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0年春節,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及海外,可以說,這場疫情無時無刻牽動著全社會的關注。
在網友們紛紛發出「史上最難熬春節」的感嘆下,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老實在家,不敢出門半步,每天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了最新疫情的進展。
停擺的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消費試產疲軟,直指全國拍賣市場,因為復工政策的影響,各大拍賣公司人員都無法正常上班,也就無法徵集拍品。因為拍品徵集、圖錄製作、文物局報備的時間,需要得1到3個月。從復工到開拍最少需要半年時間。
自復工以來各大拍賣公司已經發布預展所有拍賣活動,全部推遲到6月或之後。導致疫情之後的拍賣會再後延幾個月。全國春拍賣市場全部停止。上半年,可能只有少數頂級拍賣公司舉辦春拍,甚至只能一場都沒有,各大藏友著急。
古玩城,疫情爆發後,形勢急轉直下。現在各城市都不允許人員聚集,如今城市的人流,可以用「大蕭條」來形容,各種市場都被關閉,全國古玩市場,同樣也是全面封鎖,因此不管是古玩城上半年的地攤交流會,還是古玩門店交易都不可能再進行。還有線下藝術展覽、美術館、畫廊等機構紛紛閉館延期舉辦展覽,包括2020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設計上海和北京畫廊周等在內的多個大型藝術活動宣布取消或延期。
可以說,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顯而易見,從短期上看,直接影響線下行業1-3月份的數據,乃至第一季度的數據。隨著疫情時間的拉長,甚至將會影響到整個2020年的經濟走勢。
而經濟疲軟帶來的消費需求下降,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們往往對大額消費持保守態度。這現象為對藏行業,中高端藏品的拍賣市場將今年將受到嚴重衝擊。
但口紅直播效應下,全民線上直播,古玩藝術品直播也零星上線。從市場熱度來看,線上古玩直播帶動的大眾藝術品的需求依舊旺盛。疫情期間,不僅拍賣行,古玩店轉入線上模式,同樣古玩領域多位專家也加入行列中,在我們眼睛中,專家應該是高大上,而如今,這些專家也開始做直播,那麼是自貶身價還是緊跟潮流呢???
疫情之下,全球市場均在不斷的裂變衍生全新的交易方式,線上直播,在疫情之下的影響經濟活動緊縮其優勢顯而易見,突破時空局限、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為區別於藝術品鑑定、傳統拍賣的新路徑,這些專家都在各個領域擴展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利用自己名氣帶來經濟效益也無可厚非。各位藏友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看法。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