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古玩藝術品,我更願意賣真心欣賞「它」的人

2020-12-16 你的博樂

馮先生,早期收集、經營古玩、古品、古舊家具的。小時候家境貧寒,10幾歲幫家裡掙工分,12歲的他利用農閒空餘時間,挑起了貨擔,搖著撥浪鼓走村串巷,用飴糖、針頭線腦換取農民家裡的破舊貨。偷偷地賣給城裡的舊貨店。

一來一去,他能從中賺個微薄利潤。後來他專門幹起了這個營生,馮先生因此沒少吃苦頭。執著地偷偷地幫舊貨店收購舊花瓶、舊門窗,甚至舊銀元等。也從中學到了不少文物方面的知識。

馮先生早期收藏

2020年文化政策越來越好,馮先生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他創建的「古玩藝術公司」舉辦大型展覽展銷,幾天時間裡當場就成交了10個貨櫃貨櫃的古董藝術品,銷售款達300多萬元。擴大其在古玩圈子知名度。

馮先生早期收藏

馮先生不再單純地經營古玩,他開始有意識地將一些頗具價值的東西留下來。這些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些東西,毀了以後,可能這世間就再也沒有了。我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建一個「中國鄉村家具博物館」,把全中國各民族的家具集中起來,供人觀賞、研究。

馮先生早期收藏

馮先生說永遠不要想著撿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收藏,一般一旦成交是不退不換不承擔責任的,除非你事先已與賣家進行了約定。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規矩,自有它的道理。收藏玩的就是眼力和魄力,當然還有財力。買到假貨,就是打掉牙和血吞。輸不起,是被人看不起的。即使你要回錢,那你在整個圈內恐怕也被進入黑名單。

馮先生早期收藏

自己要有擔當能力

作為買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自己要有擔當、有決策能力,猶豫、稀裡糊塗、含糊、聽故事都不好,要不買錯了怪朋友怪專家,買高了怪賣家,沒買又後悔。錢是自己裝兜裡的,別人都是參考,所以一切在自己。收藏或購買的過程,也是自己性格、學識、能力、品德等各方面不斷完善的過程。

馮先生早期收藏

馮先生眼前一亮,感覺突然受到了什麼啟發,說:古玩行業的本質其實是金錢的流轉,通俗點說就是買和賣。賣家想賣個好價錢,買家想買個好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成交。你玩了十幾年的古董,也應該明白一點,其實古玩的經濟價值,是需要通過市場來檢驗的,比如說那對乾隆的瓶子,它能賣1個億港幣,也就是在蘇富比這種平臺,如果它放在潘家園的地攤上賣,可能1萬塊錢你都會覺得貴,因為你不會相信它是個真的。

馮先生早期收藏

沒有藏品是「人才」,不少所謂的古董鑑定專家,很難有自己的藏品;到處拿別人的「孩子」說事,給收藏頗豐的人做「真偽」鑑定,收費不手軟,說話不留情;把一些藏友們忽的忘記了一句調侃「專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玩家,玩家不如藏家。」雖是笑話,細想起來不是沒有道理。

馮先生早期收藏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規矩,你邁入某一行,就得遵守該行的規矩。古玩這行歷來規矩眾多,大概與涉足此行的人員特殊有關,特殊人群玩的行當自然會形成特殊的行規,歷來混跡古玩界的人士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商賈巨富或者文人雅士,均非富即貴階層。他們都深知此行的東西,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標準,識者是寶,不識是草,比的是眼力,玩的是開心。

馮先生早期收藏

馮先生說對於一件古玩藝術品,我更願意賣給懂行的人,不願意賣給外行的人,因為賣給懂行的人多個朋友,賣給不懂行的人,不懂,聽到一點質疑就會懷疑你騙他,多個仇人,同樣就算價格低一些,我也願意賣給懂行的人,所謂常來常往!

馮先生早期收藏

同樣一件古玩藝術品,我更願意賣真心欣賞「它」的人,不為利益,就是欣賞,喜歡,甚至愛,痴迷,很單純,很純粹!做古玩生意,賣古玩就像嫁女兒,賣出去的客戶,決定古董的命運,確實如此,賣給馬虎魯莽的人,很可能在他手上摔壞,碰到懂它的人,研究出成果,知識,推向更好的平臺,發揮更大的文化價值等!

