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只長一兩肉的青海湟魚,被吃成瀕危物種,非法捕撈仍屢禁不止
「我偷捕的湟魚在市場上出售一斤也只能獲利3塊多,沒想造成的生態損失會是9萬多塊。」非法捕撈青海省野生保護動物——青海湖湟魚(也稱「裸鯉」)的王志利哭喪著臉對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洪曉光說道。
-
有人向青海湖湟魚伸黑手……
近日,共和縣公安局在各部門、各警種的緊密協作下,持續加大對環湖地區非法捕撈販賣青海湖裸鯉(湟魚)的打擊力度,在近期成功抓獲非法盜販湟魚嫌疑人1人,收繳青海湖裸鯉(湟魚)800餘斤之後,再次出擊,成功抓獲違法嫌疑人4名,為青海湖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再添戰果!
-
央視直播百萬湟魚洄遊!原來青海還有這些魚也叫湟魚......
、小嘴湟魚等許許多多的高原魚類,有的長相像湟魚卻不是湟魚,有的是湟魚卻生活在淡水裡,即便是青海湖裡的湟魚,由於生活的水域不同,形態都有很大的差異……青海湖裸鯉西寧市場上有不法分子偷捕湟魚銷售,如果看見體型較大、背部暗褐色、體側有雲狀斑點和條形斑紋、腹部淺黃、魚鰭略顯灰白的湟魚,那大多是花斑裸鯉,花斑裸鯉的皮膚顯得比較粗糙,而且味道遠不如青海湖湟魚鮮美,腥氣還很重。專家們鑑定青海湖湟魚還是扎陵湖、鄂陵湖的湟魚,主要看湟魚的鰓耙數,青海湖湟魚的鰓耙數平均在28個,而扎陵湖、鄂陵湖的湟魚鰓耙數平均在18個。祁連裸鯉
-
青海湖迎來湟魚洄遊高峰期
> 青海湖迎來湟魚洄遊高峰期
-
【大力弘揚新青海精神 深入實施五四戰略 奮力推進一優兩高】 湟魚...
湟魚是青海湖中的特有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魚類中屬鯉科,學名叫做「青海湖裸鯉」。湟魚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體性近似紡錘,頭部鈍而圓,嘴在頭部的前端、無須,背部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黃色,身體兩側有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魚鰭帶淡灰色或淡紅色,也有個別全身呈淺黃色或深褐色。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人們進入環湖地區日夜不停捕撈,靠著湟魚熬過了那段最饑荒的年代。
-
有人向青海湖湟魚伸黑手……
心存幻想的利慾薰心者認為,這樣的惡劣天氣裡不會有巡警巡邏,因此大膽地向湟魚伸出黑手,沒想到,被警方雪夜「端鍋」。11月21日,共和縣公安局捕獲424.5千克湟魚,1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共和縣公安局繳獲的17袋424.5千克湟魚。)近日,共和縣經常發生侵財、牲畜偷盜等案件。
-
男子曬吃湟魚被罰是怎麼回事?網友:罰的太少了
近日,一男子曬吃湟魚的視頻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隨後公安民警查證並找到該男子依法對其做出罰款決定。為什麼吃條魚還要被處罰?罰了多少錢呢?
-
科技,託起湟魚重生路——青海湖封湖育魚系列報導之一
從新世紀初湟魚蘊藏量不足3萬噸到如今的9.3萬噸,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更是青海人40年來保護湟魚的決心和生態保護優先發展戰略實施的真實體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第五次封湖育魚的最後一年,為保護青海湖裸鯉種群資源恢復,省人民政府及省農業農村廳從管理設施投入、執法力度加強、科學技術研究等多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
青海有一種魚,救過數萬人性命的魚,就生活在美麗的青海湖周圍
眾所周知,青海湖是青海最有名的景區,每年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旅遊。在青海湖及其周邊的河流中,有一種特有的魚叫裸鯉,俗稱青海湟魚。大家平時所說的青海湟魚,它的學名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花魚、狗魚、無鱗魚,屬於鯉形目,其實,湟魚的學名本叫普氏裸鯉,來自一名俄國陸軍軍官普熱瓦爾斯基。後來,因屬鯉科,無鱗,且產於青海湖水系,湟魚的學名又變成了青海湖裸鯉。湟魚是青海湖特有的魚類,也許有朋友就會說青海好多地方都有湟魚呢?他們說的其實也沒錯,青海有很多地方都有湟魚,但是生長在青海諸多河流和湖泊的湟魚並不都是青海湖裸鯉。
-
男子曬吃湟魚被罰 網友:你攤上大事了!
