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國外作家建議想致富讀小說(圖)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5日報導,中國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諺語,近日美國一名專欄作家著文稱,當他陷入財務困境時,他不是求求助財務顧問,而是選擇讀書,讀小說,因為他認為文學一直是挖掘實用智慧的掘金船。

  文章稱,陷入財務困境時,聰明人會求助於財務顧問,也可能求助於神明——如果債主、討債人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人已經在敲門的話,他會選擇讀書。

  作者還表示這並不是指許多人家中宜家(Ikea)書架上擺放的《致富的科學》(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自成百萬富翁》(The Automatic Millionaire)或無數類似的書。他主要指的是小說,而且主要是19世紀的小說。狄更斯(Dickens)是他的財務顧問。他寧可花一個小時讀伊迪絲丠罓(Edith Wharton)的書,而不是與沃頓商學院(Wharton)的畢業生在一起。

  當然,如果真能在文學中找到積累財富和制定穩健財務計劃的鑰匙,那麼大學就會培養出更多英文博士而不是MBA。但它們沒有。英文學位永遠不是藍籌股投資,但近來人們似乎開始認為它是低價股、垃圾股。至少從職業前景上看,很難說會計不如書迷。

  然而,書中自有黃金屋。文學一直是挖掘實用智慧的掘金船——荷馬史詩堪稱古代知識的維基百科,口頭詩歌是原始教科書。按照理論家肯尼思伯克 (Kenneth Burke)發明的說法,小說為我們提供了「生活裝備」。這種論斷近期得到了一項研究的支持。研究結果顯示,閱讀文學能使人更善解人意。

  文章還指出,不要指望在文學作品中找到像幸運餅乾裡的格言那樣明確的建議,教你如何支出、儲蓄和投資。小說家和劇作家對提出財務建議的人即使不嗤之以鼻,也似乎心持懷疑。這或許就是為何他們提供有價值的個人理財建議時,往往借蠢貨的口說出。

  「別借債,莫放債」,莎士比亞(Shakespeare)在《哈姆雷特》(Hamlet)中寫道。但吹牛大王波洛尼厄斯(Polonius)對兒子雷歐提斯(Laertes)發表他荒謬而充斥著陳詞濫調的言論時,卻鼓吹這種貨幣門羅主義。

  在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中,狄更斯也贊成量入為出這種看似合理的觀點:「年收入20英鎊,年支出19.96英鎊,結果是幸福的;年收入20英鎊,年支出 20.06英鎊,結果是悲慘的。」這段話是丑角米考伯(Micawber)在負債人監獄的勞作間隙所說。

  「有錢人的快樂不是來自於有錢,而是來自於花錢,當然不是任意亂花,而是知道如何花得恰到好處。」這個建議不是來自於瓊查茲基(Jean Chatzky)或蘇茲攠曼(Suze Orman),而是來自於堂吉訶德(Don Quixote)。

  那麼,如果文學作品沒有給出致富良方,而且可能會讓頭腦發熱的讀者衝向風車,為什麼尋求財務建議的人應該花時間讀小說呢?根據作者的堂吉訶德式讀書經驗,並向金融專家和文學教授提出這個問題後,作者還稱至少有兩個原因:

  首先,小說展示了「萬能的金錢」影響我們情感、思想和行為的威力——並揭示出我們與錢打交道的方式可能對身邊人產生的連鎖效應。其次,小說很有趣。作者同樣喜歡讀心理學家丹尼爾慍蕓曼(Daniel Kahneman)和行為經濟學家納齊姆吠利布(Nassim Taleb)的書,甚至是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Malcolm Gladwell)的最新暢銷書,但沒有哪段關於心理實驗或人類思想與弱點的論述,能夠像米考伯和堂吉訶德的弱點一樣,在作者腦子裡留下深深的印象。

  因此,在比作者更了解金錢和書本的人的幫助下,他為讀者總結出了以下五堂財務課程,以下是全文摘編:

  1. 讀笛福(Defoe)的書,了解金錢。

  20 世紀80年代,唐菲利普斯(Don Phillips)正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攻讀英文博士學位,當時他像之前的許多研究生一樣,正在經歷信心危機。「我認為是時候停止讀小說,開始讀文學評論了」,他說。「我心想: 他們怎麼能讓如此有趣的東西變得索然無味?」於是他退出了學術界。「我把好小說放在一邊,努力找一份以投資為寫作主題的工作,」他說。

  現在,他是晨星(Morningstar)的全球研究主管,完全有獨到的資格評論這件事。他說,他對文學的熱情繼續滲透到他的投資方式之中,更重要的是滲透到他與客戶的交流方式之中。客戶既然是肉胎凡夫,免不了有時任一時衝動破壞他們自己的財務利益。

  他說,《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中有一個場景,發生在主人公的船在一座奇怪的荒島上撞毀後不久,或許沒有什麼比這一幕能更好地說明人與金錢的非理性關係了。魯濱遜在殘骸中 翻撿,尋找一切有用的東西,撿出了刀子、工具、食物甚至是酒。當他無意間發現滿滿一抽屜金幣時,他說:

  看到這些錢,我感到好笑。「噢,你們這些廢物!」我大聲說:「你們現在還有什麼用處呢?對我來說,現在你們的價值還不如糞土。那些刀子,一把就值你們這一大堆,我現在用不著你們,你們就留在老地方沉到海底裡去吧,根本不值得救你們的命!」可是,再一想,我還是把錢拿走了。

  「他知道在他當時的處境中,錢是沒用的,對他來說一文不值,但他控制不住自己,」菲利普斯說。「這正是金融界錯誤的地方。在理智上,我們明白有更重要的東西值 得追求,金錢只不過是達到目標的手段(幫助我們過上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目標本身。但華爾街將賺錢變成了一場競賽,我們不得不永不滿足地積聚越來越多的財 富。」

  應該指出,如果魯濱遜滿足於自己擁有的,如果他聽取了父親的建議,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那麼他將永遠不會變成那個魯濱遜——實際上,他根本不會出海。(儘管他可能由於無數其他原因變得更窮。)

  還應該指出,最後,魯賓遜拿走金幣是對的。儘管在島上的時候錢對他沒有用,但幾十年後,當他返回文明世界時,它們變得非常有用。

相關焦點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推薦幾本清華學生讀的書
    而我們國家也是非常推崇讀書的,在古代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詩句,這句詩的意思是,比喻書本中不僅有數不盡的財富,還有年輕美貌貌美的女子,也就是既能保證物質需求,又能滿足精神需求,是來勉勵大家多讀書的。那麼,就借著今天是讀書日,向大家推薦幾本清華大學的學生最喜歡讀的好書。
  • 「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也可以變現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宋趙恆的《勵學篇》裡的名句,目的是勸人們要多讀書,讀好書。我上大學時,網絡還不發達,課後唯一的愛好就是泡在圖書館,看各種小說和名人傳記。但是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看書就只存在口頭上。
  •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出自一首詩,上一句更霸氣!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意思是說書籍中自然有溫潤如意的知己,書籍中自然有高樓大廈和翡翠的珠寶。 出乎意料的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出自於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
  • 你怎麼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
    唐朝「詩聖」杜甫說:「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元代高明說:「十年寒窗讀書苦,一朝成名天下揚」,都是鼓勵人們努力讀書,考取功名,想要榮華富貴就必須要勤奮刻、博覽群書。宋真宗時候,為了鼓勵全民讀書,也親自寫下了十分著名的《勸學詩》,由於簡單易懂,朗朗上口,流傳甚廣。
  • (夏雲)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趙恆《勸學詩》手抄
    他用「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勸勉學子讀書上進,這幾句詩雖然有著鮮明的功利傾向,卻在民間廣為流傳。宋真宗頗具文學才能。他的那首《勸學詩》語言通俗,說理明確,詩的意思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千百年來,人們以勤讀書為首務,這首詩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這首詩安慰了無數讀書人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經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那一定會有所成就。而這兩句詩也是最好的證明,那麼這兩句詩,也正是出自於宋真宗的《勸學詩》,在這首詩中,他很明確地告訴了讀書人,只要認真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為此這首詩也是安慰了無數的讀書人。《勸學詩》宋代:趙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 一千年前宋真宗趙恆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什麼內涵
    書顏勝玉常言道,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則指美人。自古就有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典故出自於宋真宗的詩《勵學篇》,目的就是鼓勵學子勤奮讀書,考取功名,以便獲得高官厚祿,抱得美人歸——"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這平生志即指擁有良田、高樓、車馬、女人。
  • 書中自有黃金屋,你的錢都在這裡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你可能看到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你有多久沒讀書了?誠然,生活節奏正變得越來越快我們獲得了許多,失去的也不少而讀書更是成為了一種回憶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對很多人來說書中的顏如玉千嬌百媚、觸不可及書中的黃金屋更像是一個美好的夢想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福彩讓現實變得豐滿起來
  • 科舉甜文《夫君他是科舉大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本科舉甜文,《夫君他是科舉大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儘快閱讀吧。>作者:杜卿卿進度:已完成 風格:古言、溫馨、情有獨鍾、科舉文、甜文主角:葉溪、顧馳一句話文案:書中自有黃金屋