馮先生早期收藏

相關焦點

  • 2020古董古玩藝術品交易,該如何選擇正規公司?
    現代社會的發展必須重視文化的地位,藝術作為文化的一部分,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對人們文化的發展傳承起到一定作用。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手中總有那麼幾件古董古玩藝術品,甚至很多人家中也有祖傳下來的古董,而越來越多的藏友面臨著一個問題,怎麼出手?
  • 劉益謙雞缸杯從1000港元到2.8億背後貓膩-—古玩評估(風塵擺渡)
    我做電商出身,投身古玩藝術品行業三年多——對這個行業來說不算長;憑藉著電商人對市場天生的直覺,這幾年來在古玩行業內也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古董的市場價值不同於普通商品,一個古董的價值,要從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工藝)價值、市場價值、收藏價值幾個方面去考量。
  • 古玩藝術品一旦資產化:又將是一波暴富潮
    國內藝術收藏品資產規模大約等於房地產總量,大約300萬億左右,平均分給10億人,每人可得30萬。國內藝術收藏品缺乏流通渠道,藝術收藏品金融資產化之後,海量藝術收藏品成為金融資產,計入企業資本和注入上市公司。無疑,藝術收藏品金融化資產化,大量收藏家將暴富起來。
  • 教你古玩收藏如何準確選擇出手!
    中國古代文人喜歡稱為「藏弆」,也作「藏去」,《漢書·遊俠傳·陳遵》:「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 顏師古註:「去亦藏也。」,「藏弆」又常常與「什襲」相連,有珍藏傳代之意。當然,在古代,藏品也有交流,一種是同好者互通有無;一種是通過商人為中介,富裕時購買欣賞,落拓時典賣安家,但作為藏家,一般是不以此牟利為生的。至於藏品的價值,大體由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欣賞價值、經濟價值四部分組成。
  • 疫情之下古玩藝術品鑑定專家自貶身價還是緊跟潮流
    疫情之下古玩藝術品鑑定專家自貶身價還是緊跟潮流 2020-05-18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38屆全國古玩珠寶藝術品交流會開幕
    昨日上午,「深藏古與今 圳好再出發」——第38屆全國古玩珠寶藝術品交流會開幕式暨翡翠珠寶城揭牌開業儀式在深圳古玩城舉行。八方來客相聚在深圳古玩城,現場禮花齊放、鼓樂激昂,氣氛十分熱烈。在第16屆文博會精彩舉辦之際,一年一度的第38屆全國古玩珠寶藝術品交流會、第33屆中國白玉精品暨玉雕大師作品展、第31屆中國茶文化節也在深圳古玩城如期而至,成為本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和看點。據悉,這已是深圳古玩城連續18年舉辦「一會一展一節」。
  • 古玩的江湖,玩得是什麼?
    才有了他那句玩笑話:「收藏圈的人,女孩子不要嫁。」這也不是他的玩笑話,在用餐途中,還有一件令我記憶猶新的事,他很嚴肅地說:「你看看我的眼睛,這是收藏家的眼睛,是深不見底的。」他是以此來告訴我,收藏家的人心,的確很複雜。我問他,為什麼想出這本書?他說,更多是想給後輩提供一些經驗和借鑑。
  • 藝術品拍賣中的騙局和亂象叢生應該被監管嗎
    藝術品拍賣中的騙局和亂象叢生應該被監管嗎 2、藝術品收藏、投資行業的黑幕, 對北京「忠信方成」知假售假、安徽「匯德文化公司」欺詐性拍賣等不法行為予以曝光,具有積極的警世作用。事實上,知假售假、欺詐性拍賣這兩種手段,只是藝術品市場諸多騙局中的常見伎倆,在這個深不見底的圈子裡,以非法牟利為目的的騙術比比皆是,道行淺的藏友稍不留神就會落入圈套。
  • 歷年來學習古玩收集的兩百多冊古玩類收藏鑑賞古籍
    古玩是古代包括現代人的一種愛好,古玩的價值主要還是看喜歡他的人不同的古玩在不同人的眼中價值有很大的區別,人生到了一定的閱歷,吸引的他興趣也就從輕浮到了沉澱有些人喜歡古玩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學習李雪梅主編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中國古玩鑑識系列-古玩造假大揭密》《中國古玩鑑識系列-鑑識古印》《中國古玩鑑識系列-鑑識古墨》《中國古玩鑑識系列-鑑識彩繪瓷》《中國古玩鑑識系列-鑑識》
  • 馬未都:不是古玩行也能撿漏,我撿漏的地方很奇怪,你根本想不到
    馬未都:我撿漏從不去古玩行,逛個菜市場都能買到上萬的古董! 在文章開始之前,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想要買一件古董,你會選擇哪裡?
  • 古玩收藏:從對物質層面的追求,慢慢轉向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