近日(13日),某視頻平臺中一段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男子在烹飪的魚是明令禁止捕撈的青海湖湟魚。視頻中,有數條魚在鍋內被烹煮。有網友看出,在鍋內被烹煮的是青海湖特有保護動物湟魚。資料圖 新華社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民警在發現這條視頻後,第一時間聯合西寧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找到視頻發布者馬某某。16日,經過詢問,馬某某承認其所購魚類為湟魚,對烹煮湟魚這一行為供認不諱。
-
青海湖,全國最大的內陸湖,最壯美的風光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2020年的監測結果表明,青海湖的水域面積為4543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太湖的面積,青海省的名稱也來源於青海湖。青海湖地域遼闊,草原遼闊,河流眾多,水草豐美,環境幽靜,四面環山,四面有四座巍峨的高山,它的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蜿蜒綿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巍峨的橡皮山。
-
青海湖湟魚資源蘊藏量突破10萬噸
近日,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監測數據,2020年青海湖湟魚資源蘊藏量恢復到10.04萬噸,較上年增加0.74萬噸。青海湖湟魚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野生經濟魚類,在青海湖「魚鳥共生」生態系統中發揮著獨特、核心作用,對確保青海湖地區生態環境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直以來,青海湖低溫缺氧、浮遊生物匱乏,青海湖湟魚的生長十分緩慢,一般平均體重250克的青海湖湟魚平均年齡約為8至9年,一旦資源枯竭,恢復起來十分不易。
-
生生不息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在藏語中有「青色的海」之意,青海省即以此得名。青海湖以西,是廣袤的柴達木盆地,正因有了青海湖這個「天然屏障」,西部沙漠化向東蔓延的態勢才得以遏制,東部河湟谷地的生態安全才得到保證。青海湖地區高寒缺氧、氣候惡劣,長期以來,人們不斷與沙塵抗爭,環湖東北岸的一片綠洲便是「證物」。除了對6萬畝沙區常年禁牧封育,環湖地區逐步調整了種樹結構和固沙方式。
-
男子曬吃湟魚被罰 已對購買現場進行指認
針對「抖音用戶烹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湟魚並發布視頻」一事,澎湃新聞10月18日從青海省漁政管理總站獲悉,視頻發布者馬某某已被找到,其承認所購魚類為青海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湟魚,漁政部門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
精準識魚、科學數魚,雲從科技用AI技術保護青海湖核心物種
在平均海拔3300米的青海高原,人們常會說:青海湖裡有兩寶,一是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二是鳥。其中,裸鯉更是青海湖「水-鳥-魚」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每年5-8月的春夏之交,裸鯉從青海湖洄遊到淡水河、淡水產卵後、再回到鹹水湖內,為青海湖棲息、繁衍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料。青海湖,棕頭鷗捕捉到湟魚後飛離水面但裸鯉洄遊之路是一場充滿艱難險阻的生命之旅。裸鯉需要在產卵期克服重重困難溯流而上,尋找合適的產卵場,溯遊越遠,魚卵孵化、魚苗生長越久,幼魚成活率就越高。
-
青海湖,中國最美的湖
青海湖海拔3196米,蔚藍色的湖面遠遠地連接著藍天,渺渺茫茫,水天一色、波瀾不驚;魚兒遊動、野鴨成群;走進青海湖猶如走進了童話般的仙境!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2020年8月6日,我們同學一行八人來到青海湖。這一天,遊客很多,我們都沒有來得及在這塊美麗的大石頭前留個影!不過那明鏡似的湖面美景,卻深深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人們說青海湖有兩寶,鳥兒和魚。清澈的湖水裡遊動的小魚,是青海湖的特產——湟魚。
-
專訪水科院高級工程師:如何用AI技術保護青海湖核心物種
在海拔3300米的青海高原上,裸鯉是青海湖「水-鳥-魚」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每年5-8月的春夏之交,裸鯉從青海湖洄遊到淡水河、淡水產卵後、再回到鹹水湖內,為青海湖棲息、繁衍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料。但裸鯉洄遊之路是一場充滿艱難險阻的生命之旅,如何幫助幫助裸鯉,保護其成長,是維持青海湖生態平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