  • 「書中自有黃金屋」,想掌握命運,啟蒙教育很重要,要學好古詩詞
    有句老話叫:「書中自有黃金屋」,沒錯,讀書能給人以明志,開胸襟博天下,以知識來改變命運,以知識來致富。那麼為了孩子知識儲備,一定要做好啟蒙教育,學習古詩詞是不二選擇。大家知道武亦姝嗎,那個曾經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的節中成功奪得桂冠的女選手,折服了無數人。為什麼這個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就如此地優秀?那是因為這3點教育!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搜書小說下載資源網站
    想要看小說找不到地方,想要下載TXT版本小說還是找不到地方?喜歡看小說的夥伴過來了,今天給大家準備了各種搜書搜尋引擎,小說TXT資源下載網站。01鳩摩搜書電子書搜尋引擎。這是一個電子書愛好者自建的搜索網站,裡面收錄了很多電子書格式資源,只要網上放出來的電子書,在這裡都可以找到。02書問搜索數字媒體和閱讀平臺。這是一個為出版社和編輯免費提供的網際網路內容營銷和媒體宣傳服務網站,用戶可以在這裡在線閱讀、搜索和購買各種圖書。03左岸讀書讀書閱讀平臺。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圖書館書的海洋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可以說生活中無處不在,也離不開它,它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書,中國上下五千年書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我們也無從考證。說起書我們第一就會想到是畢升的活字印刷術。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J.谷登堡活字印書早約400年。我們真感到無比榮幸,我們國家竟然是世界第一個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國家,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辛勤雙手,和智慧鑄造出歷史的輝煌。你們說我們該不該為他們點讚呢?。說完活字印刷術,我們再來說說書的類別。因為書類型分好多種。比如說,1、圖書按學科圖書劃分為: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圖書。2、按文種圖書劃分為:中文圖書、外文圖書。
  • 腦筋急轉彎:書中自有黃金屋,打一成語?這個答案十分有趣!
    腦筋急轉彎:書中自有黃金屋,打一成語?這個答案十分有趣!大家早呀,一日之計在於晨,小編的腦筋急轉彎時刻為你們準備著,一起開動腦筋吧!6、長腳長手長六郎,吹吹打打進繡房,要想吃杯紅菱酒,兩手打你見閻王。 (打一動物)7、客人送來一籃草莓,貝貝吵著要吃草莓。可媽媽偏說家裡沒有草莓為什麼?8、書中自有黃金屋 (打一成語)9、三更半夜回家才發現忘記帶鑰匙,家裡又沒有其他人在,這時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10、金撲刀,銀撲刀,丟在河裡尋不到。
  • 出書、鑑寶、收藏,小學文化的馬未都,實力證明書中自有黃金屋
    醫學書無疑是枯燥的,但馬未都認為越是枯燥的書,越能給他帶來影響,因為越枯燥,人想得越多,帶來的思考也越多。在他看來,凡事都想一步,你就比別人領先了很多。半個世紀後,當他做客節目《開講啦》,他還能夠把書中曹雪芹描寫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三人出場的畫面一字不漏的給背誦下來。可以說,他是一個真正把書讀進靈魂裡的人。
  • 宋真宗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是什麼人物?
    為此,他還親自寫了一首詩《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一千多年來,這首詩流傳得很廣,其中「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傳得家喻戶曉。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也有「上帝」
    《棚屋》一書出自加拿大作家威廉·楊之手,是集傳記、懸疑、信仰為一體的虛構性作品,小說引人入勝、發人深省。2007年由作者自費出版,很快榮登暢銷書榜首,迄今銷售超過1400萬冊。不僅為大眾喜愛,也在基督徒讀者中廣得讚譽。文 | 劉英苗(偶溪)《棚屋》中文版封面故事圍繞一個痛失愛女的父親麥克展開。
  • 聚Feel攻略 上海|書中自有黃金屋 小胖帶你成為富豪~
    書店門口「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的理念招牌比較引人注目。書店內面積不大,環境比較老舊,分上下兩層。店中另外有一副宣傳書法「復旦舊書店,乃吾讀書人之天堂「、「有福讀書」條幅。一排排白色書架形成大大的拱門,人仿佛在書中遊走。外圍空中花園朝向外灘,可以一覽無遺俯瞰黃浦江。看最美雲端日落,藍天白雲。
  • 2019年這些作家都讀了什麼書?
    在過去的2019年,作家們都讀了什麼書呢?這些書在他們的閱讀史和寫作史上有著哪些意義呢?帶著幾個問題,筆者採訪了幾位知名的作家。于堅、李建春、梁小曼、廖偉棠、胡桑、王煒、文珍、黎戈、錢佳楠、馬克吐舟、陳志煒、王陌書都給了屬於自己的回答。
  • 書中沒有千鍾粟,書中也無黃金屋
    一是老陸吵架吵不過後勤處的阿姨,往往是別人十句,他只能說一句;二是讀了那麼多書,和他交流時,沒有感受到思想的通透和開放,反而迂腐的很;三是每次向別人推薦書時,只會說一句「挺好看的」,你要是追問哪裡好看,他就支支吾吾說不上來。而且,老陸也沒有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單位兢兢業業幹了30多年,快退休時才趕上政策,低價買了100多平米的房子。
  • 讀聖賢書,三觀正——讀經傳則根柢深
    《錢氏家訓》有言:「讀經傳則根柢深」。「經傳」是指儒家經典和解釋經典的傳,以及佛家的經文,簡而言之就是聖賢之言。「根柢深」就是根基深厚,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三觀正。《錢氏家訓》教導我們多讀聖賢書,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