    藝術品的高價記錄經常是匿名創造的。中國有錢的人很多,藏龍臥虎呀,有些不願意把自己的財產暴露出來,就偷偷花了3個億,買這麼大一個洗子。能造就如此高價,一方面是物以稀為貴,另一方面則是物以「知」為貴。物以知為貴,說明是大家了解了這些文化古董,也說明大家逐漸知道了它是文化價值的最好載體。所以說,有人說,古董古玩是濃縮財富的不二選擇。這個財富,是精神財富,是自身的文化知識財富,也是家族最優質的長久財富。
  • 揭秘藝術品騙局,關注學習防騙知識!
    在這兩個目的之中,第 一個目的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美的、有價值的藝術品才能美化我們的生活,豐富與提升精神生活,實現藝術品的終 極意義。而且只有實現了第 一個目的才有可能實現第 二個目的,因為沒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是不可能增值的。因此,準確判斷收藏品的審美價值是收藏的核心。 3、這種手法的騙局很高明嗎?筆者認為不然,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人上當受騙?
  • 第38屆全國古玩珠寶藝術品交流會今日在深圳開幕
    第38屆全國古玩珠寶藝術品交流會今日在深圳古玩城舉行。本屆交流會以「深藏古與今,圳好再出發」為主題,將舉行中國白玉精品暨玉雕大師作品展、中國茶文化節等活動,活動將舉行至23日。本屆交流會還將舉行華夏拍賣(深圳)2020首屆藝術品拍賣會精品展、中國白玉精品暨玉雕大師作品展、華夏遺珍博物館明清玉器展、惠風古陶博物館古陶精品展等四大特色展覽。華夏拍賣精品展甄選華夏首拍近百件重磅珍品,包括瓷器雜項、中國書畫、玉器珍玩等門類。
  • 卓刀泉古玩珠寶城:它的神秘與奇妙到底在哪裡?
    2015年4月26日,卓刀泉古玩珠寶城正式開業。5年來,它到底有什麼魅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古玩愛好者紛至而來?這座有些神秘與奇妙的古玩珠寶城,坐落在武昌珞喻路和卓刀泉南路交匯處的卓刀泉公園內。一條條曲徑通幽的石頭小路,帶你走進林蔭庇佑的古樸村落,和復古典雅的古玩小店,情趣盎然。
  • 佳士得香港秋拍古董古玩藝術品明星拍品賞析
    臺北雲中居張偉華臺北雲中居張偉華先生,精於中國陶瓷與高古玉器等藝術品的賞鑑。市場上的古代紫檀家具以乾隆嘉慶時期居多,其中帶有西番蓮、雲龍紋的乾隆時期紫檀家具更受追捧。掐絲琺瑯之所以天價,是由於當時一件上檔次的掐絲琺瑯製作所耗費的人工,幾乎無可估量。而且當時的用料昂貴,其胎以銅胎為主,琺瑯釉多為進口天然礦石、半寶石加工提煉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製作工藝構成了它的巨大成本。
  • 確需交易古玩、文玩或其它類型藝術品,應當通過正規渠道,前往具備...
    他講述了自己的被騙遭遇:「去年6月,我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古悅齋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是一家重慶本地的文玩藝術品拍賣公司,可進行藝術品拍賣,業務覆蓋陶瓷、玉石、翡翠、字畫、紫砂、錢幣、郵票等。當時我剛好有一枚家傳的宣統幣,準備找機構鑑定,於是就約好了時間去鑑定。」
  • 古玩的江湖玩的是什麼?
    我問他,為什麼想出這本書?他說,更多是想給後輩提供一些經驗和借鑑。在更深入的交談中,他給我講了一些同行朋友在這個江湖中沉浮的命運,我了解到,他出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更類似於有些「迷信的贖罪」。  在我這個圈外人看來,整個採訪過程其實更像是在觀看另一種人生。那種人生,和我們日常生活相去甚遠,它所擁有的邊界、道德,更寬泛,也更殘酷。那種人生,也是美和惡的交替。
  • 展覽|來仁和南谷藝術館 聊聊藝術品為何這麼貴?
    集火實驗室創始人Judy,藝術家何千裡就這一話題與現場觀眾進行分享:直播回看 | 藝術品為何這麼貴?「一張畫為什麼能賣幾萬塊?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剛開始成為職業藝術家時,我爸就問過我。」活動伊始,藝術家何千裡便把圓桌主題的內容作為引子鋪陳開來。「藝術家是經過了多年學習和經驗積累,克服各種困難,始終堅持創作的一個群體。
  • 老貨賣不過新貨,老將玩不過新秀:現在的古玩行「變種」了
    精明的古玩商摸透了這些人的心理軌跡,便進了各種仿古紅木家具,如平頭案、書櫃、多寶格及各式太師椅等,同老家具放在一起混著擺賣。 據說店主人也很信佛,口口聲聲說是託佛爺保佑才能賺錢,但不知此番賺錢行徑是否符合佛規?常言道,有煙就有火,有因就有果。難道賣假貨蒙人就不怕佛門的因果輪迴嗎?
  • 專訪獨立藝術品經紀人侯海豔:遊走在藝術品市場的佼佼者
    隨後我又嘗試了其他行業的創業,但都不甚理想,所以決定先找個行業進行學習。 那時中國的藝術品經紀人還沒有成熟的市場,因緣巧合下,我得到一位老師的指導,開始全身心鑽研藝術品經紀人這一職業。這個職業簡單來講,跟其他零售行業一樣,就是低買高賣。它的門檻並不高,但你想要把它做好卻很難。