通信行業的應用》主題報告,面向電信運營商、大數據中心、通信設備商以及光通訊行業,介紹並比較高速光電子集成平臺的優缺點
  • ...微環調製器產生了200 Gb/s PAM4光信號,並成功實現2km單模光纖...
    日前,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和中信科集團光纖通信技術與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利用矽光微環調製器產生了200 Gb/s PAM4光信號(此前最高水平為Intel的128Gb/s),並成功實現2km單模光纖傳輸。
  • 海光芯創打造光電子集成IDM平臺 面向5G和數據中心高速光通互聯
    面對未來廣闊的高速連接需求,創立於2011年的蘇州海光芯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海光芯創」)通過打造自主先進光電子集成IDM平臺(Integrated Design & manufacturing),為廣闊的光電子應用場景提供實現能力(Enabler)。海光芯創將通過持續創新創造高品質的產品,推動實現5G和數據中心高速光通互聯,推動光電子技術為社會經濟創造更高價值。
  • 光電子器件在光纖通信中的應用及相關企業介紹
    重點支持人工智慧、網絡協同製造、3D列印和雷射製造、重點基礎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結構與功能材料、製造技術與關鍵部件、雲計算和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地球觀測與導航、光電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種、高端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光電子器件是什麼?為何如此重要?
  • 技經觀察|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本文節選自《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報告,是碳基半導體系列的綜述篇,對其發展的必然性和應用前景等大致狀況進行了描述。 自進入資訊時代以來,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持續飛速提升,為世界範圍的網絡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打造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信息處理晶片包括CPU、GPU、張量處理器(TPU)、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等,通信晶片包括5G基帶晶片、核心網絡晶片、信號處理晶片等。兩者都是未來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和5G等前沿技術所必需的,對設計精度、工藝製程、集成度和產能都有更高的要求,短時間內難以製造出相應的碳基器件。
  • 產教綜合 打通光電子晶片產業化「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產教綜合 打通光電子晶片產業化「最後一公裡」   以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創新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將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光電子器件、晶片和模塊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倍受西方發達國家重視,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研發。我國的光通信產業規模巨大,光通信設備研發方面已躍居世界前列,但是器件和晶片卻遠遠落後,「空芯化」嚴重。尤其是處於國際前沿領域的光電子集成,它是一項顛覆傳統光電行業的技術,有望在光通信、光互連、光傳感、光計算、光信號處理等領域獲得重要應用。
  • 光迅科技斬獲NGOF「技術創新獎」
    以「協同創新,光耀未來」為主題的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2019年度大會在深圳舉行,我司在本次年會中斬獲「技術創新獎」,傳輸業務部市場部經理高炎代表我司領獎。1/16//2020,1月8日,以「協同創新,光耀未來」為主題的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2019年度大會在深圳舉行,我司在本次年會中斬獲「技術創新獎」,傳輸業務部市場部經理高炎代表我司領獎。
  • 深圳矽基成功獲中國首批糖網AI輔助診斷軟體三類證
    中國網財經8月11日訊(記者 牛荷)2020年8月7日,由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矽基」)成功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產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簡稱「糖網AI輔助診斷軟體」),獲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類醫療器械,成為中國首批獲批上市的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眼底病變輔助診斷軟體
  • 研究人員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100Gbps的全矽光發射機
    光電子研究中心(ORC)的矽光子學研究人員展示了首個無需使用數位訊號處理的100Gbps及以上的全矽光發射器。該光調製器的最大數據速率幾乎是目前最先進器件的兩倍,證明了低功耗低成本全矽解決方案的潛力,避免了用不兼容CMOS的新材料使製造工藝複雜化。
  • 2020深圳光學光電子材料與應用展覽會
    展覽範圍:光學材料展覽會、光電子材料展覽會、深圳光電子材料展覽會一、展會概況:光學光電子材料作為現代高科技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微電子、光學、雷射、遙感、通訊、航天、宇航等高技術中一直處於發展的前沿位置。
  • 矽基納米光波導微腔全光開關新進展
    下面我們介紹近十年來國際上研究矽基納米波導微腔全光開關的5種典型的方案。直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未發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了提高全光開關的開關速度,降低光損耗,最好採用矽材料。但是矽的光學非線性太低。對波長λ =1550nm,其非線性折射率係數n2=4×10-14 cm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